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进百韵诗

作者:岳珂(宋代)

永佑当临御,重熙极泰亨。

物穷隍土复,地大蘖牙萌。

蕞尔瀛懦图,违吾海上盟。

烽烟昏九土,氛雾塞三精。

於赫中兴主,初专九伯征。

赤符观炳炳,嘉兆得庚庚。

四七膺休运,三千协一诚。

乾韩恢辟阖,日月洗明清。

天授睢坛荚,风兴渭水英。

维时臣大父,摇迹圣廛氓。

宝匣鸣长剑,雄冠{飘去风加彡}曼缨。

衣裘供羿射,灯火近韩檠。

圣世方求骏,明神岂舍骍。

始从鱼钥守,小{左木右片}羽林兵。

尝敌无画乘,麾军不鼓钲。

熏门摧彦政,汜水从闾勍。

驲召班龙节,犀军下雀桁。

王师俱蓄缩,游骑愈纵横。

马渡朝迎敌,钟山夜驻营。

狂澜身砥柱,大厚手支撑。

敌焰犹繁炽,吴都忽震惊。

车巡传警跸,右袒半公卿。

愤起宜兴旅,追收建业城。

大江谁饮马,五岳更刑牲。

一荡西江李,重歼固石彭。

利兵驱虎豹,杰观筑鲵鲸。

玉帐旋平广,铜符遂帅荆。

皇灵期濯濯,王事分傍傍。

沙漠惊风鹤,山林息聚蝱。

神州宜亟复,六郡乃先争。

桀犬徒冯垒,苗民敢抗衡。

锐师掀狡窟,高堞覆坚棚。

鼎道兵方进,湖湘寇辄平。

几年凶祝结,八日骏功成。

叛将因资用,降人岂畏阬。

开疆下商虢,结约到磁洺。

谋帅难张俊,还兵眠郦琼。

但虞遗后患,初匪厌纷更。

沔鄂重归镇,齐刘尚据京。

且羞离楚馔,未用渡河罂。

细柳千屯灶,柔桑万瓦甍。

流民俱授亩,战士亦从耕。

夫浍萦如带,原田画若枰。

连云登美农,淅玉饭香秔。

刍挽从今省,兵储亦顿赢。

吏贪无鼠硕,民佚异鲂頳。

姑定鸿沟约,交驰绝哉伻。

邻欢新玉帛,{衍去氵右干}乐簧笙。

未几边摇草,恶知野食苹。

礼容方济济,革乘忽軿軿。

睿断昭雄赳,天威震隐谹。

六师纷雾集,万灶盛雷轰。

戎驾爰方启,神锋莫敢撄。

童髫欣再见,父老喜前迎。

义气通诸夏,讴声沸八弦。

官兵{杨去木加风}隼鸷,废垒泣鼯猩。

跬步归京阙,朝衣诣寝楹。

晋军传鹤唳,楚幕听乌鸣。

机会乘今日,雌雄决此行。

幸成十载绩,归捧万年觥。

何事东来诏,遄追北指旌。

抚膺皆壮士,牵袂有啼婴。

页岌登枢极,雍容俨佩珩。

身虽处廊庙,志则在幽并。

岂意中原略,深违时相情。

和亲徒效敬,投几不闻{荧去火加缶}。

正尔先鞭著,居然谤箧盈。

凶威摇吏牍,风旨动台挟。

枭虺饥吞噬,鹰獒乐使令。

众髽常忌冠,同浴不讥裎。

远虑为徼福,先驱谓缓程。

一言鸣仗马,千丈下乔莺。

盍考谢赦表,兼觌赐劄评。

许身无少愧,忧国甚於酲。

彼潜宜投虎,能言不离鹦。

鸟翾身蚤箙,兔健足先烹。

有客悲周道,何人恤鲁祊。

同时惟切齿,来者但惩羹。

长夜何时旦,沉阴几日晴。

日非从久定,祸否待终倾。

先帝资神武,深仇怆父兄。

每怀得颇牧,胡忍弃韩黥。

哲监何尝惑,孤忠果渐明。

岳阳还旧号,岭表返诸{恂下加子}。

故垒营新祀,畿封辟赐茔。

用心传舜子,述事广文声。

甘雨兴余槁,青天豁久盲。

先臣死不朽,圣德浩难名。

陛下今汤禹,王臣昔散闳。

令图天广大,盛烈日铿鍧。

心术参尧运,规模绍汉宏。

遗形高阁绘,良股盛朝赓。

故将欣非远,微臣矧敢轻。

传讹稽史谬,败俗订言{左言右宁}。

日系无虚笔,云章有满籯。

竹书皆历历,玉训尚铿铿。

原辍清朝暇,叨承乙夜呈。

作诗哀寺孟,览奏念缇萦。

恩锡茅封宠,光昭衮字荣。

誓怀如皦日,忠报毕余生。

0

诗文译文

永佑会统治,重熙极泰亨。

物到护城河土恢复,地大蘖牙萌。

小小瀛懦弱图,违背我海上联盟。

烽火昏九州,云雾堵塞三精。

在赫中兴主,起初专九伯征。

赤符观鲜明焕发,嘉兆到庚庚。

四七胸休运,三千协一诚。

干韩国恢辟阖,日月明清洗。

天任睢坛荚,风兴起渭河水英。

当时我的祖父,摇行动圣乡村民。

宝贝匣子鸣长剑,雄冠{飘去风加上多}曼缨。

皮衣供后羿射,灯火靠近韩国矫正。

圣世正在寻找骏马,神明难道除了红色。

开始从鱼锁守护,小{左木右片}羽林兵。

曾经敌人没有画着,指挥军队不鼓钲。

熏门折彦政,把水从哥就。

快车召班龙节,犀牛军下雀桁。

王师都收缩,游骑越纵横。

马渡朝迎战,钟山夜晚扎营。

狂澜身砒柱,大厚手支撑着。

敌人火焰仍然繁盛,吴都忽然震惊。

车巡传警戒,右臂膀半公卿。

愤起宜兴旅,追收建业城。

大江谁饮马,五岳再杀牲。

一荡西江李,重歼固石彭。

利军队驱赶虎豹,杰观筑凶恶鲸。

玉帐旋平广,铜符就率领荆。

皇灵期肥壮,王事分傍傍。

沙漠惊风鹤,山林息聚集蝱。

神州应该尽快恢复,六郡就先争。

桀狗人冯垒,苗族人民敢于抗衡。

精锐部队掀狡猾窟,高坚固城墙覆盖棚。

鼎路军队正进,湖湘寇就平。

几年吉凶祝福结,八天迅速成功。

叛将通过采用,投降的人哪怕坑。

开疆下商貌,联结到磁沼。

谋划率领难张俊,回师睡哪琼。

只虞遗后患,开始不满足变更。

沔鄂重回到镇,齐国人还占据京城。

而且美味离楚食品,没有使用渡河罂。

细柳千在灶,柔桑一万瓦屋脊。

流民都授亩,战士也从耕种。

夫浍环绕如带,原田画如果棋盘。

连云登上美农,浙玉香粳饭。

割草拉从现在看,军队储备也一下子赢。

官吏贪婪没有老鼠硕,民佚不同纺頳。

姑且定鸿沟约,奔驰绝呢伻。

邻欢新玉帛,{衍离开氵右干}簧笙乐。

不久边摇草,怎么知道野地吃草。

礼仪才济济,改革着忽然耕耕。

睿断昭雄时而,天威震隐谹。

六师纷纷雾集,万灶盛雷轰。

戎驾起才开始,神锋没有敢撄。

儿童儿童高兴再次出现,老人喜欢前迎接。

义气通中国,唱歌声沸腾八弦。

官兵{杨离开木加风}隼凶猛,废垒着黯猩猩。

走路回京城,朝穿到卧室间。

晋军传鹤唳,楚军幕听乌鸣。

机会乘坐今天,雌雄在这行。

到成十年成绩,回到捧万年杯。

什么事东来命令,很快追赶北上表彰。

抚胸都是壮士,牵袂有啼哭婴儿。

页岌登中枢权力,雍容俨佩带装饰品。

虽然身在朝廷,志则在幽州和并州。

哪里想到中原略,对违反时相情。

和亲人效敬,几乎听不到{荧离火加击}。

正你先打著,在这样诽谤箱子满。

凶威摇官吏文书,意图移动台使用。被毒蛇饥饿吞噬,鹰獒快乐使令。

众用麻束发常常忌恨冠,同浴不指责裎。

长远考虑为追求幸福,先驱对缓程。

一句话叫仗马,千丈下乔莺。

何不考谢赦免表,同时规赐札评。

许身没有一点羞愧,国家比醒。

他暗中应该投入老虎,能说不能离开鹦鹉。

鸟那些身蚤箙,兔健足先煮。

有客悲哀周道,什么人关心鲁国访。

同时只有咬牙切齿,来的人只是惩戒羹。

长晚上什么时候早晨,几天天气阴沉。

天不是从长期稳定,祸不等待最终倾。

先帝资助神,深仇悲伤父兄。

常常得颇牧,怎么忍心抛弃韩国刺。

哲监办曾经迷惑,我忠诚果敢渐渐明白。

岳阳回旧号,岭南返回各{寇恂下加子}。

所以堡垒营新祭祀,京郊辟赐茔。

使用心意传舜的儿子,述事先生声。

甘雨兴我枯萎,青天豁长期失明。

先臣死后永生,圣德浩大难以形容。

陛下现在夏禹和商汤,王我从前分散闳。

令图天广大,盛烈天铿铜。

心术参尧运,规划绍汉宏。

忘形高阁绘,好股盛朝酬。

所以要欣不远,微臣岂敢轻易。

传谣言稽历史错误,败坏风俗订说{左说右宁}。

太阳系没有一笔,说章有满籯。

竹书都历历在目,玉训还铮铮作响。

原停止澄清时间,愧承深夜呈。

写诗哀悼寺孟,览奏念缇萦。

恩锡茅封宠,光昭衮字荣。

发誓像惊天怀,忠诚回报结束我生命。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其他诗经

采桑子 其二

采桑子 其二,近现代,赵文漪,

春光暗把流年换,休解相思。红豆开时。好趁东风折一枝。

云涯望里长干路,乍怯单衣。细雨霏微。旧日池台燕未归。

80

正月十六日奉皇太后瀛台看烟火即景灯词八首 其二

作者:弘历(清代)

正月十六日奉皇太后瀛台看烟火即景灯词八首 其二,清代,弘历,

邹阳律里气初旋,万岁山前春欲燃。簇簇鱼龙纷陆海,离离琼玖积银田。

73

书浍沟杨氏壁二首 其二

书浍沟杨氏壁二首 其二,元代,萨都剌,

杨柳人家春昼长,落花庭院燕飞忙。买鱼沽酒黄河上,傲杀南风三月强。

17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一

作者:蓝仁(明代)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一,明代,蓝仁,

官阁临清背市廛,司征馀暇思飘然。牛羊春雨回山径,鸥鹭秋风傍钓船。

酒熟重期何日会,诗成还有几人传。瓜时未欲忘清景,归捧新图鹤发前。

84

七月三日喜至郧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作者:宋褧(元代)

七月三日喜至郧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元代,宋褧,

稻花香里过琳宫,一舸斜阳汉水东。下马已辞山巀嶪,开轩仍见竹葱茏。

画檐不碍迎霜叶,玉宇频来处暑风。童御无知友朋远,满襟幽思与谁同。

31

题林静小景

题林静小景,明代,杨士奇,

幽居无俗韵,山人有馀清。鸣湍泻晴壑,高秋啭早莺。

相携一散躅,亦得畅其情。

2

水龙吟 越调梨花

水龙吟 越调梨花,宋代,周邦彦,

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

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29

演兴四首。闵岭中

作者:元结(唐代)

演兴四首。闵岭中,唐代,元结,

□群山以延想,吾独闵乎岭中。彼岭中兮何有,
有天含之玉峰。殊閟绝之极颠,上闻产乎翠茸。
欲采之以将寿,眇不知夫所从。大渊蕴蕴兮绝嶘岌岌,
非梯梁以通险,当无路兮可入。彼猛毒兮曹聚,
必凭托乎阻修。常儗儗兮伺人,又如何兮不愁。
彼妖精兮变怪,必假见于风雨。常闪闪而伺人,
又如何兮不苦。欲仗仁兮托信,将径往兮不难。
久懹懹以ck惋,却迟回而永叹。惧大灵兮不知,
以予心为永惟。若不可乎遂已,吾终保夫直方。
则必蒙皮篻以为矢,弦毋筱以为弧。化毒铜以为戟,
刺棘竹以为殳。得猛烈之材,获与之而并驱。
且舂刺乎恶毒,又引射夫妖怪。尽群类兮使无,
令善仁兮不害。然后采梫榕以驾深,
收枞橞兮梯险。跻予身之飘飘,承予步之eY々。
入岭中而登玉峰,极閟绝而求翠茸。将吾寿兮随所从,
思未得兮马如龙。独翳蔽于山颠,久低回而愠瘀。
空仰讼于上玄,彼至精兮必应。宁古有而今无,
将与身而皆亡。岂言之而已乎。

75

老友董映泉挽诗 其三

老友董映泉挽诗 其三,清代,全祖望,

老去精思审六书,直探皇极锐何如。而今撒手空行去,脉望翩然返太虚。

25

满庭芳 警世

满庭芳 警世,元代,丘处机,

百尺危楼,千间峻宇,艳歌出入从容。幻身无赖,何异烛当风。旧日掀天富贵,当时耀、绝代英雄。百年后,都归甚处,一旦尽成空。诸公。闻早悟,抽身退迹,跳出樊笼。念本初一点,牢落无穷。幸遇时平岁稔,偷闲好,消息圆融。忘机处,灵波湛湛,独镇水晶宫。

86

樟树镇醉后题

作者:严羽(宋代)

樟树镇醉后题,宋代,严羽,

吾怜樟树好,取醉欲无还。酒压鹅儿色,辞歌雉子斑。

朱楼当碧水,红日下青山。兴罢扬鞭去,苍苍烟雾閒。

91

閒谣

閒谣,宋代,张玉娘,

兰径香薰幽佩,竹风凉度疏帘。情长锦瑟弦断,绣倦金缄倒拈。

98

岳麓书院

作者:徐玑(宋代)

岳麓书院,宋代,徐玑,

屋舍如庠序,读书兼教文。

来北望南岳,青似一重云。

步绕业山小,城看隔水分。

欲知巡狩事,野老间能云。

55

毕叔文携坡帖及与季真给事倡酬诗卷见访于邢大声家相与观之明日次韵淳熙癸卯正月二十有一日也

作者:赵蕃(宋代)

毕叔文携坡帖及与季真给事倡酬诗卷见访于邢大声家相与观之明日次韵淳熙癸卯正月二十有一日也,宋代,赵蕃,

精金美玉当难朽,白衣苍狗终何有。胡为径欲老东坡,应坐生时宿南斗。

何时斯文日再中,共推元祐超群公。衮衣已易深衣古,醴酒宁思客酒浓。

当年政化方随日,诏访贤良设科十。玉堂发策肆雄深,四海旁招无遁逸。

缅惟贞观图凌烟,功臣剑佩空跄然。未如武德藏书府,至今名字星日悬。

君之曾祖我高祖,想象闻风谓千古。书藏东里罔或存,集喜西台刊未睹。

相逢已足慰悲凉,墨妙更许窥家藏。趣奇造异两邢子,置酒共亲灯烛光。

87

古风

作者:刘敞(宋代)

古风,宋代,刘敞,

子欲富矣,何用为富。农不苦工,工不若贾。子欲贵矣,何用为贵。

德不若名,名不若势。粹兮纯兮,三五之人兮。终窭且贫兮,孰知其珍兮。

58

元舆待制招饮衣锦亭

元舆待制招饮衣锦亭,宋代,郭祥正,

宿雨消残暑,嘶蝉引素秋。吟悲宋玉赋,醉倚仲宣楼。

衣锦平时乐,藏舟战国愁。蜀山斜照尽,归兴尚迟留。

53

次韵

次韵,元代,张伯淳,

客中岁晚正天寒,几度行藏独倚阑。窗眼奏竽风借隙,檐牙间玉雪留残。

同门合志成三益,剪烛论文羡二难。空作孤山香影梦,此君相对祇苍官。

70

赠南屏潜讲主

作者:韩淲(宋代)

赠南屏潜讲主,宋代,韩淲,

小楼经卷杂琴书,落架蒲桃影碧疏。施主去来多佛事,堂僧分散各清居。

戏临米帖行吟后,困理茶铛出观初。门外满堤沽酒市,谁看金鲫旧池鱼。

7

落梅词

作者:谢翱(宋代)

落梅词,宋代,谢翱,

北风花糁枝,春风花糁衣。青鸟梦中见,畏来花下飞。

岂是得春迟,因缘别春早。夜湿灞陵苔,半在古驰道。

入瓦雪冥冥,离树香草草。那无返魂术,不忍见春老。

9

八砺三首 其二

八砺三首 其二,宋代,郑思肖,

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

慷慨歌声闻屋外,婆娑剑影落灯前。篇篇字字皆盟誓,莫作空言只浪传。

8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