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湖水,远行当岁徂。
孤舟无同人,根依唯仆夫。
遥睇高邮城,仿佛十里余。
落日去地远,飞雁与云俱。
悠悠思故乡,邈在天南隅。
慈亲倚门望,我身犹道途。
羁旅岂足恤,但念骨肉疏。
何当脱行路,归卧山中庐。
北风吹湖水,
Thenorthwindblowsoverthelakewater,
远行当岁徂。
Fartravelsastheyearcomestoanend.
孤舟无同人,
Aloneinaboatwithoutcompanions,
根依唯仆夫。
Irelyonlyonmyservant.
遥睇高邮城,
IgazefromafaratGaoyouCity,
仿佛十里余。
Appearingasifit\'sjustovertenliaway(ancientChineseunitofmeasurement).
落日去地远,
Thesettingsungoesfaraway,
飞雁与云俱。
Flyinggeeseandcloudsaretogether.
悠悠思故乡,
Leisurely,Ithinkofmyhometown,
邈在天南隅。
Distant,itliesinthesoutherncornerofthesky.
慈亲倚门望,
Mykindparentsleanagainstthedoor,lookingout,
我身犹道途。
WhileI,stillontheroad.
羁旅岂足恤,
Howcantheplightofatravelerbeunderstood,
但念骨肉疏。
ButIonlythinkofthedistancefrommylovedones.
何当脱行路,
WhenwillIbeabletoleavethepathoftravel,
归卧山中庐。
Andreturntorestinmyhumblemountaincottage?
诗词通过描绘一个远行者在岁首之际乘船从广陵(今江苏扬州)返回高邮(今江苏扬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北风吹湖水,远行当岁徂,描述了作者在北风的吹拂下驶过湖水,象征着一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到来。孤舟无同人,根依唯仆夫,表现了作者寂寞无伴的心情,只能依靠仆人作伴。遥望高邮城,仿佛十里余,描绘了作者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的状态。落日去地远,飞雁与云俱,通过描绘远离家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悠悠思故乡,邈在天南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深和遥远。慈亲倚门望,我身犹道途,表现了作者对慈亲的牵挂和对旅途的无奈。羁旅岂足恤,但念骨肉疏,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和与亲人分离的痛苦。诗的最后两句何当脱行路,归卧山中庐,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和回归故乡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归乡的渴望。整个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游子在远离家乡时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使人产生共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平凡生活和回归故土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家园和亲情的珍视。
(1315—1367)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野行偶见红树怅然有感呈石末公,明代,刘基,
红树伤心夕照前,漫山映水为谁妍。树当摇落人尤惜,人自忧愁树不怜。
九译未通青鸟使,四郊犹涨绿林烟。野夫病足思休息,藉草栖橧拟晏眠。
满庭芳,宋代,张继先,
闲里工夫,无中妙用,切休拟议参详。龙降虎伏,真土自中黄。行动起居寝食,随缘度、莫动真阳。归根处,神凝脉住,玉界发天光。
风高,鹏翼远,水深舟运,物理昭彰。但明心是道,专役天罡。信口呼神召鬼,和旸谷、不是颠狂。痴迷者,风霆在手,应用反乖张。
临江仙·手种门前乌桕树,宋代,辛弃疾,
手种门前乌桕树,而今千尺苍苍。田园只是旧耕桑。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绿窗剗地调红妆。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
小重山 听瑶弹平沙落雁,近现代,刘雄,
坐我潇湘秋水旁。丝桐湔俗虑,似沧浪。蒹葭摇曳过人长。
渔舟晚,雁背映斜阳。
十载变星霜。此心终未改,许贞刚。红尘如梦懒思量。
携手去,同住白云乡。
圣政纪颂,唐代,来鹄,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有圣有神,风销日已。何教何师,
生来死止。无典无法,顽肩奡比。三皇实作,五帝实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言得非排,文得圣齿。表表如见者,
莫若乎史。是知朴绳休结,正简斯若。君诰臣箴,
觚编毫络。前书后经,规善鉴恶。国之大章,如何寝略。
呜呼!贞观多吁,永徽多俞。廷日发论,殿日发谟。
牙孽不作,鸟鼠不除。论出不盖,谟行不纡。楹然史臣,
蛇然史裾。瞠瞠而视,逶逶而窭。翘笔当面,决防纳污。
不梏尔智,不息我愚。执言直注,史文直敷。
故得粲粲朝典,落落廷謇。圣牍既多,尧风不浅。
颂编坦轴,君出臣显。若俨见旒,若俯见冕。无闲殿旷廷,
无尸安素宴。三皇不亡,五帝不翦。太宗得之,史焉斯展。
暨乎后相图身,天子专问。我独以言,史不得近。
丘明见嫌,倚相在摈。秉笔如今,随班不进。班退史归,
惘然畴依。奏问莫睹,嘉谟固稀。取彼诰命,禄为国肥。
炯哉时皇,言必成章。德宣五帝,道奥三皇。如何翌臣,
嚵肉嗜fI。觜距磨抉,楅衡拘长。控截僚位,占护阳光。
垣私藩已,远史廋唐。俾德音嘉访,默缩暗亡。咽典噤法,
盖圣笼昌。曷以致此,史文不张。后必非笑,将来否臧。
谓乎殿空扆逸,朝懵廷荒。不知奸蔽,文失汪洋。
有贞观业,有永徽纲。亦匿匪见,亦寝匪彰。赖有后臣,
斯言不佞。伊尹真心,太甲须圣。事既可书,史何不命。
乃具前欺,大陈不敬。曰逐史之喻,请以物并。
且十夫树杨,一夫欲竞。栽既未牢,摒岂能盛!帝业似栽,
逐史似摒。穆宗怃然,若疚若bM。昔何臣斯,隐我祖正。
不传亲问,不写密诤。孰示来朝,以光神政。
由是天呼震吸,征奔召急。史题笔来,叱廷而入。
端耳抗目,不撝不挹。獬豸侧头,螭虬摆湿。握管绝怡,
当殿而立。君也尽问,臣也倒诚。磊磊其事,镗镗其声。
大何不显,细何不明。语未绝绪,史已录成。谓之何书,
以政纪名。伊纪清芳,可昭典坟。古师官鸟,昔圣官云。
方之我后,录里书分。录有君法,书有君文。君法君文,
在圣政纪云。殿无闲时,廷无旷日。云诹波访,倦编刓笔。
君劬臣劳,上讨下述。惟勤惟明,在圣政纪出。至德何比,
至教焉如?孰窥孰测,外夷内储。谓君有道乎,臣有谟欤?
有道有谟,在圣政纪书。一体列秩,同力翼戴。祈福去邪,
绝防无碍。国章可披,唐文可爱。善咨不偷,嘉论不盖。
不偷不盖,在圣政纪载。谅夫!总斯不朽,可悬魏阙。
愚得是言,非讪非伐。实谓医臣浑沌,开君日月。
妖物雰死,天文光发。惟我之有颂兮,奚斯跃而董狐蹶。
刘元翁索赋雩都孙氏梅轩,宋代,张埴,
冰天叫镝交西湖,断桥鹤去迷烟芜。
清时水月日入弄,欷嘘三十余年无。
秋声一夜生寥廓,晨门喜堕云吕啄。
江南所少非秀才,谁信泰山今不索。
庭前皴树占百弓,相与岁寒为春风。
嚼烂楚人二十五,对花一笑千愁空。
世间佳境本有数,更有玉堂在何处。
大庾曾长老瞒欺,旁皇不敢窥门户。
主人轩上即送申,飞香射影到幅巾。
雪龙背上暗摸索,何如满身也带梨花树下云。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