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87

诗文译文

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

要趁着身体健康努力加饭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尽情欢乐。头上黄花映衬着斑斑白发,兀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模样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

诗文注释

莫放:勿使,莫让。簪花:以花插头。倒著冠:倒戴着冠儿。此句暗用山简典故,表现不拘世俗、风流自赏的生活态度。

黄花:同黄华,指未成年人。白发:指老年人。牵挽:牵拉,牵缠。付与:给与,让。冷眼:轻蔑的眼光。

创作背景

本词大约作于元符二年(1099)重阳节之后数日,当时黄庭坚在戎州(今四川宜宾)贬所,此时处于贬谪中整整四年,心情抑郁。本词同调同韵共有三首,此为第二首。第一首有副题曰:“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之后史应之做了和作,这首词是黄庭坚在宴席间对史应之和作的再和。

诗文赏析

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应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上片是劝酒之辞,劝别人,也劝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到醉中去求欢乐。首句“黄菊枝头生晓寒”是纪实,点明为重阳后一日所作。因史应之有和词,故自己再和一首,当亦是此数日间事。赏菊饮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缘,借“黄菊”自然过渡到“酒杯”,引出下一句“人生莫放酒杯干”。意即酒中自有欢乐,自有天地,应让杯中常有酒,应该长入酒中天。“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着意写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都是不入时的狂放行为,只有酒后醉中才能这样放肆。

下片则是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仍是一种反常心理,其含意于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无可挽回,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别的一无所求。这是从反面立言。“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则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换着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不可能为时人所理解和容忍。

此词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类似狂人的形象,抒写了山谷久抑胸中的愤懑,表现出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无言的反抗。词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以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中的政治迫害进行调侃和抗争,体现了词人挣脱世俗约束的高旷理想。主人公旷达的外表后,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伤痛。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其他诗经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 其三

作者:祁顺(明代)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 其三,明代,祁顺,

平生养亲知爱日,片心纯孝谁能识。别来三载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颜色。

古言亲在不远游,侍养有违人子责。我怀圣善未许归,寸草难报三春德。

送行迢递指粤川,白云飞度青山前。凭君远寄殷勤意,为谢萱闱鹤发仙。

7

对镜

对镜,清代,范贞仪,

匣里青铜久闭藏,暂时相对转心伤。飞蓬欲化三秋草,瘦骨真成百炼钢。

香阁梦回山月冷,玉台人去鹤书荒。薛媛欲写丹青寄,天上人间恨渺茫。

27

鹧鸪天 秋日黄山写意

鹧鸪天 秋日黄山写意,近现代,熊东遨,

梦过千遭笔未花,试邀松侣酌流霞。偶看箕伯无形手,撩起佳人半面纱。

知我者,是谁耶?且将秋绪敛些些。奇峰亦在闲中老,天地风光信有涯。

90

四言诗 其二

作者:嵇康(魏晋)

四言诗 其二,魏晋,嵇康,

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唼绿藻,托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

摇荡清波,与之沈浮。

87

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马上成五首 其五

作者:刘攽(宋代)

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马上成五首 其五,宋代,刘攽,

南山近仙居,太古馀积雪。阴云五月寒,松桧为之折。

如何车马客,尘土倦炎热。挥手谢世人,吾将与君绝。

48

赠马恽供奉

作者:刘敞(宋代)

赠马恽供奉,宋代,刘敞,

朝廷功名次,晋国在第一。受遗先皇帝,事与周召匹。

丹青烂勋伐,终始最密勿。宗族宜甄庸,百世皆宠秋。

公孙非遐胄,何乃尚淹屈。官名虽供奉,冗散真士卒。

努力习文华,家贫传清德。翰飞终不高,好事见心骨。

人生系逢遇,进退岂定律。古者如尔徒,万户自可必。

今者如尔徒,富贵亦未失。主张有真宰,时态莽回聿。

咄嗟元功世,颇复困蓬荜。吁彼山野人,奚由自奋出。

47

题三游洞石壁

作者:苏洵(宋代)

题三游洞石壁,宋代,苏洵,

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长溪冷欲冰。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尔不能。

34

赠程秀才

赠程秀才,宋代,俞德邻,

莎径莓墙枳棘篱,藜床六尺卧书帷。门前剥啄谁惊梦,马上推敲客有诗。

北牖清风聊共语,夜梁落月重相思。宾鸿此去过京岘,应遣新吟慰旧知。

40

题灵溪寺

作者:冯山(宋代)

题灵溪寺,宋代,冯山,

野寺无俗气,胜游方此回。水清巴字近,僧慧锦屏来。

秋阁山要起,溪门竹引开。尘踪不须扫,留恨寄苍苔。

37

和兵部何侍郎宜香闺五绝 其五

和兵部何侍郎宜香闺五绝 其五,宋代,慕容彦逢,

不问无言与有言,香山何事解闻禅。须知篆缕摇空处,便是重重说万缘。

70

与毛茶干赵司法游东湖四首

与毛茶干赵司法游东湖四首,宋代,任希夷,

野迥尘襟豁,湖平望眼宽。

山蹊新雪涧,木叶半霜乾。

岁晚成三友,清游集四难。

乐哉忘尔汝,臭味本芝兰。

94

郊坛斋宫七首 其三

郊坛斋宫七首 其三,宋代,任希夷,

玉津宏建中兴初,禁籞风光胜两都。惭愧逢辰瞻蠖濩,却思归老卧廜㢝。

72

闺中词写寄三首 其一

闺中词写寄三首 其一,元代,柯九思,

阶前萱草可忘忧,底事王孙尚远游。却笑去年新种竹,锦绷已露竹根头。

99

画师谢公歌谢公榉州人画极奇古且神速过人因过东岳祠信手驰笔各得其度若不经于意者击节再四作歌赠之

画师谢公歌谢公榉州人画极奇古且神速过人因过东岳祠信手驰笔各得其度若不经于意者击节再四作歌赠之,明代,周是修,

榉州谢公真画师,笔端欲落风雨随。千奇万怪出反掌,神惊鬼异不可知。

洪纤高下各变化,浇淳远迩分妍媸。去年许画东岳祠,祠前父老待多时。

祠中雪壁百馀堵,公来三日挥扫之。丹青十分极窈窕,水墨一半翻淋漓。

山川屏障杂诸体,文武殿陛森两仪。鸟归暮林花竹迥,龙在春空雷雨垂。

眼前庸史誇手段,点染刻划何蚩蚩。谢公不笑亦不欺,彼自詟服徒傍窥。

谢公谢公善尔为,嗟尔鬓发行如丝。闾阎琐琐安足事,老大成名亦未迟。

麒麟将相久湮没,盍往一拭英雄姿。不然求贤急当世,忍使吾皇劳梦思。

请收缟素百千幅,尽貌时髦献丹墀。

78

罗袍

作者:张弼(明代)

罗袍,明代,张弼,

鸭绿罗袍鱼口开,重教补缀不须裁。眼前多少鹑衣者,太守真惭袜线才。

26

漕船曲十首 其八

漕船曲十首 其八,明代,张元凯,

青徐水道倡,吴楚漕艘客。年年绸缪期,偏近女牛夕。

27

晋书十二首 其三 陆机

晋书十二首 其三 陆机,明代,郑学醇,

洛下才名二陆孤,华亭双鹤为谁呼。可堪羁宦逢多难,不恋莼羹恋酪酥。

19

宿熊玑氏

宿熊玑氏,明代,吴与弼,

江湖远适为求医,首寓高斋惬故知。良夜好天忘倦处,清风明月细谈诗。

92

九月八日灞桥戏题

作者:王祎(明代)

九月八日灞桥戏题,明代,王祎,

驴背萧萧帽影偏,斜风落日灞桥边。玉堂仙客无人识,谩说当年孟浩然。

20

至黄凯

作者:祁顺(明代)

至黄凯,明代,祁顺,

小舟摇漾溯山亹,仰视青天线一痕。溪水奔流遥到海,人家寥落仅成村。

烟霞半坞乾坤老,雨露三春草木蕃。安得飘然谢簪组,结茅来此避尘諠。

8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