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12

诗文译文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诗文注释

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智者:有见识的人。

创作背景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653),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还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

诗文赏析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其他诗经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十

作者:奕绘(清代)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十,清代,奕绘,

八月秋分白露交,荒江古渡雨潇潇。此时有客推篷看,千里寒云没柳梢。

商人妇,独魂销。芦花枫叶乍长宵。琵琶弦上分明语,年少丰姿柳样娇。

42

示儿宗仁还江右

示儿宗仁还江右,元代,周伯琦,

鄱阳辞别一年多,京国来逢奈喜何。王事期程难久驻,宦途鬓发已先皤。

祖宗门户尝艰苦,家世诗书在琢磨。言行枢机当慎密,倚门送汝更无它。

20

九秋杂咏 其二 秋蓬

作者:成鹫(明代)

九秋杂咏 其二 秋蓬,明代,成鹫,

繁华难久住,摇落得轻身。远近随风力,高低逐日轮。

纸鸢云外线,野马路旁尘。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

99

【双调】乔牌儿

【双调】乔牌儿,元代,关汉卿,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暗吉。

【夜行船】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庆宣和】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凫短鹤长不能齐,且休题,谁是非。

【锦上花】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如昨日。古往今来,恁须尽知,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

【幺】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清江引】落花满院春又归,晚景成何济!车尘马足中,蚁穴蜂衙内,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碧玉箫】乌兔相催,日月走东西。人生别离,白发故人稀。不停闲岁月疾,光阴似驹过隙。君莫痴,休争名利。幸有几杯,且不如花前醉。

【歇拍煞】恁则待闲熬煎、闲烦恼、闲萦系、闲追欢、闲落魄、闲游戏。金鸡触祸机,得时间早弃迷途。繁华重念箫韶歇,急流勇退寻归计。采蕨薇,洗是非;夷齐等,巢由辈。这两个谁人似得?松菊晋陶潜,江湖越范蠡。

55

【大石调】青杏子 悟迷世事饱

【大石调】青杏子 悟迷世事饱,元代,马致远,

悟迷

世事饱谙多,二十年漂泊生涯。天公放我平生假,剪裁冰雪,追陪风月,管领莺花。

【归塞北】当日事,到此岂堪夸,气概自来诗酒客,风流平昔富豪家,两鬓与生华。

【初问口】云雨行为,雷霆声价,怪名儿到处里喧驰的大。没期程,无时霎,不如一笔都勾罢。

【怨别离】再不教魂梦反巫峡,莫燃香休剪发,柳户花门从潇洒,不再蹅,一任教人道情分寡。

【擂鼓体】也不怕薄母放讶掐,谙知得性格儿从来织下,颠不剌的相知不绻他,被莽壮儿的哥哥截替了咱。

【赚煞】休更道咱身边没撏剥,便有后半毛也不拔,活缋儿从他套共搨,沾泥絮怕甚狂风刮。唱道尘虑俱绝,兴来诗吟罢酒醒时茶。兀的不快活煞,乔公事心头再不罣。

52

【双调】得胜令 银烛照黄昏

【双调】得胜令 银烛照黄昏,元代,张可久,

银烛照黄昏,金屋贮佳人。酒醉三更后,花融一夜春。恩情,怕有些儿困。亲亲,亲得来不待亲。

87

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二首 其一

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二首 其一,南北朝,吴均,

始可结交者,文酒满金壶。围棋帝台局,系马秦王蒲。

长剑皆玉具,短笛悉银涂。送归日愁满,留客袂纷吾。

今成桓山上,秋风星散乌。

67

生查子·春从何处归

生查子·春从何处归,宋代,晏几道,

春从何处归

试向溪边问

岸柳弄娇黄

陇麦回青润

多情美少年

屈指芳菲近

谁寄岭头梅

来报江南信

53

诏福圣宫烧香

作者:胡宿(宋代)

诏福圣宫烧香,宋代,胡宿,

徼道西华内,觚棱北斗傍。神灵安肯构,恩泽赐燔香。

渤澥通骊窟,昆崙拱画梁。清坛浮早景,碧瓦霁初霜。

甲帐严如在,丹檐迥欲翔。隆姿瞻汉后,馀烈畏轩皇。

埋剑桥山远,游冠阁道长。白云迷处所,仙掌镇相望。

五岳扶封域,三辰纬典章。升歌留宝鼎,刻号在神房。

盛德尊原庙,遗仁睦鬼方。圣文名善继,百世溢流光。

9

东潜论水心先生多所不满予谓是宋史之误也当以其开禧上殿劄子正之

东潜论水心先生多所不满予谓是宋史之误也当以其开禧上殿劄子正之,清代,全祖望,

水心大功在王室,左右馀干成夹日。同心但有一平阳,幸挽宗祊免瓦裂。

论赏超然谢殊迁,被锢怡然甘三黜。斯人斯学真有用,岂独文章称卓绝。

开禧晚用讵苟同,力陈疲兵莫轻率。浪试曾闻笑魏公,轻言几自怜龙窟。

且营堡坞壮金汤,更缓征求到蚌鲒。为不可胜待可胜,报雠有道战有术。

固辞草诏感慨多,乃有痴人如易韨。俄而淮汉果土崩,救败终须劳一出。

斫营小试在沿江,竟退封狐得安集。朝局再更论再翻,营营者流妄周内。

及之由窦幸逃诛,孝友摩碑偶见脱。改头换面纷重来,掊击正人咨唐突。

陋哉宋史何冥蒙,缁素糊涂不可诘。谁人榷史洞观火,一为前贤洗诬屈。

永嘉世嫡在君家,南塘经术紫芝笔。但莫放言贬曾孟,斯案还须重审覈。

70

孝扬成父约须晴见过二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孝扬成父约须晴见过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

雨来喜逭车田苦,晴至欣成穫稻忙。协趣终焉在农舍,倦游不拟老官仓。

16

题净严观春波亭

作者:刘敞(宋代)

题净严观春波亭,宋代,刘敞,

满目烟芜蘸绿漪,江淹遗恨楚江湄。仁人四海皆兄弟,何必东风怅别离。

65

三界惟心

三界惟心,宋代,张伯端,

三界惟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

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

30

下帘兀坐咏雪

作者:韩淲(宋代)

下帘兀坐咏雪,宋代,韩淲,

纸帘垂下竹炉深,火白灯青窗气侵。但可吟哦经我手,不须斟酌问它心。

天寒频岁无飞雪,地煖连朝有积阴。万径千山踪迹外,踌躇足力咏投簪。

1

杂兴 其三

作者:韩淲(宋代)

杂兴 其三,宋代,韩淲,

云雷布凉雨,早稻叶翻翻。携锄走畦町,惜水不厌浑。

吾方卧涧壑,人奚识丘园。望岁可以饱,高歌诵虞轩。

62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二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二,宋代,方一夔,

恶木生高冈,枝疏上指天。雨露非有私,蟠踞几何年。

荛子寝其下,山鸟栖其巅。匠石过不睨,生理得自全。

皮为野火烧,根为蝼蚁穿。空中不足恃,一朝踣而颠。

上有千岁藤,相依久缠绵。树犹不自保,尔藤何足怜。

92

夜深偶成

夜深偶成,宋代,慕容彦逢,

同舍诸稚子,初更坦腹眠。须臾起鼻息,汹汹如奔泉。

而我忧且病,欲卧辄迁延。坐久觉疲倦,就枕如临渊。

展转复长吁,情绪更凄然。睡思暂彷佛,征雁鸣九天。

使我不能寐,体气宁不便。身心贵摄理,事累宜弃捐。

而我无所答,泣涕但涟涟。是时月当午,素影隙中圆。

85

客舍写怀呈王八丈侍郎五首 其四

作者:程俱(宋代)

客舍写怀呈王八丈侍郎五首 其四,宋代,程俱,

一室不可扫,阴晴两非宜。朝蝇污简编,暮蚊入裳衣。

尔来三日雨,门有一尺泥。所喜庭户间,新凉洗馀曦。

贫贱无造请,闭关良不痴。

82

悼古季清

作者:谢翱(宋代)

悼古季清,宋代,谢翱,

典刑前一辈,言语尚风流。诗律缚不住,梅花恼得愁。

云烟今变灭,老病总宜休。唤醒菟裘梦,严城上雨秋。

64

送胡正辞

送胡正辞,元代,盛景年,

春水淡无姿,垂杨雨方绿。送人南浦岸,飞下双鸲鹆。

鸲鹆羽衣短,只过溪南宿。征帆顺风去,万里随鸿鹄。

趍名莫惮劳,既荣还虑辱。宾阶有富人,清论俱成俗。

东吴开漕府,郎吏明如玉。时艰海亦枯,莫尽杯中醁。

2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