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茗台

作者:汪任(宋代)

石梯千级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暂停。

旋汲灵泉煮佳茗,渴心滋润困魔醒。

94

诗文译文

石梯千级杖藜行,

行到山腰足暂停。

旋汲灵泉煮佳茗,

渴心滋润困魔醒。

诗词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写了一个人从山下爬上千级石梯,步行到山腰后停下来。在这里,他发现了一泉灵泉,准备煮茶。他迅速地以杖草搭建茶炉,从泉水中汲取水源,开始煮泡美味的茶叶。茶因其清香滋味等特点,带给他渴望的心灵(渴心)一种滋润和提醒,犹如解除了心中的困扰和魔障。

诗文简析

《煮茗台》是宋代汪任创作的一首诗词,其中描述了一个人在山上行走时,发现一泉灵泉,便停下来煮茶。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茶的煮制过程,传达了茶的独特魅力和对人心灵的滋润作用。

诗文赏析

石梯千级杖藜行,

行到山腰足暂停。

旋汲灵泉煮佳茗,

渴心滋润困魔醒。

诗词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写了一个人从山下爬上千级石梯,步行到山腰后停下来。在这里,他发现了一泉灵泉,准备煮茶。他迅速地以杖草搭建茶炉,从泉水中汲取水源,开始煮泡美味的茶叶。茶因其清香、滋味等特点,带给他渴望的心灵(渴心)一种滋润和提醒,犹如解除了心中的困扰和魔障。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石梯、山腰、灵泉、煮茶等细节,传达出茶对心灵的滋润和提醒作用。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还具有抚慰人心灵的功效。作者将茶的制作过程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抒发了对茶的喜爱和对自然、人类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流畅的句式展示了作者对茶的品味和心灵滋润的体验。通过描绘茶的制作过程,引发了读者对茶的美好滋味和心灵陶冶的思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文情怀的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让人沉浸于茶的香气和山水的美景之中。

汪任

汪任,号凤山居士,鄱阳(今江西鄱阳)人。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知英州。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今录诗八首。

其他诗经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九

作者:左纬(宋代)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九,宋代,左纬,

妻儿共一区,日夜谨相守。遥惊白旗来,不觉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闻哭声,相见真成偶。

60

偈颂九十三首

偈颂九十三首,宋代,释梵琮,

九月尽,十月初。

山下开田,山上开炉。

开田要博饭吃,开炉暖热身躯。

78

风入松(寿恕齐谢待制)

风入松(寿恕齐谢待制),宋代,陈允平,

西清人住水云乡。心静日偏长。闲中自乐壶天趣,笑红尘、谁是羲皇。垒嶂双溪争似,西湖雨色晴光。
碧龟巢处藕花香。波影浸书床。庭前一种红兰树,薰风又、吹长瑶芳。竹外椿前舞采,柳边槐底鸣榼。

58

浣溪沙

作者:王质(唐代)

浣溪沙,唐代,王质,

征雁年来得几回。春风无雁带书归。故应春瘦减春衣。
花柳伤心经岁月,江湖无梦失津涯。到家无树不红飞。

68

作者:王粲(两汉)

诗,两汉,王粲,

吉日简清时。

从君出西园。

方軐策良马。

并驰厉中原。

北临清漳水。

西看柏杨山。

回翔游广囿。

逍遥波渚间。

1

琵琶亭

琵琶亭,宋代,欧阳修,

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涕泫然。

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此去更三千。

21

见志诗二首 其二

见志诗二首 其二,两汉,仲长统,

大道虽夷,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古来绕绕,委曲如琐。

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百家杂碎,请用从火。抗志山西,游心海左。元气为舟,微风为柁。

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83

元夕同杂宾里中观放烟火

作者:刘绘(明代)

元夕同杂宾里中观放烟火,明代,刘绘,

银汉低回度月华,琼钩宝柱绾灯纱。

宛转萦烟随绣骑,徘徊照影逐香车。

飞甍遥望如平乐,曲巷相逢似狭斜。

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凤吐花。

凤花龙烛光云陌,娈童艳女连歌席。

荷盖亭亭葆羽翻,芝幢渺渺兰辉畐。

鸳鸯阁上舞飞仙,翡翠屏前淹醉客。

枞金叠鼓转层台,绛火银花映杂苔。

乍见朱尘连雾卷,还看薰燧乱星回。

赤熛忽掣金绳断,丹洞齐烘玉琐开。

蟠空百丈灵虬绕,簇幔千行紫蝶来。

紫蝶飞飞散帘箔,流萤的的穿高阁。

电影迎前霹霹惊,瑶光缀后天花落。

扶桑波上浴奔鲸,蕊珠树底翻丹鹤。

毒瘴熏时解麝膏,残霞剪断飘芳藿。

麝膏芳藿夜将阑,蔓延剧戏几回看。

铁铗烬销歌曲转,铜荷溜滴舞衣单。

鹊飞玄渚星河没,龙口流珠漏水寒。

遥思内苑鳌山起,喷烟射火春宵里。

千旗万队绕西城,地转天回连北里。

豹脂熊髓照无休,宝炬轻烟散五侯。

羽林宅畔龙媒集,虢国园中凤跸留。

翠焰金砂长夜宴,火桂炮鸾拂曙收。

鱼眼摇灯半明灭,虹梁霞缕黄昏彻。

繁华富贵目前欢,却笑娲媓补天裂。

可怜刘向只穷经,夜月春风不系情。

翩翩公子尝相问,草阁囊萤误一生。

13

故理刑陈公卧子有大功於吾瓯粤而祀典未备以嫌忌也秋塍偶商及之予请援太守汤公之例祠之书院中

故理刑陈公卧子有大功於吾瓯粤而祀典未备以嫌忌也秋塍偶商及之予请援太守汤公之例祠之书院中,清代,全祖望,

东阳许都难,几社典之相始终。不有贤司李,漫天祸且遍浙东。

功成辞赏去,欲以此意谢闇公。孤忠践妖梦,二千年上感殷通。

竟殉华亭鹤,上觐思陵攀堕弓。可怜故部民,尚抚甘棠生馀恫。

何地荐溪毛,春猿秋鹤飞吟中。圣朝已不讳,亡国之恨如冰融。

蕺山有精舍,聊分一座志报功。请看五犀石,太守祠祀将无同。

长哦禊水诗,定有灵旂飒飒来吴淞。

90

蓦山溪

作者:谢懋(宋代)

蓦山溪,宋代,谢懋,

厌厌睡起,无限春情绪。柳色借轻烟,尚瘦怯、东风卷舞。海棠红皱,不奈晚来寒,帘半卷,日西沉,寂寞闲庭户。飞云无据。化作冥濛雨。愁里见春来,又只恐、愁催春去。惜花人老,芳草梦凄迷,题欲偏,琐窗纱,总是伤春句。

88

被责三十年蒙恩召还行在方驻跸钱塘书呈子常侍郎

被责三十年蒙恩召还行在方驻跸钱塘书呈子常侍郎,宋代,赵令畤,

三十馀年一梦同,向来朝士尽沈空。如今白首趋行阙,不是当年长乐钟。

23

和高子文秋兴二首 其二

和高子文秋兴二首 其二,宋代,宇文虚中,

摇落山城莫,栖迟客馆幽。葵衰前日雨,菊老异乡秋。

自信浮沈数,仍怀顾望愁。蜀江归棹在,浩荡逐春鸥。

80

岁寒堂

岁寒堂,宋代,宇文虚中,

洞户延清吹,庭除贮绿阴。不随风月媚,肯受雪霜侵。

润入珠泉爽,声传玉帐深。主人留胜赏,同此岁寒心。

20

送逸归上饶赴试

作者:赵蕃(宋代)

送逸归上饶赴试,宋代,赵蕃,

谓汝可勿去,汝去意已坚。

念欲终不遣,汝请倍谆然。

平时父母傍,一事略不与。

及今身自行,凡百谁汝护。

况当苦炎热,道远不可说。

晚须背斜阳,晓要踏残月。

墟落乃可尔,陂湖深戒之。

药物务频进,童马勿过疲。

得失渠有命,勉旃非日竞。

汝解事文科,吾其老三径。

汝归见吾友,见叔仍见舅。

为道糠覈肥,无奈相思瘦。

38

分题得古香炉

作者:李廌(宋代)

分题得古香炉,宋代,李廌,

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

埏陶异甓砾,香火近神只。

冷暖非恒德,兴衰彼一时。

舍兹何所适,尔意勿迟迟。

80

出郊

出郊,宋代,赵汝绩,

难得晴如许,春游第一番。

鸟啼花底树,云裹面前山。

马跃平沙地,帆投落日村。

戏呼渔子问,吾与汝谁闲。

83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六 卧龙石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六 卧龙石,宋代,郭祥正,

龙卧苍山下,岂知今古春。不忧雷雨作,头角本非真。

43

赠妓 其二

作者:王称(明代)

赠妓 其二,明代,王称,

竹枝歌送君,锦瑟不堪闻。欲识芳心恨,愁将宝带分。

碧峰留黛墨,秋水学湘裙。明日阳台上,空瞻一段云。

88

商山四皓和罗彝正韵

作者:陈炜(明代)

商山四皓和罗彝正韵,明代,陈炜,

生子不嗣汉,花颜为谁好。阴虹浊太阳,前星暗穹昊。

谁知安汉功,乃属避秦老。赤松已先几,紫芝犹未槁。

出山还入山,白云可重扫。不见韩与彭,门巷委荒草。

8

题普慈官舍竹轩

题普慈官舍竹轩,宋代,员兴宗,

一生悯悯寄儒冠,客路羁愁特地寒。拟倩幽梅当供给,旋添疏竹报平安。

5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