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月梅花卷

作者:黄庚(宋代)

纷纷姚魏家,颜色竞妩媚。

人方眩春华,乐皇出古意。

素花饰鼎实。缟袂立苍翠。

犹如喧啾中,孤凤忽呈端。

岿然山林尊,坐使从芳愧。

43

诗文简析

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妩媚,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古老文化的向往。梅花在春天中绽放,纷纷飘落,美丽的颜色竞相绽放,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人们沉迷于春天的美景之中,乐在其中。同时,梅花也具有一种古老的气息和意境,犹如古代帝王的服饰,彰显出高贵和尊贵的特质。在繁华喧嚣的世界中,那孤独的凤凰突然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仿佛成为山林中的尊贵者,令人敬畏。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和比喻手法,以及对比的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传神。作者通过使用\"纷纷\"和\"竞妩媚\"来形容梅花的盛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梅花的美丽和生机。\"人方眩春华\"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美景的陶醉和迷恋。\"乐皇出古意\"将梅花与古代帝王的服饰相联系,赋予了梅花高贵和尊贵的象征意义。

诗词的结构紧凑,意境独特。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繁华和孤独、喧嚣和宁静相互映衬,使整首诗词充满了对古代文化和高雅情调的向往。梅花作为诗人心目中的形象,通过其独特的美丽和古老的气息,呈现出一种独立自主、高洁不群的意境。整首诗词以梅花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给人以清新的感受,令人陶醉其中。

这首诗词以简洁、优美的文字表达了梅花的美丽和意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它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递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高贵、尊贵品质的向往,使读者在欣赏梅花的美丽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意境。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其他诗经

木兰花慢(寿周耐轩府尹)

作者:邓剡(宋代)

木兰花慢(寿周耐轩府尹),宋代,邓剡,

步凉飔绿野,□钟鼓、□园林。有骑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棠阴。金鞭半横玉带,爆神人、风度五云深。大耐自应鹤骨,活人总是天心。
寿蒲香晚尚堪斟。梧竹对潇森。早问道燕城,衣裁绣衮,台筑黄金。天瓢正消几滴,化中原、焦土作甘霖。却伴赤松未晚,碧桃花下横琴。

83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作者:苏轼(宋代)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宋代,苏轼,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95

仙鱼舖得仲高兄书

作者:陆游(宋代)

仙鱼舖得仲高兄书,宋代,陆游,

病酒今日载卧舆,秋云漠漠雨疏疏。

阆州城北仙鱼舖,忽得山阴万里书。

15

烧丹示道流

作者:陆游(宋代)

烧丹示道流,宋代,陆游,

昔烧大药青牛谷,磊落玉床收箭镞。

扶桑朝暾谨火候,仙掌秋露勤沐浴。

带间小瓢鬼神卫,异气如虹夜穿屋。

点成黄金弃山海,挥手人间一裘足。

明年服丹径仙去,洞庭月冷吹横玉。

相逢只恐惊倒君,毛发毵毵垂地绿。

71

幽事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幽事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野馆多幽事,畸人无俗情。静分书句读,戏习酒章程。

药褚藏难见,棋枰算未成。悠然寄孤啸,吾岂固逃名。

96

僊游阁

作者:陆游(宋代)

僊游阁,宋代,陆游,

张公一去二百载,杰阁依然横霭中。

徙倚看碑仍看画,时闻柏子落秋风。

18

兀坐颇念游历山水戏作

作者:陆游(宋代)

兀坐颇念游历山水戏作,宋代,陆游,

万里当时寄一官,十年客枕不曾安。

鬼愁滩下扁舟晚,蛇退陂前古驿寒。

昔叹远游生雪鬓,近缘多病学金丹。

功名非复衰翁事,独有江山兴未阑。

59

除夕宿临战平

除夕宿临战平,宋代,杨万里,

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

终年不为客,除夕恰辞家。

雨又垂垂落,风仍故故斜。

难开愁里眼,只益鬓边华。

21

题僧房双桐

作者:李颀(唐代)

题僧房双桐,唐代,李颀,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84

远寺钟

远寺钟,唐代,李嘉祐,

疏钟何处来,度竹兼拂水。渐逐微风声,依依犹在耳。

90

储潭庙(大历三年戊申岁)

作者:裴谞(唐代)

储潭庙(大历三年戊申岁),唐代,裴谞,

江水上源急如箭,潭北转急令目眩。中间十里澄漫漫,
龙蛇若见若不见。老农老圃望天语,储潭之神可致雨。
质明斋服躬往奠,牢醴丰洁精诚举。女巫纷纷堂下儛,
色似授兮意似与。云在山兮风在林,风云忽起潭更深。
气霾祠宇连江阴,朝日不复照翠岑。回溪口兮棹清流,
好风带雨送到州。吏人雨立喜再拜,神兮灵兮如献酬。
城上楼兮危架空,登四望兮暗濛濛。不知兮千万里,
惠泽愿兮与之同。我有言兮报匪徐,车骑复往礼如初。
高垣墉兮大其门,洒扫丹雘壮神居。使过庙者之加敬,
酒食货财而有馀。神兮灵,神兮灵。匪享慢,享克诚。

72

酬袭美先见寄倒来韵

作者:张贲(唐代)

酬袭美先见寄倒来韵,唐代,张贲,

寻疑天意丧斯文,故选茅峰寄白云。酒后只留沧海客,
香前唯见紫阳君。近年已绝诗书癖,今日兼将笔砚焚。
为有此身犹苦患,不知何者是玄纁。

82

高士咏。樊先生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樊先生,唐代,吴筠,

巢父志何远,潜精人莫知。耻闻让王事,饮犊方见移。
不欲散大朴,焉能为尧师。炼真自轻举,浮世何足遗。

6

闰月二日始开北窗篱门

作者:张嵲(宋代)

闰月二日始开北窗篱门,宋代,张嵲,

夏郊群树绿冥冥,北户今朝又脱扃。

极目不知何所诣,三年於此看萦青。

93

送宋省元教授吉州

作者:徐玑(宋代)

送宋省元教授吉州,宋代,徐玑,

州名因水得,此地昔曾游。

自有欧公宅,常多儒者流。

野花开别岸,春色在行舟。

勉就诗书教,名高不用求。

88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乡之人而歌之

作者:张栻(宋代)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乃作熙熙阳春之诗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乡之人而歌之,宋代,张栻,

熙熙阳春,既发既舒。翼翼南亩,是展是图。

嗟尔农夫,各敬乃事。往利尔器,诫尔妇子。

惟生在勤,勤则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

祁祁甘雨,膏我下土。习习谷风,和泽乃普。

往即尔耕,惟力之深。往莳尔苗,勿倦其耘。

于日于夕,自遂自达。尔心勿忘,彼生孰遏。

惟天之心,矜我下民。民不违天,使尔有成。

既穟既实,既坚既好。尔穫既周,先养尔老。

保尔家室,抚尔幼稚。既迄有年,复思嗣岁。

嗟尔父老,其训其诫。俾务于本,惟土物爱。

不念其本,则越其思。所思既越,害斯百罹。

嗟尔父老,其告其喻。尔之有生,君实覆汝。

尊君亲上,其笃勿忘。小心畏忌,率于宪章。

嗟尔父老,教之孝悌。孰无父母,与其同气。

反于尔心,孰无爱敬。即是而推,乌往不顺。

嗟尔父老,勿替谆谆。其未率从,警厉其身。

告以祸患,其使知惧。无俾蹉跌,以陷罪罟。

惟国之法,烨烨其垂。使尔知避,岂欲尔施。

尔或自陷,予疚予恫。曷使予怀,寘于尔衷。

于赫圣主,敷德流泽。布宣弗勤,时予之责。

咨尔父老,助予念兹。岂予之助,报国是宜。

粤以今日,劝相于郊。乃作此诗,以懋尔劳。

咨尔父老,尚演厥义。其讽其歌,于乡于里。

俾一其心,服我训言。击鼓坎坎,自古有年。

66

刘元翁索赋鞠逸

作者:张埴(宋代)

刘元翁索赋鞠逸,宋代,张埴,

回首桃花只俗休,还君本色一篱秋。

小儿德祖渠何见,不认杨梅个话头。

97

政黄牛赞

政黄牛赞,宋代,释慧开,

资福从来不识羞,橘皮熟炙逞风流。

倚筇懒贤侯不命,又却骑牛更觅牛。

87

白茅洞

白茅洞,宋代,陈洵直,

茅君职守屡经年,悬窦回中坐几仙。

酒瓮若盈吾欲客,不须灵窍仰观天。

100

澄虚观玉皇阁次韵

作者:陈深(宋代)

澄虚观玉皇阁次韵,宋代,陈深,

岿然高阁镇吴州,妙手应烦玉斧修。

万叠红云凝实座,一轮白日抱瑈楼。

濛濛灏气疑浮蜃,炯炯神光远射牛。

终待留侯辞富贵,还来相伴赤松游。

7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