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卢献秀才(献有《愍征赋

愍征新价欲凌空,一首堪欺左太冲。

只为白衣声过重,且非青汉路难通。

贵侯待写过门下,词客偷名入卷中。

手弄桂枝嫌不折,直教身殁负春风。

0

诗文译文

献上《愍征赋》一卷,怜悯南征新进士要上天,

一篇诗怎可比左太冲之声?

只因为无功而得官衣,竟有如此轻重。

且不是真正的御内人,

又不是真正的通过龙门路。

贵侯虽然待我进入门下,

却有文人隐约偷藏我的名字在卷中。

握着桂枝的手却嫌弃它没有折断,

宁愿背着春风去死。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是皮日休自嘲诗,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被忽视的懊悔与无奈之情。诗中他以献上《愍征赋》一卷称愿望,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升官。但他却自知没有真功实绩,只是靠衣着的轻重来得到赏识,因此感叹说即使文人词客对他的诗文称颂,也只是偷偷放在卷册之中,不会真正得到重视。诗中还暗示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纷纷拥入朝门的文人并非真正有才华,而是通过其他手段得到赏识。最后一句用“负春风”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的无奈和放弃。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低沉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遭受冷落,寂寞无望的心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卢”,暗示自己被贱视而无法得到重用。他愿意以诗文表达自己的才情,却只能默默地存在于卷册之中,得不到真正的认可和赏识。诗词以淡然自嘲的口吻,揭示了唐代官场风气腐败、世风日下的现状,对虚伪和功利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整首诗词以悲愤的情绪贯穿,透露出诗人对理想被糟踏和现实的无力感。

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官场的黑暗和文人的无奈。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将社会现象和个人遭遇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示了皮日休对官场虚伪和浮华的批判态度,以及对真正文人的自我反思和追求真实的渴望。这首诗词通过自嘲和揭示社会弊端,既表达了诗人的痛苦,也抒发了他对正直和真实的追求。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其他诗经

承召寄弟彦昭宣化主簿

作者:黎贞(明代)

承召寄弟彦昭宣化主簿,明代,黎贞,

龙泉拂拭暗频看,暮倚危楼十二栏。钟鼎可人投笔易,文章有用济时难。

望中云树鸿音杳,梦里池塘草色寒。昨夜使星见南极,鹗书愧到子陵滩。

21

【中吕】喜春来 潇潇夜雨滋

【中吕】喜春来 潇潇夜雨滋,元代,未知作者,

潇潇夜雨滋黄菊,飒飒金凤翦翠梧,青灯相伴影儿孤。闻禁鼓,长夜睡应无。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金钗翦烛金莲冷,玉鼎添香玉笋轻,软红深处听莺声。良夜永,樽有酒且消

停。

伤心白发三千丈,过眼金钗十二行,老来休说少年狂。都是谎,樽有酒且徜

徉。

黄金转世人何在?白日飞升谁见来?刘晨再要访天台。休分外,樽有酒且开

怀。

江山不老天如醉,桃李无言春又归,人生七十古来稀。图甚的,樽有酒且舒

眉。

推回尘世光阴磨,织老愁机日月梭,得婆婆处且婆婆。休笑我,樽有酒且高

歌。

座间明月清风我,门外红尘紫陌他,闲评鼎鼐怎调和?皆未可,樽有酒且高

歌。

春方好处花将过,人到荣时发已皤,求田问舍待如何?皆未可,樽有酒且高

歌。

芝兰满种功难就,荆棘都除力未周,百年心事两眉头。除是酒,消尽古今愁。

黄花篱下虽云乐,赤壁矶头气更豪,矶头篱下两相高。诗兴豪,沉醉乐陶陶。四节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

东南。

垂门艾挂狰狰虎,竞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五月五,谁吊楚

三闾!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心事密话头长。七月七,回首笑

三郎。

香橙肥蟹家家酒,红叶黄花处处秋,极追寻高眺望绝风流,九月九,莫负少

年游。

海棠颜色娇宜雨,扬柳腰肢瘦怯风,樱唇一点吐微红。可喜种,怎落在此门

中?

有如杨柳风前瘦,恰似桃花镜里羞,嫩红娇绿已温柔。从别后,虽瘦也风流。

笔端写出苏黄字,才调吟成李杜诗,潘安容貌沈腰肢,可喜死,是一个俊人

儿。

眼横秋水双波溜,眉耸春山八字愁,别来谁伴上妆楼?如转首,庭树忽惊秋。

玉鞭杨柳春风陌,绣毂梨花夜月阶,楚云湘雨梦阳台。休分外,花柳暗尘埃。

锦堂帘幕香风细,兰柱秋千夜月低,此情惟有落花知。人未归,愁听杜鹃啼。

淡烟微雨骊山晚,红叶黄花渭水寒,霓裳一曲破潼关。锦树残,闲煞玉阑干。

为闻金缕歌讴彻,不觉银瓶酒尽绝,管弦楼外月儿斜。沉醉也,不记玉人别。

水光山色堪图画,野鸭河豚味正佳,竹篱茅舍两三家。新酒压,客至捕鱼虾。

湘裙半露金莲剪,翠袖轻舒玉笋纤,花钿宜点黛眉尖。可喜脸,争忍立谦谦。

窄裁衫礻肯安排瘦,淡扫蛾眉准备愁,思君一度一登楼。凝望久,雁过楚天

秋。

不能够欢会空能够看,没乱煞心肠受用煞眼,一番相见一番难。几步间,如

隔万重山。

梦回酒醒初更过,月转南楼二鼓过,玉人低唤粉郎呵。休睡波,良夜苦无多!

愁怀似织情如醉,终日无心扫黛眉,良宵独自守孤帏。人未归,愁听子规啼。

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两下愁,别离情苦思悠悠。何日休?似水向东流。

家家艾虎悬朱户,处处菖蒲泛绿醑,浴兰汤缠彩索佩灵符。五月五,谁吊楚

三闾。

银河耿耿无云翳,乌鹊哓哓不夜栖,合双星言密约会佳期。七月七,回首泪

沾衣。

紫萸荐酒人怀旧,红叶经霞蟹正秋,乐登高闲眺望醉风流。九月九,莫负少

年游。

芙蓉烛底花开锦,杨柳楼头日弄阴,象牙床鸳鸯枕凤凰衾。休去寝,一片虎

狼心。

冠儿褙子多风韵,包髻团衫也不村,画堂歌管两般春。伊自忖,为烟月做夫

人?

两行带草连真字,四句尤云雨诗。东风吹与那人儿。他见时,知我害相思。

89

荷桥暮坐三首 其三

荷桥暮坐三首 其三,宋代,杨万里,

水到荷花蒂,风生菰叶梢。鸥凫晚声散,天水夕光交。

31

自咏 其一

作者:胡宿(宋代)

自咏 其一,宋代,胡宿,

索米年来甚,伶俜祇自知。黑貂随日敝,葆发豫秋衰。

旧产思重理,先贤耻逆施。吕虔刀未解,骨法谩多奇。

66

诗偈 其一六五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六五,唐代,庞蕴,

从根诛则绝,从根修则灭。若能双株断,三乘尽超越。

此非凡夫言,妙吉分明说。如来所疗治,一差不复发。

88

高士咏。於陵夫妻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於陵夫妻,唐代,吴筠,

皎皎於陵子,己贤妻亦明。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

99

双湖竹枝词 其一

双湖竹枝词 其一,清代,全祖望,

侬家日月湖边住。题过杨枝又橘枝。惭愧庆丰新乐府,谁教传遍冶春词。

96

将之

作者:严羽(宋代)

将之,宋代,严羽,

渺渺孤帆去几程,悠悠天际望湓城。一身避乱辞乡国,千里相思隔弟兄。

猿叫匡庐寒暮色,雁过彭蠡带秋声。江湖此去方漂泊,肠断风尘远别情。

28

归寓舍

作者:高翥(宋代)

归寓舍,宋代,高翥,

门前流水碧粼粼,岁晚归来亦可人。

梅欲开时多是雨,草财生处便成春。

娇儿对面两痴绝,老子关情一欠伸。

快洗竹篘篘浊酒,举杯先为洗京尘。

62

陈和叔游龙门先归

陈和叔游龙门先归,宋代,范纯仁,

玉峰环照碧伊寒,楼阁参差四望间。散骑从游皆故友,一川清景彻南山。

笑言迥出尘埃外,心意都如物象閒。夫子官居惯追赏,故饶诸客独先还。

47

步虚词 其十

作者:赵佶(宋代)

步虚词 其十,宋代,赵佶,

华夏吟哦远,人声自抑扬。冲虚归道德,曲折合宫商。

殿阁沉檀散,楼台月露凉。至诚何以祝,多稼永丰穰。

22

挽东莱先生 其三

作者:邵度(宋代)

挽东莱先生 其三,宋代,邵度,

岐嶷称前辈,渊源便老成。及门多兑说,在寝已蒙亨。

麟笔空遗恨,笺诗正用情。谁知两楹梦,湖海哭书生。

91

老媪折山樱一枝观其开落

作者:赵鼎(宋代)

老媪折山樱一枝观其开落,宋代,赵鼎,

坐看馀香作雪飞,春风犹恋折来枝。何如就赏芳丛下,留到丹丸结实时。

44

虞美人草词

作者:谢翱(宋代)

虞美人草词,宋代,谢翱,

髑髅起语鸱叫啸,山精夜啼楚王庙。渡淮风雨八千人,叱咤向天成白道。

身经百战转危亡,很籍悲歌出汉堡。夜帐天寒抱玉泣,血变草青烟晓湿。

他年辟仇春草生,吴中草死无妾名。自从为草生西楚,得到吴中犹楚舞。

91

蝶恋花·玉宇生凉秋恰半

蝶恋花·玉宇生凉秋恰半,元代,元好问,

玉宇生凉秋恰半。月到今宵,分外清光满。兔魄呈祥冰彩烂。广寒宫里逢华旦。聪慧风流天与擅。玉骨冰姿,本是飞琼伴。且领绿衣诗酒劝。

67

作者:觉恩(元代)

句,元代,觉恩,

权拟三朝位三事,祗应知己是僧彬。

90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明代,李攀龙,

夜来北渚北风急,打头雪花大如笠。片纸东飞右史书,诘朝小作湖中集。

到门白鸟出高巢,系马南山迸人入。使君亭午未解醒,肃客登筵一长揖。

地僻兼无俗子妨,樽空况有邻家给。意气还须我辈看,功名但任儿曹立。

瞥眼旋惊青岁徂,沾唇莫放金杯涩。世上悠悠已自谙,即今不饮嗟何及。

醉听楚调起寒云,綵笔凭陵朱丝湿。平生多少伯牙心,此日因之寄篇什。

54

文江八景 其一 墨潭澄镜

文江八景 其一 墨潭澄镜,明代,邹元标,

潭水澄澄清且沚,心源不动湛如水。一波才动万波随,观象吾今悟至理。

45

张东所与潘黄门用涯翁韵往复予因用韵言别三水

张东所与潘黄门用涯翁韵往复予因用韵言别三水,明代,湛若水,

从容已了皇华事,兼与江山询胜名。海岛或因逢葛老,金华方许访初平。

联翩双舫酬诸作,出没千峰见一旌。暂且分携应不易,相亲难割到离情。

100

十二月立春日简栾侍御二首 其二

十二月立春日简栾侍御二首 其二,明代,赵完璧,

鼓角春初报,阳和物自私。冰溪澌欲绿,岸柳媚将丝。

云壑堪乘兴,霜台好赋诗。相知无异地,相赏莫相违。

7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