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山远访於西岑寄

东东魏国之云仍,一清不减玉壶冰。

生平闭户养真素,隐节久为人所称。

远来访我青莲嶂,道骨仙风极閒旷。

正是秋风落叶时,坐石分题语尤壮。

奈何暂合还又分,匆匆不得尽殷勤。

如今相忆难相见,日日长歌日莫云。

18

诗文译文

东东魏国之云仍,

一清不减玉壶冰。

生平闭户养真素,

隐节久为人所称。

远来访我青莲嶂,

道骨仙风极閒旷。

正是秋风落叶时,

坐石分题语尤壮。

奈何暂合还又分,

匆匆不得尽殷勤。

如今相忆难相见,

日日长歌日莫云。

诗文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释文珦致远方友人的一首寄语诗。诗人描述了自己平素深居简出、修炼道家之道、追求清静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以此获得了人们的赞誉。友人远道而来,访问了诗人所居的青莲山嶂,感受到了那里的仙风道骨与宁静祥和。此时正值秋风落叶的时节,诗人与友人坐在石头上,分题相对,表达了彼此间的壮志豪情。然而,时间匆匆,相聚虽有短暂,却又不得不分离,无法尽情地表达心中的殷勤之情。如今彼此相忆,却难以再次相见,每日长歌,却无人能听到。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诗人以闭户养真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得到了他人的认可与称赞。友人远来访问,诗人通过描绘青莲山嶂的景色,表达了那里仙风道骨的氛围和宁静祥和的境界。秋风落叶的景象与两人坐石分题的场景相呼应,展现出坚定的豪情壮志。然而,诗人也感叹时间匆匆,暂时的相聚又必须分离,无法尽情表达内心的殷勤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彼此思念的情感,长歌唱不出,日复一日,却无人能够理解。

整首诗以简约而深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友情的向往与思索。诗人通过自身的生活态度,传达了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有限的思考。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将诗人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带给人们对自然、友情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其他诗经

河传 同次泉登夔州南城

作者:冯煦(清代)

河传 同次泉登夔州南城,清代,冯煦,

城阙。愁绝。落花时。野戍残旂雨微。峡中一春无雁飞。

相思。北来音信稀。

十二青楼临大道。春渐老。处处生芳草。杜鹃啼。人未归。

路迷。片帆吹又西。

28

丑奴儿

丑奴儿,宋代,晏几道,

昭华凤管知名久。长闭帘栊。日日春慵。闲倚庭花晕脸红。
应说金谷无人后,此会相逢。三弄临风。送得当筵玉盏空。

28

【仙吕】点绛唇 闺愁

【仙吕】点绛唇 闺愁,元代,贯云石,

花落黄昏,暮云将尽,专盼青鸾信。宝兽香焚,又到愁时分。

【混江龙】相思慰闷,绣屏斜倚正销魂。带围宽尽,消减精神。翠被任薰终

不暖,玉杯慵举几番温,鸾钗半鹑蝉鬓,长吁短叹,频啼痕。

【寄生草】琼簪折,宝鉴分。今春又惹前春恨,泪珠儿滴尽愁难尽,瘦庞儿

不似当时俊。思量几度甚时休,相思满腹何年尽?

【金盏儿】风逼透绣罗衾,风刮散楚台云。檐间铁马风敲韵,风摇闲阶翠竹

不堪闻。风筛帘影动,风传漏声频。风熏花气爽,风弄月华昏。

【后庭花】兽炉中香倦焚,银台上灯渐昏。罗帏里和衣睡,纱窗外曙色分。

想情人,起来时分,蹀金莲搓玉笋。

【赚煞】捱的到天明,却有谁亻秋问?咋夜和衣睡把罗裙皱损。一面残妆空

泪痕,日高也深院无人。掩重门,烦恼向谁论?独对菱花整乱云。恰待向瘦庞儿

上傅粉,欲梳妆却心困,气长吁呵的镜儿昏。

100

论功歌诗

作者:班固(两汉)

论功歌诗,两汉,班固,

因露寝兮产灵芝。

象三德兮瑞应图。

延寿命兮光此都。

配上帝兮象太微。

参日月兮扬光辉。

1

蜉蝣行

作者:陆游(宋代)

蜉蝣行,宋代,陆游,

蜉蝣至细能知时,舂风磑雨占无遗。

蜻蜓满空乃不知,庭除一出无归期。

乐哉蜻蜓高下飞,蜉蝣未尽何忧饥。

檐间蜘蛛亦伺汝,吐丝织纲腹如鼓。

16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南北朝,谢灵运,

季秋边朔苦。

旅鴈违霜雪。

凄凄阳卉腓。

皎皎寒潭絜。

良辰感圣心。

云旗兴暮节。

鸣葭戾朱宫。

兰巵献时哲。

饯宴光有孚。

和乐隆所缺。

在宥天下理。

吹万羣方悦。

归客遂海隅。

脱冠谢朝列。

弭棹薄枉渚。

指景待乐阕。

河流有急澜。

浮骖无缓辙。

岂伊川途念。

宿心愧将别。

彼美丘园道。

喟焉伤薄劣。

27

三妇艳诗

三妇艳诗,南北朝,吴均,

大妇弦初切,中妇管方吹。小妇多姿态,含笑逼清卮。

佳人勿馀及,殷勤妾自知。

11

天长路别朱大山路却寄

作者:李回(唐代)

天长路别朱大山路却寄,唐代,李回,

驿骑难随伴,寻山半忆君。苍崖残月路,犹数过溪云。

75

白下投止承恩寺见壁上蕺山先生题字知为其旧寓也正襟览之

白下投止承恩寺见壁上蕺山先生题字知为其旧寓也正襟览之,清代,全祖望,

草莽孤臣剧可怜,僧寮一榻坐凄然。中枢学禁方封进,淮帅弹章又至前。

空有精诚感刺客,谁将血泪达穹天。百年末学重过此,肃拜如闻謦欬传。

12

夏日独居

夏日独居,宋代,王安国,

竹苗敷夏阴,萝蔓蔽朝亮。感此节物佳,百骸适无恙。

委蛇投广厦,萧瑟绝遗响。稍酬简编馀,俄得冠裾放。

身虽势利中,心随弦歌尚。默然想圣贤,游世无得丧。

抱关秉翟间,未分弃冗长。人生适意难,聊各安所乡。

69

得贡甫巢县书云阻风

作者:刘敞(宋代)

得贡甫巢县书云阻风,宋代,刘敞,

别离常作恶,衰老异他时。望望风波苦,悠悠见女悲。

江空人迹绝,天迥鸟飞迟。若复无双鲤,何由慰我思。

37

莲花

作者:王迈(宋代)

莲花,宋代,王迈,

莲花出自於泥中,过眼嫣然色即空。

争似泥涂隐君子,褐衣怀玉古人风。

47

寄建康老友

寄建康老友,宋代,赵庚夫,

朋旧多随秋叶风,与君心赏向来同。

十年相忆头先白,万里重分途更穷。

莼菜虽堪夸洛下,酒樽终是忆江东。

自从学道全无梦,直待亲逢紫陌中。

80

秋日谒清臣宗叔纪洞霄景二首

秋日谒清臣宗叔纪洞霄景二首,宋代,赵汝普,

欲挥尘事访名山,更羡吾宗吏事閒。

龙穴藏身空世虑,源泉抚掌傲人寰。

4

山背道中

山背道中,宋代,罗公升,

是间定可著吾家,流水深林一迳斜。

天下独清惟雪色,客中旧识是梅花。

妍媸颠倒惊时事,战伐纷纭老岁华。

风雨穷山为谁苦,故人何处岸乌纱。

18

送任师中任清江

作者:苏洵(宋代)

送任师中任清江,宋代,苏洵,

吾老尚喜事,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天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尝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

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间。

儒冠杂武弁,屡与毡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蒂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26

遣闷

作者:郑洪(宋代)

遣闷,宋代,郑洪,

柳叶参差杏叶团,桃花零落荠花圆。那知人事有今日,却忆风光似去年。

客路青春谁作伴,庭闱白发梦相牵。浓愁深似三江水,都在沧洲白马边。

42

石鼓(石城山西灵岩山也。旧说石鼓鸣即兵兴

作者:王宾(未知)

石鼓(石城山西灵岩山也。旧说石鼓鸣即兵兴,未知,王宾,

那似岐周有篆铭,雨淋青处土花生。

山灵休遣音声起,零落吴侬厌见兵。

84

次陈友韵

作者:杜范(宋代)

次陈友韵,宋代,杜范,

企望邻邦百里赊,一时文物数名家。惊人议论铿苍佩,落笔词章粲彩霞。

此日相逢真有幸,何年重会恐无涯。顾余何以为君别,多愧新诗屡拜嘉。

27

以易授玭有契於予心喜而成诗

作者:吴沆(宋代)

以易授玭有契於予心喜而成诗,宋代,吴沆,

早日功名世背驰,拟将文字疗寒饥。

虽无杜甫惊人句,庶免渊明责子诗。

总角宜兴俱脱颖,含哺应惠尚儿痴。

殷勤谢尔传心印,解后灵椿见五枝。

1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