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61

诗文译文

今天天气晴朗,春风和暖,正是家乡海棠开花的时候;我在梦中回到江西吉州吉水老家,看到了海棠一朵一朵都开了,这繁花就像美丽的锦绣堆起来似的。

此时虽大地回春,万物欣欣向荣,但人却老了;每年过了社日,燕子才飞回来。

春天像青又像白、不浓又不淡的天色,正是初晴景象;就在这春空里,柳絮将飞又落下。

无奈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吃不得,那么就让诗歌把它招引到翡翠琼瑶做的酒杯中来吧。

这里竹边有台榭,水边有亭子,风景秀美,环境清幽,不需要随从,独自一人在这里漫步就很好。

春天初暖,柳叶吐芽,迎风起舞,妩媚多娇;盛开的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

经过一番雨冲刷的园林,道路更洁净,显得更幽深;那刚飞出窝的小鸟更显得欢快,鸟啼声此起彼伏,悦耳娱心。

这里的风景固然美丽,可惜少了丰满美丽的海棠花;那故乡的海棠花已经辜负了两个寒食没见到了。

诗文注释

社:社日。古时祭灶神(土地神)之日,有春、秋二社,春社是向社神祈请丰年之祭,秋社是收获后报谢社神之祭。

无那:无奈。

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

创作背景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春天,当时作者离家宦游,正在广州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之职。一说这组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

诗文赏析

第一首诗开头点题,写春晴怀念故园(家乡)的海棠。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想海棠,真的梦见家乡繁花似锦的海棠。当然,也不一定真的做了这种好梦,诗人有时喜欢假托梦境来表现极端想念。也就是借“有所梦”,来表现“有所思”。如果以为诗中写梦,都是真的做梦,那就被诗人瞒过了。写梦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表达思念之情。

颔联、颈联写梦醒之后,眼前所见之景。第三句,“万物皆春”明点“春”字。作者从春日海棠开花,想到万物回春,又联想到自己将要老了。春天,古时叫“青春”,后来,人在青年时期也叫“青春”。春天的景色和青春的少年,是很和谐的,都富有生气。可是这里却把春景和老人摆在一起,这不仅不协调,而且形成一种对比,是生气勃勃和衰飒老气的对比。这里有意拿春景来反衬自己虚度年华,寄托了无限感慨,也激起了对春天的热爱。第四句,“一年过社”暗点“春”字。这里说的是春社。燕子是候鸟,过了春社日(春分前后),才从南方海岛上飞回。这一句和上句相呼应,以燕子飞回,补充说明“万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第三联出句写空中浮云,时多时少,故天色像青像白、或浓或淡,正是初晴景象。对句以直白之语,将柳絮将飞又堕的神态写出来。这柳絮像是要掉下来,却又飞上去,上上下下,来来往往,飘个不停。这一联也是形容“万物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最后一联说,无奈(无那)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吃不得,那么就让诗歌(遣诗)把它招引到翡翠琼瑶(美玉)做的酒杯中来吧。晋朝陆机《日出东南隅行》说“秀色若可餐”,作者在这里一反其意,说春光“餐不得”;然而却又天真地设想:吟诗,让诗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连同酒一起喝下去了。正是用这种浪漫天真的构思,表现了作者热爱故园春光的真挚感情。

第二首诗首联拈出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上一首,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观察四周的景色。在这一首中,作者已由静观转入游赏,以下数句,都是游览所得,故其描写,更富有变化。“行”前加一“独”字,就突出了作者此时孤寂、无聊之情。中间两联,俱写眼前之景致,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眼前景色,固然很美丽,但诗人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因此尾联提出“只欠”二字。因为作者宦游他乡,已两年不见海棠,对景生情,顿生感慨。结句言自己辜负了两个春天。诗中所写春天景象,非不美好,而作者却有枉抛光阴之叹,可见眼前景色,徒增烦恼。诗人重笔叠写,也只是为了衬托此时愁对春晴的孤寂心情,以及对故园海棠的无限怀念。

第一首以海棠起,第二首以海棠收,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明白自然,若信口而出,其实用字精准,化用前人诗句也浑然无迹,体现出深厚的诗学功底,从中也可看出杨万里对江西诗派并非全然抛却,而是有所继承。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其他诗经

弋阳道中望圭峰诸山

弋阳道中望圭峰诸山,明代,吴与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欢。但惜世无摩诘手,不能移向画图看。

25

浪淘沙 春昼

浪淘沙 春昼,清代,陈星垣,

迟日满窗纱。鹦语无哗。小廊春色故秾些。瘦尽炉烟人倦午,帘影当花。

绣幕捲朱霞。认取天涯。几时芳草夕阳斜。燕子可怜飞缓缓,归去谁家。

14

【大石调】青杏子 骋怀花月酒

作者:曾瑞(元代)

【大石调】青杏子 骋怀花月酒,元代,曾瑞,

骋怀

花月酒家楼,可追欢亦可悲秋。悲欢聚散为常事,明眸皓齿,歌莺舞燕,各逞温柔。

【幺】人俊惜风流,欠前生酒病花愁。尚还不彻相思债,携云挈雨,批风切月,到处绸缪。

【催拍子】爱共寝花间锦鸠,恨孤眠水上白鸥。月宵花昼,大筵排回雪韦娘,小酌会窃香韩寿。举觞红袖,玉纤横管,银甲调筝,酒令诗筹。曲成诗就,韵协声律,情动魂消,腹稿冥搜。宿恩当受,水仙山鬼,月妹花妖,如还得遇,不许干休。会埋伏未尝泄漏。

【幺】群芳会首,繁英故友。梦回时绿肥红瘦,荣华过可见疏薄,财物广始知亲厚。慕新思旧,簪遗佩解,镜破钗分,蜂妒蝶羞。恶缘难救,痼疾长发,业贯将盈,努力呈头。冷飡重馅,口摇舌剑,吻搠唇枪,独攻决胜,混战无忧。不到得落人奸彀。

【尾】展放征旗任谁走,庙算神机必应口。一管笔在手,敢搦孙吴女兵斗。

24

【黄钟】红锦袍 那老子彭泽

【黄钟】红锦袍 那老子彭泽,元代,未知作者,

那老子彭泽县懒坐衙,倦将文卷押,数十日不上马,柴门掩上咱,篱下看黄

花。爱的是绿水青山,见一个白衣人来报,来报五柳庄幽静煞。

【浦印亢厥令】

春夏间,遍郊原桃杏繁,用尽丹青图画难。道童将驴鞴上鞍,忍不住只恁般

顽,将一个酒葫芦杨柳上拴。

75

兰陵王

作者:陈韡(宋代)

兰陵王,宋代,陈韡,

角声切。何处梅梢弄雪。还乡梦,玉井楼前,千朵芙蕖插空碧。邻翁问消息。为说红尘倦客。应怜笑、弓剑旌旗,底事留人未归得。
淮山旧相识。记急处笙歌,静里锋镝。隋堤杨柳犹春色。嗟十载人事,几番棋局,青油年少已鬓白。漫惆怅京国。
朱墨。困无力。似病鹤樊笼,老骥羁勒。夕阳不系栖林翼。待添竹东圃,种松西陌。功名休问,吾老矣,付俊杰。

44

入关故人别诗

入关故人别诗,南北朝,王褒,

百年馀古树,千里暗黄尘。关山行就近,相看成远人。

1

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同望荆门

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同望荆门,唐代,庞德公,

千年故国岁华奔,一柱高台已断魂。
唯有岘亭清夜月,与君长啸学苏门。

73

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慰鼓盆,劝学佛

作者:苏轼(宋代)

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慰鼓盆,劝学佛,宋代,苏轼,

稚川真长生,少从郑公游。孝章偶不死,免为文举忧。

馀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由来警露鹤,不羡撮蚤鹠。

愿加视后鞭,同驾躅空辀。宁餐堕齿堇,勿忆齐眉羞。

何时遂纵壑,归路同首丘。东冈松柏老,西岭橘柚秋。

著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

君方卒功名,一泛范蠡舟。我亦沾霈渥,渐解钟仪囚。

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犹胜嵇叔夜,孤愤甘长幽。

南窗可寄傲,北山早归耰。此语君勿疑,老彭跨商周。

80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二猿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二猿,唐代,李德裕,

钓濑水涟漪,富春山合沓。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
冲网忽见羁,故山从此辞。无由碧潭饮,争接绿萝枝。

16

高士咏。颜阖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颜阖,唐代,吴筠,

世情矜宠誉,效节徼当时。颜阖遵无名,饭牛聊自怡。
逃聘鄙束帛,凿坏欣茅茨。托聘嚣尘表,放浪世莫知。

83

蕲口道中三首 其三

作者:王令(宋代)

蕲口道中三首 其三,宋代,王令,

维舟溯江流,人力与水争。回视东下人,恍如御风行。

谁能倒长江,奔泻暂西倾。聊用快客意,何惮鱼龙惊。

47

乌夜啼 春思

乌夜啼 春思,宋代,赵令畤,

楼上萦帘弱絮,墙头凝月低花。年年春事关心事,肠断欲栖鸦。

舞镜鸾衾翠减,啼珠凤蜡红斜。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98

陈尧拱廷评致仕归蜀

作者:杨亿(宋代)

陈尧拱廷评致仕归蜀,宋代,杨亿,

一家今有十朱轮,独忆云山欲退身。天邑繁华行乐厌,月曹清要命书新。

西风跃马经秦甸,东道椎牛宴孟邻。秋稼万箱僮百指,羲皇之上更何人。

69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 其一,宋代,赵蕃,

我行向何许,贡江与章江。悠悠异所见,俗变服亦庞。

定迁本中州,来南已殊邦。况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

95

听钟

作者:刘敞(宋代)

听钟,宋代,刘敞,

陋巷客回辙,夕阳钟送秋。寒声满空谷,暝色下高楼。

陡逐悲风起,微兼远角收。旅怀伤急景,听此愧淹留。

33

句 其一

句 其一,宋代,张仲节,

蝴蝶似知春梦熟,穿巷飞度画屏东。

65

曹操疑冢

曹操疑冢,宋代,罗公升,

汉文因山事已定,曹操疑冢忧更深。

假饶掩得腥臊骨,难掩欺孤一片心。

71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 其二

作者:李复(宋代)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 其二,宋代,李复,

溪水秋更清,天晴好行舟。叩舷发吴歌,荡漾无时休。

朝戏朱坡下,暮宿青岭头。胜事或有得,随意终日留。

往年思此乐,屡叹来无由。今我方求田,意欲营东畴。

兹计傥能就,遂免卒岁忧。身随鸥泛泛,心逐鱼悠悠。

南舍与北邻,杖策步可投。更祈旸雨时,禾稌常有秋。

49

邢台

作者:李壁(宋代)

邢台,宋代,李壁,

北地霜浓九月寒,驼裘破晓上征鞍。

也知骨相非麟凤,惭愧州人向掌看。

10

寄赵正字秀倅员外置

作者:韩淲(宋代)

寄赵正字秀倅员外置,宋代,韩淲,

仅得相从又隔州,梅边花信尚悠悠。苍茫有句虽能寄,黯淡无觞可奈搜。

须信山林愁不密,岂云江海要横流。邴丹仕宦应聊尔,岁月空催人白头。

5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