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雨

太岁治水十二龙,春夏用事秋罔功。

半年不雨人作恶,禾苗枯槁井泉涸。

使君勤政首勤农,忧国如家愿年丰。

斋居意祷天已通,四山升云野返风。

雨脚如麻未断绝,檐溜连宵声不歇。

竞报兼并发仓廩,千里欢呼舞童耋。

上帝犹怒敕雨师,群龙鞭后不敢迟。

帝力於民民岂知,始我公田毕及私。

槁苗复起井泉涌,更闻击鼓歌鱼梦。

庙堂行拜富民侯,归作商家霖雨用。

26

诗文译文

贺雨

太岁治水十二龙,

春夏用事秋罔功。

半年不雨人作恶,

禾苗枯槁井泉涸。

使君勤政首勤农,

忧国如家愿年丰。

斋居意祷天已通,

四山升云野返风。

雨脚如麻未断绝,

檐溜连宵声不歇。

竞报兼并发仓廩,

千里欢呼舞童耋。

上帝犹怒敕雨师,

群龙鞭后不敢迟。

帝力於民民岂知,

始我公田毕及私。

槁苗复起井泉涌,

更闻击鼓歌鱼梦。

庙堂行拜富民侯,

归作商家霖雨用。

诗文简析

《贺雨》这首诗以雨水的重要性为中心,表达了雨水对于农田的关键作用以及对丰收的期望。诗人通过描述长期干旱的恶果和禾苗凋零、井泉干涸的景象,强调了雨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诗人呼吁官员勤政务农,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康的愿望。最后,诗人描绘了雨水的丰沛,群众的喜庆和祈祷的结果,寓意着雨水的恢复为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繁荣。

诗文赏析

《贺雨》这首诗通过描绘干旱带来的灾难和雨水的恢复,以及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庆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太岁治水十二龙”、“半年不雨人作恶”等,使更加深刻。诗人以雨水的丰沛和及时为主题,表达了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呼吁官员勤政为民,关心农田和国家的繁荣。

整首诗情感丰富,节奏明快,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诗人以雨水的周期性和重要性为线索,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首诗在形式上灵活自由,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其他诗经

无题六首 其一

无题六首 其一,近现代,崔荣江,

痴眸一蔽易垂青,不许长安辨渭泾。夜慨空花经梦摘,晓伤离雁隔云听。

斯人决绝归飘渺,荧或寒荒作宿停。铁铸春门敲未破,横闩已矣锁心扃。

76

沁园春

沁园春,宋代,陈人杰,

取唐人“白衣闲亦贵,何必谒天阶”之句。友人池袭父邀予同赋,因作长短句遗之
禁鼓蓬蓬,忙杀公侯,穴城影中。正花前豪士,宿酲未解,松间逋客,清梦才浓。龙尾危机,犀围长物,何必飞书交子公。人间世,只闲之一字,受用无穷。
主人窗户玲珑。悟富贵荣华回首空。向竹梧侧畔,聚先秦录,兰荪里许,吟晚唐风。琴外鸿归,棋边鹭静,天把一丘荣此翁。孙刘辈,枉百年争战,一昧雌雄。

65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作者:苏轼(宋代)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宋代,苏轼,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

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

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

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

问今太守为谁欤,护羌充国鬓未斑。

(翔自言在熙河作屯田有功。

)躬持牛酒劳行役,无复杞菊嘲寒悭。

超然置酒寻旧迹,尚有诗赋镵坚顽。

孤云落日在马耳,照耀金碧开烟鬟。

邞淇自古北流水,跳波下濑鸣玦环。

愿公谈笑作石埭,坐使城郭生溪湾。

52

闻角

作者:陆游(宋代)

闻角,宋代,陆游,

河白如银天淡青,角声中有玉关情。

早知送老桑麻野,悔失安西万里行。

83

月宫词

月宫词,唐代,杨巨源,

宫中月明何所似,如积如流满田地。迥过前殿曾学眉,
回照长门惯催泪。昭阳昨夜秋风来。绮阁金铺情影开。
藻井浮花共陵乱,玉阶零露相裴回。稍映明河泛仙驭,
满窗犹在更衣处。管弦回烛无限情。环珮凭栏不能去。
皎皎苍苍千里同,穿烟飘叶九门通。珠帘欲卷畏成水,
瑶席初陈惊似空。复值君王事欢宴,宫女三千一时见。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江上无云夜可怜,
冒沙披浪自婵娟。若共心赏风流夜,那比高高太液前。

40

从朝天宫谒孝陵

从朝天宫谒孝陵,清代,全祖望,

钟阜衣冠是与非,朝天弓剑更传疑。难寻玉匣珠襦地,但见神功圣德碑。

开国谅无惭汉祖,嗣孙底是学曹丕。当年可笑山陵使,乱命何人为弼违。

69

次韵马伯庸少监四首 其三

作者:虞集(元代)

次韵马伯庸少监四首 其三,元代,虞集,

臣甫多愁思,长歌拜杜鹃。凿崖通阁道,积水放楼船。

惆怅霜横野,栖迟雪满颠。经行看宿草,碧色自年年。

67

咏鹤五首

作者:张嵲(宋代)

咏鹤五首,宋代,张嵲,

心期附凤参云驾,岂与凡禽共苑园。

黄鹄无能犹自免,应缘远去不乘轩。

78

次韵和守邦道人寄编修诸学士之什

作者:杨亿(宋代)

次韵和守邦道人寄编修诸学士之什,宋代,杨亿,

修书何幸佐铅黄,日接群英道自光。

署近承明叨谒帝,赋成平乐谬为郎。

孟坚已分酬宾戏,严助还思佩郡章。

共忆东林社中客,满池莲叶吐清香。

45

十一日简王进之

作者:赵蕃(宋代)

十一日简王进之,宋代,赵蕃,

晓枕闻檐溜,閒筇立寺门。

宿酲连卯酒,幽趣落无言。

山色丹青湿,梅花璧玉温。

谁能此乘兴,风味昔人存。

96

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

作者:张栻(宋代)

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宋代,张栻,

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

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

磴危霜叶滑,林空山果坠。

崇兰供清芬,深壑递幽吹。

不知山益高,但觉冷侵袂。

路回屹阴崖,突兀耸苍翠。

故应祸融尊,群峰拱而侍。

金碧虽在眼,勇往讵容憩。

绝顶极遐观,脚力聊一试。

昔游冰雪中,未尽登临意。

兹来天宇肃,举目净纤翳。

远迩地遁形,高低同一视。

永惟元化功,清浊分万类。

运行有机缄,浩荡见根柢。

此理复何穷,临风但三喟。

26

鹧鸪天·比屋烧灯作好春

鹧鸪天·比屋烧灯作好春,宋代,王千秋,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

15

梁冀二首

作者:宋庠(宋代)

梁冀二首,宋代,宋庠,

狐尾单衣汉绶长,归来珍馆看啼妆。

将军幸有封侯力,忍使秦宫令太仓。

25

史镇江丐祠得请仍进职 其一

史镇江丐祠得请仍进职 其一,宋代,赵汝燧,

两载南徐屈从臣,笑谈樽俎运精神。民无土木丝毫费,手挈江山表里新。

千里舳舻渠水利,一团锦绣阆风春。夹河柳接甘棠影,下有攀辕卧辙人。

31

句 其十九

作者:徐俯(宋代)

句 其十九,宋代,徐俯,

夜雨急还急,客愁深复深。

90

东峰杨道士所惠万年松置之箧中时一玩之以寄

作者:王履(明代)

东峰杨道士所惠万年松置之箧中时一玩之以寄,明代,王履,

间气何私汝,无人见死期。

可怜王景略,心在慕容垂。

28

忆环谷古梅

作者:卫泾(宋代)

忆环谷古梅,宋代,卫泾,

百花头上春光到,雪压霜欺意更奇。

岁岁倚栏相望处,水边竹外最南枝。

49

偶感

作者:郭昂(元代)

偶感,元代,郭昂,

满眼黄尘兴已阑,闭门高卧且加餐。一灯儿女团圞易,千古风云际会难。

檐外日暄扪虱坐,庭前月出举杯看。翠藤尽著参天长,不与孤松并岁寒。

62

青州资政寄示小楷伯夷颂许昌相公以诗跋尾因

青州资政寄示小楷伯夷颂许昌相公以诗跋尾因,宋代,苏舜元,

法书遥逐使车还,嘉句新从相府颂。

牢落二贤天地外,风流三绝古今间。

台文竞耀高逾丽。化笔交挥老更闲。

不用悲吟恐飞去,岂无神物护重关。

3

中秋对月

作者:宋祁(宋代)

中秋对月,宋代,宋祁,

圆期压秋半,飞影破云端。

明极翻无夜,清馀遂作寒,

桂繁团露湿,轮驶渡河乾。

且置穷边思,何殊故国看。

8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