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故:常常,频频。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杜甫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杜甫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暴雨倾泻下巫山,天河在这夜晚流淌得格外清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如果没有青嶂山上的明亮月光,会使人忧愁得如同杀死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般。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魍魉(指妖魔鬼怪)在浓密的树林中移动,蟾蜍在月光下跃动。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故乡正位于北斗星的方向,直指着照耀着西秦地区的明月。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同时照耀着巫山,新的月光透过它的光辉,看得更加清晰。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困于异乡的人在孤寂中看到这明亮的月光,已经经历了二十四个月的变迁。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
必然要经历月亮的升起和降落,就像了解人生的进退和情感。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月亮不会背离银河的轨迹,同时伴随着玉带(指银河)的横亘。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
万里长江瞿塘峡,春天到来时月亮六分之一的时候。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时常打开黑暗的房间,历史重现在青天之上。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清风和衣袖相合,寂静高悬泪水的脸颊。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南方飞来一只乌鹊,在深夜中落在江边。
这首诗通过描绘巫山雨夜的景象,以及描述月亮在夜空中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自然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孤独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交流和共鸣,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深情和豪放的风格。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示了杜甫独特的和情感表达。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题萝村图,清代,弘旿,
汉军李处士,解组买山早。库使一官微,山人八旗少。
心折风雅宗,爵视王公藐。诛茅结轩庐,气直凌三岛。
儒缁相往来,金紫艰谒造。道人上陵归,车骑为纡道。
剪韭烹炰余,挥毫宁草草。人因图益传,事藉诗而表。
畿辅东州偏,岩壑田盘好。当年多隐流,幽栖各奇抱。
耕读嗜静便,终南非捷巧。虽乏经济储,颇挟诗书饱。
肯蹈晋代狂,全叨盛时保。披卷忆旧游,松关梦常绕。
欲吊豸峰青,萝薜烟霞老。惟看野寺僧,败叶石间扫。
平生鉴赏偏,藏弆逾获宝。小记代《说郛》,或助山林考。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惑,唐代,元结,
(古有惑王,用奸臣以虐外,宠妖女以乱内,内外用乱,
至于崩亡,故为《至惑》之诗二章六韵二十句)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
如何反是,以为乱矣?宠邪信惑,近佞好谀;废嫡立庶,
忍为祸谟。
无俗念 暮秋,元代,丘处机,
霜风荡扬,舞飘零、木叶斜飞阡陌。极目长郊凝望处。
衰菊斓斑犹坼。点点苍苔,漫漫朝露,渐结清霜白。
山川高下,尽成一片秋色。
潇潇万物摧残,凄凉天气,愁损征途客。水谷云根无可玩,独有苍苍松柏。
悟道真仙,忘机逸士,亘古同标格。欺寒压众,自来天地饶得。
上吴佥事,宋代,朱晞颜,
死宁触诽谤木,莫受吴公片言辱。生不求冠军侯,但愿吴公一语褒。
吴公名节重九鼎,一时士论推阳秋。昔人酌水贪泉上,起廉立懦传清唱。
公今结屋西湖滨,曰漱清泉追逸响。十年作吏真饮冰,粟帛不曾充内帑。
直声肯避贵人嫌,台阁至今称木强。袖中白简粲霜花,头上豸冠驱罔象。
苍鹰侧翅在秋霄,狐兔悲鸣潜草莽。可怜豺虎亦惊惶,政恐老拳当巨颡。
人言弹击是公才,公岂有意于斯哉。愿言天下万姓耕凿尽帝力,坐令虞芮归吾来。
后梁父吟,宋代,方一夔,
我生在畎亩,志愿向此毕。粝饭为我粮,丑女为我室。
英英帝家胄,屡驾款蓬荜。片言误相酬,搀我手不释。
立谈豢吴儿,再战走汉贼。托孤赴永安,仗钺驻渭北。
人生盛意气,事会靡终极。桑株渺何许,岁月去如掷。
朗然舒卷心,始末本无隔。
忆昔行,明代,卢龙云,
忆昔长安事薄游,相逢意气淩千秋。鸣珂队逐双龙阙,就日辉腾五凤楼。
紫陌繁花邀并马,玉河新柳系停驺。是时方喜离家食,海内朋游近相得。
翻手宁知云雨情,论心未怯风尘色。衔杯结伴有高阳,挥麈谈天俱碣石。
一从分袂出都门,世事悠悠不可论。落魄天涯时自惜,狂歌燕市几人存。
驱车每共嗟危辙,逆旅能无念故园。暂假拂衣归栗里,林泉幽暇释尘滓。
几年松菊讵云荒,何处江山誇洵美。却爱吾庐未可忘,畏路无心强复起。
走马行,明代,罗洪先,
长安异马名花骢,出入九陌随飞龙。锦鞯雕镫花蒙茸,电瞳雾鬣汗雨红。
虽殊渥洼与大宛,已觉奇气辉星虹。白露陵园望天寿,帝遣词臣奉笾豆。
鸳序遥分供奉班,骏奔敢在熏燎后。奚官拂拭剪花云,踠蹄振首先惊群。
紫缰初掣万人避,白日未暮千山曛。古言追风无乃是,道旁斥堠空延俟。
腾迅翻疑坤轴旋,轻盈正与空行似。居庸关外连平原,黄沙白草断人魂。
还将暇日省休沐,更得观风出塞垣。鼓鼙阗阗隐城阙,清笳道上秋声发。
缓辔新经龙虎台,挥鞭欲堕关山月。归来报命承明殿,谈经视草不知倦。
却嫌文墨误儒生,不及埋轮静畿甸。白驹弃掷成三载,饭牛牧豕容全改。
暂有羸骖许借乘,多方险道藏凶悔。老衰少壮理相寻,感此恻恻含悲辛。
岂云神物有离合,为惜人生易陆沈。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