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有张生者病革势不可救忽梦医人邓舜臣言万病圆如说服之遂安感而作诗

作者:陈渊(宋代)

医王脱超如蜕蝉,幻身变灭成飞烟。百年薪尽火犹传,直驱神马穷青天。

自从和扁不少延,冀北万疋今萧然。挟方储药人摩肩,闲花野卉纷争妍。

昨梦宵蝶正蹁跹,忽忽神遇高人前。旧交量见意终圆,相顾眼笑如忘年。

因言疠疫兴哀怜,语我妙药醒沉绵。唯有岐婆世所贤,此物病极犹能痊。

觉来揽衣视星躔,明月堕落遥山巅。挑灯草简便求旃,十粒入手收淮蠙。

平明攻疾才下咽,顿活始信真天全。先生爱习不忍捐,尚念故国多凡缘。

祇应造物相留连,闵此众万劫火煎。故令丹成犹未仙,妙畀神力司阴权。

世间愚术谋相先,不计性命徒论钱。谁能如公心不偏,此诗义直何当宣。

付与末俗惩轻悁。

27

陈渊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其他诗经

赤壁

作者:袁枚(清代)

赤壁,清代,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30

泛清波摘遍 采菱

作者:戴珊(清代)

泛清波摘遍 采菱,清代,戴珊,

烟迷荻浦,风乱荷塘,剩有菱湖秋色好。清歌徐引,唱入湖心更幽悄。

邻船少。茎柔涩桨,角刺牵衣,十里澄烟寒碧袅。为爱鲜妍,行过前汀未回棹。

秋渐老。凉欺鸭脚根浮,嫩压鸡头实小。多少莲房菰米,总输莹皎。

凭谁道。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好摘馀花归去,镜台同照。

21

薄暮动弦歌

作者:曹勋(宋代)

薄暮动弦歌,宋代,曹勋,

凉风生晚渚,碧草罗夕阴。

置酒高楼上,延月开灵襟。

穠妆映桃李,楚舞流清音。

金石间丝竹,逸响飞华林。

宾朋尽俊彦,然诺轻千金。

游侠事遐览,倜傥卑陆沉。

常恐芳菲歇,行乐乖寸心。

良时难再得,有酒须频斟。

21

【双调】折桂个

【双调】折桂个,元代,张可久,

姑苏怀古

小闹干高入云霞,不似当年,乐事豪华。老树僧居,垂杨驿舍,乱苇渔家。看一片夕阳暮鸦,想三千宫女荷花。何处吴娃?我有新问,说与夫差。庚午腊月二十日立春次日大雪卢彦远使君索赋东移造化多才,昨夜春来,今日花开。粉晕苍苔,冰丝翠柳,彩胜金钗。白凤舞仙山玉海,紫箫吹明月瑶台。何处伤怀?寂寞袁安,紧闭书斋。

春晚有感

燕莺春歌舞排场,几点吴霜,压定疏狂。曲补《霓裳》,茶分凤髓,墨染龙香。千钟酒百年醉乡,十分愁三月韶光。系马仙庄,寄语云娘,老却崔郎。

开元馆石上红梅

想桃根桃叶谁家?有姑射山人,笑上仙槎。秀靥凝脂,明妆晕酒,暖信烘霞。浑未许墙头杏花,是偷尝鼎内丹砂。清思交加,疏影横斜,老石槎牙。

溪月王真人开元道院二首

木香亭蕉影窗纱,路人桃源,门掩仙家。堂覆黄云,香飞绛雪,袖拂青霞。鲛血古荧荧剑花,麝煤温颗颗丹芽。听罢南华,欲问溪翁,暂借仙槎。洗巾衣何处寻真?大隐桥西,别是乾坤。山外清溪,空中白月,岛上红云。开李耳玄玄妙门,画榴皮口口山人。愿卜芳邻,尘世淡凉,此地长春。

寿溪月王其人

锦芙蔡玉府清虚,陆地神仙,世口蓬壶。春酒霞觞,雷义翠鼎,宝篆琼符。环绿亭前画图,开元堂上琴书。山绕山居,否爱吾庐,召人皇都。

席上有赠

女温柔名冠西州,柳媚蜂腰,扇掩莺喉。卖俏殷勤,承欢体态,逞俊风流。上厅角烟花帅首,下场头沙草骷髅。两鬓惊秋,说与吴姬,休恋秦楼。

九月八日谈社会于文昌宫

试登高先做重阳,篱落黄花,虀臼橙香。隐话诗工,清樽酒美,胜地文昌。喜今日湖山共赏,怕明朝风雨相妨。归路倘佯,一片秋声,两袖岚光。

西湖送别

饯东君西子湖滨,恨写兰心,香瘦梅魂。玉筯偷垂,雕鞍慢整,锦带轻分。长亭柳短亭酒留连去人,南山云北山雨狼藉残春。蝶妒莺嗔,草怨花颦。今夜歌尘,明日啼痕。

送别

客风流玉友温柔,一片离情,万里清秋。桂影帘栊,荷花庭院,芦叶汀洲。山隐隐藏君旧游,雨丝丝织我新愁。共语危楼,未出阳关,且听凉州。

太真病齿图

沉香亭嚼徵含商,舞挫霓裳,病倚香囊。粉褪残妆,腮擎腻玉,饮怯凉浆。贬李白因他口伤,闹渔阳为我唇亡。今夜凄凉,懒扣红牙,,瞧仲三郎。

浮石许氏山园小集

上浮石不泛浮槎,当日河源,今夕仙家。煮酒青梅,凉浆老蔗,活水新茶。灵冷兰英玉芽,风香松粉金花。两部鸣蛙,百巧流莺,数点归鸦。

观《天宝遗事》

荔枝香舞态婆娑,天子无愁,乐事如何?尘满金銮,风生铁骑,雨暗铜驼。蜀道口难知坎坷,月宫寒不恋姮娥。注马平坡,锦袜羞看,翠辇重过。

湖上

引壶觞何处倘佯?南浦离情,西子秾妆。远岫螺青,平坡鸭绿,嫩柳鹅黄。有倦容思量故乡,不吟诗辜负韶光。玉手相将,脆管悠扬,醉墨淋浪。

春情

恨东君辜负闲身,芳径生苔,锦瑟凝尘。览锦心寒,裁书耳热,对酒眉颦。怨女空怀暮春,落花不管愁人。何处销魂?絮远蜂狂,柳暗莺嗔。

高邮即事叠韵

客多才无奈愁怀,春隔蓬莱,冻解秦淮。眼擘金钗,情裁柳带,粉改桃腮。待月来云埋凤台,爱花开人在天台。香霭书斋,绿界苍苔;半折罗鞋,懒基瑶阶。

惠山赵蒙泉小隐

缆吴松雪夜渔槎,笑脱青衫,牢裹乌纱。不负鸥盟,空惊蝶梦,口厌蜂衙。白云外庞居士家,锦池中优钵罗华。老向烟霞,对月看经,递水烹茶。

8

虞美人(和兰坡催梅)

作者:张榘(宋代)

虞美人(和兰坡催梅),宋代,张榘,

金炉钑就裙纹摺。香烬低云月。玉钿黏唾上眉心。不似寿阳檐下、六花清。
翠禽飞起南枝动。惊破西湖梦。仗谁为作水龙声。吹绽寒葩诗眼、为君青。

17

买陂塘(游天台雁荡东湖)

作者:刘澜(宋代)

买陂塘(游天台雁荡东湖),宋代,刘澜,

御风来、翠乡深处,连天云锦平远。卧游已动蓬舟兴,那在芙蓉城畔。巾懒岸。任压顶嵯峨,满鬓丝零乱。飞吟水殿。载十丈青青,随波弄粉,菰雨泪如霰。
斜阳外,也有新妆半面。无言应对花怨。西湖千顷腥尘暗。更忆鉴湖一片。何日见。试折藕占丝,丝与肠俱断。遐征渐倦。当颍尾湖头,绿波彩笔,相伴老坡健。

100

升天行 其二

作者:曹植(魏晋)

升天行 其二,魏晋,曹植,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

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

11

感秋

作者:陆游(宋代)

感秋,宋代,陆游,

会稽八月秋始凉,梧桐叶落覆井床,月明缟树遶惊鹊,露下湿草啼寒螿。

丈夫行年过六十,日月虽短志意长。

匣中宝剑作雷吼,神物那得终摧藏。

君不见昔时东都宗大尹,义感百万虎与狼,疾危尚念起击贼,大呼过河身已僵。

18

题韩运盐竹隐堂绝句三首

作者:陆游(宋代)

题韩运盐竹隐堂绝句三首,宋代,陆游,

尘埃车马日駸駸,谁解从君一散襟?待我清秋有闲日,抱琴来写万龙吟。

4

秋风曲

作者:陆游(宋代)

秋风曲,宋代,陆游,

秋风吹雨鸣窗纸,壮士不眠推枕起。

床头金尽尊酒空,枥马相看泪如洗。

鸿门霸上百万师,安西北庭九千里。

帐前画角声入云,陇上铁衣光照水。

横飞渡辽健如鹘,谈笑不劳投马箠。

堂堂羽檄从天下,夜半斫营孱可鄙。

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

百斤长刀两石弓,饱将两耳听秋风。

82

作者:陆游(宋代)

梅,宋代,陆游,

若耶溪头春意悭,梅花独秀愁空山。

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

僊去要令天下惜,折来聊伴放翁闲。

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

18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

作者:徐铉(唐代)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唐代,徐铉,

禅灵桥畔落残花,桥上离情对日斜。顾我乘轩惭组绶,
羡师飞锡指烟霞。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
莫道空谈便无事,碧云诗思更无涯。

17

九日与友人登高

作者:鲍溶(唐代)

九日与友人登高,唐代,鲍溶,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几回为客逢佳节,
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82

冬宿别业

作者:李岩(宋代)

冬宿别业,宋代,李岩,

移榻三冬暮,联床半夜寒。不眠霜瓦晓,细语壁灯残。

雁泽栖何定,鸰原且自宽。鸿飞非所羡,聊托一枝安。

35

李广甫挽词

作者:张嵲(宋代)

李广甫挽词,宋代,张嵲,

磊落生平志,酣歌万虑空。

名从敦朴重,家为克勤丰。

谁与莱衣戏,唯余杕萼红。

素车惭有阻,挥泪洒霜风。

2

送楚南

作者:刘攽(宋代)

送楚南,宋代,刘攽,

心寄江湖上,乐闻游子归。送君从此去,脱叶正秋飞。

云水聊破浪,风尘今振衣。山僧不善饮,定负蟹螯肥。

17

烧煤戏成

作者:韩琦(宋代)

烧煤戏成,宋代,韩琦,

无臭含天德,资贫乃地珍。群阴徒肆暴,万室自融春。

丰黍轻邹律,歌襦陋蜀民。何妨灰弃道,仁政不同秦。

92

呈周昭礼二首

作者:赵蕃(宋代)

呈周昭礼二首,宋代,赵蕃,

又向江头觅去船,故山归路反茫然。

秋鸿社燕各千里,落日残霞同一川。

酒得老兵犹可饮,诗须我辈始堪传。

经行到处无生景,平日梦中今目前。

93

送黄东起西上

作者:王迈(宋代)

送黄东起西上,宋代,王迈,

我友君居德行科,见君觉我汗颜多。

笔端有韵珠盈唾,胸次无尘玉不磨。

好去腰斤高斫桂,向来传钵有持荷。

广寒管领群仙到,为我殷勤谢月娥。

25

绝句

绝句,宋代,沈清友,

昨天移棹泊垂虹,闲倚篷窗问钓翁。

为底鲈鱼低价卖,年来朝市怕秋风。

5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