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清泉别,今秋各一方。霜威出塞曲,雁影度衡阳。
路入秦关险,山连淮浦长。离情逐灞水,何日到濠梁。
(1294—1338)元婺州东阳人,字公饶。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八声甘州(怀张安国),唐代,王质,
海茫茫、天北与天南,吾友定安归。闻濡须江上,皖公山下,驾白云飞。莽苍空郊虚野,古路立斜晖。颜跖皆尘土,苦泪休挥。
一代锦肠绣肺,想英魂皎皎,健口霏霏。望寒空明月,无路寄相思。叹千古、兴亡成败,满乾坤、遗恨有谁知。今何在,一川烟惨,万壑风悲。安国死后,在淮南屡降,凭箕作诗词偈颂及结字,比生前愈奇伟。淮宁宰陆同得遗墨尤多。
御街行,宋代,欧阳修,
夭非华艳轻非雾。来夜半、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乳鸡酒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朱阁斜欹户。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遗香余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赋。
水调歌头,宋代,沈瀛,
岁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去年江上行役,常动故乡愁。容与碧云亭畔,极目江山千里,隐隐是西州。日暮天容敛,鸥雁下汀洲。
回故棹,寻旧里,解客裘。功名前定,时到安得为淹留。幸有青编万轴,且又日长无事,莫恁做闲忧。花下常携酒,明月好登楼。
寄题求志堂,宋代,陆游,
古人不轻出,出则尧舜其君民;古人不轻隐,隐则坐使风俗淳。
孰知後世乃不然,唐虞日远如飞烟,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夏先。
穷居求志达行道,傥不塞责真负天。
士固不可苟富贵,顾亦岂可徒贫贱;如其一念有媿心,宁不终身戴惭面!老夫少年铁铸砚,欲窥圣门终未见。
祝君勿恃来日长,八九十年如掣电。
寄馀杭全安石段少连二從事,宋代,范仲淹,
分携俱是佐高牙,两地光尘自等差。
荣事日趋丞相府,道情时过老君家。
双鸿得侣知风便,一鹤思鸣对露华。
早晚相将云汉外,重为龙友免天涯。
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唐代,李颀,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感古四首,唐代,卢仝,
天生圣明君,必资忠贤臣。舜禹竭股肱,共佐尧为君。
四载成地理,七政齐天文。阶下蓂荚生,琴上南风薰。
轮转夏殷周,时复犹一人。秦汉事谗巧,魏晋忘机钧。
猜忌相翦灭,尔来迷恩亲。以愚保其身,不觉身沉沦。
以智理其国,遂为国之贼。苟图容一身,万事良可恻。
可怜万乘君,聪明受沉惑。忠良伏草莽,无因施羽翼。
日月异又蚀,天地晦如墨。既亢而后求,异哉龙之德。
人生何所贵,所贵有终始。昨日盈尺璧,今朝尽瑕弃。
苍蝇点垂棘,巧舌成锦绮。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仲尼鲁司寇,出走为群婢。假如屈原醒,其奈一国醉。
一国醉号呶,一人行清高。便欲激颓波,此事真徒劳。
上山逢猛虎,入海逢巨鳌。王者苟不死,腰下鱼鳞刀。
东海波连天,三度成桑田。高岸高于屋,斯须变溪谷。
天地犹尚然,人情难久全。夜半白刃仇,旦来金石坚。
萧绶既解坼,陈印亦弃捐。竭节遇刀割,输忠遭祸缠。
不予衾之眠,信予衾之穿。镜明不自照,膏润徒自煎。
抱剑长太息,泪堕秋风前。
古来不患寡,所患患不均。单醪投长河,三军尽沉沦。
今人异古人,结托唯亲宾。毁坼维鹊巢,不行鳲鸠仁。
鄙吝不识分,有心占阳春。鸾鹤日已疏,燕雀日已亲。
小物无大志,安测栖松筠。恩眷多弃故,物情尚逐新。
瓦砾暂拂拭,光掩连城珍。唇吻恣谈铄,黄金同灰尘。
苏秦北游赵,张禄西入秦。既变嫂叔节,仍摈华阳君。
万世金石交,一饷如浮云。骨肉且不顾,何况长羁贫。
君莫以富贵,轻忽他年少,听我暂话会稽朱太守。
正受冻饿时,索得人家贵傲妇。读书书史未润身,
负薪辛苦胝生肘。谓言琴与瑟,糟糠结长久。
不分杀人羽翮成,临临冲天妇嫌丑。□□□□□□□。
其奈一朝太守振羽仪,乡关昼行衣锦衣。哀哉旧妇何眉目,
新婿随行向天哭。寸心金石徒尔为,杯水庭沙空自覆。
乃知愚妇人,妒忌阴毒心。唯救眼底事,不思日月深。
等闲取羞死,岂如甘布衾。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 其一,元代,虞集,
华山东下有茅冈,云是毛公旧隐场。清露尚馀丹满臼,白云今许草为堂。
冬凭野烧开畬陇,春托山雷净石床。从此便为千载计,洞天先拜紫玄章。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