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龙宫滩

作者:韩愈(唐代)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50

诗文译文

浩浩荡荡的流水,在滩头时抑时扬。

奔驰的流水令人疑心是闪电划过,惊起的白浪就象是浮霜一般洁净。

大梦醒来,只觉油灯罩着一轮光圈,深宵将尽,微雨送来清新的凉爽。

为什么我们通宵达旦的谈语,说来说去都是说的家乡琐事?

诗文注释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抑:低。更:又。扬:高。

激电:电闪雷鸣。惊浪:大浪。浮霜:浪头的泡沫白如浮霜。

梦觉:梦醒。晕:灯照水气而生的晕圈。宵残:天亮之前。

连晓语:夜间说话到天亮。“只是说家乡?”:出自《韩愈集》,而在《韩昌黎诗文研释》里写的是“一半是思乡”。

创作背景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德宗死,唐顺宗李诵即位,大赦天下。韩愈遇赦北上,离开阳山途经龙宫滩时见其景险奇,触景生情。于是便作了此诗。

诗文简析

该诗前四句是写龙宫滩之险奇,接下面两句则是诗人触景生情,景心互动,产生了共鸣。特别是那“宵残雨送凉”之句,天将破亮,可还是浙浙沥沥地下着小雨,小雨送凉,这个“凉”字在此既是写实又是写感。阳山是个山区,气候宜人,加之龙宫滩这个特殊之地,又是“宵残”之时,确实是个地道的“凉”。再个是诗人含冤遭贬阳山一年之多,满腹的委屈和压抑,平时犹如一把无名之火,燃烧在心头,终焦躁不安。今幸遏大赦,当然自觉自待,“凉”在心头了。这一个“凉”字写活了诗人独享的快意。

该诗最后两句写到:“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此景此地,此时此情,一旦梦醒,自然会心情激动,睡意全无,打开开心的话匣,套套不觉一直说到天亮,说的是故乡河阳老家都是他最最思念的地方。该诗另一半想必是他回朝后,要大展宏图,实现他不懈追求的宏愿。[6]该诗情景相融,浑然一体,主题明朗,语序流畅,是历代中华诗词中一枝独秀的奇花。

此诗中写尽了水势之浩荡,波涛之汹涌,惊涛令人如闻狮吼,骇浪激流快如闪电。就连经验丰富、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船老大,对此情景也不敢掉以轻心。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其他诗经

观灯有作 其二

作者:倪岳(明代)

观灯有作 其二,明代,倪岳,

宗家灯火帝城西,闽海亲劳客远携。五色云霞笼薄雾,两轮日月贯晴霓。

鱼龙照眼春犹蛰,燕雀迎人夜不栖。一笑相逢成四美,兴来聊与醉分题。

77

书道童总管赠蔡霞外诗后

作者:张雨(元代)

书道童总管赠蔡霞外诗后,元代,张雨,

多病潜夫懒入城,旋营草阁看阴晴。竹宫桂馆花繁处,乞与霞仙烂熳行。

1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六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六,清代,洪亮吉,

谁跨明驼天半回,传呼布鲁特人来。牛羊十万鞭驱至,三日城西路不开。

34

题水墨蒲萄

作者:舒頔(元代)

题水墨蒲萄,元代,舒頔,

老龙腾渊云气湿,万斛骊珠夜光泣。秋风吹满西凉州,酿就清香浮玉液。

24

路口回望方山

路口回望方山,宋代,杨万里,

钟阜回头失,方山恋眼寒。似巾檐短帽,如覆玉雕盘。

每恨青苍远,因行反覆看。归时记面目,城里指云端。

25

诉衷情·长因蕙草忆罗裙

诉衷情·长因蕙草忆罗裙,宋代,晏几道,

长因蕙草忆罗裙

绿腰沉水熏

阑干曲处人静

曾共倚黄昏

风有韵,月无痕

暗消魂

拟将幽恨

试写残花

寄与朝云

11

送吴指挥扈从汝宁

作者:王翰(唐代)

送吴指挥扈从汝宁,唐代,王翰,

曾属櫜鞬侍玉墀,分藩又从汝南驰。幽兰亭古连青琐,悬瓠城高驻綵旗。

射艺远过猿臂巧,画名不减虎头痴。从容退食知多暇,好为裁诗寄所思。

40

画蟹

作者:刘攽(宋代)

画蟹,宋代,刘攽,

后蚓智不足,捕鼠功岂具。一为丹青录,能使万目顾。

气凌龟龙蛰,势经沧海渡。微物亦有动,将非逢学误。

76

和伯镇初拜湖州

作者:刘敞(宋代)

和伯镇初拜湖州,宋代,刘敞,

君向江湖领一麾,亲欢自与宿心期。腰间紫绶新光彩,都内青钱厚宠私。

厩吏莫催乘传去,诏恩方许戌瓜时。碧澜堂上青山下,烂醉寻春亦未迟。

8

题竹轩 其一

题竹轩 其一,宋代,张九成,

老僧真好事,种竹绕禅房。月出窗扉静,风来巾屦凉。

清香泛兰芷,幽韵咽笙簧。何日林间去,归欤兴未忘。

97

上巳

上巳,宋代,赵公豫,

芜城逢上巳,散步答年光。北郭垂杨媚,西郊碧草芳。

人皆趋靡丽,我独恋春阳。更爱双飞燕,翩翩语画梁。

45

正月十四夜

作者:施枢(宋代)

正月十四夜,宋代,施枢,

覊游偶值上元时,莲艳烧空照锦溪。

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

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

15

留别宣守贾侍御用李白赠赵悦韵

留别宣守贾侍御用李白赠赵悦韵,宋代,郭祥正,

贾谊几世孙,闲邪诚所存。一登御史府,直气壮中原。

五载三去国,出论皆腾喧。浩养固无害,宣城况名藩。

下车究积弊,摘节仍除根。乃迁孔子学,方庭树兰荪。

讲解得董生,思单先生恩。轩轩慕高第,各各不窥园。

修桥济行迈,掩骼招旅魂。萧萧囹圄空,清风时扫门。

寻山出近郭,玉船红浪翻。谁为坐上客,能酬谢公言。

自愧翅翎短,谬参鸿与鹓。不有瓦砾贱,那知圭璧尊。

矧曰半面雅,岁久情愈敦。三章宠新作,词源何骏奔。

几欲效长吉,微吟谢高轩。霜威信凛冽,即之自温温。

又如太古镜,磨开苍藓昏。肝胆悉照彻,魑魅安敢论。

行闻紫泥诏,沙路驰归辕。岂容隐岩子,留连爱石盆。

看君杨天翼,北溟终化鹍。而我随白鸟,丹湖往孤鶱。

59

从军滑台 其二

作者:赵鼎(宋代)

从军滑台 其二,宋代,赵鼎,

碌碌功名安用之,更堪心事巧相违。秪缘叔夜此生懒,更悟渊明前日非。

客舍那知春色暮,东风但见柳花飞。潇湘亭下烟波好,送我如将短艇归。

19

偈二首 其二

偈二首 其二,宋代,释元妙,

南泉肚里饱齁齁,庄主虽饥解点头。侍者只闻歌乐响,不知洪饮在高楼。

21

和谹父连雨快晴 其一

作者:王洋(宋代)

和谹父连雨快晴 其一,宋代,王洋,

十日雨易满,一鸠呜更多。开眉初对月,生耳不忧禾。

兔走无留迹,轮空不受它。乘风若归去,九虎莫谁何。

83

次韵时中

作者:姚燧(元代)

次韵时中,元代,姚燧,

多君闻道粗知归,云雾何人识少微。尔后骅骝终独步,目前鸷鸟不群飞。

淮南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安得銮坡同给札,不妨苜蓿对朝晖。

20

题危太朴所藏荥阳郑虔画秋峦横霭图

题危太朴所藏荥阳郑虔画秋峦横霭图,元代,柯九思,

虎头昔日称三绝,孰谓新图见郑虔。紫翠虚无晴嶂里,青红掩映夕阳前。

从知嘉赏归明主,应许神工迈昔贤。满目秋光无著处,此身疑在碧云巅。

5

客有索余酿秫斋酒者时未有以应也口占复之二首 其二

客有索余酿秫斋酒者时未有以应也口占复之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三径黄花伴逐臣,深樽还待白衣人。岂应竹叶长无分,到处垆头绿可亲。

22

和友人春游六首 其一

和友人春游六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日南花木竞先春,自爱閒居岁月新。多少红尘随去马,相逢俱道看花人。

1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