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憩店茆轩

作者:廖刚(宋代)

茅轩有何好,小驻客心宽。始觉安居乐,无如行路难。

25

廖刚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其他诗经

上南行十二首 其四

作者:方回(宋代)

上南行十二首 其四,宋代,方回,

七里南山边,更作三里程。十里旧榷界,双桥酒有声。

身老友朋尽,事殊时代更。茅店迷处所,饮徒眠九京。

81

浣溪沙(新安驿席上留别)

浣溪沙(新安驿席上留别),宋代,范成大,

送尽残春更出游。风前踪迹似沙鸥。浅斟低唱小淹留。月见西楼清夜醉,雨添南浦绿波愁。有人无计恋行舟。

56

东坡八首(并叙)

作者:苏轼(宋代)

东坡八首(并叙),宋代,苏轼,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焉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下隰种秔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

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

家童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自昔有微泉,来従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

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作之。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蜀人以细雨为雨毛。

稻初生时,农夫相语稻针出矣。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蜀中稻熟时,蚱蜢群飞田间,如小蝗状,而不害稻。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

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

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

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

(李公择也。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

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

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

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

家有十亩竹,无时客叩门。

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

従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餐。

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

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马生本穷士,従我二十年。

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23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作者:苏轼(宋代)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宋代,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梁、罗,迟、适小名)。

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21

种德亭,并叙

作者:苏轼(宋代)

种德亭,并叙,宋代,苏轼,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朮香。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

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我欲东南去,再观双桧苍。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19

咏怪石

作者:苏轼(宋代)

咏怪石,宋代,苏轼,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

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

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

碪础则甲斮,砥砚乃枯顽。

于缴不可碆,以碑不可镌。

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

谁知兹石本灵怪,忽从梦中至吾前。

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

渐闻{左石右宫}{左石右隆}声,久乃辨其言。

云我石之精,愤子辱我欲一宣。

天地之生我,族类广且蕃。

子向所称用者六,星罗雹布盈溪山。

伤残破碎为世役,虽有小用乌足贤。

如我之徒亦甚寡,往往挂名经史间。

居海岱者充禹贡,雅与铅松相差肩。

处魏榆者白昼语,意欲警惧骄君悛。

或在骊山拒强秦,万牛汗喘力莫牵。

或从扬州感卢老,代我问答多雄篇。

子今我得岂无益,震霆凛霜我不迁。

雕不加文磨不莹,子盍节概如我坚。

以是赠子岂不伟,何必责我区区焉。

吾闻石言愧且谢,丑状炊去不可攀。

骇然觉坐想其语,勉书此诗席之端。

6

庚申东园花发二首

庚申东园花发二首,宋代,杨万里,

桃蹊李径旧分栽,红白教他各自开。

可是桃花逞颜色,一枝穿过李花来。

31

送沈次鲁南游(一作卢堠石送沈次鲁)

作者:陈陶(唐代)

送沈次鲁南游(一作卢堠石送沈次鲁),唐代,陈陶,

高台赠君别,满握轩辕风。落日一挥手,金鹅云雨空。
鳌洲石梁外,剑浦罗浮东。兹兴不可接,翛翛烟际鸿。

30

饯田尚书还兖州

作者:张谓(唐代)

饯田尚书还兖州,唐代,张谓,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
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明朝郭门外,长揖大将军。

54

遣意

遣意,宋代,赵汝燧,

要静静不得,风吹竹打檐。栏摧呼匠葺,碑脱遣儿黏。

夜短睡常欠,天阴病转添。扶衰归密室,更下面前帘。

95

题顺宁壁

作者:王遂(宋代)

题顺宁壁,宋代,王遂,

养得翔鸾舞凤枝,不知雨露几含滋。

但同栎社长无用,留作明堂柱石姿。

6

春景 其三 孤舟乱春华

春景 其三 孤舟乱春华,宋代,刘辰翁,

晴日孤舟好,溪流带岸斜。浮游忘世虑,烂熳乱春华。

朝共渔穿港,暮随鸥宿沙。却知桃有路,惟见柳无涯。

蓑舞村村酒,罾歌处处花。群仙惊再见,留宿武陵家。

7

饯紫微高侍郎朝天

作者:岳珂(宋代)

饯紫微高侍郎朝天,宋代,岳珂,

紫微星郎天上客,身是南宫小宗伯。

斗杓夜转天门开,平地一声惊霹雳。

已将椽笔提斯文,更决河汉排风云。

银潢直下洗戈甲,坐看九陌狂流奔。

黄金为台玉为帐,有眼须看舍人样。

绍兴季岁说雍公,曾冠貂蝉登上相。

峨嵋山高钟异人,昔年相国今后身。

声名何尝岷蜀隔,草木仍是江淮春。

君不见嘉熙圣主躬神武,法祖整军荡强虏。

又不见魏公一战平麟猊,次年子月一废齐。

天心废兴真有待,肯以贪残易仁爱。

大数恰逢一百年,埽穴犁庭当复再。

今年又自淮西来,右相勋名传九{左土右亥}。

旄头黑云坠西北,两两比色明三台。

先朝贝州妖贼起,若比此胡仅蜂蚁。

当时礼部文侍郎,一日奏凯同平章。

74

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 其四

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 其四,宋代,俞德邻,

事丛缘网密,意广忌才疏。浩浩皇风远,迟迟化日舒。

俗移三纪后,德洽百年馀。擿伏非仁政,生民本一初。

36

山居

作者:陈辅(宋代)

山居,宋代,陈辅,

山居老树秋还青,山下渔舟傍晚汀。

一笛月明人不识,自家吹与自家听。

71

有怀

作者:韩淲(宋代)

有怀,宋代,韩淲,

相从樵隐对秋风,云气遥连沧海东。浮世从前多去马,空山依旧少来鸿。

水生处处雨初足,稻熟家家饭不穷。我亦醉翁门下士,閒中惟觉句难工。

97

咏芙蓉与菊花

作者:杜范(宋代)

咏芙蓉与菊花,宋代,杜范,

秋光浓欲滴,结束东篱花。

糁糁纷点缀,戢戢相参差。

渊明太好事,言乐酌流霞。

谁云制颓龄,为与霜争华。

映水开芙蓉,丽色如春葩。

谩以拒为名,青女不能加。

持此问渊明,何乃吝齿牙。

门外风如箭,黄落满天涯。

58

杜鹃花

杜鹃花,宋代,柳桂孙,

金鸭香烧午夜烟,空弹宝瑟怨流年。

东风一架蔷薇雪,老尽春风是杜鹃。

68

贤女浦 其一

作者:汪革(宋代)

贤女浦 其一,宋代,汪革,

贤女标名几度秋,行人抚事至今愁。湘云楚雨知何处,月冷风悲江自流。

4

人日雪

作者:谢翱(宋代)

人日雪,宋代,谢翱,

连年逢此日,寂寞在山居。故国云归尽,高杉雪下初。

阴霾占户口,雷电失天书。可得俱无事,清吟始晏如。

1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