大道知如路,一心长似斋。
耄期称不倦,胸次乐无涯。
孝谨古难及,友薛人自怀。
无瑕夜光璧,黄壤痛深埋。
大道知如路,一心长似斋。
耄期称不倦,胸次乐无涯。
孝谨古难及,友薛人自怀。
无瑕夜光璧,黄壤痛深埋。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袁通判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大道、斋戒、耄耋之年、孝顺以及友情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袁通判优秀品质和值得怀念之处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刻画了袁通判的优秀品质和与他的深厚友情。首两句诗以对比手法,将大道与斋戒进行对比,表达了袁通判在品德方面的高尚和纯洁。接着,诗人描述了袁通判年事已高,却依然不辞劳累地尽职尽责,展现了他的坚韧和勤奋。诗中提到袁通判的孝顺,将他与古人相比,显示出他在孝道方面的卓越表现。最后两句诗以“无瑕夜光璧,黄壤痛深埋”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袁通判的怀念和痛惜之情。这两句诗以意象的方式,暗示了袁通判的无瑕美德如同闪耀的宝石,而他的离世则如同宝石深深埋在黄土之下。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袁通判的深深怀念和对他优秀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大道、斋戒、耄耋、孝顺和友情等元素的描绘,展示了袁通判在品德和人际关系上的卓越表现。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高尚品质和传统美德的价值观。
楼钥(1137年—1213年),字大防,旧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楼璩第三子。 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理学家。
【双调】风入松 半生花柳稍,元代,吕止庵,
半生花柳稍曾耽,风月畅尴尬。付能巴到蓝桥驿,不堤防烟水重淹。追想盟山誓海,几度泪湿青衫。
【乔牌儿】再不将风月参,勾断欠余滥。偶因那日相逢处,两情牵,他共俺。
【新水令】巧盘云髻插琼簪,穿一套素衣恁般甜淡。他说得话儿岩,合下手脾和,莫不是把人赚?
【搅筝琶】闲言探,切恐话交参。休道咱虚,怕伊不敢。岂怕外人知,只恐娘监。离恨闷愁两下耽,独自个羞惨。
【离亭宴歇指煞】做时节彼各休心厌,做时节休把人坑陷。常欢喜星前月下,休等闲间面北眉南。既做时休忐忑,若意懒后众生便减。我着片无忝和朴实心,博伊家做怪胆。
【仙吕】寄生草 闲评,元代,未知作者,
问什么虚名利,管什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则不如卸罗
衤阑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
今朝醉了明朝醉。
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使重瞳力,马嵬坡空酒明皇
泪。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人百岁,七十稀。想着他罗裙地宫腰细,花钿渍粉秋波媚,金钗敲枕乌云
坠。暮年翻忆少年游,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春
清明节,三月初。彩绳高挂垂杨树,罗裙低拂柳梢露,引王孙走马章台路。
东君回首武陵溪,桃花乱落如红雨。夏
闲庭院,靠绿波。榴花烂熳如吐火,绿杨影里蝉声和,碧纱厨里佳人卧。
薰风楼阁夕阳斜,采莲谁驾兰舟过。秋
枯荷底,宿鹭丝。玉簪香惹胡蝶翅,长空雁写斜行字,御沟红叶题传示。东
篱陶令酒初醒,西风了却黄花事。冬
彤云布,瑞雪飞。乱飘僧舍茶烟湿,寒欺酒价增添贵,袁安紧把柴门闭。暗
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漏世春消息。
花影儿来来往往纱窗外,光皎洁明明朗朗月正斜。金炉中氤氤氲氲香烬烟消
灭,银台上昏昏惨惨忽地灯花谢。冷清清孤孤另另怎生捱今夜,小梅香俄俄延延
待把角门关。不剌,谎敲才更深夜静须有个来时节。
他生的颜如玉,他生的脸衬霞。他生的腰肢一捻堪描画,朱唇一点些娘大,
金莲半折凌波袜。他生的庞儿丰韵可人憎。不剌,你眉儿淡了教谁画!
动不动人前骂,动不动脸上抓。一千般做小伏低下,但言便索和咱罢,提着
罢字儿奚落的人来怕。你这忘恩失义俏冤家。不剌,你眉儿淡了教谁画!
有几句知心话,本待要诉与他。对神前剪下青丝发,背爷娘暗约在湖山下,
冷清清湿透凌波袜。恰相逢和我意儿差。不剌,你不来时还我香罗帕。
宽了他罗裙带,淡了他桃杏腮。翠巍巍两叶眉儿窄,困腾腾每日逐朝害,闷
厌厌使我愁无奈。前生想是负亏他,今生还了你相思债。
害的是相思病,灵丹药怎地医?害的珊瑚枕上丁香寐,害的是鸾凰被里鸳鸯
会,害的是鲛绡帐里成憔悴。害的是敲是才相见又别离,害的是神前共设山盟誓。情叙
恰才个读书罢,窗儿外谁唤咱?原来是娇娃独立花阴下,露苍苔湿透凌波袜,
靠前来叙说昨宵话。我与你金杯打就凤凰钗,你与我银丝拈做香罗帕。遇美
猛见他朱帘下过,引的人没乱煞。少一枝杨柳瓶中插,少一串数珠胸前挂,
少一个化生儿立在傍壁下。人道是章台路柳出墙花,我猜做灵山会上活菩萨
京口行,清代,邵长蘅,
前月有人京口至,向我具说京口事。可怜十万良家子,被驱血作长江水。
马首纷纷红袖啼,城中处处青磷起。玉帛子女委如山,良民痛哭官兵喜。
忆昨海艘蔽江下,艅艎艨艟捷如矢。炮火朝轰建业城,烽烟夜照瓜洲市。
北军病热人马疲,辽人三万一万死。岂无浙军但袖手,将军阵亡中丞走。
天堑之险一苇航,区区孤城亦何有。城中食尽还出降,官吏抱印趋道傍。
釜鱼假息非得已,男号女哭形苍黄。从来兵机有翻覆,龙江关头昼飞镞。
佽飞材官骑若云,死国还能立战勋。婴城既有郎尚书,杀敌复用梁将军。
将军突骑来酣战,虎头燕颔谁不见。腰间血洗大食刀,马上横飞仆姑箭。
追奔逐北旋枯蓬,沿江报捷速飞电。此时官军却入城,苦死鸡犬无留生。
讵有童男贯高槊,似闻节妇悬衣桁。呜呼此事真可吁,屠戮岂异犬与猪。
上功尽拟侯王相,烈焰翻将玉石俱。杀民何锐杀贼怯,尔辈不得夸身殊。
昨夜寡妪哭交衢,骨肉丧尽身羁孤。腹饥足茧但僵卧,日暮哀哀眼血枯。
在怀县作诗二首 其二,魏晋,潘岳,
春秋代迁逝,四运纷可喜。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我来冰未泮,时暑忽隆炽。感此还期淹,叹彼年往驶。
登城望郊甸,游目历朝寺。小国寡民务,终日寂无事。
白水过庭激,绿槐夹门植。信美非吾土,祗搅怀归志。
眷然顾巩洛,山川邈离异。愿言旋旧乡,畏此简书忌。
祗奉社稷守,恪居处职司。
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宋代,刘辰翁,
午桥清夜饮,花露重、烛光寒。约处处行歌,朝朝买酒,典却朝衫。尊前自堪一醉,但落红、枝上不堪安。归去柳阴行月,酒醒画角声残。王宫。难得似君闲。闲我见君难。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相逢故人又别,送君归、斜日万重山。江上愁思满目,离离芳草平阑。
数日春物甚丽坐阅岁华偶成古句,宋代,程俱,
东皇驾苍龙,超忽了八区。清明风从冰轮际,转入厚地潜嘘嚅。
周行无间寂无迹,但见动植咸照苏。赩如醇醪入花骨,冻块一一成丰腴。
花光照空日色醉,天宇荡滉青莲敷。烂霞涨渌万堆雪,剪刻不用施铅朱。
铜丸昼漏五十刻,衔烛缓辔经天衢。游人正与春物竞,汲汲磨蚁同驰驱。
固知一气共舒惨,机关默动非人须。孰居无事主张是,绣黼万象归无馀。
青黄赤白岂有意,应见略似摩尼珠。区中代谢未有极,故自有物无荣枯。
送空山雷讲师门人丹陵胡道士游京师,元代,吴澄,
远游谁为赋新篇,来自丹陵小洞天。拂日一鞭聊复尔,御风双袂已飘然。
快看鹏海三千里,早證龙沙八百仙。莫恋射熊春梦乐,赠诗人在斗牛边。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一,明代,李攀龙,
九河风色报褰帷,道入平原雨雪迟。天欲并传梁苑赋,君今试和郢中词。
凭陵尺素光犹动,缥缈扁舟兴可知。况值如渑春酒熟,好来投辖未须疑。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七,明代,文徵明,
开喜秾纤落更幽,树头何用胜溪头。有时细数坐来久,尽日贪看忘却愁。
惹草萦沙风冉冉,伤春恨别水悠悠。不堪旧病仍中酒,疏雨浓烟锁画楼。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