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祐亲享太庙二首

作者:真宗(宋代)

追养奉先,纳孝練主。

金奏凤鸣,开雎乐舞。

奠眼恭神,肥腯展俎。

积庆聪明,降景环宇。

0

诗文译文

《景祐亲享太庙二首》

诗文简析

这首诗是宋真宗撰写的,描述了他亲自参加太庙祭祀的场景。真宗追悼已故的皇太子,表达了对他的孝道之情。在这个庄严的仪式中,金鼓奏响,凤凰鸣唱,雎鸠舞蹈,以庄重的音乐和舞蹈表达了对先祖的敬意。同时,祭祀礼仪中的祭品摆设和奠酒方式也展示了庄严肃穆的氛围。整个场景充满了庆祝聪明明智的氛围,以及皇帝的光辉影响遍及整个宇宙。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庄严而肃穆的语言描绘了太庙祭祀的盛况。通过金鼓、凤凰、雎鸠等细节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庄重而庄严的仪式场景。祭祀礼仪中的奠酒和祭品展示了皇帝对先祖的敬意和孝道之情。整个诗篇通过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皇帝的威严和祭祀仪式的庄重。

这首诗以真宗的视角,展现了太庙祭祀的盛况,突出了皇帝的孝道和对先祖的敬意。通过描绘细节,使整个场景栩栩如生,读者能够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氛围。这首诗既是对先祖的敬意表达,也是对皇帝聪明明智的赞美。它展示了宋代皇帝的威严和仪式的庄重,同时也表达了对祭祀仪式的重视和对孝道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太庙祭祀的场景,展示了皇帝的孝道之情和对先祖的敬意,以及对庄严仪式的重视。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庄重肃穆的氛围,体会到皇帝的威严和聪明明智的品质,同时也能感受到宋代皇帝对孝道的追求和对祭祀仪式的重视。

其他诗经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馆偶诵陶诗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句怃然有感

作者:邵泰(清代)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馆偶诵陶诗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句怃然有感,清代,邵泰,

春风从何来,所过不留迹。人与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独何为,当春转萧瑟。亲老不能待,饥驱此行役。

纵非出山泉,仰愧入林翮。一心信两端,绎思有馀戚。

缅昔负米贤,欢焉供子职。

51

湿水谣

湿水谣,元代,耶律铸,

借问卢沟桥下水,甚时离了湿头山。自从流入桑乾后,几度穷兵战不还。

70

题崇寿寺

作者:王寂(元代)

题崇寿寺,元代,王寂,

紫霞山寺久不来,往昔破碎今摧颓。一钵残僧饫藜藿,百身古佛眠莓苔。

门楣金乌经雨泣,殿脊铁凤含风哀。安得使君鞭紫马,咄嗟檀施随缘来。

31

晨至湖上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晨至湖上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剑南无剧暑,长夏更宜人。啼鸟常终日,幽花不减春。

荷香浮绿酒,藤露落乌巾。莫作天涯想,翛然梦里身。

57

白云楼

作者:张俞(宋代)

白云楼,宋代,张俞,

城上新开百尺楼,白云人伴白云留。

山川半倚三吴胜,江汉常吞七泽流。

79

芙蓉池

作者:刘敞(宋代)

芙蓉池,宋代,刘敞,

绿华清盖满方塘,雨洒风吹著处香。净埽钓矶双树下,醉攲凉枕弄秋光。

4

送林叔亮教授四明

作者:王称(明代)

送林叔亮教授四明,明代,王称,

秦淮断雁不堪闻,惆怅官亭一送君。尊酒暂留吴市月,扁舟遥指越溪云。

秋来几处寒声早,海上千峰秀色分。帐下诸生相待久,未应寂寞叹离群。

61

和虞使君撷素馨花遗张立蒸沉香四绝句 其二

和虞使君撷素馨花遗张立蒸沉香四绝句 其二,宋代,程公许,

长讶诗人巧夺胎,天心月胁句中来。更将花谱通香谱,输与博山烘炭煤。

88

送诗人李正甫

送诗人李正甫,元代,元好问,

阳和入枯株,霭霭含芳津。山头太古石,不与万物春。

朝从木客游,暮将山鬼邻。紫芝仅盈掬,幽兰不克纫。

青云入长吁,肝胆空轮囷。我尝读君诗,天趣触眼新。

秦游得豪宕,晋产馀真淳。怒虎不受唾,骇鹿未易驯。

安坐谁不如?半生走逡巡。苍苍不可问,藐藐谁当亲?

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閒人。空歌东野曲,不救西州贫。

90

歌风台

作者:吴澄(元代)

歌风台,元代,吴澄,

黄屋巍巍万乘尊,千秋游子故乡魂。韩彭自取夷三族,平勃那堪托后昆。

湛露迄今王迹熄,大风终古霸心存。当时尽自规模远,谁起河汾与细论。

42

春直宝阁

春直宝阁,元代,柯九思,

宝章金钥直承明,袖捧祥云曙色清。亲侍鸾舆中道发,旁趋冠剑两街行。

洞房夜景摇珠箔,别殿香风度玉筝。万物尽沾忠厚泽,苑花深处听流莺。

88

和梅尹寄来韵 其一

和梅尹寄来韵 其一,明代,李延兴,

栗烈晨风坐转严,日高晴鹊忽喧檐。阶前雪洗苔痕出,门外春催柳色添。

姓字已归迂叟传,丰穰屡问大人占。村翁野老时相过,羡杀香醪如密甜。

98

康孟担至自闽

康孟担至自闽,明代,卢龙云,

百折闽溪水,归来始就安。菊苗荒再绿,荔子熟逾丹。

世网从添密,诗盟自不寒。喜君能命驾,杯酒复同欢。

6

次介溪韵喜李叙庵宗伯同张阁老被召同游西苑相谷祇亲蚕坛位

次介溪韵喜李叙庵宗伯同张阁老被召同游西苑相谷祇亲蚕坛位,明代,湛若水,

召命传宣出紫宸,彩云西拥到宜春。即看致主同三德,自古襄时在二人。

务本移风知有地,赓歌流韵又从新。共称圣主今尧舜,自有当时弼直臣。

24

壬子七月十五日夜同黄慎斋司训周启政上舍宿白云御书阁作

壬子七月十五日夜同黄慎斋司训周启政上舍宿白云御书阁作,明代,湛若水,

床敷第一峰,峰头更高阁。超然出尘寰,何用不寥廓。

万有声臭无,中夜神明跃。心在不容玩,自然本无作。

30

寓楞伽寺二首 其二

寓楞伽寺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寂寂山阿借考槃,寒云飞尽暮钟残。五湖秋水千林月,一片禅心此并观。

77

送人之昆山司训

作者:张岳(明代)

送人之昆山司训,明代,张岳,

宛宛西飞日,馀光照客裳。青冈留一壑,石濑幽且长。

驾言从之游,山水有清光。浮云日夕起,寒风何凄凉。

宁为岩畔柏,不随秋叶扬。朅来二三子,怀德应徬徨。

渊隽寻薄味,苦淡出清商。浩歌入云表,惊起双鸿翔。

沉浮何足论,兹意殊未央。仰看河汉碧,徒尔问津梁。

24

送姜仲文督学关中

送姜仲文督学关中,明代,唐伯元,

大雅文章孰敢先,周南风首国风传。贤关自古雄三辅,宪府于今况少年。

名自仙郎高起草,人于讲座识含鳣。正是两阶干羽日,即看万里净烽烟。

3

四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

作者:李寄(清代)

四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清代,李寄,

纷纷一望白天涯,自笑经年滞客车。秦月晓来真不夜,山桃寒重亦能花。

烹羔不羡将军帐,煮茗还输学士家。乘兴策驴诗思好,灞桥定有酒帘叉。

34

辽阳怀顿修 其三

辽阳怀顿修 其三,明代,释今无,

连年频苦别,总对朔风寒。尔多师友性,余少水云欢。

挥泪檐霜白,行吟木叶乾。人生不可料,况复此时难。

1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