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徐州谡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

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

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

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

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

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8

诗文译文

清晨我进山去采樵,黄昏时我挑柴薪回到家。

放下担听小儿子详细述说:今天有客人叩我家门。

随从人佩珠玑还有玳瑁,穿轻裘乘肥马奔驰如云。

华车盖极辉煌照亮村落,捧符节执瑞信光耀行人。

我猜想来客是徐州太守,先肯定后怀疑没有这种可能。

拜访老朋友固然是传统风气,此美德今天已荡然无存。

目前的世情是爱富嫌贫,为什么车骑来对我访问?

恨未能烹肥鸡蒸熟小米,茅屋中与故人畅叙衷情。

满胸怀聚深情忧思不已,洒泪珠密如雨沾湿衣襟。

把书信交与那云间鸿雁,请为我向西北迅速飞行。

诗文注释

张徐州稷(jì):指徐州刺史张稷,系范云旧友。稷,一作“谡”。田家:作者自称。樵采:打柴。此时作者落职,故云。

还闻:回来听说。款:叩。柴扉:柴门。

傧从:随从。悉:尽。轻肥:指裘轻马肥。

轩盖:车上的伞盖。墟落:村落。传瑞:符信,官员身份的牌照。

徐方牧:徐州刺史,即张稷。

思旧:顾念旧情。微:稀少。

物情:世情。疵贱:卑贱。衡闱:衡门,即上文之柴扉。

具鸡黍:杀鸡作黍。挥:挥酒,饮酒。

草草:忧愁的样子。一作“慅慅”。霏霏:泪流的样子。

西北飞:北徐州在京城西北方,故言。

创作背景

范云于南朝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任广州刺史,因事下狱,后免官闲居于京郊。张稷于永元二年(500年)七月出任北徐州刺史,临行前,身为徐州刺史的张稷不弃旧友,登门拜望范云,虽未遏面,但令范云非常感激,故写此诗酬赠。

诗文赏析

赠张徐州谡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

家中的人采集柴火离开了,夕阳将要归家。

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听说小孩说,有客人向柴门敲击。

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随从们都装束华丽,乘坐的马匹骑乘轻盈肥壮。

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大车的帷幕映照着市场,散发着光辉。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

我怀疑是徐州的方牧人,又怀疑不是他。

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回忆以前的话语,如今已经微不足道。

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

世间的事物都丢弃了疵点和卑贱,何况还顾忌名门闺阁。

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

我恨不得准备鸡肉和黍米,与故人一同欢洽。

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

怀着深情却匆匆忙忙,眼泪滴落空中迷雾。

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寄信给天空中的大雁,为我飞到西北去。

这首诗描绘了田家樵夫归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温婉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现出浓厚的乡村和家庭情怀。同时,诗中也传达了对友谊和亲情的珍视之情。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范云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

其他诗经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明代,王廷陈,

筑室清溪曲,为园古道傍。苔痕侵户牖,云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渔舟隐绿杨。偶然幽兴惬,搔首放歌长。

57

大风上陶然亭和壁间韵四章 其一

大风上陶然亭和壁间韵四章 其一,清代,吴曾徯,

尘界何人悟太空,飞鸿回首影匆匆。三千归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梦中。

黯淡黄沙昏落照,萧骚绿苇战遥风。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来鬓发蓬。

24

秋园杂兴 其十

作者:杨巍(明代)

秋园杂兴 其十,明代,杨巍,

一年惟此月,清比高人心。独坐小楼望,不知兴浅深。

56

喜得陈夏木书

喜得陈夏木书,明代,谢元汴,

岂是盗名字小山,书来短发及秋删。遐心匪卷流黄席,我面有如古玉颜。

七尺平分天地辱,五常不理剑冠顽。佩瑱阿谷犹吾党,泽畔先询屈子蕳。

92

鰕{鱼旦}篇

作者:曹植(魏晋)

鰕{鱼旦}篇,魏晋,曹植,

鰕{鱼旦}游潢潦。

不知江海流。

燕雀戏藩柴。

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

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

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

势利惟是谋。

雠高念皇家。

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

猛气纵横浮。

泛泊徒嗷嗷。

谁知壮士忧。

55

送锁子坚北上

作者:王翰(唐代)

送锁子坚北上,唐代,王翰,

乱象既无已,中心恒不夷。翩翩南林鸟,厉翮无所依。

念子将焉如,慷慨与我辞。西北有名将,世秉仁义麾。

壮哉国士心,嘉会良在兹。江汉有舟楫,梁楚多旌旗。

时焉不我与,言念渴与饥。明良际昌运,允称平生怀。

81

忆平泉杂咏。忆茗芽

忆平泉杂咏。忆茗芽,唐代,李德裕,

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
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

61

覆船山樵歌 其二 响泉

作者:郑玉(元代)

覆船山樵歌 其二 响泉,元代,郑玉,

历尽崎岖上碧岑,高山流水似鸣琴。何须水乐寻幽洞,自有岩前太古音。

99

陆瑁养鱼池

作者:刘攽(宋代)

陆瑁养鱼池,宋代,刘攽,

何兹水乡士,尚复穿池居。宁知湖上龙,不是渊中鱼。

漪澜杳无际,绿净望有馀。寂寞垂竿叟,啸歌方岁除。

86

题白鹿庵壁 其二

作者:朱松(宋代)

题白鹿庵壁 其二,宋代,朱松,

滔滔一世强留连,头上从渠岁月迁。老子养生宁解事,小儿有口惯谈天。

醉来莫负持螯手,老矣终寻种玉田。若怪微吟漏消息,九江谁识市门仙。

70

秋日有感

秋日有感,宋代,罗公升,

桂花无主亦清秋,荞麦为谁先白头。

萤不照身常隐见,鸥燕求世自沈浮。

90

书轩

书轩,宋代,毕仲游,

书轩东向木栏干,寒食相招对酒盘。日色带阴春竟晚,幽花未落蝶成团。

3

咏方池

咏方池,宋代,钱昭度,

东道主人心匠巧,凿开方石貯涟漪。

夜深却被寒星映,恰似仙翁一局棋。

50

题戴文进赤壁图

作者:陈炜(明代)

题戴文进赤壁图,明代,陈炜,

元丰有案诗成狱,五载南来事迁逐。黄冈形胜无处无,赤壁矶头山水绿。

古树深蟠不老根,悬崖泻下飞来瀑。白露横江风气凉,月出东山皎如烛。

扁舟欸乃击空明,主宾逸兴何当足。歌声上薄斗牛寒,玉箫吹起鲛人哭。

此时此景情最融,那识升沉与荣辱。旧存词赋未凄凉,千古虹光耀人目。

临安画史艺无双,貌得生绡横半幅。挥毫几度不成吟,祗恐神游笑俚俗。

绵邈高风何处寻,漠漠江云寄遥瞩。

26

无闷·风急还收

作者:丁注(宋代)

无闷·风急还收,宋代,丁注,

风急还收,云冻又开,海阔无人翦水。算六出工夫,怎教容易。刚被郢歌楚舞。镇独向,尊前夸轻细。想谢庭诗咏,梁园赋赏,未成欢计。天意。是则是。便下得控持,柳梢梅蕊。又争奈、看看渐回春意。好趁东君未觉,预先把、园林都装缀。看是处,玉树琼枝,胜却万红千翠。

97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 其一

作者:程俱(宋代)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 其一,宋代,程俱,

平生竹隐翁,胸次着千古。挥毫剧翻澜,碑版照秦楚。

十年屈僚佐,留使望天府。今年道山颠,士论乃深许。

歌词荐清庙,盛典更藻斧。忽持南阳节,声动汉江浦。

清班寄麟台,雄职暂符虎。遥知佳政传,召杜安足数。

24

鸿门旆

作者:谢翱(宋代)

鸿门旆,宋代,谢翱,

天云属地汗流宇,杯影龙蛇分汉楚。楚人起舞本为楚,中有楚人为汉舞。

鸊鹈淬光雌不语,楚国孤臣泣俘虏。他年疽背怒发此,硭砀云归作风雨。

君看楚舞如楚何,楚舞未终闻楚歌。

35

绿头鸭 又寄疏斋

作者:姚燧(元代)

绿头鸭 又寄疏斋,元代,姚燧,

笑疏斋,老来犹未情疏。似嫌呼、缑山笙鹤,表彰特号云居。

善形容、世间有几,写绰约、天外无余。我怅离群,阳春寡和,溉鬵来食武昌鱼。

对芳酒、一声金缕,丝竹用何如。今逾信、古人一言,名下无虚。

记前回、东山胜赏,万株霜叶红初。向岩前、缓移玉勒,怕林下、相失篮舆。

忘赋桃花,清新捷对,坐令辞客掷中书。看明日、片帆东下,江渺正愁予。

凭消遣、算除睡乡,能到华胥。

60

桃花

桃花,元代,吾丘衍,

绛彩酣春色,娇香腻午风。谁云蜀江浪,不与武陵通。

度朔千年在,玄都一夜空。妆台意无尽,馀恨满青铜。

57

酹江月 次梅隐丈生旦感怀

酹江月 次梅隐丈生旦感怀,元代,蒲道源,

南箕月直,想青天、万里光芒生夕。谁料英灵如此赋,孤负生平胸臆。

世事悠悠,尘缘衮衮,仰看晴空碧。利名余子,面骍羞汗长沥。

幸自吾爱吾庐,南山招隐,洒扫躬厮役。但愿身强余庆在,流与子孙逢吉。

畅饮遗情,浩歌乘兴,风月共呼集。从今数去,那朝非是生日。

7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