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长新

秋云朔吹晓徘徊。雪照楼台。梁王宴召有邹枚。相如独逞雄才。

明烛薰炉香暖,深劝金杯。庭前粉艳有寒梅。一枝昨夜先开。

21

诗文译文

秋天的云朵在朔风的吹拂下徘徊。

雪映照着楼台。

梁王宴请了有邹枚。

相如独自展示英才。

明亮的蜡烛和香炉的香气温暖。

鼎力劝酒。

庭院前有一株娇艳的寒梅。

昨夜它先开放。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早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秋天的云朵在朔风中徘徊,给人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接着,雪映照着楼台,显示了寒冷的气候,也增添了诗词的冬日氛围。

然后,诗中提到梁王宴请了有邹枚,相如独自展示他的才华。这里描绘了宴会场景,有明亮的蜡烛和香炉的香气,暖意盎然。金杯的劝酒象征着欢乐和庆祝。

最后,诗中出现了庭院前的一株粉艳的寒梅,虽然寒冷的季节,但它却在昨夜中率先开放。这里通过寒梅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与喜悦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场景的描写,展示了秋日早晨的景色和宴会的热闹气氛,同时融入了对才华和美好未来的赞美,传递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希望。

王益柔

王益柔(1015—1086)字胜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王曙之子,用荫入官。庆历四年(1044)以殿中丞召试,除集贤校理。庆历四年,预苏舜钦进奏院会,醉作《傲歌》,黜监复州酒税。神宗时,累迁知制诰,直学士院,先后知蔡、扬、毫州和江宁、应天府。元祐元年卒,年七十二。《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其他诗经

送苏修往上饶

送苏修往上饶,唐代,李嘉祐,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世事关心少,渔家寄宿多。芦花泊舟处,江月奈人何。

78

题浯溪

作者:曾丰(宋代)

题浯溪,宋代,曾丰,

千古一碑得人爱,来书碑后几前辈。相颉颃甚曾不饶,自混融之了无碍。

太平天子狃开元,驯致马嵬悔何逮。桑阴未徙宗庙安,储皇功岂不云倍。

君父恩重臣子轻,功至弥天皆分内。灵武犹言权济经,京师何忍小间大。

南内起居不遑安,西宫晨夕无聊赖。不没其实豫章公,言者无罪闻足戒。

元结但持归美心,为尊者讳谁独怪。归美为颂刺为雅,四诗义各有攸在。

一出春秋雅颂中,两忘人我是非外。朅来独招莫逆魂,尊中有酒聊一酹。

垂去更解未艾纷,石上有壁聊一疥。

85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 其二

作者:严复(清代)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 其二,清代,严复,

脱得污泥气益振,肌肤敢道许相亲。情知水佩风裳者,不是云腮雾閤身。

53

黔阳江行歌

作者:薛瑄(明代)

黔阳江行歌,明代,薛瑄,

黔江转急势未已,两岸苍崖削天起。官船双橹疾于飞,倏忽云林过百里。

生平胆气尤崛奇,三年蛮徼甘奔驰。恶滩险浪不经意,白日自保公无私。

空囊敝箧一何有,满束古书置前后。船窗豁达涵虚明,书中得意宁容口。

忽忆江山千古长,不知何日开鸿厖。阴阳争胜鬼神急,造化不停真宰忙。

千奇百怪气参错,轻飘重坠奠清浊。三光宣精四海明,五行顺序百卉作。

有物不名复不凋,泯默万化常超超。眼底江山未为壮,大地比是犹毫毛。

感此人生浪自苦,万事悠悠随所与。放歌一曲南风来,坐对青天两无语。

16

事白后再上疏乞骸承伯玉司马以二诗慰问有感问答 其二

事白后再上疏乞骸承伯玉司马以二诗慰问有感问答 其二,明代,王世贞,

飞章万里叩天阍,乞得闲身是主恩。已荷圣朝宽毁骨,可烦词客为招魂。

行逢车马心先折,语到渔樵道便尊。依约十年栖隐处,软莎新竹护柴门。

74

定风波令

作者:张先(宋代)

定风波令,宋代,张先,

李公择二学士、陈令举贤良般涉调
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
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对堤杯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26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颍叔王仲至诗四首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颍叔王仲至诗四首,宋代,苏轼,

见和西湖月下听琴谡谡松下风,蔼蔼垅上云。

聊将窃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轩冕,一笑当琴尊。

良辰饮文字,晤语无由醺。

我有夙鸣枝,背作蛇蚹纹。

月明委静照,心清得奇闻。

当呼玉涧手。

一洗羯鼓昏。

请歌南风曲,犹作虞书浑。

(家有雷琴甚奇古,玉涧道人崔闲妙于雅声,当呼使弹。

)见和仇池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

还朝暂接鹓鸾翼,谢病行收麋鹿姿。

记取和诗三益友,他年弭节过仇池。

玉津园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

碧水东流还旧派,(玉津分蔡河上流,复合于下。

)紫坛南峙表连冈。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

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藉田窃脂方纪瑞,布谷未催耕。

鱼沫依蘋渚,蜗涎上彩楹。

江湖来梦寐,蓑笠负平生。

琴里思归曲,因君一再行。

47

正月六日作

作者:陆游(宋代)

正月六日作,宋代,陆游,

上天四序分寒燠,以渐相寻不相渎。

今年立春七日耳,暖景温风何迫促。

群蛙怒鸣蚊蚋出,蚍蜉插翅飞满屋。

儿童便欲觅团扇,我亦汗垢思汤沐。

山坡梅花常恨晚,一夕开尽如雪谷。

篱边已放桃蕊红,庭下顿长萱芽绿。

小人识浅喜欲舞,轻衫冷饼相追逐。

春深疠鬼不贷人,此暖但忧非汝福。

70

夜大雪歌

作者:陆游(宋代)

夜大雪歌,宋代,陆游,

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鸣窗纸。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异哉冻砚已生冰,信矣重衾如泼水。

山中卧涧松竹折,庭前蔽地乌鸢死。

昨日之暖殊昏昏,桃李欲坼春满园。

阴阳错缪世或有,物穷则变古所言。

虽云明年幸一麦,冻馁沟壑知谁存?呜呼今夕之雪未足论,所忧明日嵼高塞门!

45

雨後晓起问讯梅花

雨後晓起问讯梅花,宋代,杨万里,

前日看梅风吹倒,昨日看梅雨沾帽。

近梅一日或再来,远梅隔年才一到。

夜来为梅愁雨声,挑灯起坐至天明。

不平安否,早来问讯还疾走。

横枝雨後转清妍,玉客洗妆晨更鲜。

绝似孤山半峰雪,不羡玉井十丈莲。

十事八九不知意,人生巧墯天公计。

簿书海底白人头,孤负江南风月秋。

忆昔少年命同社,月里传觞梅影下。

一片花飞落酒中,十分便罚琉璃锺。

如今老病不饮酒,梅花也合怜衰翁。

71

系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古遗叹

作者:元结(唐代)

系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古遗叹,唐代,元结,

古昔有遗叹,所叹何所为。有国遗贤臣,万事为冤悲。

所遗非遗望,所遗非可遗。所遗非遗用,所遗在遗之。

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心非膏濡类,安得无不遗。

63

石叟居

石叟居,清代,全祖望,

石窗通万山,石楼临绝谷。其北为翠碣,石叟所小筑。

石叟有砚山,朝朝写蛾绿。何须千峰秀,只此一奉足。

五马扺高州,旁午逢寒玉。嫣然一笑粲,会逢我所欲。

陆郎郁林船,多载不为黩。又况叟不多,三五孤峰矗。

遂成小洞天,微云淡枯木。仰看大者宫,俛临独者蜀。

班班高丽盆,凝乳堪果腹。石存即叟存,下拜不嫌数。

71

次韵马伯庸宝监学士见贻诗并简曹子贞学士燕信臣待制彭允蹈待制

作者:虞集(元代)

次韵马伯庸宝监学士见贻诗并简曹子贞学士燕信臣待制彭允蹈待制,元代,虞集,

禁庐晓直夹城西,经笥龙光映壁奎。绕阁浮云飞野马,当阶生草伏驯麛。

雷行已识天无妄,风烈唯闻帝弗迷。徒积寸诚无补报,每还冰署欲鸡栖。

72

赠翁法师二首 其二

作者:张嵲(宋代)

赠翁法师二首 其二,宋代,张嵲,

病馀蒲柳惧先秋,妄想仙人十二楼。好住名山煮白石,他年因子问丹丘。

82

香闺十咏 其二 鲛绡帨

香闺十咏 其二 鲛绡帨,宋代,张玉娘,

半幅生绡雪色寒,鲛人相赠比琅玕。华清浴罢恩波媚,南浦伤时泪雨斑。

39

生米矶之至德观余旧游也尝有题钓矶胡柏七言

作者:赵蕃(宋代)

生米矶之至德观余旧游也尝有题钓矶胡柏七言,宋代,赵蕃,

团团政尔来天下,皎皎何从堕水中。

剩欲学为牛渚咏,只愁笑杀绮裘翁。

30

二月二十日野步城南晚与吴伯承诸友饮裴台分

作者:张栻(宋代)

二月二十日野步城南晚与吴伯承诸友饮裴台分,宋代,张栻,

春日烟沙岸,禅房风竹窗。

有时倾绿酒,随处见清江。

世路纷多辙,吾生老此邦。

千林看不尽,白鸟去双双。

35

谢佛眼师号

谢佛眼师号,宋代,释慧开,

皇恩颁自九重城,雨露缠沾草木荣。

佛祖门庭增瑞气,四海欢呼万岁声。

忠心护国成勋业,君父开臣佛眼睛。

寿山福海恩难报,永日寥寥贺太平。

45

宫词 其四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四,宋代,赵佶,

宫嫔馀乐称幽闲,不喜浓妆斗媚颜。浣罢竹风蠲浊虑,一轮明月照屏山。

97

瑞香

作者:王遂(宋代)

瑞香,宋代,王遂,

晓见花开意味长,夜深放出紫荷囊。

须知睡裹香话足,犹锡佳名号瑞香。

6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