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91

诗文译文

春风轻拂五陵子弟骑着马儿游逛,正是西湖三月风和日暖之时,到处莺花盛开,管弦弹奏的乐声在湖上飘荡。不是知音不要到这里来,尽情地唱歌、饮酒、吟诗。

阵雨过后,春山妩媚得好像西施颦眉,柳絮纷飞远看有如垂柳托着烟霭,好像西施蓬松的鬓发,美丽的西湖啊,就像睡足初醒的西施那样娇柔。

诗文注释

五陵儿:指豪贵子弟。五陵,指长安郊外五座汉代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和平陵,为豪富聚居之地区,因建陵时迁豪富与其地故得名。管弦触水:指管弦弹奏的乐声在湖上飘荡。管弦,管乐和弦乐。莺花市:指莺啼花开的春色迷人之处。

颦眉黛:形容远处的雨后春山,好像西施皱着的青黑丽眉。鬓丝:鬓发。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其他诗经

双庙怀古

作者:王恽(元代)

双庙怀古,元代,王恽,

铁舆动地来,猎火烬九县。睢阳东南冲,江淮国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

虽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难结众心,存殁匪石转。

彼苍畀全节,谁为落贼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为穿。

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气,皎皎白日贯。

贺兰观成败,不饮浮屠箭。杀亡计多寡,此论诚可辨。

我来拜遗像,凛对如生面。乞灵激懦衷,剸决刚同鍊。

朔风吹树声,尚想登陴战。暮倚晕月城,悲歌泪如霰。

9

菩萨蛮 商妇怨

作者:江开(宋代)

菩萨蛮 商妇怨,宋代,江开,

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

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99

汧州作 其二

作者:赵佶(宋代)

汧州作 其二,宋代,赵佶,

国破山河在,宫庭荆棘春。衣冠今左衽,忍作北朝臣。

29

减字木兰花 秋夜

减字木兰花 秋夜,清代,张友书,

床前明月。惹起乡心今夜切。何处秋风。萧瑟偏来小院中。

芭蕉桐叶。搅乱愁怀向谁说。嘹唳云间。又听征鸿自北还。

17

【越调】柳营曲 范蠡

【越调】柳营曲 范蠡,元代,未知作者,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

庭秋。进西施一捻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

一江春水向东流。子陵

达圣颜,布衣间,中兴暗宣三四番。列在朝班,故友相看,他道是名利不如

闲。

脱乌靴弃却罗衤阑,披羊裘执定纶竿。钓苍烟七里滩,耕白云富春山。强如

宰相五更寒。李白

捧砚底娇,脱靴的焦,调羹的帝王空懊恼。玉带金貂,宫锦仙袍,常则是春

色宴蟠桃。赫蛮书醉墨云飘,秦楼月诗酒风骚。鲍参军般俊逸,庾开府似清高,

沉醉也,把明月水中捞。风月担

倚仗他性儿谦,鲍儿甜,曲弓弓半弯罗袜纤。统镘情タ,爱钱娘严,少不得

即里渐里病厌厌。后来肉膘胶大虫翼难粘,葛钩子野味儿难签。火烧残桑木剑,

水湿破纸糊欠,自砍得风月担儿尖。

驼汉精,陷人坑,纸汤瓶撞着空藏瓶。可怜苏卿,不识双生,把泰行山错认

做豫章城。

谎郎君引着火穷兵,呆贱人劫着空营。达达搜无四两,罟罟翅赤零丁,舍性

命将风月担儿争。

李亚仙,郑元和,风流的古今谁似他?相会情多,一见脾和,却撞着个能狡

狯的母阎罗。倒施计搬尽他家火,后来卑田院乞化为活。舆车前唱挽歌,冻的来

打孩歌,再谁将风月担儿拖!

花月妆,绮罗香,思量到头都是谎。多病襄王,窈窕情娘,如今烟水两茫茫。

分飞了锦帐鸾凰,拆散了金殿鸳鸯。不是咱情分寡,说着他说儿长,我磨擦

的条风月担儿光。

花共酒,几时休?惜花人近新来权袖手。舞态歌喉,燕侣莺俦,我无语懒凝

眸。

勤儿每正鼓脑争头,头喧呼谢馆秦楼。保儿心雄纠纠,撅丁脸冷掐飕,且将

我这风月担儿收。

沉默默,冷丁丁,绿豆石磨儿不甚轻。自己曾评,秤儿上曾称,端的一分钞

一分情。丽春园惯战的双生,豫章城豹子苏卿。新油来的红闷棍,恰掘下的陷人

坑,谁将这风月担儿争?

桃脸艳,柳腰纤,窄弓弓半弯罗袜尖。眼角眉尖,意顺情タ,且是可意娘鲍

儿甜。虚飘飘胡厮揪ㄎ,实丕丕响钞精蟾。罢字儿心上有,嫁字儿口头占,再

谁将风月担儿拈?题章宗出猎

白海青,皂笼鹰,鸦鹘兔鹘相间行。细犬金铃,白马红缨,前后御林兵。喊

嘶嘶飞战马蹄轻,雄纠纠御驾亲征。厮琅琅环辔响,吉丁铛镫敲鸣,呀剌剌齐和

凯歌行。

红锦衣,皂雕旗,银盘也似脸儿打着练捶。鹰犬相随,鞍马如飞,排列的雁

行齐。围子首凤翅金盔,御林军箭插金钅比。剔溜秃鲁说体例,亦溜兀剌笑微微,

呀剌剌齐和凯歌回。晋王出寨

打着一面云月旗,厌的转山坡。立唐朝功劳全是我。他铁马金戈,打着骆驼,

一火闹和朵。众儿郎五百余多,簇捧着个酒沙陀。众番官齐打手,众侍女捧金

波,呀剌剌齐和〔太平歌〕。

他为我,我因他,不图志诚图甚么?陪酒陪歌,受诨承科,引的人似风魔。

好姻缘不肯成合,业身已合受耽阁。别人家取快活,望夫石我如何?好也,真

个负心呵!

鸳帐里,梦初回,见狞神几尊恶像仪。手执金槌,鬼使跟随,打着面独脚皂

纛旗。犯由牌写得精细,疋先里拿下王魁。省会了陈殿直,李勉那厮也听者,奉

帝敕来斩你火负心贼!

便做道负桂英,直恁么海神灵,想当初嫁冯魁也曾不志诚。天地行言诚,海

誓山盟,可怎先走到豫章城?做的来失尽人情,画船儿干撇下双生。果然是有报

应,端的有灵神,疋头里先剐了哏苏卿。

小敲才恰做人,没拘束便胡行,东堂老劝着全不听。信人般弄,家私儿掀腾,

便似火上弄冬凌。都不到半载期程,担荆筐卖菜为生。逐朝忍冻饿,每日在破窑

中。再不见胡子传、柳隆卿。

有钱时唤小哥,无钱也失人情,好家私伴着些歹后生。卖弄他聪明,一哄的

胡行,踢气<毛求>养鹌鹑。解库中不想管生,包服内响钞精钞。但行处十数个,

花街里做郎君,则由他胡子传、柳隆卿。

暮雨收,楚天秋,看夕阳古冢堤畔头。伴哥又ㄐ搜,待打王留,扯碎布留。

沤麻坑斗摸泥鳅,见棠梨棒打鞭。偷甜瓜香喷喷,折酸枣醋留留,牧童儿归去

倒骑牛。

8

【不知宫调】甜水令

【不知宫调】甜水令,元代,未知作者,

麻绦草履风袍袖,名利不刚求。蓑笠纶竿钓鱼钩,绿水东流。

炉中炼出灵丹药,雷震采茶苗。明月清风杖头挑,不挂椰瓢。

看看又早中年过,白发鬓边多。积玉堆金大如何?梦里存活。

把心猿意马方拴定,为甚不争名。便得象简金鱼做公卿,白马红缨。

87

赋石竹

作者:虞集(元代)

赋石竹,元代,虞集,

积雪初消萼绿华,东风吹动绛绡霞。龙嘘石气千年润,鹤过林阴一径斜。

刻字欲寻金错落,析旌如织翠交加。绮窗坐对吹笙煖,未觉人间岁月赊。

69

怀信驿亭晚望题其楹

作者:刘攽(宋代)

怀信驿亭晚望题其楹,宋代,刘攽,

吴樯东风晓来入,楚客齐桡暮去急。行人西,行人东。

逢迎送归景不同,夕日春烟一望中。

12

追和邵祭酒柬吕太学

作者:谢谔(宋代)

追和邵祭酒柬吕太学,宋代,谢谔,

艰难方见救时在,一介儒生为国哀。六豕奸雄千古恨,二龙奔驭几时回。

道州自分填沟壑,天诏何须贲草莱。我识先生心似铁,宸章莫更苦相催。

65

楼枢密挽词二首 其二

作者:苏籀(宋代)

楼枢密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苏籀,

岳镇巍峨幕府雄,紫青颐旨禀趋风。布宣条目都无扰,求瘼慈祥概所蒙。

宾位樽罍人事改,影娥花月画堂空。诸方故吏多才藻,撰纪徽嘉篆刻丰。

97

同徐师川登秋屏阁观雪

作者:洪朋(宋代)

同徐师川登秋屏阁观雪,宋代,洪朋,

积雪未亏日还没,云气黯惨愁不释。徐郎揖我上棂轩,眼界物物有正色。

万株琼树为谁妍,千亩瑶草底空掷。可怜雨打或飘零,不分风吹玉攒积。

向来已拨宜城醅,末至何妨杜陵客。鄙夫中圣殊未醒,向人江山恍如昔。

台边好在龙沙黄,台前俄失鸾冈碧。只今雪思未渠央,准拟作花大如席。

大江之南喜气多,旧瘴悬知扫无迹。

94

用昌甫寄晁于潜诗韵寄之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用昌甫寄晁于潜诗韵寄之 其二,宋代,韩淲,

麈尾缘尘已一年,北关门外夜行船。萧萧秃发深秋影,心往形留只慨然。

58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十一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十一,宋代,方一夔,

西游历剑阁,寡仆敝轮鞅。水餐掬哀湍,林宿拾坠橡。

悲风振古木,猩鼬挟魍魉。十步九诘盘,奇险跻攀上。

担囊偶不意,一跌堕万丈。岷峨渺何许,注目极遐想。

穷年食外方,浮踪任漂荡。何时御长风,振足谢笼网。

不须计三餐,迎我归苍莽。

3

用前韵答弥明圣言二首 其一

作者:王炎(宋代)

用前韵答弥明圣言二首 其一,宋代,王炎,

清昼浑无客叩关,不知春色满溪山。少年侧目云霄上,今日藏身翰墨间。

挥麈逢君谈世事,举杯为我变衰颜。归来更倚绳床坐,剩得劳生一日閒。

65

咏范志玄

咏范志玄,宋代,刘仪凤,

谁家游冶郎,闯首窥幽闼。但见脸如花,不知心似铁。

一夕变其躯,雪姿映云发。昔为桃李姿,今作松篁节。

85

阳月饮黄乾斋书楼时菊初蕊得阳字

作者:林震(明代)

阳月饮黄乾斋书楼时菊初蕊得阳字,明代,林震,

吟倚书楼对夕阳,霜株拂槛未全黄。已经重九迟秋节,犹自葳蕤逗晚香。

商舸近桥人语乱,女墙如带柝声长。花神九字君家是,冬去春来放未央。

57

辞官

作者:余嗣(宋代)

辞官,宋代,余嗣,

试把人间比梦间,也须回首旧家山。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偷闲却是闲。

23

挽彭复雅二首 其二

挽彭复雅二首 其二,宋代,萧立之,

隔月日前犹得书,说贫说病两劬媮。祗言未晚休文瘦,不料竟成长吉殂。

空有泪花愁宿草,可无哀些折生刍。平生交旧铭幽笔,今代萧台有大苏。

55

临江仙 唐子西酒名齐物论,又曰养生主

临江仙 唐子西酒名齐物论,又曰养生主,元代,元好问,

谁唤提壶沽美酒,浮生多负欢游。窗明窗暗百年休。凉风催雁过,春水带花流。仰视浮云空自诳,往还岁月悠悠。三山那有凤麟洲。一杯齐物论,千古醉乡侯。

32

喜诏

作者:黎崱(元代)

喜诏,元代,黎崱,

黄鸡催唱晓玲珑,尺五飞来紫禁中。遂使尧言布天下,始知汉诏感山东。

金瓯已付经纶手,玉烛均调鼎鼐功。人囿太平无事日,村村粳稻飐香风。

1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