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寺丞宰蓝田

作者:韩维(宋代)

君诚岩壑徒,出宰亦山县。

尚喜终南峰,苍翠不去眼。

春风吹征车,千里度灞滻。

到日胜事繁,花光老秦甸。

69

诗文译文

君诚岩壑徒,出宰亦山县。

尚喜终南峰,苍翠不去眼。

春风吹征车,千里度灞滻。

到日胜事繁,花光老秦甸。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李寺丞宰蓝田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和送行之情。诗中以山岳之形容,凸显李寺丞宰的高尚品质和远大志向。

首句“君诚岩壑徒,出宰亦山县。”表达了作者对李寺丞宰真挚的赞美。将其比喻为岩壑,形容他的品德高洁,出任宰相也如同在山岳之间居住一般。

接下来的两句“尚喜终南峰,苍翠不去眼。”表现了诗人对李寺丞宰追求卓越的态度的赞赏。终南山是古代著名的名山,被视为道教的圣地,因其美丽苍翠的景色,吸引了大量游客。诗人以此来形容李寺丞宰追求进取的目标,他眼中的远大前程犹如终南山的美景,永远不会褪色。

“春风吹征车,千里度灞滻。”这两句表现了送别的场景和行程的遥远。春风吹拂着行进的车辆,象征着旅程的开始。千里代表了漫长的路程,灞滻是一条河流的名称,意味着要跨越河流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两句表达了送行者对李寺丞宰远行的艰辛和祝福。

最后两句“到日胜事繁,花光老秦甸。”表现了送行者对李寺丞宰未来辉煌的期望。诗人希望他在到达目的地后,能够在繁忙的日子里取得更大的成就。花光老秦甸意味着李寺丞宰将在蓝田地区的秦甸尽情享受美好的景色和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山水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李寺丞宰高尚品质和远大志向的赞美,并寄予了对他未来辉煌的期望。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其他诗经

丙寅正月十日召诸王臣工集重华宫联句

作者:弘历(清代)

丙寅正月十日召诸王臣工集重华宫联句,清代,弘历,

韶年和乐会周亲,丽藻同赓翰墨臣。宴借传柑先令节,俗沿桃菜协良辰。

矞云已报三阶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声多催腊尽,梅花香发竞时新。

普天共仰升平庆,率土咸沾化育仁。击壤尧衢民气豫,纽芽禹甸物情訚。

匪今稔岁祥为大,自古天伦乐是真。回忆文筵歌撒荔,久铭帝德粲雕珉。

九重瑞霭舒佳景,六出琼葩应大钧。丝管清音天上至,琅玕古色座中陈。

曈昽旭日临青琐,缭绕祥烟护紫宸。一德景行先圣业,同堂嘉叙古风淳。

欣开锦席酬三叔,尚记仙诗和四宾。

铺首宜春书吉字,地衣送暖袭华裀。屏开鸾影辉丹宇,砌转鳌峰映碧峋。

列坐承恩齐搦管,分行肃侍俨垂绅。光生几研分题遍,响遏韶钧得句频。

银汉分支涵雨露,猊烟结篆引璘彬。礼陶乐淑私须克,孔思周情道在纯。

何必联吟誇有过,也知群擢愿希荀。九华枝外依仙岛,五色云中仰圣人。

骀荡风微腾紫盖,慈宁福厚锡苍旻。喜瞻陇麦千畴润,恰数阶蓂十叶匀。

鱼藻载歌恩似海,龙文健举笔如神。拜飏顿觉诗怀畅,衎乐过于酒味醇。

乳液广沾仙掌露,雕盘屡给大官珍。宝幡巧剪悬双胜,脆缕纷堆荐五辛。

渐转晴晖迟蔼蔼,微生阳气始礥礥。已教彩燕翔珠箔,未许青牛迓绮闉。

歌继柏梁宗异并,人来枵诣燕游申。爻占云陆鸿仪渐,风咏周南麟趾振。

湑露早叨陪上日,需云又庆值初旬。铿訇仙籁闻锵佩,优渥宫壶捧赐银。

祥启重华光糺缦,班随群列礼遵循。瑞云乐奏声盈耳,坚齿香浮醴入唇。

十八数符瀛苑侣,大千界乐化台民。辑圭剑履通重译,献赆梯航到八闽。

遍覆寰区唯岂弟,迪知宅俊在忱恂。芬馨馔玉颁缃核,皦绎摐金叶磬均。

艳发唐花嗤羯鼓,风回文沼蹙鱼鳞。丁冬莲漏来西极,错落珠灯缀大秦。

近傍御床邀异数,重扬天藻续前因。探源远溯龙门浪,觅韵艰披鸟道榛。

殿是集贤传雅事,职司簪笔步芳尘。诏宽礼数无拘束,喜溢天颜展笑嚬。

嘉会恰逢几暇顷,宠光兼被岁寒身。暖随东陆符星指,霁豁西山带雪皴。

敢拟欢娱同宴镐,为酬勤动想吹豳。庭罗宝树霞千叠,诗擘瑶笺韵几巡。

计日夜珠刚就满,笑看瑞叶尚馀津。

37

酒阑

作者:韩淲(宋代)

酒阑,宋代,韩淲,

酒阑天地与同流,懊恼吟成不那愁。渭北江东春树远,古今波荡白浮鸥。

93

寄洪山人二首 其二

作者:边贡(明代)

寄洪山人二首 其二,明代,边贡,

卧牛山前春草肥,华阳宫外雨霏霏。主人侵晓踏青去,日暮家童扶醉归。

29

西江月(邀蔡坚老忠孝堂观书)

西江月(邀蔡坚老忠孝堂观书),宋代,赵长卿,

水满平塘过雨,洗妆红褪芙渠。绿荷美影荫龟鱼。无限闲中景趣。
潇洒高堂邃馆,那堪左右图书,凌云赋得似相如。多少风流态度。

43

满庭芳(过黄州游雪堂次东坡韵)

满庭芳(过黄州游雪堂次东坡韵),宋代,李流谦,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旧山闲却眠峨。雪堂重到,但觉客愁多。来往真成底事,人应笑、我亦狂歌。凭阑久,云车不至,举盏酹东坡。
少年,浑妄意,斗冲剑气,雷化龙梭。到如今,翻羡白鸟沧波。松柏毕吾手种,依然□、烟蕊霜柯。君知否,人间尘事,元不到渔蓑。

50

西江月(寿章叔厚)

西江月(寿章叔厚),宋代,洪咨夔,

庭下宜男萱草,墙头结子榴花。非烟非雾富平家。人物风流如画。
宝月曾修玉斧,银河欲泛仙槎。美人睡起绿云斜。一笑扶将寿斝。

100

秋蕊香

秋蕊香,宋代,方千里,

一枕盘莺锦暖。初起懒匀妆面。绿云袅娜映娇眼。酒入桃腮晕浅。
翠帘半卷香萦线。碍飞燕。画屏浅立意闲远。春锁深沈小院。

9

我爱淳安好 其八

作者:陈晔(宋代)

我爱淳安好 其八,宋代,陈晔,

我爱淳安好,流芳踵昔人。兴贤多上第,安老切怜贫。

更荷雨旸若,再还风俗淳。燕毛过百岁,锡类奉君亲。

43

目昏有感

作者:陆游(宋代)

目昏有感,宋代,陆游,

两眦眵昏八十馀,尔来触事觉空疏。何由四目如苍颉,读尽当年倚相书。

100

雨中买酒镜湖酒楼

作者:陆游(宋代)

雨中买酒镜湖酒楼,宋代,陆游,

阴风号大泽,暮雨上高楼。

愁忆新丰酒,寒思季子裘。

登临天地迮,老病岁时遒。

安得急装去,北平防盛秋。

19

祈泽寺见许坚题诗

祈泽寺见许坚题诗,宋代,王安石,

蔼蔼春风入水村,森森乔木映朱门。

高人遗迹空佳句,谁识旌阳後世孙。

88

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

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宋代,杨万里,

都梁三日雪没屋,小船行水如行陆。

山阳一朝帆遇风,大船行水如行空。

昨来牵天冻得泣,买芦燎衣芦自湿。

朝来牵夫皆上船,收缆脱巾篷底眠。

楼船忽然生两翼,横飞直过阳侯国。

千村一抹片子时,四岸人家眼中失。

似闻咫尺是杨州,更数宝应兼高邮。

青天万里当径度,不堪回首都梁路。

67

东园探桃李二首

东园探桃李二首,宋代,杨万里,

有花无叶也孤寒,有叶无花草一般。

最是桃花饶态度,醉红娇绿恼人看。

13

奉同吴宗师赋蔡七祖新斋

作者:虞集(元代)

奉同吴宗师赋蔡七祖新斋,元代,虞集,

城南烟树听莺啼,石上莓苔觅旧题。自有琴心传内景,更将书帙事幽栖。

晚来相鹤风生竹,雨过笼鹅水满溪。蜀客草玄成底事,萧条白发愧青藜。

19

游东寺

作者:刘攽(宋代)

游东寺,宋代,刘攽,

篮舆出乘兴,佳客不相遗。水色鸣驺外,林光倚盖时。

寒馀草初变,风煦柳先知。复阁披襟久,回廊步屧迟。

招提应不厌,幽熟重前期。会待花如霰,壶觞约自随。

18

和高子文秋兴

和高子文秋兴,宋代,宇文虚中,

沙碧平犹涨,霜红粉已多。

驹年惊过隙,凫影倦随波。

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

羞看使者节,甘荷牧人蓑。

74

赠笔

作者:赵蕃(宋代)

赠笔,宋代,赵蕃,

管城封已失,少室价难高。

外作萧嵩表,中惭去病鏖。

纵横才适用,脱略已陈劳。

自分当频弃,毋庸谓不遭。

44

五月十七日谒伏波庙四首

作者:赵蕃(宋代)

五月十七日谒伏波庙四首,宋代,赵蕃,

几从江上望朱栏,今日扁舟径往还。

潢潦傥收应易耳,白汀翠竹最相关。

54

鸿禧观次高横槎韵

鸿禧观次高横槎韵,宋代,赵孟坚,

逍遥微物累,出处任天真。

薄宦已陈梦,青山犹故人。

鉴湖凉不暑,荷叶净无尘。

往往入图画,扣舷欹角巾。

53

送孜生

作者:刘敞(宋代)

送孜生,宋代,刘敞,

遭遇爵位轻,治平进取难。不见明经士,白首成一官。

怜尔吾家驹,学问知所安。得名万众中,奋迅生羽翰。

天子临广廷,公卿肃衣冠。传呼署甲乙,谁不倾目观。

我时忝陪侍,趋拜玉座前。鄂秀莩亦荣,不自知欣欢。

勿言势尚卑,无以地固寒。鸾凤曾棘栖,蛟龙亦泥蟠。

孟轲称三乐,富贵不与焉。恨我不如尔,千钟益悲叹。

奈何方远别,浩荡江湖间。临分岂自胜,流涕空汍澜。

3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