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祭社稷三首

作者:佚名(隋代)

于穆大祀,功利相宣。

灵坛美服,历代昭然。

介以蕃祉,祚以岂年。

土爰稼樯,允协民天。

0

诗文译文

在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中,充满功利之声。灵坛华美装饰,历代的荣光显而易见。将繁荣和祉福带给边境,祚运岂止于年岁。大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君臣之间和谐共事,如同天地间的协调。

诗文简析

《景德祭社稷三首》表达了隋朝时期盛大的祭祀场景,以及祭祀仪式所象征的社稷神明庇佑国家、保障国家安宁繁荣的重要意义。诗人通过描绘灵坛的华美装饰和历代祭祀的辉煌,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祝愿和对神灵庇佑的感激之情。诗中还强调了土地的肥沃和丰收对社稷祭祀的重要性,以及君臣和谐共事对国家和民众福祉的影响。

诗文赏析

《景德祭社稷三首》以隋代的祭祀仪式为背景,展示了当时社稷祭祀的盛况和庄严肃穆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灵坛美服和历代昭然,突出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历史的延续,彰显了国家和民众对神明保佑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诗词中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民众幸福的祝愿。介以蕃祉、祚以岂年的描述,展示了祭祀仪式对国家兴盛和祚运长久的期望。土爰稼樯、允协民天一句,强调了土地的肥沃和农业生产对社稷祭祀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君臣和谐共事、民众安居乐业对国家和民众福祉的重要影响。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盛况和祈祷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对国家兴盛和民众幸福的向往。通过描绘隋代祭祀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社稷神明的崇敬和感恩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社稷祭祀仪式的重视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佚名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其他诗经

浣溪沙 其三

作者:张泌(唐代)

浣溪沙 其三,唐代,张泌,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51

鹊踏枝 次冯正中韵三首 其一

鹊踏枝 次冯正中韵三首 其一,近现代,刘雄,

寄迹涪江时已久。俯仰随人,狂狷还非旧。卧病清秋新止酒,搴帘望月成消瘦。

不似堤边憔悴柳。会见青青,来岁长条有。倘得田园堪拂袖,吾归岂在渊明后。

8

座主赠司徒侍中宣献公挽词五首 其三

作者:胡宿(宋代)

座主赠司徒侍中宣献公挽词五首 其三,宋代,胡宿,

门盛三鳣讲,书追两马修。朝评尊月旦,王法正春秋。

革履声长绝,缁衣咏独留。从今非大醉,不复过西州。

42

甘竹滩鲥鱼歌示梁新谢天申黄文

甘竹滩鲥鱼歌示梁新谢天申黄文,清代,全祖望,

我闻甘竹滩,在昔本盗巢。三忠窃因之,思以延小朝。

其时赪尾愁,探丸惊周遭。清流无恬鳞,时物避腥涛。

太平踰百年,沧波亦逍遥。何况彼萑苻,有不化乐郊。

牧人梦繁殖,笙诗奏丰饶。相望海目山,比屋皆渔舠。

下滩与上滩,肥瘠各分曹。谁言风物异,颇不下金焦。

罛师乘急艇,来逐九江潮。为我细指语,其口中樱桃。

粉颊斯已劣,铁颊不待嘲。其要在护鳞,比之珍青瑶。

三眠杨柳枝,穿以入吾庖。烹之宜苦笋,下之宜新醪。

脍之尤绝佳,蝉翼轻云飘。乃知四腮鲈,未若兹堪豪。

老夫久病惫,染指破寂寥。以侑益智粽,爱其多芳膏。

诸生正格物,登堂纷诹咨。是鱼名氏多,五雅未尽釐。

在古本曰鯦,周公曾记之。在今或曰鰽,集韵足补遗。

唯鰽至以春,而鲥与夏期。一物分二候,变化成差池。

别字曰当冱,郭公笺可稽。又或但曰鲥,偏旁亦依希。

鄞人呼曰箭,方言更诡奇。在粤曰三鯠,其通为三鯬。

是亦见旧经,埤苍误为魾。自此更逆流,不越铜鼓西。

老夫一笑粲,洽闻良足资。惟是审名物,奚事细碎为。

由来磊落人,屑屑非所宜。溯侬年少时,虫鱼亦纷披。

近欲比罗硕,远将跨陆玑。年来百不能,冥心已嫌迟。

但当食蛤蜊,馀事安所知。遥望甘竹滩,罨网挂晴霓。

41

二十日同官相约过水乡蕃雨中先至偶成二诗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二十日同官相约过水乡蕃雨中先至偶成二诗 其二,宋代,赵蕃,

此雨不易得,有秋端可期。微官如饱饭,馀事亦穷诗。

鸡远村场听,鸠深客路疑。是身真已老,何事此长羁。

46

洞底石间得枯木一株花叶咸无而枝干峭拔扣之铿然有声因成鄙

洞底石间得枯木一株花叶咸无而枝干峭拔扣之铿然有声因成鄙,宋代,朱晞颜,

天教海若效珍祥,不与千林春竞芳。掷地遗音清戛玉,凌云直干凛凝霜。

谁浮鲸海星槎到,犹带蟾宫月桂香。冶叶浮花埽除尽,坚高直欲共天长。

36

广陶渊明四时 其三

广陶渊明四时 其三,宋代,郭祥正,

秋月扬明晖,大空碧无滓。鸿鹄正翱翔,燕雀方栖止。

84

偶题

偶题,宋代,徐似道,

老去功名不挂怀,高眠之外只清斋。

偶因种竹便多事,风叶扫余还满阶。

95

送王楚材往湖州听读

送王楚材往湖州听读,宋代,敖陶孙,

短羽真成入彀游,小儒踪迹欲谁求。

非关古字诛扬子,自是诸生欠沈犹。

百计千方元薄命,双溪二水各宜秋。

此行试卜唐夫子,会向芹边问楚囚。

16

读神仙传六首 其三

作者:程俱(宋代)

读神仙传六首 其三,宋代,程俱,

鲤鱼腹中有隐符,白鱼腹中有素书。鞭灵走石才一戏,骑麟上天亦徒耳。

谁能解衣涿水中,使人呼指赤鲩公。

22

云中僧舍芍药 其二

作者:李贽(明代)

云中僧舍芍药 其二,明代,李贽,

笑时倾城倾国,愁时倚树凭阑。尔但一开两朵,我来万水千山。

96

答陈生心文

答陈生心文,明代,卢龙云,

远海缄书一雁传,品题国士忆当年。郁袍未动朱衣赏,蓉镜堪期御墨鲜。

乡似并州心独切,庄如陆氏意俱悬。骅骝本自轻千里,更向长途早着鞭。

68

答钱五卿郡丞

答钱五卿郡丞,明代,卢龙云,

虞山琴水隔风烟,屈指离亭十八年。时拟听莺仍拜阙,岂应携鹤遂归田。

遗荣逸意游云外,求旧徵书待日边。诗卷茶炉知念我,山阴难放子猷船。

36

冬夜遣闷三首呈吴少槐吏部 其一

作者:卢楠(明代)

冬夜遣闷三首呈吴少槐吏部 其一,明代,卢楠,

翳气浮铜柱,霜威折玉衡。愁看蟾影没,病与兔魂清。

辞赋憎关世,存亡忆结缨。邹阳书再上,愈觉寸心倾。

49

程孟阳挽词二首次夕公韵(孟阳久居练川、虞

程孟阳挽词二首次夕公韵(孟阳久居练川、虞,明代,钱谦贞,

相逢已恨各衰残,廿载心期共岁寒。

不以采葑遗下体,何曾沧海废观澜。

长言和比琼瑶贵,只字评如衮钺难。

叹息斯人不可作,秋风吹面月移阑。

30

昆崙山

作者:张弼(明代)

昆崙山,明代,张弼,

首路昆崙顶,狄公安在哉。斩关深夜入,犒宴上元开。

蛮寨威犹慑,炎邦势可回。千秋谁复振,寒日下荒台。

29

五月初一日太守试阖府县诸生命予为主试初六日揭晓太守有诗次韵

作者:郑真(明代)

五月初一日太守试阖府县诸生命予为主试初六日揭晓太守有诗次韵,明代,郑真,

艺战中场甲榜开,南州多士慰招来。升平正遇君臣会,俊造须期将相材。

词学尽夸綦北海,经题频问吕东莱。明公藻鉴归公论,耿耿中天玉镜台。

38

送刘方伯朝觐

作者:吴琏(明代)

送刘方伯朝觐,明代,吴琏,

捧檄承宣岭海滨,紫微深处荡皇恩。五风十雨年年事,万壑千岩处处春。

度律北来民物轨,衣冠南去帝王宾。朝端亦有江南客,拜舞雍容借冠君。

47

水南晚眺

作者:甘瑾(明代)

水南晚眺,明代,甘瑾,

山风萧萧群木落,寒日黯黯孤猿啼。

江云欲雨复不雨,野鸟将栖还未栖。

归人入夜望烟火,行子伤秋闻鼓鼙。

水南山川绕城市,政好买地躬耕犁。

38

闻稚存谴伊犁

作者:王昶(清代)

闻稚存谴伊犁,清代,王昶,

胸中五岳本难消,醉后狂言荷圣朝。对簿已蒙宽一死,投荒何恨窜三苗。

老泉谏术终须读,湘浦羁魂不待招。取次金鸡竿下信,阳关风雪返征轺。

6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