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薛华

作者:王勃(唐代)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95

诗文译文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

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

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诗文注释

沉珠浦:河岸的美称。浦,江岸。濯锦川:即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绝岸:陡峭的江岸。洲渚:水中小块的陆地。亘:绵延。长天:辽阔的天空。

旅泊:飘泊。旅,一作“飘”。栖遑:同“栖皇”,奔波不定,神情不安。遑,一作“迟”。

潸然:流泪。

创作背景

此诗是咸亨元年(670)诗人在蜀中与薛华再次分别时所作。

诗文赏析

这首诗的创作特点是随心而发,直抒胸臆。面对好友,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愤懑凄苦,倾泻无遗。

诗的首联不仅写出时间、地点,还暗含了自己的不满,用夜明珠自喻,说明自己的遭遇如同夜明珠,虽然璀璨夺目,但埋没在泥沙中不能熠熠发光。

第二联直接写眼前景物,视线由近及远,极为开阔。秋天的江水如同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的景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凄凉悲苦之情由景而生。

第三联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面对滔滔江水,诗人产生旅泊千里、栖遑百年的感觉,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是最好的概括。

最后一联,诗人难以自已,直接写出与好友即将离别,漫漫旅途,只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诗中反映出沛王府放逐事件对王勃是致命一击,乐观向上、热情豪放的王勃渐渐远去,凄凉悲苫、忧郁彷徨的王勃开始出现。

此诗写景浩荡开阔,抒情真实自然,借景传情,景中见情。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其他诗经

别杭州承任侍御饯别送至北新关

作者:林光(明代)

别杭州承任侍御饯别送至北新关,明代,林光,

阳春襟度变霜台,十日杭城几往来。扶善看公伸赤手,有容当世岂无才。

画前易却须参透,删后诗真费剪裁。晚雨关头远相送。

百年怀抱一时开。

32

阿干歌

阿干歌,清代,洪亮吉,

莫听阿干歌,阿干心独苦。棘城西去白兰山,茫茫隔今古。

阿干为弟言,马伤君莫怒。弟言报阿干,连枝本同父。

阿干歌,悲无穷,阿干有子还思忠。登高山而望远海,慨异国之朝宗。

阿干歌,歌自悼,阿干有孙还识孝。报雠不得留雠衣,缚草作雠兮射雠貌。

阿干歌,歌以风,此歌安得流寰中。君不见宋湘东与梁湘东。

24

春晴

作者:钟芳(明代)

春晴,明代,钟芳,

雪色寒分粉署光,午云稀薄漏微阳。百花无意争春媚,沾著春风各自香。

15

环翠堂二首为王审理 其一

作者:王翰(唐代)

环翠堂二首为王审理 其一,唐代,王翰,

一曲清流上四围,世家种德有馀辉。亲藩开卷题金薤,令子趋庭着绣衣。

风引晴岚来几席,鸟拖秋色入檐扉。江山孕秀门庭贵,夹路青槐四牡騑。

63

谢麪

谢麪,宋代,谢枋得,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65

墙头花

墙头花,宋代,赵孟坚,

墙头花,红且白。

一百五日过寒日,寒食过了好风日。

风又吹,日又炙。

枝头好花尽狼藉,人生百年罕七十。

愚者见花不知惜,我辈看花常唧唧。

有酒莫停杯,当歌莫停拍。

头上丝丝霜雪来,老大见花方叹息。

55

招晋卿时晋卿到丹阳

作者:刘敞(宋代)

招晋卿时晋卿到丹阳,宋代,刘敞,

识心非识面,常恨不相从。那作经年别,曾无一日逢。

兴来清剡雪,吟出暮山峰。净埽门前路,期君马系松。

59

次韵李尧端见嘲食蕨

作者:朱松(宋代)

次韵李尧端见嘲食蕨,宋代,朱松,

真人官府未夤缘,且向龙山作散仙。春入晓痕催采蕨,雨翻泥陇忆归田。

蔬肠我若枵蝉腹,诗格君如击鹘拳。箸下万钱谋更鄙,诸公饱死太官膻。

23

句 其三

作者:芮烨(宋代)

句 其三,宋代,芮烨,

宁令汉社稷,变作莽乾坤。

40

西江月 其七

西江月 其七,宋代,张伯端,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没吾伊。

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往来诸用不相知。

生死谁能碍你。

94

同持国宿太学官舍

同持国宿太学官舍,宋代,江休复,

翳翳云月薄,泠泠雪风清。学省夜岑寂,天街断人行。

广庭层阁阴,寻廊步馀明。松筱递遥响,如闻弦诵声。

悠悠子佩诗,讲座尘埃生。回就直舍休,亹亹谈道精。

心会境物融,泯然遗世营。寒眠屡展转,寤言写素诚。

29

牡丹吟

牡丹吟,宋代,金朋说,

娇姿艳质号花王,魏砌姚阶羡紫黄。

更有一株何处种,天然标格出扶桑。

78

又省闱锁宿十月十三日夜月独酌 其二

又省闱锁宿十月十三日夜月独酌 其二,宋代,程公许,

两月重来月又圆,寺钟惊梦五更残。此情谁遣啼鸦觉,飞过东墙代诉寒。

48

偈二首 其二

作者:释胜(宋代)

偈二首 其二,宋代,释胜,

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会得个中意,分明在半途。

1

次韵杨司业牡丹 其二

作者:吴澄(元代)

次韵杨司业牡丹 其二,元代,吴澄,

公诗态度霭祥云,绮语天香一样新。楮叶雕锼空费力,杨花轻薄不胜春。

老成此日名园主,俊乂同时上国宾。乐事赏心涵造化,拨根未逊洛中人。

80

赠马居士

赠马居士,明代,释函可,

曾向山阴道上行,逢君兹夕泪俱盈。吞毡应独怜苏子,涤器何人识长卿。

半局阅穷田海事,一壶消尽古今情。还期禹穴同探去,乱石寒云拚此生。

51

送离大师还鼎湖

作者:岑徵(明代)

送离大师还鼎湖,明代,岑徵,

閒云同去住,忽向故山归。江雨随行锡,梅花点戒衣。

前期不可问,念别语依依。后夜如相忆,钟声隔翠微。

87

九日限韵 其一

九日限韵 其一,明代,陈邦彦,

令节属高秋,舟行当远搜。露蝉寒未歇,霜叶醉初抽。

屐齿閒中过,山容卧里偷。遥看青一点,庐阜是耶不。

44

惠泉三首 其三

惠泉三首 其三,明代,谈高祐,

一勺澄清浸太虚,不盈不涸永成渠。为羹乞便腥沾炙,佑酿何妨醉坠车。

早有石云同调矣,宁无濠濮作明舆。使君雅操清如水,六咏源泉见绪余。

19

元夜命酌终南山水天炼师于海珠信宿赋此 其一

元夜命酌终南山水天炼师于海珠信宿赋此 其一,明代,梁绍裘,

共道珠江钜且圆,何如罔象得遗玄。骊龙戏去浮波上,神女擎来献佛前。

屹立狂澜标亿劫,平开胜概入诸天。乾坤幻境浑如此,弱水三山恰并传。

2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