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
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
红树:开红花的树,或落日反照的树,非指秋天的红叶。长郊:广阔的郊野。无涯:无边际。
老:逝去。一作“尽”。春将老:春天将要过去。
欧阳修于庆历六年(1046)在滁州郊外山林间造了丰乐亭,第二年三月写了这组诗。丰乐亭建于琅琊山风景名胜区丰山东北麓的幽谷中,是丰山风景最佳之处,距滁州城约1公里。这里面对峰峦峡谷,傍倚涧水潺流,古木参天,山花遍地,风景十分佳丽。
丰乐亭在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西南丰山北麓,琅琊山幽谷泉上。此亭为欧阳修任知州时所建。他写了一篇《丰乐亭记》,记叙了亭附近的自然风光和建亭的经过,由苏轼书后刻石。美景,美文,美书,三美兼具,从此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丰乐亭周围景色四时皆美,但这组诗则撷取四时景色中最典型的春景先加描绘。第一首写惜春之意,第二首写醉春之态,第三首写恋春之情。
第一首头两句说:绿影婆娑的树木,枝叶连成一片,鸟儿在山上林间愉快地歌唱。阳光下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着树枝,不少落花随风飞舞。“交加”,意为树木枝叶繁茂,种植紧密,所以枝叶交叉重叠,形成一片绿阴。“荡漾”两字写出春风在青山幽谷、林间草坪飘扬的神理,也写出游人在撩人春景中的愉快心境。明媚春光,令人心醉。诗人呢,野鸟啁啾,杂花乱飞,他一概不闻不见,他也进入了醉乡。次日酒醒,春无踪迹,原来已悄然归去了。第四句“明日酒醒春已归”,表面说醉了一天,实际是醉了整整一个春天。此句用夸张的语言反衬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短暂,带有浓厚的惋惜之意。
第二首前两句说:天上是淡云旭日,晴空万里;地上则是春草茂盛,蓬勃生长,碰到了游人的衣襟;而飞舞着的杨花、柳絮洒落在游人的春衣上,“拂了一身还满”。一个“惹”字写出了春草欣欣向荣之势,春草主动来“惹”人,又表现了春意的撩人;配上一个“拂”字,更传神地描绘了春色的依依。此句与白居易的名篇《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相比,功力悉敌,简直把春景写活了!
第三四句写游人兴之所至,来到丰乐亭,在亭西碰上了欧阳太守。太守在于什么呢?他双鬓和衣襟上插满了花卉,坐在竹轿上大醉而归。篮舆,是竹轿。他不乘一本正经的官轿,而坐悠悠晃动、吱嘎作响的竹轿,显示出洒脱不羁的性格。因为坐的是敞篷的竹轿,嵌而人们得以一睹这位太守倜傥的丰采。
第三首写青山红树,白日西沉,萋萋碧草,一望无际。天已暮,春将归,然而多情的游客却不管这些,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有的本子“老”字作“尽”,两字义近,但“老”字比“尽”字更能传神。这首诗把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写得既缠绵又酣畅。在这批惜春的游人队伍中,当然有诗人自己在内。欧阳修是写惜春之情的高手,他在一首《蝶恋花》词中有句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真是令人肠断;而此诗“来往亭前踏落花”的多情游客,也令读者惆怅不已。
综观三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抒情,明朗活泼而又含意深厚。三诗的结句都是情致缠绵,余音袅袅。欧阳修深于情,他的古文也是以阴柔胜,具一唱三叹之致。如果结合他的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来欣赏这组诗,更能相映成趣。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黄钟】醉花阴 秋怀,元代,未知作者,
窗外芭樵战秋雨,又添上新愁几许。珊枕剩绣衾余,落雁沉鱼,眼底知何处。
酒醒后细踌蹰,一寸柔肠千万缕。
【喜迁莺】把离人愁助,闹西风翠竹苍梧。萧疏,粉墙外霜砧辘轳。一片秋
声厮断续,不知人心上苦。捱不过追魂铁马,更和那索命铜壶。
【出队子】记柳边朱户,乍相逢春正初。看一帘花雾暗香浮,爱满地凉蟾素
练铺,听四座笙歌红袖舞。
【幺】想多情丰度,论褒弹事事无。他有那西施妖艳不倾吴,小小风流不姓
苏,巫女精神未遇楚。
【刮地风】看了他闭月羞花天付与,又何须傅粉涂朱。整罗衫款把寒温叙,
礼法谁如?甫能够一番遭遇,便拚下百年欢聚。死生情山海誓永无忧虑,似鸾凤
紧趁逐。毕罢了寄简传书,等闲间长就连理树,这言辞岂是虚。
【西门子】自别来几见垂杨绿,悄然的音信疏。瘦影儿单,好梦儿孤,忆分
携恁时风景殊。树影儿沉,日色儿哺,摆列下凄凉队伍。
【古水仙子】我、我、我,自叹吁,罢、罢、罢,姻缘簿仍将姓字书。是、
是、是,断云将楚岫遮拦,敢、敢、敢,桃花把天台截住,来、来、来,生分开
比目鱼,呀、呀、呀,两三朝鬼病揶揄,是、是、是,教吹箫月明无伴侣。他、
他、他,把六朝金粉收拾去,单、单、单,留下写恨几行书。
【尾声】曾指归期在春暮,却又早霜冷菰蒲,把灯花影儿终夜卜。赏玩
杨柳横塘淡烟锁,娇滴滴芙蕖万朵。微雨过晚凉多。蝉咽庭柯,午梦方惊破。
重洗盏泛金波,细细南薰透轻葛。
【喜迁莺】少年行乐,好光阴暗里过。量度,想欢会人生几何,六代遗宫草
树多。眼见的都证果,江山依旧,人物消磨。
【出队子】与知音几个,得清闲非小可。折莫你重ブ列鼎更如何,积玉堆金
待怎么,则待把利锁名缰都顿脱。
【刮地风】有时节放一个小小的兰舟随处泊,买娉婷二八秦蛾。碧荷筒旋拆
倾香糯,痛饮狂歌,直吃的雕盘上彩云零落。罗帕上酒痕湮污,花一攒锦一族仙
人满座。小壶天风月窝,不受礼法拘缚。紫檀槽一曲笙歌佐。吹拨喜宫商乐韵和。
【四门子】玉山颓纤手双扶过,困腾腾眼待合。将象管来拈,把好句来哦,
拈吟髭半将衫袖。撒一会沁,打一会睃,要认得周郎是我。
【古水仙子】来、来、来,自忖度,罢、罢、罢,恐青镜流年两鬓皤。将、
将、将,愁布袋丢开,把、把、把,闷葫芦摔破,呀、呀、呀,落些儿闲快活。
休、休、休,走红尘万丈风波,喜、喜、喜,纵疏狂醉中天地阔。我、我、我,
不干求到底无灾祸,他、他、他,进步是非多。
【尾声】非是我酒淹花性慵惰,怕的是日月飞梭,一任教不知机世人嫉妒
我。怨恨
岁月匆匆易伤感,触目处红愁绿惨。杨柳嫩海棠酣,景物尴<九咸>,离恨何
时减。紫燕又呢喃,来往风前如诉俺。
【喜迁莺】关河边站,漾离怀野水柔蓝。晴岚,乳峰似玉龛。看一片白云锁
翠岩,写不够诗半缄。愁结成晓雾,泪滴就点点春潭。
【出队子】则被这薄情啜赚,不明白事怎谙。恹恹的绿云松坠琼簪,瘦怯
怯玉体香消褪绿衫,薄设设翠被生寒侵卧毯。
【刮地风】不觉的滚滚杨花帘外糁,却又早春老江南。问东君未语心先憾,
信断音缄。只见他愿祷经函,鸾镜缺何时闻勘,凤钗折甚日重簪?连理分被刀砍,
不由人梦断春酣。恨薄幸陡恁的将名利贪,敢心如痴意似憨。
【四门子】约重阳回首无停暂,到如今三月三。偷香的胆谁人更敢,实丕丕
已将风月担。据着你动静又恬,才貌又堪,则将那莺花占揽。
【古水仙子】他、他、他,红妆事已憨,是、是、是,弃了千金觅笑谈。
呀、呀、呀,翠红乡无倒断欢娱,看、看、看,琉璃井有一日坑陷。恁、恁、恁,
瘦身躯尽意贪,罢、罢、罢,说来的话儿虚又谗,来、来、来,瞒不过上苍清湛
湛。休、休、休,亏心的自有神明鉴,我、我、我,颠不剌情理是难甘。
【赛儿令】偏咱,偏咱憔悴症候忒腌,满怀愁端的为谁耽。衔冤去投谢氏,
无计去问巫咸。自叹息,自包含。
【神仗儿】黑漫漫相思海,忽剌的更氵。翠巍巍离恨天,没揣的又险。最
苦是黄昏,月又斜灯儿惨。孤帏里悄悄愁成暗,暗暗不能够歌声啖,只落得枕上
泪痕搀。
【尾声】才郎直恁忒渔滥,设下誓神灵恁甘,哎,你个再出世的狠王魁怎下
的辜负俺。思忆
雪月风花共裁剪,云雨梦香娇玉软。花正发月初圆,雪压风颠。正比人天涯
远,欲寄断肠篇。争奈这无边岸相思。好教我难运转。
【喜迁莺】指沧溟为砚,管城毫健笔如椽。松烟,将太行山做墨研,把万里
青天为锦笺,都做了草圣传。我欲待要书,书不尽心事。一会家诉,诉不尽熬煎。
【出队子】记当初相见,见俺那风流的小业冤。两心中便结死生缘,一载间
浑如胶漆坚,谁承望半路里翻腾做离恨天。
【幺篇】二三朝不见,浑如隔了十数年。无一顿茶饭不萦牵,无一刻光阴不
怅念,无一个更儿里将他不梦见。
【刮地风】无一个来人行不问遍,害的我有似风颠。相识每见了重还劝,不
由人不挂牵。思量的眼前活现,作念的口中粘涎。襟领前、袖口边,泪痕湮遍。
想从前语在先,那时节他娇小我当年。论聪明贯世何曾见,他敢真诚处有万千。
【四门子】于咱家为他心无倦,气相和情绻恋。俺也曾坐并膝、语并肩,俺
也曾芰荷香效他交颈鸳,俺也曾把手儿行,共枕儿眠,哎!天也,是我缘薄分浅。
【水仙子】非干是我自专,真觅得鸾胶续断弦。记枕上盟言,念神前心愿,
我心坚石也穿,暗暗的祷告青天,若咱家少他前世冤,俏冤家不称今生愿,俺、
俺、俺、俺,那世里再团圆。
【尾声】嘱付你衷肠莫更变,更相逢不知是动岁经年,则要你身去远莫教心
去远。
【黄钟】愿成双
香共,誓共说,美姻缘永不离别。为功名两字赴长安,阻隔烟水云山万叠。
【幺】辜恩一去成抛撇,他无情俺倒心呆。悔当时恨不锁雕鞍,扑倒得人香
肌褪雪。
【出队了】柔肠千结,算今番愁又别。长吁短叹不宁贴,泪眼愁眉怎打叠,
若见他家亲自说。
【幺】玉簪折怎得鸾胶接,见无由成间别。你不来人道你心邪,我先死天教
我业彻,欲寄平安怎地写?
【尾】若把我双郎见时节,向三婆行诉不尽喉舌,则道是思量得小卿成病也。
鸳鸯对,鸾凤鸣,恰寻着美满前程。团香惜玉好恩情,忽变做了充饥画饼。
【幺】吉丁的分破菱花镜,扑冬的井坠银瓶。指出卖磨爱钱精,送得我离乡
背井。
【出队子】佳人薄幸,没福消双县令。老娘无赖,放过书生、秀士多魔,遇
着柳青。妾守冯魁,似胲下瘿。
【幺】到如今地无形影,教奴家愁越增。半江秋影月偏明,满腹愁烦心自
哽,一雁哀鸣水云冷。
【尾】传示你个双生莫幸,休埋怨这不得已苏卿,先向豫章城下等。如病
弱,似醉酣,鬓松髻金簪。锦衣宽褪瘦岩岩,残粉泪香消平减。
【幺】恨东君不管人情淡,绽芳丛缬锦争搀。旧游园圃见停骖,思往事离愁
越感。
【出队子】慵临鸾鉴,瘦容颜影自惨。邻姬问我似痴憨,欲语无言心自惨,
似恁熬煎可惯耽。
【幺】看时节梦凡里将人赚,闪得奴恨不甘。山盟海誓我心贪,负德辜恩他
意敢,悔恨当初我自揽。
【尾】留恋你个三婆等时暂,则这几行书和泪封缄,写着道意不过呵肯来看
探俺。
出吴淞浮海抵天津八首 其四,近现代,马继华,
东国提封化作夷,廿年时事那堪思。兵戈简炼劳无任,楼阁玲珑建自谁。
山势周遭围水国,城门严峻俯汤池。召公一去今难作,空诵周家日蹙诗。
寄罗都事友章,明代,孙蕡,
梁侯昔在东藩时,分符帅阃兼左司。君为幕府贵宾客,咳唾一落成珠玑。
君年于我当父执,我才弱冠君六十。惠然下作忘年交,令我夜梦生撝挹。
灵鳌峰在江水边,清赏几时同周旋。题诗秋写凤林竹,载酒夜泛兰溪船。
兰溪溪水清如练,兴尽回船复开宴。水底潜蛟听凤箫,波心皓月摇秋扇。
梁侯权势盛莫当,偏裨小校皆为郎。惟君与我得礼貌,过者啧啧盈路旁。
别来风物何可道,华表青青但春草。我骑羸马走西东,梁侯去矣君亦老。
人生本是风花枝,升沉聚散何足悲。优游晚岁谢微禄,倘得从君林下期。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其一,宋代,皇甫泌,
昔在童蒙岁,学礼暨诗书。肃肃秉庭训,罔敢宁斯须。
积习将一纪,心目多勤劬。本此修拙辞,阶之登仕途。
得以施所学,闻者谓之迂。吾道固未行,或嗤为腐儒。
腐诚如所云,儒非吾敢居。时英贱民政,亦诮官之粗。
嘉言屡诒勖,周旋画伟谟。胡不事章句,清贵无加于。
我闻今学者,为人不自图。六朝文物壅,化源由是枯。
华文愧不能,迷深甘守株。古人不得见,临风重欷歔。
满江红 郝仲纯使君守坊州,枉道过予於登封,元代,元好问,
往山中,仲纯留兵骑见候,且约别於洛阳。明日大雨三日,辕辙不可行,行此寄之。使君以贵胄起家,风流有文词,仕至凤翔治中南山安抚使,先保陕州有功,故篇中及之画戟清香,谁得似、韦郎诗笔。还又见、从容车骑,待州西北。竹马儿童应有语,使君姓字人人识。是往时、曾护国西门,金汤壁。千日醉,三更席。事已去,寻无迹。对暮凉灯火怅然如失。万里功名知未免,中年离别万堪惜。恨洛阳、风雨暗旌旗,空相忆。
歌风台,明代,祝允明,
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
大风飞云亦壮哉。韩彭英卢相继死,寄命寺人髀股间,未央志气拉飒摧。
相望千年馀,安能为之哀。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