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窅窅穷泉埋宝玉,骎骎落景挂桑榆。

夜台幕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

100

创作背景

公元842年(武宗会昌二年),刘禹锡去世。白居易悲痛异常,感到自己失去了志同道合的老战友,是国家和人民的很大损失,这年七月,他写下了《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诗文简析

第一首诗的首二句揭出诗人与刘梦得的交情深厚。白氏《醉吟先生传》:“退居洛下,(与)鼓城刘梦得为诗友。”又《白氏长庆集》有《刘白唱和集解》,当时诗坛,刘、白并称,因此落笔就写“四海声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绸缪”是表现朋友间的情意殷勤,冠以“百年交分”,更显出二人友情的终生不渝。接下来的四句叙述二人友情的基础。白刘二人都是有志之士,都曾想改变中唐时期的社会局面,重振盛唐时代的雄风,然而命运多蹇,宦海沉浮多年,不幸均遭贬谪,志向不能实现,生活上也极其困顿不堪。所谓“同贫同病退闲日”。这简短的七个字实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内容,他们何以贫病,何以退闲,都意在言外。相同的遭遇奠定了他们毕生的友情。如今一死一生,死者不能复生,生者亦至耄耋之年,他们的交情也经受了真正的考验。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二句分别从政治理想和诗文唱和两个方面描叙了二人志趣相投的友情。前一句诗人自注说:“曹公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使君指刘备,这里借指刘禹锡。刘、白二人都热衷于政治革新,可谓志同道合,故以英雄相推崇。这是二人为友的政治思想基础。后一句则写禹锡诗婉而多讽,其微言大旨,自己能知之。这是指诗文方面白居易也是刘的知音。据说孔子修完《春秋》,曾慨叹说:“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白居易自注说:“《春秋》之旨微而婉也。”

诗的感情深挚,语言又简炼,几乎每句话都表现出一个方面的内容。诗人和刘禹锡遭遇相同,政治上的志同道合,诗文上的互为知音,两人情深意长。而今刘氏去世,一去不返,的确令人悲痛。诗的结尾说:“贤豪虽没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悲壮之中饱含着无限的忧伤和怀念。

白居易以沉痛的心情,悼念了同病相怜的老战友。对他和刘禹锡齐名天下,感到无限的自豪和光荣。在第二首诗中他还把自己与刘禹锡看作唇齿相依的关系。一生诗友,百年绸缪;文章虽微婉,而蕴含当时政局中刘禹锡的出处起跌,实有不尽的难言之隐,这一点,白居易能够最深切地体会。在“永贞革新”前后,特别是“永贞革新”以后,白居易的思想起了很大变化。这场改革,对白居易的思想进步促进很大。以后,白居易在人际交往中,即使自己往日的至交,他从不惜个人情谊,予以批评。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其他诗经

祝山人将过白岳访汪司马即席赋并寄汪公

祝山人将过白岳访汪司马即席赋并寄汪公,明代,胡应麟,

四海苍生卜谢安,谁同司马话登坛。新安水似龙门出,白岳山将泰岱看。

明月乍淹萝径晓,西风遥洒薜衣寒。亦知幸舍堪弹铗,曾否中林问鹖冠。

52

【双调】殿前欢 寿阳妆,更

作者:卢挚(元代)

【双调】殿前欢 寿阳妆,更,元代,卢挚,

寿阳妆,更何须兰被借温芳。玉妃不卧鲛绡帐,月户云窗。前村远驿路长,空惆怅,凭谁问花无恙?被春愁晓梦,瘦损何郎。

万花丛,殢韶光肯放彩云空。痴呆呆未解三生梦,娇滴滴一捻春风。歌喉边笑语中,秋波送,依约见芳心动。被啼莺恋住,江上归鸿。

海棠庭,这红妆也见主人情。被东风吹软新歌咏,都为花卿。黄鹄飞白鹿鸣,山林兴,佳丽相辉映。是烟霞翠袖,锦帐云屏。

小楼红,隔纱窗斜照月朦胧。绣衾薄不耐春寒冻,帘幕无风。篆烟消宝鼎空,难成梦,孤负了鸾和风。山长水远,何日相逢。

作闲人,向沧波濯尽利名尘。回头不睹长安近,守分清贫。足不袜发不巾,谁嗔问?无事萦方寸,烟霞伴侣,风月比邻。

寿阳人,玉溪先占一枝春。红尘驿使传芳信,深雪前村。冰梢上月一痕,云初褪,瘦影向纱窗上印。香来梦里,寂寞黄昏。

八葫芦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酒频沽,正花间山鸟唤提壶。一葫芦提在花深处,任意狂疏。一葫芦够也无,临时觑,不够时重沽去。任三闾笑我,我笑三闾。

酒新篘,一葫芦春醉海棠洲。一葫芦未饮香选透,俯仰糟丘。傲人间万户侯,重酣后,梦景皆虚谬。庄周化蝶,蝶化庄周。

酒频频,一葫芦风味扶诗兴。一葫芦仗挑相随定,荷插银瓶。爱诗家阮步兵,宽沽兴,身世都休竞。螟蛉蜾蠃螟蛉。

63

【南吕】四块玉 咏手弦上看

作者:乔吉(元代)

【南吕】四块玉 咏手弦上看,元代,乔吉,

咏手

弦上看,花间把,握雨携云那清嘉,春风满袖拈罗帕。擎玉斝,微蘸甲,风韵煞。

玉掌温,琼枝嫩,闲弄闲拈暗生春,为纤柔长惹风流恨。掠翠颦,整髻云,可喜损。

5

乡人或病予诗多道蜀中遨乐之盛适春日游镜湖共请赋山阴风物遂即杯酒间作四绝句却当持以誇西州故人也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乡人或病予诗多道蜀中遨乐之盛适春日游镜湖共请赋山阴风物遂即杯酒间作四绝句却当持以誇西州故人也 其二,宋代,陆游,

舫子窗扉面面开,金壶桃杏间尊罍。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台泛水来。

9

立春后作

作者:陆游(宋代)

立春后作,宋代,陆游,

春不遗穷僻,天如念寂寥。鸟鸣知节换,池溜觉冰消。

冷饼供新荠,轻裘换故貂。丰年无疾苦,邻曲递相招。

7

子戌自杭反温,别后却寄,次韵奉和

子戌自杭反温,别后却寄,次韵奉和,近现代,刘雄,

男儿未豹变,蛰伏偶蜿蜒。少年遘磨蝎,穷途困篱樊。

袖染碧海色,魂亲西湖莲。飘蓬尘土际,志已逐飞鸢。

把臂竹林游,时时共饔飧。笑我老耽酒,嗤君少嗜烟。

昔作徐州贾,任侠亦可怜。千金买歌笑,不见倾城颜。

蹭蹬一垂翅,折节向儒冠。山水幸自娱,箪瓢犹足欢。

忽然拂衣去,好音孰与传。风雨听龙吟,江湖起白鹇。

51

雪山

雪山,元代,丘处机,

当时悉达悟空晴,发轸初来燕子城。北至大河三月数,西临积雪半年程。

不能隐地回风坐,却使弥天遂日行。行到水穷山尽处,斜阳依旧向西倾。

40

答仲冯宿兴庆池作

作者:刘攽(宋代)

答仲冯宿兴庆池作,宋代,刘攽,

车马还城君肯留,通宵欢语破离愁。水风杨柳猛消暑,沙雨芰荷潜造秋。

惊月禽栖时落树,避灯鱼鬣暗冲舟。天明红日骊山道,陈迹依稀似梦游。

83

至节矣犹未见梅颇形思渴书呈斯远滕兄主簿前日书来亦问梅花消息并此奉简

作者:赵蕃(宋代)

至节矣犹未见梅颇形思渴书呈斯远滕兄主簿前日书来亦问梅花消息并此奉简,宋代,赵蕃,

言归虽故栖,雅志亦良友。奈何数诗筒,不得屡杯酒。

纵云三十里,每见莫能久。是以朝暮间,相思辄成又。

去年梅花作,佳处犹在口。今年梅花期,抚事才转首。

翩思接中屦,兀若限林薮。君行集彤庭,我政安瓮牖。

西湖觅林逋,东阁怀杜叟。寒岁识松坚,同心见兰臭。

前朝习凿齿,书来问安否。并话罗浮山,抗尘应抖擞。

47

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

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宋代,赵孟坚,

日午猫晴一线时,红嫣紫媚正猖披。

争如绛蜡通宵照,玉叶金须色愈滋。

86

吕伟信求冰花诗赋得两绝 其一

作者:苏籀(宋代)

吕伟信求冰花诗赋得两绝 其一,宋代,苏籀,

霰集柏杉霏靀松,瓦冰镌画叶柯葩。密移裁化钟纤巧,梁苑诗盟斲句佳。

100

醉中偶书

醉中偶书,宋代,俞德邻,

落花流水两无依,梦入桃源觉已非。尊酒阑珊山月落,片帆摇曳浦风微。

云横北固朱楼远,烟暝西湖画舸归。别易会难今古恨,鳞鸿来往莫相违。

25

杂诗 其五

作者:李复(宋代)

杂诗 其五,宋代,李复,

珍图出荣河,八卦开奥秘。圣人重因袭,已极露隐细。

大衍四十九,周流通一气。阴阳穷必变,往反无终始。

元化密推移,消长先默契。鬼神无遁情,垂诏亿万世。

如何扬子云,求名誇谲诡。藻绘太初历,设画随启闭。

盈缩无常运,踦赢谩拟议。安得宇宙间,别更有天地。

文字但艰苦,白首困心志。侯芭何所知,枝指徒为赘。

93

次韵避寇二首 其一

次韵避寇二首 其一,宋代,沈与求,

穷途厌迁次,岁晚惜分携。茅舍荒村北,柴门曲港西。

鸡豚暂同社,桃李旧成蹊。那得干戈定,浮家著两溪。

21

夏夜云月不明有感

作者:杜范(宋代)

夏夜云月不明有感,宋代,杜范,

天色未清霁,浮云翳层空。朦胧玉盘质,髣髴擘絮中。

琼宇本莹彻,一发不可容。胡为受掩盖,万象归冥蒙。

谁能召风伯,扫氛有馀功。中天悬清光,娟娟万里同。

83

钟评事挽歌词

作者:陆佃(宋代)

钟评事挽歌词,宋代,陆佃,

银饼当年遇,金钩几代收。一经知教子,千橘等封侯。

瘴雨松门夕,悲风桂岭秋。江深人不见,依旧水东流。

59

和徐之才巡按见寄

作者:冯山(宋代)

和徐之才巡按见寄,宋代,冯山,

扪参趋远道,首蜀下青泥。江绕萦纡带,山盘屈曲梯。

何时岩腹断,自古客心低。峡尽逢宁武,天宽类宝鸡。

东穷巴岭北,南转梓潼西。地共猿猱食,居同鸟雀栖。

风霜传一檄,玉帛走千蹊。力责多佣父,穷输或嫁妻。

上忧分使节,佥议辍朝圭。素志施膏泽,虚怀去町畦。

垂鞭防马惫,含哺止儿啼。夜寝无宁席,朝餐或茹梨。

驱驰宣诏令,歌舞慰童齯。按部经双剑,迎壶满见溪。

政清冰出凌,民附水淫堤。指穴收毚兔,搜群去狠羝。

吏悛藏乳虎,人乐戏春麛。驿转悠千里,秋霖动一犁。

忧劳如有病,暴露欲生黧。委箧书争报,封囊药自题。

茶尘思鸟觜,羹野忆驼蹄。过雁晴逾叫,残蝉晓更嘶。

万愁休入耳,数酌且温脐。圣治几仁寿,宸衷念庶黎。

呻吟裁药石,亢旱得云霓。驹有苗场食,鸾无枳棘栖。

明公深履历,清望绝乖睽。盘错居常试,安恬久自迷。

汉貂方促召,贾论息言提。宝阁邻天仗,星闱侍女奚。

功名当少俟,岁月尚能稽。末路忻依托,先期虑解携。

荣封虽绝迹,归意共含悽。自笑身谋拙,曾将物理齐。

倒行嗟黾勉,仰望局攀跻。易足篱边鴳,难驯水上鹥。

稻粱谁计鹤,车马未安鼷。诗战逢诸帅,文声鼓万鼙。

白徒虽自奋,黄馘岂容批。怒臂犹轻展,惊魂已暗挤。

续貂无取者,附骥亦荣兮。巧拙其如性,天机不可倪。

33

水调歌头 次王运使韵

作者:京镗(宋代)

水调歌头 次王运使韵,宋代,京镗,

身去日华远,举首望长安。四年留蜀,那复有梦到金銮。

遥想将芜三径,自笑已穷五技,无语倚阑干。欲作天涯别,犹对俎尊闲。

秋意晚,风色厉,叶声乾。阳关三叠缓唱,一醉且酡颜。

聚散燕鸿南北,得失触蛮左右,莫较去仍还。后日相思处,烟水与云山。

27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二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二,元代,元好问,

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园。亦有野人居,层崖映柴门。

昔我东岩君,曾此避尘喧。林泉留杖屦,岁月归琴尊。

翁今为飞仙,过眼几寒暄。苍苍池上柳,青衫见诸孙。

疏灯照茅屋,新月入颓垣。依依览陈迹,恻怆不能言。

94

临江仙 为宋太守寿

作者:王旭(元代)

临江仙 为宋太守寿,元代,王旭,

莫怪今年秋事晚,黄花不在重阳。天公留泛九霞觞。故教争十日,风露寿华堂。豪杰如公谁得似,平生义胆刚肠。功名回首付诸郎。灵椿长不老,桑梓有余光。

5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