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想念你啊!想念你,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当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吴:指江苏一带。妾:旧时女子自称。
此诗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句法上。全诗四句的句法有一个共同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变化。“夫戍边关——妾在吴”,这是由相对的两层意思构成的,即所谓“当句对”的形式。这一对比,就突出了天涯相隔之感。这个开头是单刀直入式的,点明了题意,说明何以要寄衣。下面三句都从这里引起。“西风吹妾——妾忧夫”,秋风吹到少妇身上,照理说应该引起她自己的寒冷之感,但诗句写完“西见吹妾”一层意思后,接下去不写少妇自己的寒冷之感,而是直接写心理活动“妾忧夫”。前后两层意思中有一个小小的跳跃或转折,恰如其分表现出少妇对丈夫体贴入微的心情,十分形象。此句写“寄衣”的直接原因。“一行书信——千行泪”,这句通过“一行”与“千行”的强烈对照,极言纸短情长。“千行泪”包含的感情内容既有深厚的恩爱,又有强烈的哀怨,情绪复杂。此句写出了“寄”什么,不提寒衣是避免与下句重复;同时,写出了寄衣时的内心活动。“寒到君边——衣到无?”这一句用虚拟、想象的问话语气,与前三句又不同,在少妇心目中仿佛严冬正在和寒衣赛跑,而这竞赛的结果对她很关紧要,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妇心中的操心。这样,每一句中都可以划一个破折号,都由两层意思构成,诗的层次就大大丰富了。而同一种句式反复运用,在运用中又略有变化,并不呆板,构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语气。声调对于诗歌,比较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具有更大意义。所谓“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嗟叹”、“永歌”都是指用声调增加诗歌的感染力。试多咏诵几遍,就不难领悟这种一唱三叹的语气在此诗表情上的作用了。
构成此诗音韵美的另一特点是句中运用复字。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词的重复。但是,有意识地运用复字,有时能使诗句念起来朗朗上口、动人心弦,造成音乐的美感。如此诗后三句均有复字,而在运用中又有适当变化。第二句两个“妾”字接连出现,前一个“妾”字是第一层意思的结尾,后一个“妾”字则是第二层意思的起始,在全句中,它们是重复,但对相联的两层意思而言,它们又形成“顶针”修辞格,念起来顺溜,有“累累如贯珠”之感,这使那具有跳跃性的前后两层意思通过和谐的音调过渡得十分自然。
而三、四两句重叠在第二、第六字上,这不但是每句中构成“句中对”的因素,而且又是整个一联诗句自然成对的构成因素,从而增加了诗的韵律感,有利于表达那种哀愁、缠绵的深情。
此外,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也值得提出。诗中的“妾”(古代女子自我称呼)当然并不等于作者自己。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并完全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通过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念夫,到秋风吹起而忧夫,寄衣时和泪修书,一直到寄衣后的挂念,生动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此诗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来表现主题,是运用得比较成功的。
陈玉兰 生卒年不详。唐代吴(今江苏苏州境内)人王驾之妻。有《寄夫》诗广为传颂。
送钟伯震赴江陵,明代,谢肃,
方城山高江汉长,江陵㫺日居荆王。累叶豪华不可当,五千馀里开封疆。
南冯苍梧带沅湘,北㩀陉塞连邹阳。巫巴靖谧淮浙宁,师旅财赋雄且强。
合纵诸侯向山东,挥戈足驱秦虎狼。盘血未乾巳背盟,熊槐此谋诚不臧。
况复章华为内荒,亲密䜛佞疏忠良。竟入武关身殒亡,国人哀痛摧肝肠。
顷襄胡乃与秦平,大鸟不射空彷徨。一朝白起拔郢城,两东门芜吁可伤。
后来牧守刘景升,坐谈西伯控一方。先主因之取益梁,伏龙凤雏皆奋扬。
龙慄中原关羽独,大帝屯师窥两国。五朝君臣循轨躅,屏蔽上流关失得。
皇明幅员包海岳,蛮貊羌夷咸率服。唾尔成都弹丸蹙,山川形势胡不觌。
浮我江陵千舰粟,十万貔貅行水陆。歘忽星桥在吾目,献捷南京定神速。
江陵贰令才谞足,此时焉得虚縻禄。即将善政敷遗俗,却步岩廊鸣佩玉,万里青云一黄鹄。
汉竟宁首山宫铜雁足镫歌为马半查,清代,全祖望,
寿宁堂中雁足镫,依稀题字汉竟宁。谁其造者纷列名,稽百官志官可徵。
永始贾庆旧有称,惜哉未及同岑登。又复沈埋六百龄,渐磐遵陆虽不胜。
犹带首山云空青。当年茂陵慕轩后,脱屣妻子思飞行。
八神五帝各致祭,直自蒲隰连蓬瀛。历昭及宣莫敢替,晋巫领之荐明馨。
桥山龙髯渺莫乘,溯以雁足杳冥冥。伫望乌号下太清。
赤符之火天不夜,鹑鸟有咮哕中星。凤膏烛与鱼膏并。
夜深轩后来陟降,钜鹿神人导前旌。徂赉天子且长生,谁知纪年谶已成。
嗣皇燕尾啄倾城,新都臣君奏蛙声。可怜雁足趼弗撑,畴为高庙嘘炎精,何况首山之荒庭。
劫灰已尽邀呵濩,飞落淮南双翮零。山馆书签侔七略,太乙藜照来五更。
古铜潜发光荧荧,哦诗弗类斋宫铭。笑指雪泥瓜印横。
望白纻山,宋代,郭祥正,
隔江望白纻,葱苍压牛渚。却忆跨黄犊,渡桥溪东去。
悠悠登此山,直待圆蟾午。汗漫丹湖水,万顷浸天宇。
北斗酌不乾,光烱反吞吐。诸峰若案几,白云俯可取。
览景壮我怀,长谣念前古。传闻桓将军,致酒领歌舞。
雄风回秋霜,英声散鼍鼓。宁知千载后,荒榛老狐鼠。
男儿及时乐,一饷亦足许。前年翰林公,绝顶构堂庑。
我方客沅湘,盛事未能睹。及今佐肥幕,治狱历阳府。
注目聊独吟,何时达庭户。
满庭芳·鳞甲何多,宋代,了元,
鳞甲何多,羽毛无数,悟来佛性皆同。世人何事,刚爱口头浓。痛把群生割剖,刀头转、鲜血飞红。□□□,零炮碎炙,不忍见渠侬。喉咙。才咽罢,龙肝凤髓,毕竟无踪。谩赢得、生前夭寿多凶。奉劝世人省悟,休恣意、激恼阎翁。轮回转,本来面目,改换片时中。
春歌,宋代,郑思肖,
去年秋日作秋歌,今年春日奈春何。往春叠叠叠万古,来春冥冥春更多。
青皇旌旆开天衢,三八二十四头苍龙车。大开东方宫殿坐,八荒之内交相贺。
红紫茸茸烂如缬,回首柳花扑晴雪。造物弄人祗片时,弄死世人人不知。
我心清泠湛无边,流光澒洞先天先。前身本在未铸日月前,黄面瞿昙,长耳老聃,乃吾无量劫后之孙。
后身复现搦碎虚空后,当知所南先生为无量劫前之祖。
人生精魄假合舞幻妄,纷如气丸跳尘土。偶然而来托为形,飘然而去若无主。
今日之今,霍霍诩诩。少焉瞩之,已化为古。胡为堕影黄泗浦,独坐翛然看春雨。
山苍苍,水茫茫,百岁劫劫太极长。我来濯形白云乡,大笑世上生颠狂。
醉笔作歌字不讹,宛然苍蛟老蜃势相拿。
摸鱼子 赋玉簪录呈赵太初兼与时中茂异,元代,姚燧,
更休寻、玉山瑶草,蓬莱知在何处。司花嫌被春风妒。留待九秋清露。还解语。试问著、当时月夜乘鸾女。何年遗汝。甚不怕高寒,青冥万里,鬟鬓乱风雾。人间世、无物有香如许。灵均遗恨千古。芙蓉杜若何堪佩,憔悴行吟沅浦。空自苦。悄教得、扬雄不信离骚赋。云窗月户。恨白发诗翁,年来多病,不识醉乡路。
钱茂才自浙中来访备述其途次之阻赋此送之,明代,卢龙云,
有客来东海,衣冠旅望同。凄凉家难后,漂泊路岐中。
桂玉知难继,兰金强未通。鸰原翻自苦,鲋辙岂应穷。
旧物青毡尽,新愁绿醑空。尘埃宁物色,羽翼困天风。
似尔犹蓬转,伊余但桂丛。怜才偏有意,振滞却无功。
一饭王孙去,他时重阿蒙。
过清溪黄太学生绣绪宸谈异泉之胜作此以为他时往观卜筑之张本,明代,湛若水,
吾爱三黄生,排闼临清溪。吾爱清溪水,浣此胸中泥。
泥滓消且尽,心月澄光辉。还闻山上泉,灵异天下奇。
朝夕应潮起,其声隐如雷。乃知气机鼓,通窍靡高卑。
此溪何所自?此泉何所为?因悟一本理,共君契玄机。
吾欲卜泉上,相与日追随。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