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暮春的残寒,仿佛在欺凌我喝多了酒,浑身发冷而难受,我燃起沉香炉,紧紧地掩闭了沉香木的华丽的窗户。迟来的燕子飞进西城,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风光已衰暮。画船载着酒客游客玩西湖,清明佳节的繁华就这样过去了,看着暗烟缭绕着吴国宫殿中的树木,我的心中有千万缕羁思旅情,恰似随风游荡,化作了柳絮轻扬飘浮。
我曾经有十年的生活在西湖,依傍着柳树系上我的马匹,追随着芳尘香雾。沿着红花烂漫的堤岸,我渐渐进入仙境般的去处。你叫侍儿偷偷送来情书,把一怀芳心暗暗倾诉。在温馨幽密的银屏深处,有过多少快乐和欢娱,可惜春长梦短,欢乐的时光何其短促。你掺着红粉的眼泪,沾湿了歌扇和金钱刺绣的衣服。西湖的湖堤昏瞑空寂,夕阳中的西湖美景,全都让给了那些鸥鹭。
幽兰转眼间就已经老去了,新生的杜若散发着香气。我在这异地的水乡漂泊羁旅。分别后我也曾访过六桥故地,却再也得不到关于佳人的任何信息。往事如烟,春花枯萎,无情的风风雨雨,埋葬香花和美玉。你生得是那样的美丽,清澈透明的水波,却要把你的明眸妒忌,那苍翠葱茏的远山,见到你那弯弯的秀眉也要含羞躲避。江面上倒映着点点渔灯,我与你在画船中双栖双宿。当年在渡口送别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你住过的妆楼依然如往昔,分手时我曾在败壁题写诗句,和着泪水的墨痕已经蒙上了灰尘,字迹也已经变得惨淡而又模糊。登上高高的亭楼我凝神骋目,只见一璧芳草延到天边处,叹息自己那一半已经雪白如苎的鬓发。我默默地翻检着旧日的物品。你留下的丝帕上,还带着离别时的泪痕和香唾,那是以往悲欢离合的记录。我就像垂下翅膀的孤凤忘记了归路,又像孤苦无依的孤鸾懒得飞翔起舞一样。我要把满心的悲伤痛恨写成长长的情书,但见蓝天大海上沉没鸿雁的身影,有谁来为我传达相思的情愫。只能把相思之苦寄托在哀筝的弦柱,独自弹出满心的愁苦。千里的江南处处令我伤心,你的灵魂是否就近在眼前呢,你可以听见了我哀怨的词章如泣如诉?
病酒:饮酒过量而不适。沉香:沉香木。著旬香料。吴宫:泛指南宋宫苑。临安旧属吴地,故云。羁情:指情思随风游荡。
娇尘软雾:这里形容西湖热闹情景。溯:逆河而上。入仙溪: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这里指女子所住的地方。
本词是春晚感怀伤离悼亡之作。一共四片240字,是最长的词调。本词抒写春晚感怀,融伤春、怀旧、悼亡于一体,情感真挚深切。第一片以写景起兴,写暮春景色,引出羁旅之感和忆旧友之情。第二片叙述当年和情人游西湖的艳遇欢情。第三片写重游湖上而物是人非,可惜往事只可成追忆。第四片结束全篇,写相思之苦,伤春叹老,抒发寻死者的无限哀悼。本词描写哀春伤别而饱含悼亡之意。所悼者当然是作者杭州之爱妾。第一片以景导入,描绘了如画般的风景,暗暗比喻了伤春怨别之情。“念羁情”三句是启下,暗转到下片对往事的回忆。第二片追溯到以前的情事,描写了情人初遇时的情景。极力描绘当年与恋人一见钟情,幽会约会爱的风情。“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三句极其含蓄温婉,带有很强的暗示性。锦儿传书,恋人相约留宿在寻香暖玉,当然没以心思去观赏斜阳映照的美景了。故曰“总还鸥鹭”,情景交融,可谓生花妙笔。第三片描述别后种种情事,流光飞逝,物是人非,自身羁旅,伊人已逝,空见壁间题诗,睹物感怆。侧重于悼亡。第四片总束全篇,极力描写了相思之苦与悼亡之情。全篇情深意挚,字凝语练,结构缜密大开大阖。层次分明,是吴文英的代表作之一。陈廷焯赞本词曰:“全章精粹,空绝千古”(《白雨斋词话》)。
这是吴文英为悼念亡妾而做的一首词,尽管后世学者对其创作背景及主旨多有争议,但词中所彰显的怀悼之意是显而易见的。这首词在《宋六十名家词》中又题作‘春晚感怀’、‘感怀’,实际就是怀旧与悼亡之意。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梦窗在苏州曾纳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纳一妾,后则亡殁。”“集中怀人诸作,其时夏秋,其地苏州者,殆皆忆苏州遣妾;其时春,其地杭州者,则悼杭州亡妾。”《莺啼序》就是悼念亡妾诸作中篇幅最长、最完整、最能反映与亡妾爱情关系的一篇力作。它不仅形象地反映出与亡妾邂逅相遇及生离死别,而且字里行间还透露出这一爱情悲剧是由于某种社会原因酿成的。它感情真挚,笔触细腻,寄慨遥深,非寻常悼亡诗词之可比。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上书乞再任冲佑,宋代,陆游,
虬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破阵子·仕至千锺良易,宋代,陆游,
仕至千钟良易,年过七十常稀。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营营端为谁。
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不归真个痴。
送孜生,宋代,刘敞,
遭遇爵位轻,治平进取难。不见明经士,白首成一官。
怜尔吾家驹,学问知所安。得名万众中,奋迅生羽翰。
天子临广廷,公卿肃衣冠。传呼署甲乙,谁不倾目观。
我时忝陪侍,趋拜玉座前。鄂秀莩亦荣,不自知欣欢。
勿言势尚卑,无以地固寒。鸾凤曾棘栖,蛟龙亦泥蟠。
孟轲称三乐,富贵不与焉。恨我不如尔,千钟益悲叹。
奈何方远别,浩荡江湖间。临分岂自胜,流涕空汍澜。
欲于旧州石桥作偶浯台以备游览先为五言,宋代,刘敞,
河决钜野溢,此时吾山平。百川会两泽,千里围孤城。
桑野就芜漫,石桥尚峥嵘。往往有白鹤,飞来群悲鸣。
我欲览风土,因之省民耕。谁能同我乐,谁肯从我行。
楚人哀江南,倚沼而畦瀛。临高诵斯语,正复伤人情。
当筑十丈台,偶浯为之名。上可容宴豆,下堪列旆旌。
棹歌出中流,箫鼓会前楹。浮云来东山,落日隐北溟。
此乐或难忘,请公为我评。
八景歌 其五,宋代,赵汝燧,
西颢沆砀露华白,河汉浩浩浴素魄。平湖万顷摇银光,祇留君山一点碧。
帝子扬灵驾飞龙,鼓瑟来游水精宫。声彻桂娥亦敛容,叶下北渚袅袅风。
嗟此何景兮洞庭秋月,丹青欲尽那免拙。
伏睹适公诗赞观世音菩萨果应所恳具述于前拱不揆浅拙谨吟一章同赞圣德,宋代,黄拱,
菩萨慈悲行愿深,遍游沙界拯枯沉。众生得度随形化,说法开迷震梵音。
眉现毫光同率土,手持杨柳摄群心。我今稽首虔诚礼,愿赐慈光与照临。
草阁玩水图,明代,祝允明,
濠上有川叹,沧洲多海怀。伊我江湖姿,浩荡中渊回。
寻秘右洞庭,飞衿左蓬莱。瑚琲探富获,存之无轻开。
扬波万古源,荡潏塞视埃。谁能写小笔,聊意亦可谐。
仁智在户限,寄言亦悠哉。临咏志一启,得者亦可推。
黄汾窈如湮,安问傅岩才。
小斋盆兰一干数花山谷所谓蕙也初秋抽数干芳馥可爱因与次明道复赏而赋之,明代,文徵明,
时雨袪残暑,凉飙集华轩。春徂众芳歇,晚蕙抽璚根。
重兹兰之属,不与凡卉群。离离水苍佩,肃肃紫霞绅。
耿耿孤榻畔,燕对如高人。启扉得良友,列案罗清樽。
于焉抚灵植,一笑涤尘烦。微风南牖来,浓馥散氤氲。
有时参鼻观,即之已无存。譬彼孤洁士,可望不可亲。
如何庭阶近,有此幽谷芬。相忘馀冽中,渐久不复闻。
鲁哲日已远,楚累亦沈沦。无能被雅操,且复酬芳魂。
送王敏文自宁夏还四明 其二,明代,郑真,
双亲两地思愔愔,万里难为一寸心。于越山川春树远,李王城郭暮云深。
馔馐要待双鱼出,彩袖行随独鹤吟。至孝往来应不惮,为传作赋儗词林。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