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寿淮东制置)

饮马咸池,总辔昆仑,横骛九州。庆中兴机会,天生山甫,非常事业,天授留侯。左搏龙蛇,右驯虎兕,万里中原谈笑收。功名早,便貂蝉猎猎,飞出兜牟。

新氓无限欢讴。尽卖剑卖刀归买牛。正麦摇熏吹,黄迷断垄,秧涵朝雨,绿遍平畴。眼底太平,不图再见,罗拜焚香青海头。从今去,愿君王万岁,元帅千秋。

81

诗文译文

饮马咸池,总辔昆仑,横骛九州。

庆中兴机会,天生山甫,非常事业,天授留侯。

左搏龙蛇,右驯虎兕,万里中原谈笑收。

功名早,便貂蝉猎猎,飞出兜牟。

新氓无限欢讴。尽卖剑卖刀归买牛。

正麦摇熏吹,黄迷断垄,秧涵朝雨,绿遍平畴。

眼底太平,不图再见,罗拜焚香青海头。

从今去,愿君王万岁,元帅千秋。

诗文赏析

饮马咸池,总辔昆仑,横骛九州。

庆中兴机会,天生山甫,非常事业,天授留侯。

左搏龙蛇,右驯虎兕,万里中原谈笑收。

功名早,便貂蝉猎猎,飞出兜牟。

新氓无限欢讴。尽卖剑卖刀归买牛。

正麦摇熏吹,黄迷断垄,秧涵朝雨,绿遍平畴。

眼底太平,不图再见,罗拜焚香青海头。

从今去,愿君王万岁,元帅千秋。

这首诗词以豪迈的气势表达了对国家兴盛和君主权威的赞颂和祝愿。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象和英勇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的繁荣和君王的长久统治的美好祝愿。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骑马畅游在咸池上,驾驭着众多名马,横跨在昆仑山上,纵横驰骋于九州大地之间。这种豪情壮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中兴的庆贺和对君主的赞美。

诗中还描绘了诗人左手搏击巨龙和毒蛇,右手驯服猛虎和狮子,在万里中原收复失地,轻松谈笑。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英勇抵御外敌,夺回失地的自豪和自信。

诗词中提到了功名早,貂蝉飞出兜牟(指早日获得功名,比喻得到美好的前程),新氓(指新出现的人才)无限欢呼,以及卖剑卖刀购买牛的情景,揭示了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接下来的描写是麦浪摇曳、黄土迷蒙,稻苗含着朝露,绿色遍布平原。这些景象表达了农业丰收和社会的繁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表示不再追求名利,而是抱着平安的心情,在青海头虔诚地烧香,向天地祈愿。诗人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君王万寿无疆,元帅千秋不朽。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雄壮的笔调和豪情万丈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兴盛和君主权威的赞美和祝愿。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象和英勇的形象,展示了对国家的希望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其他诗经

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

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宋代,晁说之,

门地何人论甲乙,碧梧丹凤重徘徊。

前时五相继三相,此日西台望北台。

器业云霄能我有,功名钟鼎待时来。

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

11

如梦令 七夕风雨

如梦令 七夕风雨,明代,张凤翼,

狼藉芳筵瓜果,妒煞无情风雨。拆了鹊边桥,怎把佳期留住。

知否,知否,一夜泪痕深注。

22

摸鱼儿·送春

作者:张翥(元代)

摸鱼儿·送春,元代,张翥,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断水天远。

71

游何山

作者:苏轼(宋代)

游何山,宋代,苏轼,

今日何山是胜游,乱峰萦转绕沧洲。

云含老树明还灭,石碍飞泉咽复流。

遍岭烟霞迷俗客,一溪风雨送归舟。

自嗟尘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头。

77

一雨二十日

作者:陆游(宋代)

一雨二十日,宋代,陆游,

一雨二十日,雨意殊未阑。

我庐大泽中,四顾烟水宽。

东家有小舟,借我不作难。

鸬鹚与鵁鶄,自是平生欢。

更作十日期,水浅生水滩。

相与极幽赏,勿待江月残。

31

冬夜泛舟有懹山南戎幕

作者:陆游(宋代)

冬夜泛舟有懹山南戎幕,宋代,陆游,

钓船东去掠新塘,船迮篷低露篛香。

十里澄波明白石,五更残月伴清霜。

飘飘枫叶无时下,嫋嫋菱歌尽意长。

谁信梁州当日事,铁衣寒枕绿沉枪。

91

夜寒遣兴

作者:陆游(宋代)

夜寒遣兴,宋代,陆游,

道人颓然寄北窗,愁魔百万一笑降。

夜阑酒渴有奇梦,吞楚七泽吴三江。

孤村萧萧雨解雪,寒犬噤卧饥鼠啮。

拥衾危坐待天明,白首忍穷心似铁。

74

同王浚贤良赋龟得升字

同王浚贤良赋龟得升字,宋代,王安石,

世传一尾龟百龄,此龟逮见隋唐兴。

虽然天幸免焦灼,想屡缩颈愁严凝。

前年赴满不量力,欲替鳌负三崚嶒。

番禺使君邂逅见,知困簸荡因嗟矜。

疾呼余且设网取,以组系首龟穿绳。

北归与俱度大庾,两夫贔屭苦不胜。

舣船秦淮担送我,云此一可当十朋。

昔人宝龟谓神物,奉事稿骨尤兢兢。

残民灭国递争夺,有此乃敢司黎烝。

於时睹甲别贵贱,太卜藏法传昆仍。

岂如元君须见梦,初知欢喜得未曾。

自从九江罢纳锡,众渔贱弃秋不登。

卜人官废亦已久,果猎谁复知殊称。

今君此宝世莫识,我亦坐视心瞢瞢。

搘床才堪比瓦砾,当粟孰肯捐斗升。

糁头腥臊何足嗜,曳尾污秽适可憎。

盛溲除聋岂必验,蹈背出险安敢凭。

刳肠以占幸无事,卷壳而食病未能。

如闻翕息可视效,乃往有堕崖千层。

仰窥朝阳俯引气,亦得难老如冈陵。

谅能学此真寿类,世论妄以虫疑冰。

嗟余老矣倦呼吸,起晏光景难瞻承。

但知故人所玩惜,每戒异物相侵陵。

唯忧盗贼今好卜,夜半劫请无威惩。

复恐嚵夫负之走,并窃老木为薪蒸。

浅樊荒圃不可保,守视且寄锺山僧。

28

秋夜二首 其一

秋夜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客卧书颠倒,虫鸣坐寂寥。残灯生暗晕,重露集寒条。

真乐闲尤见,深禅静更超。此怀无与晤,拥鼻一长谣。

71

寄题邹有常爱莲亭

寄题邹有常爱莲亭,宋代,杨万里,

道乡先生有族子,卜筑富川弄江水。

更穿两沼磨碧铜,分种芙蕖了秋事。

一沼花白一沼红,新亭恰当红白中。

此花不与千花同,吹香别是濂溪风。

49

与张焘太博行忻代间因话江山作

与张焘太博行忻代间因话江山作,宋代,范仲淹,

数年风土塞门行,说着江山意暂清。

求取罢兵南国去,满楼苍翠是平生。

78

答甘允从寄海东白纻

作者:虞集(元代)

答甘允从寄海东白纻,元代,虞集,

海国綀衣雪色明,寄将千里见高情。著随野鹤浑相称,行近沙鸥亦不惊。

江露满船歌醉起,炉烟携袖忆诗成。秋风游子偏愁予,谁采芙蓉共晚晴。

69

六月初八日过龙洞纳凉树阴下酌泉待月而行

作者:张嵲(宋代)

六月初八日过龙洞纳凉树阴下酌泉待月而行,宋代,张嵲,

绝壁不带土,一日千仞青。

何年架危阁,窱窕陵青冥。

仰观众树姿,俯听大壑声。

山空响互答,隐辚心所惊。

人生几何时,冒此绝险行。

虽获须臾快,未偿百年生。

龙洞视正黑,水为琴筑鸣。

层岩积阴厚,六月如寒冰。

泉甘聚壑小,洞深秘神灵。

天设境自绝,地近人乃轻。

独坐荫佳桂,峰高日西倾。

薄暮来者少,长风始清泠。

赏会匪初望,徘徊但含情。

坐见山月上,众景纷纵横。

密林栖鸟定,始复事前征。

50

初夏晚兴

作者:张嵲(宋代)

初夏晚兴,宋代,张嵲,

微月破幽树,草露生夕凉。

夏木纷已成,时禽暮归翔。

閒花自白红,无人领幽芳。

晚沐岸轻帻,披衣暂倘佯。

外徇志自局,理会言可忘。

俯仰婚宦初,未省离土疆。

那知天壤内,有地名魏塘,

朅来岁再华,及此身方强。

岂但理茨栋,种树日望长。

分将百年身,送老湖海荒。

人生等如寓,何必还故乡。

65

富景园诗

富景园诗,宋代,周端臣,

地比诸园小,池从前代开。犹馀乔木在,曾见上皇来。

幽径埋黄叶,空庭老绿苔。荒寒吟思怯,落日独徘徊。

59

二月十日夜雨起书曾移忠禾谱后

作者:赵蕃(宋代)

二月十日夜雨起书曾移忠禾谱后,宋代,赵蕃,

去年秋旱冬尤剧,一雪不能濡土瘠。

立春日雨虽应时,到今阙然又几日。

游人但欣春物荣,农夫痛心田未耕。

我因于役偶适野,骇见蓬勃烟埃生。

我今一官非劝农,为民闵雨常颙颙。

如闻春寒雨之候,病骨不惮添衣重。

朝来数点初蔌蔌,势压黄昏成霡霂。

虽云润物要无声,未救田畴龟背暴。

眼前市籴虽云贱,复道输租钱乏见。

从来谷贱必伤农,政亦何能堪此旱。

天公用意何难为,三日为霖事可知。

区区折腰困日籴,苦忆村舂宿雨时。

屠龙先生曾夫子,著书斤斤良有以。

往曾持献儒林苏,为歌秧马附书尾。

髯孙知我此书爱,遗我殷勤意何在。

世人菽麦或未分,而翁有意除稊稗。

我今一官故不堪,此书归田为指南。

便当教儿罢群读,读此宁忧饭不足。

11

徐提干为沈运使种竹于上饶新居昭礼有诗蕃同

作者:赵蕃(宋代)

徐提干为沈运使种竹于上饶新居昭礼有诗蕃同,宋代,赵蕃,

玉谿佳山水,不减阆州南。

新居助幽深,所万成竹参。

徐郎亦如事,知公幽趣耽。

过溪买龙雏,云根破烟岚。

地形择便宜,土壤泉亦甘。

春雷一番筍,要戒园翁馋。

邻进而约来往,要须开径天。

风月无常主,平分未为贪。

定有王子猷,造门不舆蓝。

啸咏忘主宾,用意端不凡。

政尔功名迫,此事未易谭。

待公幅巾归,我亦脱青衫。

89

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圣朝无阙政,贱子有私忧。盗贼何多报,边防益弛谋。

循良宜择守,德政合交脩。怀此言无路,公今近冕旒。

53

卜居二首

卜居二首,宋代,赵友直,

出郭虽超俗,尘嚣亦蕃骈。

以此感日蹙,拟耕牛山田。

溪湖相输灌,扁舟恣洄沿。

似兹安乐径,允可置一椽。

匪自耽寥寂,与彼坟墓牵。

50

开元广寒词

作者:武衍(宋代)

开元广寒词,宋代,武衍,

桂华珠殿水精楼,柘袖笼香乙夜游。

飞下银桥人不觉,月明三十六宫秋。

8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