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丝:喻雨。浮瓦:晴光照在瓦上。霁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阳光。霁:雨后放晴。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
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春泪:雨点。
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诗人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好雨知时节”,在一夕隐隐春雷的召唤下,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
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第二句所写的美
最妙的是后两句,诗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
李白笔下“一枝红艳露凝香”,白居易笔下刚出浴的“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杨妃,和第三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雨后的牡丹,犹如多情的少女,泪光闪闪,含情脉脉。
最后一句令人想起《红楼梦·史湘云醉眠芍药铟》那段描写:湘云“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这醉卧中浑身洒满落花的史湘云,情思绵绵,百媚千娇,多像“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送上饶皇甫宰,宋代,徐元杰,
天下邑无不可为,在人忍耐自为之。
信能宁心办坚苦,事到难处天扶持。
民吾同胞痛癢切,何忍横敛类剥肌。
心诚求之若子保,人亦怀之如母慈。
上饶迩来号凋剧,苟焉称贷负赖随。
况多权官惨剥割,又肆席捲公化私。
吏奸得售科罚计,等第输钱与断词。
词人欲休休不得,充庭塞狱缠累累。
公来愤悱感动处,与认前时已贷赀。
谓令亲民民必及,民固可欺天莫欺。
民脂民膏供我禄,胡宁又割民膏脂。
催科仅仅欲逃责,毫分不忍科罚施。
奉公洗手附庸邑,一孔一粒归州司。
请俸有时不给用,月索庄课来助支。
屡典缗钱代月解,几回过我同攒眉。
听讼元不以惮烦,使之无讼而民宜。
相安田里閒耆保,懒出市廛讴耄倪。
日长喧雀堪罗设,星散饥乌靡孑遗。
花酣满县春风遍,草茂虚囹天意滋。
君之来也蹙頞告,蹈此汤镬出未期。
屡效渊明归去感,不求赫赫声名驰。
自甘阳城书考下,谁曰闷闷政术卑。
隐隐绰有棠阴地,忽乃遽及瓜戍期。
自上而下有公论,辕辙依依动去思。
吏卒将迎相告语,东君政化尤可推。
义居孝友能为长,睦族慈幼存成规。
里仁为美典型在,居家既理官可移。
此番政事行无事,默与古者气象追。
君今既展朝天旆,行人路上口成碑。
予岂栖栖为佞者,特告方来共鉴兹。
杼山阁诗,宋代,敖陶孙,
摄身上诸峰,我无千手目。
神交庶子泉,梦老王官谷。
平生林壑趣,鱼鸟即往复。
杼山落何许,面势工投伏。
故人郊居赋,雌霓从众读。
大声嗑黄华,令德猗绿竹。
永言乘樏叟,会计踵纳麓。
方尊读书倚,肯效舞经祝。
幸当草木近,安事筵篿卜。
颜公况华扁,江令有馀馥。
骞掀鹏抟海,夭矫龙起际。
於焉峙横阁,渠是伯夷筑。
何年黄金弹,鸡狗随蹋踘。
还持挥蝇扇,静对振鹭瀑。
前山入手版,后水激帽屋。
风声逐孙登,星采向荀叔。
谁能治西曹,束带望赐沐。
清客班杂坐,动处草皆蓼。
乾坤磨旋蚁,身世蕉覆鹿。
异时留岘首,羊公难讳独。
赠龙张泉医为灼艾,宋代,萧立之,
留侯远孙腹䏺肛,载儒家书杂岐黄。桂山木落秋苍苍,画帘西风杵臼香。
瘴烟疠雨吹南荒,弱儿倒卧瘦女僵。药石不入市贾箱,利专巫祝司祷禳。
磨刃霍霍向猪羊,见君似人喜踉蹡。圭刀遣赠出锦囊,我怜此身无牢强。
外邪客气弩矢张,君言扶衰艾火良。有得不计腕肉疮,世间何事非膏肓。
白昼二竖行跳梁,案脉骇走扁与仓。馁腹可复须槟榔,请君乞我囊中方。
苦雨行,明代,郑岳,
我始到关中赤日背,流汗仰示高云驰。四郊方悯旱飘风,飒飒吹行辀西来。
十日雨,不休泥。潦逵途成巨壑洪,涛澒洞蛟龙浮崖。
崩石走,昼昏瞀,莫辨去马与来牛。荞麦方花谷垂实,漂残委地纷狼籍。
农家望望今岁丰,顿足咨嗟向阡陌。官租私责何从输,饥寒岂免沟中瘠。
行台独处愧高崇,纷纷决溜如乱淙。寝食无聊错昏昼,经营燥湿移西东。
何况茅茨与土屋,岂禁上雨复旁风。崩摧露处亦何限,安得大厦为帡幪。
丰隆屏翳毋太忍,下视九土多疲癃。君不见女娲一炼五色石,上补天漏全化功。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