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

风扫柴门净,银灯吐玉花。

纳凉凭□石,待月上窗纱。

老去心犹壮,秋来鬓任华。

不妨高枕睡,无梦到公家。

84

诗文译文

风扫柴门净,银灯吐玉花。

纳凉凭□石,待月上窗纱。

老去心犹壮,秋来鬓任华。

不妨高枕睡,无梦到公家。

诗文简析

诗词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景象。柴门被秋风扫净,银灯散发出明亮的光芒,如同吐出玉花般美丽。诗人依靠在凉石上,等待月亮升起,透过窗纱洒下柔和的光辉。尽管年老,但诗人的心依然坚强有力,秋天来临,头发的斑白也无所谓了。他并不介意高枕而眠,进入无梦的公家境界。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通过寥寥数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场景中。诗人以风扫柴门、银灯吐玉花等形象,将秋天的凉爽与明亮表现得淋漓尽致。纳凉凭□石,待月上窗纱,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中享受自然美景的惬意心境。

诗人以\"老去心犹壮,秋来鬓任华\"表达了年老之际的从容与豁达,尽管岁月已经给他带来了白发,但他的心境仍然坚定有力。最后两句\"不妨高枕睡,无梦到公家\"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无忧无虑的向往。高枕而睡,意味着诗人能够放下尘世的烦恼,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静。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秋天夜晚的独特感悟,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豁达从容的心态。读者在阅读时,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进一步体会到秋夜的美好和人生的深远意义。

高遁翁

高遁翁,失其名。清康熙时高士奇辑高翥《菊涧集》,附其诗入集中(《菊涧集》高士奇序)。今录诗七首。

其他诗经

题李伯时元祐内厩五马图黄太史书其齿毛

题李伯时元祐内厩五马图黄太史书其齿毛,元代,赵孟頫,

五马何翩翩,萧洒秋风前。君王不好武,刍粟饱丰年。

朝入阊阖门,莫秣十二闲。雄姿耀朝日,灭没走飞烟。

顾盻增意气,群龙戏芝田。骏骨不得朽,托兹书画传。

誇哉昭陵石,岁久当颓然。

76

玉楼春

作者:汪东(清代)

玉楼春,清代,汪东,

南畦北垄青无际。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叶长儿孙,瓜豆缠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轻抛弃。人力偏能穷地利。农家一语味深长,只有懒人无懒地。

4

早行五首

作者:吴芾(宋代)

早行五首,宋代,吴芾,

此地惟多古树林,路傍处处足清阴。

行人九夏热如火,到此清风忽满襟。

73

蝶恋花(拟古)

蝶恋花(拟古),宋代,李弥逊,

百尺游丝当绣户。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拾翠归来芳草路。避人蝴蝶双飞去。
因脸羞眉无意绪。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消息未来池阁暮。濛濛一饷梨花雨。

51

来青纵目

来青纵目,明代,郭之奇,

千山供一览,眼尽即云天。聚霭高卑错,巉阴右左悬。

髻当斜照阙,襟抱反吹前。睥睨真何际,微茫得又玄。

62

养蔬四首为汉府教授王先生作 其四

作者:王褒(明代)

养蔬四首为汉府教授王先生作 其四,明代,王褒,

御冬当旨蓄,应得治芳园。挂壁藏新种,培泥拥宿根。

萍齑怜凤炙,玉糁诧熊蹯。拟作冰壶传,雄才独讨论。

55

野步

作者:陆游(宋代)

野步,宋代,陆游,

蝶舞蔬畦晚,鸠鸣麦野晴。

就阴时小息,寻径复微行。

村妇窥篱看,山翁拂席迎。

市朝那有此,一笑慰余生。

37

小室晚酌

作者:陆游(宋代)

小室晚酌,宋代,陆游,

病不禁寒怯早霜,东斋随事具杯觞。

清时宽大何妨醉,白首龙锺未减狂。

枝叶扶檠山果熟,盐醯调适野蔬香。

兴阑径觅华胥路,枕藉图书满一床。

88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宋代,欧阳修,

自古天下事,及时难必成。

为谋於未然,聪者或莫听。

患至而後图,智者有不能。

未远前日悔,可为来者铭。

熙熙彼西人,老死织与耕。

狂羝一朝叛,烽火四面惊。

用兵五六年,首恶竟逃刑。

仰赖天子圣,乾坤量包并。

苗顽不率德,舜羽舞于庭。

谓此虽异类,有生亦含情。

藩篱被触突,譬若豨与◇。

驯扰以刍豢,可呼随指令。

称藩效臣职,冠带复人形。

四海得休息,疮痍肉新生。

敢问前孰失,恃安而弛兵。

酒肴为善将,循默乃名卿。

虑患谓生事,高谈笑难行。

一方兵遽起,愚智共营营。

上烦天子仁,旰食忧吾氓。

谋议及台皁,幽栖访岩扃。

小利不足为,涓流助沧溟。

大功难速就,仓卒始改更。

徒自益纷扰,何由集功名。

乃知深远画,施设在安平。

今也实其时,监前岂非明。

严严经略府,◇俎集豪英。

千营饱而嬉,万马牧在垧。

相公黄合老,与国为长城。

张子美而秀,文章博群经。

从军古云乐,知己士所荣。

感激报恩义,当来请长缨。

42

日出东南隅行

日出东南隅行,南北朝,谢灵运,

柏梁冠南山。

桂宫耀北泉。

晨风拂幨幌。

朝日照闺轩。

美人卧屏席。

怀兰秀瑶璠。

皎洁秋松气。

淑德春景暄。

56

求纸衾

求纸衾,宋代,谢枋得,

避世知无地,危身只信天。

宁持龚胜扇,不着挺之锦。

养性真同道,知心有宿缘。

纸衾加惠絮,晴日卧云边。

60

题渊明采菊图子璿所作

作者:赵蕃(宋代)

题渊明采菊图子璿所作,宋代,赵蕃,

云出无心还自归,乱峰明处日西微。

白衣不至东篱寂,满把菊花风动衣。

89

泛舟三首 其三

作者:刘敞(宋代)

泛舟三首 其三,宋代,刘敞,

方池亦通舟,水色涵碧霄。解舟不用楫,漾漾随风飘。

中河乍纵横,顾眄幽兴饶。白鸟逃人飞,赤鲤时复跳。

稍与外物远,解襟歌且谣。安知抱忧思,谓我士也骄。

8

春日夫人阁

春日夫人阁,宋代,罗公升,

君王着意在经帷,无复琼林宴赏时。

从此六宫休斗草,碧纱窗下读毛诗。

59

宫词 其七十九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七十九,宋代,赵佶,

英华相背露台高,夹道双亭气象饶。每待中秋开夕宴,月轮平处奏箫韶。

99

新晴出溪上因访王伯明詹望之

作者:王炎(宋代)

新晴出溪上因访王伯明詹望之,宋代,王炎,

萍转滞岩邑,简出而深居。

儿辈不自量,妄意游璧池。

日占乌鹊喜,不寄黄犬书。

积雨蒸溽暑,客思郁不舒。

新晴一散策,消摇涤烦纡。

意行入幽径,篱落相蔽亏。

竹萌茁凤尾,瓜蔓缠龙须。

物化日夜流,嗟我方栖迟。

莫受忧患煎,素发无再绍。

扣门谒二友,清坐俱久如。

庄语间善谑,相视一解颐。

静窥势利场,疾足争驱驰。

自念甘敛退,非黠仍非痴。

茗乳泛轻雪,炉熏驻游丝。

且勿谈世事,挥犀聊说诗。

55

新秋即事

新秋即事,宋代,金朋说,

池塘高柳噪新蝉,庭馆秋风初入弦。

抚罢瑶琴金井畔,不堪梧吉落翩翩。

20

孙景随侍赴举

作者:宋祁(宋代)

孙景随侍赴举,宋代,宋祁,

蜡凤当筵占美名,文斋大被集时英。

人同颍水将车乐,赋待尚书给笔成。

乡酒出郊浮蚁釂,故林驰雾暝猿惊。

省知唱第藂云幄,归梦因君到斗城。

45

虞美人(送兄益章赴会试)

作者:吴儆(宋代)

虞美人(送兄益章赴会试),宋代,吴儆,

银屏一夜金风细。便作中秋意。碧天如水月如眉。已有征鸿摩月、向南飞。金尊满酌蟾宫客。莫促阳关拍。须知丹桂擅秋天。千里婵娟指日、十分圆。

28

浣溪沙 早春

浣溪沙 早春,清代,叶小鸾,

灯夕初过冷未平。乍看今日试微晴。东风已解向人迎。

梨蕊几时飘弱韵,柳条如欲荡柔情。隔墙何处按歌声。

2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