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石之中有道存,岩岩气象峻于天。
巍乎近取舜为法,早尔如群孔在前。
跨六鳌头观戴极,出群龙首要承乾。
圣门所重非科第,向上工夫合勉旃。
一块卷曲的石头中蕴藏着道义,
山岩高耸,气势峻峭,直插云霄。
伟岸的景象如同靠近时代楷模舜,
早已在前人中名列群孔。
横跨六只海龟头仰视戴冠至极,
出众的龙首臣服于天命之下。
圣门(指儒门)所重视的不是官职荣誉,
要向上奋斗,不断努力。
这首诗以儒家经典文化为基调,表达了吴文震对儒家理念的崇尚和追求。他认为,碌碌无为的科第并不是儒门所看重的,而是应该追求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和行动。
第一句“卷石之中有道存”表示他相信在看似平凡的事物中也有深刻的道理存在,要去发现和领悟。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形容壮观的山岩来表达自然造物的威严和壮丽,用来比喻舜和孔子这些伟大的先贤。
“六鳌头”和“群龙首”是对位高权重的人的比喻,强调他们的功绩和地位,同时也表现出崇拜的情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吴文震对儒家价值观的执着和追求,强调儒家学问是需要不断进取的,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工夫,才能够得到圣门的认同和接纳。
整首诗以儒家思想为底蕴,展示了吴文震对于德行、知识和修养的崇尚,以及追求至善的精神追求。
吴文震,字谹发,番禺(今广东广州)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调郁林州司户。历南恩州司法,通判新州、钦州。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由全州通判权知道州。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四有传。今录诗三首。
梁州序 步冰持饯春原韵,清代,潘榕,
欢娱易尽,繁华阅遍。两鬓萧萧全换。空余秃管,写来艳影犹妍。
痴因恨惹,梦逐春归,忍把离筵饯。明知此别虽云暂。
怎奈光阴苦暮年。休孤负,金樽浅。
梅月双清,明代,郑韺,
君不见铁石枝头灿玉霞,暗花浮动山人家。诗翁骑驴问消息,处士养鹤成丹砂。
又不见蟾蜍踏过清虚府,听彻霓裳羽衣舞。琴声错落来西厢,掉影杳落下南浦。
九重碧落浮清光,万顷连云映疏影。乾坤灏气清可人,月下仿佛梅花神。
姮娥为报东皇信,一枝占断江南春。与君秉心同岁寒,春花秋月无情看。
轩居寂寞夜吟苦,朔风凛凛吹阑干。华光道士画无敌,双清写就千金值。
几回洞府露真传,元恐诗人不曾识。驿使传来赠与君,冀君志节超等伦。
梯云鼎羹世稀有,对此还思效古人。
送蔡奕同年,宋代,刘敞,
功名贵早达,时俗轻小官。念子两未适,出门何独欢。
古贤有禄仕,先圣戒色难。义慊固为美,势卑岂足叹。
采兰岁云暮,接淅心不安。宛转腰间丝,崔嵬头上冠。
车马有光辉,里闾有耸观。勉旃爱玉体,自致青云端。
送祖龙学赴陕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宋代,江休复,
西掖门外驻征轩,修书院中倾别酒。
诸公磊落公具来,顾我衰迟亦何有。
祖侯銜使才北归,亟请甘棠复西走。
函关候吏齐引领,翰林主人惜分手。
高谈抵掌华屋头,赋咏题诗乐难朽。
飞觞举白至无算,击楫誓清不殓九。
着鞭壮士空后时,隐几先生仍丧偶。
定国能饮动论石,山公雅望潜增斗。
纷纷醉袂影就判,怊怅高阳一狂叟。
观闍梨庵高树梅花盛发一首,宋代,苏籀,
臞儒花裓戒,畴昔井眉箴。
危绿擅丘壑,攒丛芗弁簪。
殷勤莳芳墢,浪莽纵疏森。
迥映晴空馥,乘凌阴霰任。
狂俦萦栩蝶,尤物富芳心。
玉蕊真人驭,铃斋水部吟。
烧灯助斜月,吹角伴横参。
树下幽禅观,琼蕤政糁襟。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