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武侯庙的孔明先生的画像早已遗落不知何处,整座山空寂只有草木徒长。
站在这里好似还能听到诸葛亮作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再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了啊。
丹青落:庙中壁画已脱落。丹青指庙中壁画。草木长:草木茂长。两句写庙景,言武侯去世时间之久远。
辞后主:蜀后主刘禅建兴五年,诸葛亮上《出师表》,辞别后主,率兵伐魏。南阳:诸葛亮本以布衣躬耕于南阳(今河南南阳),因刘备三顾之于草庐中,遂佐备建立蜀汉、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这首诗作于唐大历元年(766年)。《武侯庙》与《八阵图》均为大历元年(766年)所作。当时诗人流寓夔州,诗人无所事事,一天来到武侯祠,看到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咏怀五绝诗。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这两句写诗人瞻仰武侯庙所看到的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上句写庙。诗中“丹青”,指庙中的壁画;“落”,剥落、脱落。从“遗”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来祭拜的人很少。想当年诸葛亮为蜀汉的创建和巩固,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诸葛亮的遗庙竟是这样的景象,诗人顿生感慨。再看下句,诗人站在武侯庙放眼四望,周遭环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凉。“空山”,指白帝山。诗人用一个“空”字,似乎是说这山上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说明人迹稀少;一个“长”字,说明草木无忧无顾地生长,倒很茂盛,进一步反衬出武侯庙位于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伤!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这两句由武侯庙写到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出山辅佐刘备以及后主,赞叹有加。诗人似乎还能听到诸葛亮作《出师表》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在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啊。上句“犹闻辞后主”,“辞后主”,蜀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出兵汉中,实行伐魏,临行上《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辞行,告诫后主要亲君子,远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贞之心。下句“不复卧南阳”是上句的继续,由于诸葛亮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在也不能回到他的躬耕之地南阳了。“南阳”,郡名,诸葛亮曾躬耕于此。“不复”二字,既写出了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情,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的伟大功业和奋斗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赞叹之情和无法功成身退返故乡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虚实相生,融情于景。诗的前两句写武侯庙的荒凉破败,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也为后两句的抒怀作铺垫;后两句触景生情,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而长眠他乡,诚如诗人在《蜀相》诗中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首诗可以说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卜算子(重阳后数日避乱行双源山间,见菊复用前韵。时以九江郡恳辞未报),宋代,向子諲,
时菊碎榛丛,地僻柴门静。谁道村中好客稀,明月和清影。
天地一蘧庐,梦事慵思省。若个知余懒是真,心已如灰冷。
【中吕】粉蝶儿 怨别银烛高,元代,王挺秀,
怨别
银烛高烧,画楼中月儿才照,绣帘前花影轻摇。翠屏闲,鸳衾剩,梦魂初觉。觉来时香汗初消,更那堪绣帏中冷落。
【醉春风】珠帘上玉玎王東,金炉中香缥缈,彩云声断紫鸾箫。那其间恼,恼,万种凄凉,几番愁闷,一齐都到。
【普天乐】露浥的海棠肥,霜压的梧桐落。金风淅淅,玉露消消。云中白雁飞,砌畔寒蛩叫。夜静离人添寂寥,越教人意穰心劳。眼横秋水,云埋楚岫,浪起蓝桥。
【十二月】夜沉沉明河皎皎,昏惨惨暮景消消,低矮矮帏屏静悄,冷清清良夜迢迢。闷恹恹把情人去了,急煎煎心痒难揉。
【尧民歌】呀,愁的是雨声儿淅零零落滴滴点点碧碧卜卜洒芭蕉,则见那梧叶儿滴溜溜飘悠悠荡荡纷纷扬扬下溪桥。见一个宿鸟鸟忒楞楞腾出出律律忽忽闪闪串过花梢,不觉的泪珠儿浸淋淋漉漉扑扑簌簌揾湿鲛绡。今宵,今宵睡不着,辗转伤怀抱。
【耍孩儿】银烛淡淡光先照,瘦影孤灯对着,教人怎不自量度,急煎煎业眼难交。虚飘飘魂迷上了枕上胡蝶梦,笑吟吟喜喜欢欢鸾凤交。相思病难医疗,云收雨歇,魄散魂消。
【尾声】怕的是王吉玎珰铁马敲,病恹恹精神即渐消,从来好事多颠倒,好着我短叹长吁到不的晓。
九怀 其四 昭世,两汉,王褒,
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
袭英衣兮缇䌌,披华裳兮芳芬。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
握神精兮雍容,与神人兮相胥。流星坠兮成雨,进瞵盼兮上丘墟。
览旧邦兮滃郁,余安能兮久居!志怀逝兮心懰慄,纡余辔兮踌躇。
闻素女兮微歌,听王后兮吹竽。魂悽怆兮感哀,肠回回兮盘纡。
抚余佩兮缤纷,高太息兮自怜。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开门。
驰六蛟兮上征,竦余驾兮入冥。历九州兮索合,谁可与兮终生?
忽反顾兮西囿,睹轸丘兮崎倾。横垂涕兮泫流,悲余后兮失灵。
谢御书飞白扇子歌,宋代,胡宿,
圣皇多才复多艺,包牺徒云造书契。坦然制作侔日星,焕有文章贲天地。
太宗飞白入于神,玉堂四字标奇势。宝跗一学造其精,圣祖神孙知善继。
万几馀力表全能,三纪体仁成至治。金壶贮墨奉严禋,往年大揭明堂门。
素龙鳞角俨欲举,白凤翅翼行将翻。八会辽邈不可见,六书细碎何足论。
仁慈原庙多珍榜,河汉黼黻辉朝昏。天公常敕六丁护,在在处处祥烟屯。
迩英叨籍侍清切,浴兰每岁逢佳节。鲛人海底织冰绡,宫工天上裁纨雪。
弥纶宝箑已珍华,泛洒神毫益精绝。纷如薄雾翳灵芝,淡若轻云拂初日。
免令常侍登御床,就降王人颁睿札。玉玺封题光姓名,孤臣拜手欢且荣。
旸炎扇暍昭慈眷,夙夜安民彰圣情。九门才传妙墨出,三殿已觉薰风生。
标章有愧参鸿硕,视草无能裨圣明。短歌莫尽形容美,微志聊依颂叹声。
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犹未已诗简子进彦博昆仲示成父四首 其二,宋代,赵蕃,
应候犹当腊,争先未得春。人贫只如旧,天意欲呈新。
尽洗江南瘴,全消渭北尘。能逢中兴日,甘作未归民。
听惠守钱承议谈罗浮山因以赠之,宋代,郭祥正,
久忆观沧海,喜君语罗浮。浮从会稽来,与罗相献酬。
谁欲通两山,铁桥跨山头。笙箫响瑶台,佛仙栖石楼。
灵光烛商舶,七星被林幽。飞泉难悉名,异草香气柔。
危峰聚白鹿,深坞眠青牛。葛洪安期生,遗踪尚绸缪。
攀巅瞰海水,湛碧才一瓯。不见波涛翻,飓风驾龙虬。
又云朱明天,飘然落遐陬。方广吞五岳,盘纡临十洲。
不得预封禅,自起烟云羞。此理固莫测,胜境输君游。
君语洗我耳,我诗莹君眸。罗浮杳何许,为我商声讴。
退朝左掖闻莺追和郑纪善之作,明代,王称,
帝城春早觉春和,朝罢莺声送佩珂。文羽不随天仗散,调音偏傍上林多。
娇连茝石花前听,响杂云韶柳外过。却忆故园芳树底,停杯为尔罢狂歌。
过东义庄感旧而作,明代,湛若水,
遵河过义庄,忆昔史子贤,三以义让业,附郭二顷田。
养贤为国桢,有功人不然。又闻溧阳谣,赈饥破什千。
焚券公煤山,允殖王所天。有功蒙不韪,养贤以殖氓。
贪夫多灭义,反为世人怜。三代直道行,天运亦何愆?
嗟亦已焉哉,问天天不言。矢时告来裔,感义同勉旃。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