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长歌醉芳菲。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州间。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东风吹来了美好之气,水与树木荣耀着春天的光辉。
太阳照耀着绿草,花儿在枝头散落飘飞。
孤云在日暮时还回空山,众鸟也各自还巢而归。
这些物体都有所寄托,我的残生却孤独无依。
对着这映在石上的月光,无奈何只有在芳草中长歌沉醉。
我曾有修炼成仙的向往,也缅怀隐居江湖之间。
现在惟有对着面前的这壶酒,淡然万事而落得孤闲。
倚着高松且将弦琴横放,把着酒杯伫望着远山。
飞鸟在长空中飞尽,孤云在落日中回还。
只是悲伤我老衰如同这光景已晚,转眼间已成了凋悴的容颜。
水木句:咸本作水本。误。春晖,《太平御览》卷九九二晋傅咸《款冬花赋》:“华艳春晖,既丽且姝。”
彼物二句:陶渊明《咏贫士》诗:“万族各有讬,孤云独无依。”
歌醉:萧本、玉本、郭本、刘本、严评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醉歌。全唐诗本注云:“一作歌醉。”
紫霞想:谓升仙。陆机《前缓声歌》:“轻举乘紫霞。”沧州间:谓隐居江湖。
且:萧本、玉本、郭本、刘本、朱本、严评本、全唐诗本俱作思。全唐诗本注:“一作且。”
光:朱本作佳。宿昔:早晚之意,谓时间短暂。《晋书·裴楷传》:“虽车马器服,宿昔之间,便以施诸贫乏。”秋颜,老衰的容颜。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冬李白因贫病来投当涂令李阳冰,次年初春,病稍好转,起居有能,但终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吾生无依”的孤独。这组诗即创作于此时。詹本云:“第二首云:‘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似中晚年之作。安注系此诗于开元二十五年,谓:‘似本年闲居安陆时作。’恐非。”
《春日独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是描述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对于孤独的感受。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内容包含了春风、绿草、白日、落花等元素,展示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诗人表达了自身的孤独和无依之感。
诗中描绘了春风扇过的美好气息,绿草茵茵,阳光照耀,鸟鸣归巢,花儿飘落。这些景色形容得细腻而生动,给人以春天的美好感受。然而,诗人却感到孤单和无依,对于周围的一切物象,都有了托付和归依的目标,而他自己独自一人,无依无靠,令他感到孤独。
接下来的一段诗描述了诗人对于紫霞仙子和沧洲的怀念。紫霞是道教中的神仙之一,沧洲则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这里诗人想象自己能够飞往紫霞仙子所在的地方,以及沧洲的美景,来遗忘自己的孤独和无依。
最后一段描写了诗人坐在高松旁边,把酒仰望远山。长空中的鸟儿已经消失,太阳也下落下去,只剩下一个孤单的云彩。诗人担心时间的流逝,担心自己变得老去。这种孤寂和忧虑逐渐融入了诗人对于秋天和岁月的思忆中。
整首诗以春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孤独的感受和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的意象描写鲜活生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世间之情感的观察和思考。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题象山县栖霞观应真亭简住持张羽士 其一,宋代,宋伯仁,
杜鹃声里立东风,山色应怜鬓已蓬。二麦晓寒新雨后,一年春事落花中。
醉斟浮蚁邀仙客,笑揖飞鸥问钓翁。檐外万竿君子竹,虚心能得几人同。
内顾诗二首 其一,魏晋,潘岳,
静居怀所欢,登城望四泽。春草郁青青,桑柘何奕奕。
芳林振朱荣,渌水激素石。初征冰未泮,忽焉振絺绤。
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驰情恋朱颜,寸阴过盈尺。
夜愁极清晨,朝悲终日夕。山川信悠永,愿言良弗获。
引领讯归云,沈思不可释。
上蔡太师生辰二首 其一,宋代,汪藻,
万古储英气,生贤镇庙祧。方春回暖律,随帝下神霄。
早岁陪兴运,清忠服迩僚。三篇俱命说,两纪独承尧。
为国隆堂陛,中天斡斗杓。光华归使牒,宁谧载民谣。
九牧金成鼎,三山石峙桥。元圭来旧锡,神宝献新雕。
堂起房心次,音谐角徵韶。车书人一统,符瑞岁千条。
璧海材逾盛,沙场虏不骄。献琛皆累译,入彀有垂髫。
郭解双封国,班超五日朝。嘉谋从昔合,奕业更谁昭。
眷礼群臣异,恩光此日饶。授图开地壮,傍阙筑堤遥。
供帐移金屋,歌钟实绮寮。名园藏茂密,华阁耸岧峣。
诏跸纡临幸,宸毫纪宴招。弟兄联衮绣,孙子列蝉貂。
印琢金为彩,鱼悬玉在腰。中姻连筑沁,外族缀涂椒。
帝子传杯勺,宫墙有鼓箫。果新无独享,羹美或亲调。
同圣俞寄金山昙频次韵,宋代,刘敞,
我虽游都城,心亦无所住。误得世俗偿,形骸寓冠屦。
少时侍吾亲,游览爱北顾。至今颇思之,想见江上鹜。
白头昙道人,夙昔竟未遇。闻其最安禅,无念无作故。
劳生有喧寂,得意无早暮。尘埃未易厌,皋壤固多趣。
若复乘桴行,从君款幽素。
送畏斋何监簿添倅解替东归,宋代,徐元杰,
春风行李万篇诗,明月归舟几片碑。
千载岫云佳话柄,两年怀玉淡生涯。
已闻北阙飞丹诏,早趁南薰度赤墀。
历历口开天下事,直声元是九重知。
闻仲嘉叔问继以职事行县道游茶山及诸胜境作寄一首,宋代,程俱,
春风入山骨,毛甲亦已舒。晨熹被春山,草木清而姝。
况乃顾渚源,云关护灵区。阴崖气亦暖,瑞草先春敷。
金沙出清泉,甘冽滋芳腴。依依杨柳村,渺渺桑苧居。
前瞻大小寒,窈窕穷崎岖。飞流吐明月,转壑千雷车。
参天亡陈桧,霜黛郁不枯。当时临春地,变灭成榛芜。
安知岁寒质,千载独不渝。大中乾元字,入木蛟鸾俱。
薰风想佳句,奇踪典刑馀。独往三住翁,至今有遗墟。
真游岂易遇,庶或闻沉榆。饱闻东吴胜,欲往世累拘。
二子独幽讨,仙舟继篮舆。林间伯劳飞,茶篚春事初。
尚有北枝秀,明空雪千株。幽香发清夜,肝胆生冰壶。
王事既料理,清游亦忘劬。遥知山水间,快若纵壑鱼。
今我方禄隐,居然卧蜗庐。画墁固无役,反如著辕驹。
亦拟浮扁舟,乘春经五湖。收帆白蘋下,令子见潜夫。
鹿泉新居二十四韵,元代,元好问,
土门西边井陉渡,野日荒荒下汀树。榆关石岭都几程,客梦往往迷归路。
尘埃风雨半生过,尽著筋骸支世故。宁州假馆又两年,未保东来不西去。
山城百家家有山,觌面呈山谁一顾。卖书买得吕氏园,不谓全山举相付。
北崖老作土灰色,拥肿形模一夸父。娟娟正有小峨眉,却立不容亲杖屦。
就中抱犊尤峭拔,望见韩山即攀附。韩王砦头四望阔,全赵米如才数聚。
眼中麾盖天上来,泜水鼓旗纷偃仆。汉家威灵万万古,石子连冈犹虎距。
夏秋众壑会鹿泉,浩浩湍声泻馀怒。西南诸峰不知数,荡海鲲䲔尻背露。
霏烟空翠有无中,百态阴晴变朝暮。灵岩龙泉曾一到,独欠封龙展衰步。
学仙不爱徐童花,李相书龛心所慕。平生怀抱向山尽,老气崔嵬如有助。
岩居枯寂朝市喧,喧寂两閒差有趣。得行固愿留不恶,流坎且当随所遇。
何曾万钱何用许,方丈有山容下箸。管城初无食肉相,黄帽非供折腰具。
明年高筑野史亭,天已安排看山处。多惭不及谢宣城,标出敬亭天一柱。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