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季读书饱笼饼,同人对榻戏樗蒲。君过扬州应北望,相思魂梦绕川途。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题徐贲眠云轩图用高季迪韵,清代,弘历,
明季能诗家,孰与渤海俦。偶然披此图,喜复晤青邱。
纱幮对快晴,爽风荡轻裯。胡乃滃勃云,不离几案头。
妙哉施可堂,眠云意何悠。幼文图成之,老笔殊难侔。
昔读大全集,旷若乘虚舟。末由涉其籓,如望沧瀛洲。
是诗久成诵,叫绝杯屡浮。乃今见手迹,动我逸兴幽。
由来出伦材,美备原可求。诗情鸟云飞,字法龙空游。
适然成三绝,展卷不忍收。曾闻白云亭,高躅传郭休。
亦越浮云诗,閒澹忆苏州。古人渺其远,谁能胜一筹。
正如彼行云,踪迹难延留。云留固已佳,与之偕由由。
云去亦云得,绝无得失愁。虚堂清昼閒,无梦寻庄周。
拈来一赓韵,讵论工与不。惟以纪时日,乾隆丙寅秋。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宋代,王安石,
往时江总宅,近在青溪曲。
井灭非故桐,台倾尚余竹。
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蒲柳亦竞时,冥冥一川绿。
方坻最所爱,意谓可穿筑。
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
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
消摇檐宇新,揽结蹊隧熟。
更能适我愿,中水开茆屋。
鬼营诛荒梗,人境扫喧黩。
濠鱼净留连,海鸟暖追逐。
岂无方外客,於此停高躅。
忆初桑落时,要我岂非夙。
蚕眠忽欲老,一个未言速。
当缘东门水,尚涩南浦舳。
吾庐虽隐翳,赏眺还自足。
横陂受後涧,直堑输前渎。
跳鳞出重锦,舞羽堕软玉。
碧筩递舒卷,紫角联出缩。
千枝孙峄阳,万本毋淇澳。
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
尚复有野物,与公新听瞩。
金钿拥芜菁,翠被敷苜蓿。
虾蟆能作技,科斗似可读。
棂轩俯北渚,花气时度谷。
耘耡聊效颦,缔构行可续。
荒乘傥不倦,一昼敢辞卜。
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
翛翛仙李枝,城市久烦促。
寄声与俱来,荫我台上谷。
春云怨 春雨,清代,王夫之,
一宵风雨。将小窗曙色,朦胧勒住。惊起数声啼鸟,多在碧烟深重处。
肥绿欺人,瘦红欲尽,流水无情向南浦。红药多憨,翠胎未吐,还遣花期误。
问春拟向何方去。怕芳草天涯,萋萋非故。记得年时踏青路。
燕子重来,梦里楼高,望迷烟树。桃叶难凭,流莺不管,自绾柳丝低诉。
染霞山房红叶,近现代,幻庐,
郊坰渐稀辙,蹈远清秋节。霜意排野云,杰阁环眺阅。
四厢子胥潮,百磴苌弘血。峰攒女娲炉,石锻嵇康铁。
拉杂燎祝融,凤皇鸣丹穴。燧人惜燔种,地火判力竭。
遮羽阳乌嚣,熔浆昆仑决。渴奔夸父死,烬息轮寂灭。
速然复速化,亘古遗孤孑。斧劈鎏金紫,抚揽掌尤热。
遂令僵蛰苏,肺肝转激烈。春花娇美人,秋叶凛豪杰。
翻使叶之名,高跻花之阙。冰弦咽春阴,秋爽裁锦缬。
青女偕东君,光明相绾结。艳夺朝夕霞,顾影两幽绝。
托心止流水,索题失轻亵。默默发晚晴,为付茫茫雪。
毋庸感遇合,毋庸伤离别。迟暮任伶俜,捃拾休搴撷。
水调歌头(寿赵倅),宋代,姚勉,
微雪弄新霁,寒月上初弦。长庚入梦,间生采石锦袍仙。分得天孙云纤,制断麒麟金锁,来自玉皇前。丹井凭泥轼,风月兴无边。
诏书来,催人观,占春先。柳边花底,细驺辇路骤鸣鞭。荣侍金銮殿上,更向沈香亭北,半醉拂华笺。来岁今朝里,人在八花砖。
丹凤吟,宋代,杨泽民,
荏苒秋光虚度,玩月池台,登高楼阁。风传霜信,遍送晓寒侵幕。凄凉细雨,洒窗飘户,漏永更长,枕单衾薄。梦里惊鸿唤起,坐对寒缸,犹听晨漏残角。
先自宿酲似病,共愁造合滋味恶。虽有丁宁语,怕旁人多口,还类金铄。如斯情绪,戚戚怎禁牢落。纵欲凭江鱼寄往,漫霜毫频握,几时得见,诸事都记著。
祝英台近(寒食词),宋代,韩淲,
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
试思忆。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却又在、他乡寒食。
拜严方范祠,宋代,赵蕃,
东都重风节,先生实启之。
有士盖如此,不拯家国危。
乃知大厦倾,未易一木支。
我读党锢传,涕流每交颐。
往来桐江船,必拜严子祠。
俯诵宛陵句,仰观文正碑。
禹稷与颜回,千载同其师。
数公固天人,可望不可追。
但愿如玄英,隐居名能诗。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