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邶风·谷风

作者:佚名(先秦)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16

诗文译文

山谷来风迅又猛,阴云密布大雨倾。夫妻共勉结同心,不该动怒不相容。采摘萝卜和蔓青,难道要叶不要根?往日良言休抛弃:到死与你不离分。

迈步出门慢腾腾,脚儿移动心不忍。不求送远求送近,哪知仅送到房门。谁说苦菜味最苦,在我看来甜如荠。你们新婚多快乐,亲兄亲妹不能比。

渭水入泾泾水浑,泾水虽浑河底清。你们新婚多快乐,不知怜惜我心痛。不要到我鱼坝来,不要再把鱼篓开。既然现在不容我,以后事儿谁来睬。

好比过河河水深,过河就用筏和船。又如河水清且浅,我就游泳到对岸。家中有这没有那,为你尽心来备办。左邻右舍有灾难,奔走救助不迟延。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

诗文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谷风:东风,生长之风。一说来自大谷的风,为盛怒之风。习习:和舒貌。一说逢连续不断貌’。以阴以雨:为阴为雨,以滋润百物,以喻夫妇应该和美。一说没有晴和之意,喻其夫暴怒不止。黾勉:勤勉,努力。葑:蔓菁也。叶、根可食。菲:萝卜之类。无以下体:意指要叶不要根,比喻恋新人而弃旧人。以,用。下体,指根。德音:指丈夫曾对她说过的好话。

迟迟:迟缓,徐行貌。中心:心中。有违:行动和心意相违背。伊:是。迩:近。薄:语助词。畿:指门槛。荼:苦菜。荠:荠菜,一说甜菜。宴:快乐。昏:即“婚”。

泾、渭:河名。湜湜:水清见底。沚:水中小洲。一说底。屑:顾惜,介意。一说洁。逝:往,去。梁:捕鱼水坝。发:“拨”的假借字,搞乱。一说打开。笱:捕鱼的竹篓。躬:自身。阅:容纳。遑:暇,来不及。恤:忧,顾及。后:指走后的事。

方:筏子,此处作动词。亡:同“无”。民:人。这里指邻人。匍匐:手足伏地而行,此处指尽力。不我能慉(xù),反以我为雠(chóu)。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遭到丈夫遗弃的女子写的诉苦诗。从朱熹的《诗集传》、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到今人高亨的《诗经今注》和程俊英的《诗经译注》等均取此说。陈子展《诗经直解》说:“《邶风·谷风》,弃妇之词。或疑《小雅·谷风》亦为弃妇之词。母题同,内容往往同,此歌谣常例。”

佚名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其他诗经

晋祠祷雨晓行

作者:于谦(明代)

晋祠祷雨晓行,明代,于谦,

晓行数里未天明,路绕汾河听水声。斜月带星横远汉,清风传漏报残更。

中心但愿灵祗格,远道何须父老迎。好挽银潢作甘雨,溥沾率土润苍生。

42

闻雁

闻雁,明代,庞尚鹏,

有鸟有鸟刺天飞,凌风何处借高栖。朝游碧落暮四海,谁道汤网横天施。

雪深边塞五更时,洞庭云暗雨如丝。河汉一声天地晓,耻随越鸟巢南枝。

沙头明月秋偏好,芦洲曲水环蓬岛。群居不为稻粱谋,回翔肯落虞人手。

问尔常从海上来,钓徒几见鹰扬老。

97

【商调】梧叶儿 庐山寺

【商调】梧叶儿 庐山寺,元代,未知作者,

瀑布倒银汉,诸山捧墨池,九江郡一盘棋。金额元章字,白莲陶令囗,珠玉

谪仙题,信天下庐山第一。蒋山寺

宝地华严藏,金陵古道场,传栋宇自齐梁。杨柳千严露,莲花一界香,芦苇

万林霜,无日不达摩过江。金山寺

江底龙宫近,山高宝殿高,僧老跨金鳌。问今古团圆月,朝夕喜怒涛,兴废

往来潮,何处也扬州玉箫!焦山寺

海窟常闻磬,风波不得僧,江月夜传灯。禅性水朝朝净,佛头山日日青,人

立在吸江亭,看不足夕阳画屏。甘露寺

风雨西津渡,江山北固楼,先得海门秋。手掌里金山寺,脚跟下铁瓮州,翻

滚滚水东流,一线系三江夏口。惠山寺

梅竹歧通县,伽蓝屋傍崖,泉水篆闲阶。印月曹溪派,松风雪浪斋,童子扫

莓苔,怕七碗卢仝到来。鹤林寺

石泉细,竹院深,千古记九皋禽。酌壶酒携藜仗,焚炉香拂操琴,人白发乐

山林,谁更有长安那心!灵岩寺

丹青寺,水墨图,看麋鹿走姑苏。南通越,北望吴,洞庭湖,龙也问山僧借

雨。天平寺

金色三千界,瑶台十二重,楼阁半天中。西子送吴王去,残花逐落日红,若

当日在玄宗,游什么娥月宫!虎丘寺

塔影佛留影,山形虎踞威,云锦树高低。幽鸟鸣僧舍,寒藤琐剑池。游客看

山回,花上雨菩提净水。灵隐寺

九里青松路,千家碧玉泉,佛国绮罗边。洞口山如甸,湖中水似天,空缆打

鱼船,一个个呆亻章看猿。茅山观

烟霞地,锦绣川,人不见月常圆。炉炼灵丹药,山围小洞天,是大罗仙,别

觅甚蓬莱阆苑!天台洞

玄圃山前道,红云岛外村,一壶景四时春。夕有猿敲户,朝无客扣门,见几

个捕鱼人,犹自向山中避秦。

长亭畔,小酌间,和泪唱阳关。人又去,酒又阑,跨雕鞍。好教人千难万难。

人南去,雁北来,无一人不伤怀。香肌瘦,潘鬓改,好难睚,旅馆内愁山闷海。

秋来到,渐渐凉,寒雁儿往南翔。梧桐树,叶又黄,好凄凉。绣被儿空闲了半张。

腰肢瘦,眉黛愁,销减了旧风流。嫌人问,对镜羞,睡来休,敢是些相思证

候。

秋天净,江月开,悄悄诉情怀。休等待,双秀才,快摇开,怕酒醒冯魁觉来。

青铜镜,不敢磨,磨着后照人多。一尺水,一丈波,信人唆,那一个心肠似

我!

灯相照,谩懊恼,掩泪眼鲛绡。初更罢,二鼓交,好心焦。几声儿长吁到

晓。

43

赴调宿白沙渡族叔文远携酒追送走笔取别

赴调宿白沙渡族叔文远携酒追送走笔取别,宋代,杨万里,

扁舟斜缆白沙虚,欲行未发小踟蹰。吾家子云来得得,为携碧酒买白鱼。

谊风多年冷似铁,非公其谁主风月。尊前醉倒定不嗔,同来多半个中人。

5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 其四 徐干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 其四 徐干,南北朝,谢灵运,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高密。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末途幸休明,栖集建薄质。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

华屋非蓬居,时髦岂余匹。中饮顾昔心,怅焉若有失。

52

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赵婺州中丞齐处州谏议十四韵

作者:李缜(唐代)

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赵婺州中丞齐处州谏议十四韵,唐代,李缜,

符守分圭组,放情在丘峦。悠然造云族,忽尔登天坛。

求古理方赜,玩奇物不殚。晴光散崖壁,瑞气生芝兰。

中有四瀑水,奔流状千般。风云隐岩底,雨雪霏林端。

晶晶含古色,飕飕引晨寒。澄潭见猿饮,潜穴知龙盘。

坐憩苔石遍,仰窥杉桂攒。幽蹊创高躅,灵药馀仙飧。

携赏喜康乐,示文惊建安。缣缃炳珠宝,中外贻同官。

末调亦何为,辄陪高唱难。惭非御徒者,还得依门栏。

64

长安府舍十咏 其五 月台

作者:韩琦(宋代)

长安府舍十咏 其五 月台,宋代,韩琦,

待月西台早,移时凭曲栏。云端开玉叶,海面起金盘。

燕席通宵雅,凉波入坐寒。香风来不断,清露裛红兰。

15

咏案头四俊 锦花笺

咏案头四俊 锦花笺,宋代,张玉娘,

薛涛诗思饶春色,十样鸾笺五采誇。香染桃英清入观,影翻藤角眩生花。

涓涓锦水涵秋叶,苒苒剡波漾晚霞。却笑回文苏氏子,工夫空自废韶华。

52

骑射

骑射,宋代,范纯仁,

雄儿矜绝艺,勇气厌天骄。振臂联驱马,翻身仰射雕。

回旋惊电雹,奔突出尘嚣。武备并文教,均脩是我朝。

10

江亭十绝 其六

江亭十绝 其六,宋代,朱晞颜,

红鳊白粲楚江秋,升斗来为口腹谋。世事自来如意少,忍堪无蟹有监州。

62

潇湘亭

作者:赵鼎(宋代)

潇湘亭,宋代,赵鼎,

绿柳平芜远际天,青山回抱水相连。半空梅雨昏窗色,一棹萍风破暝烟。

酒到愁来那觉醉,诗逢佳客不论篇。只知身在将军府,一梦江南落枕边。

55

感春 其二

作者:李复(宋代)

感春 其二,宋代,李复,

三月无馀旬,此日足可惜。桃李不自由,相期偶相失。

黄黄芜菁花,青青陵陂麦。林间晚蝶飞,翩翩竟何益。

前晨游百花,夭艳斗颜色。柳枝弱而细,闲垂亦自得。

今日偶再来,群枝空寂寂。

26

绿珠江在博白县

绿珠江在博白县,明代,郑学醇,

绿罗村外岭头双,绿罗村下水如泷。一道寒流秋瑟瑟,古来传是绿珠江。

57

春夜述怀

春夜述怀,明代,吴与弼,

多病无安枕,长吟更短吟。园林初雨歇,花柳已春深。

身世双秋鬓,乾坤独苦心。明朝风日好,何处快登临。

39

夏日山居即事 其一

夏日山居即事 其一,明代,王廷陈,

市逼村非远,城纡路亦长。藤萝青壁树,云鸟翠微堂。

林日晴多荫,溪风午荐凉。北窗时偃卧,人代接羲皇。

64

雨夜写怀

作者:储巏(明代)

雨夜写怀,明代,储巏,

空斋积雨迥生愁,何处归云晚复留。独鹤不眠长警夜,暗蛩多思自鸣秋。

十年事与尘俱化,万里心随水共游。明日清冥期桂魄,庾公高兴满南楼。

90

代送王鹏举之茅山

代送王鹏举之茅山,元代,唐桂芳,

茅家兄弟坐三峰,三峰偃蹇犹蛇龙。灵源泉香见客笑,丹光夜夜如金镕。

分明英气妙毓物,黄连苍术青重重。美石凝脂白欲堕,腰围虹玉才枞枞。

故人今赋茅山去,作簿岩邑宜登庸。思宣城向戎幕,我陪骢马俄相逢。

乱离萍梗得慰藉,剪烛满泛玻瓈钟。后来筮仕各异县,引领迢递何由从。

龙凤九年闰三月,我临千里当侯封。方期接手话乡曲,顿洗十年尘土胸。

胡为趣装又惨别,老兵前导雕弓彤。薇垣屹立秉清裁,五色威凤鸣

39

宣圣五十五代孙孔克愚挽诗

作者:倪谦(明代)

宣圣五十五代孙孔克愚挽诗,明代,倪谦,

阙里移家住海乡,系分沂泗远流芳。壁中旧简存蝌蚪,墙际边宫识凤凰。

放鹤亭空湖雪冷,采芝歌断野云荒。百年一枕钱塘梦,瀰瀰寒潮送夕阳。

90

夜行

夜行,明代,邱云霄,

万里凋裘向北天,西风双鬓又经年。疏杨几树青相慰,残月半江寒未眠。

山城雁度千家杵,村落鸡声五夜船。箫鼓中流渺何许,帝乡遥在紫云边。

15

春江烟景赠高惟德

春江烟景赠高惟德,明代,邱云霄,

美人结屋春江曲,朝见濯缨莫濯足。寒烟断霭春模糊,晓树晴莎浮远绿。

昔年曾汎春江查,美人自惜颜如花。今日重来春江上,花枝带雨春风斜。

浮生荏苒如朝莫,慎尔栖迟便长去。好从春水学操舟,明时携女济川路。

9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