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阴盛暑不效,飞云日夕起嵩少。
回风飒飒吹暮寒,翠竹黄蕉雨声闹。
北轩孤坐默有念,人生会合那可料。
昔与子美比里闾,是月秋近足霖潦。
吾徒无事数相过,日策疲马度深淖。
升君之堂伏君几,果饵罗列亦稍稍。
开樽得酒味已酢,辅以谐谑聊可嚼。
长歌激烈或孤起,大论纷纭特一噪。
飒然夜气变凄栗,连披短褐曳颠倒。
且欣主人同气类,安问邻家厌呼笑。
而今相望各千里,跼促有如鱼在罩。
人生此乐不易得,世事荣辱何足校。
行当结侣候春水,一访洞庭湖上棹。
五月阴盛夏不效,飞说每天晚上起嵩山。
回风飒飒吹晚上冷,翠竹黄芭蕉雨声闹。
北轩独自坐在沉默有念,人的一生会与那可以预测。
从前和你美丽与乡里,这个月秋季接近足够久雨积水。
我们无事数不相上下,天策疲马度深流体。
升你的堂被你多久,果子排列也逐渐。
开樽酒味道已经醉得,辅之以开玩笑我可以吃。
长歌激烈或孤立起来,大辩论纷纭特一呐喊。
飒飒夜气的变化感到恐惧,连穿短衣拖着颠倒。
而且高兴主人同气同类,安问邻居讨厌大声笑。
而现在相对各千里,不能催促有如鱼在罩。
人生这不容易得到快乐,世事荣辱有什么值得计较。
行应结伴候春水,一个访问洞庭湖上划船。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雨中花令(初夏远思),宋代,赵长卿,
绿锁窗纱梧叶底。麦秋时、晓寒慵起。宿酒厌厌,残香冉冉,浑似那时天气。
别日不堪频屈指。回头早、一年不啻。搔首无言,栏干十二,倚了又还重倚。
鸟啼,宋代,陆游,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闵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乐处谁得知?生不识官府。
葛衫麦饭有即休,湖桥小市酒如油。
夜夜扶归常烂醉,不怕行逢灞陵尉。
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寂寞因成诗寄之,唐代,舒元舆,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
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
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
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
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
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陶然叩寂寞,再请吟清诗。
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
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
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 其六,清代,全祖望,
在昔忠烈,就养无方。输心郑鄤,以文相臧。党人障天,蒙谤堪伤。
惟墨衰子,坐政事堂。孤臣远戍,望云旁皇。书一百卷,皆十八章。
闺中先见,我心所降。眷为北堂,勿之洛阳。
约明叔过买江天阁,宋代,赵蕃,
前年为君记江阁,醉里狂言不知怍。
岂惟大负退之惭,要似扬雄真悔作。
君家此阁端何然,万里长江咫尺山。
江流湛湛山平远,合付画手非诗传。
画工纵得空诸境,阁中之人妙难领。
世人纷纷夔蚿蛇,是公了了形神影。
益阳南境松杉夹道郁然父老相传忠定张公为邑时所植也其间亦有既剪而复生者作诗属来者护持之,宋代,张栻,
夹道松杉半老苍,前贤馀泽未应忘。君看直干连云起,岂但当年蔽芾棠。
状元去春用杨吉州子直韵赋玉蕊诗老誖狼稽奉,宋代,钱文子,
昼揽群芳博物华,夕披众说聚萤车。
花来北固无新唱,诗到西昆有故家。
乡里孝廉流泽远,弟兄科甲缙绅夸。
盍归史观开群玉,徐步词垣判五花。
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宋代,戚纶,
连翩作牧蔼嘉声,重叠光华是此行。
画隼前驱男子贵,锦衣当昼故乡荣。
虎溪驻目曾游熟,采石维舟旧吏迎。
来暮讴谣应载路,迟留桑梓肯忘情。
郡楼拥翠峰峦合,井邑交光竹树明。
醇酎岂知千日醉,温泉常见四时清。
下车不问山河改,布政先期狱讼平。
何日紫宸偏顾瞩,圣君留意在编氓。
刘交侍禁书报王君安改官监怀州武德镇铎以诗喜之,宋代,郭祥正,
自得刘郎音信通,遂闻增秩喜无穷。江东子弟谁怜我,洛下文章只有公。
形影萧条千里外,交游零落百年中。何当老境重相遇,不话风流话苦空。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