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名莫愁,采桑南陌头。困来淇水畔,应过上宫游。
贮叶青丝笼,攀条紫桂钩。使君徒见问,五马亦迟留。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蕃厘观感琼花,宋代,宋无,
后土祠南裔,坤维婚室家。
国封严典礼,宫祀尚褒嘉。
不是神灵异,焉能眷迩遐。
应须有玉女,到此赏琼葩。
丽服从空降,明妆倚日斜。
同挥五云扇,共驻七香车。
月录羞调粉,风姨罢散花。
青童迦绺节,金母屏彤霞。
故事唐时盛,佳名数代夸。
尘根虽下界,天意在中华。
雪襄珑部巧,冰销刻镂瑕。
人间惟独尔,地上更何加。
万葩殊寥落,群芳避艳邪。
玫瑰诚执御,芍药等泥沙。
圣运俄惊辍,兵强忽肆拿。
外讹难核实,真雁遂真牙。
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帝枝微旧崛,新叶漫荣荂。
尤品终芜没,珍不逐水涯。
两朝成草莽,九斋杂龙蛇。
古殿兰旗暗,残记桂煅賖。
警颜愁想像,珠树绝骄奢。
寂寞无双誉,徘徊但自嗟。
八仙聊免俗,消得实栏遮。
赵子銮守顺庆清才有志于古书此赠之 其三,明代,霍韬,
皎皎苍玉姿,陟陟郭隗台。孤剑万里行,蛟鼍安在哉。
瞿塘万仞深,径仄蒺与莱。仗剑瞿塘侧,虹气刺天来。
照映蚕丛隈,习习驱浮埃。转涕满疮痍,嘘枯然寒灰。
读旧稿有感,宋代,陆游,
我少则嗜书,于道本无得,譬如昌歜芰,乃自性一癖。
老来百事废,惟此尚自力,岂惟绝庆吊,乃至忘寝食。
吟哦杂诵咏,不觉日既夕。
文辞顾浅懦,望古空太息,世俗不可解,更为著金石。
收歛固已迟,虽悔终何益!君看老农夫,法亦传后稷。
持此少自宽,陶然送余日。
水木明瑟园古藤歌,清代,全祖望,
昔我游京华,及见三古藤。其一尚书省,犹传文定旧都厅。
俄而吴回降,嘻嘻出出寒灰零。其一海波街,尚署金风老子名。
俄而富媪震,横裂活埋归杳冥。其一合肥邸,五传槐棘相因仍。
临川侍郎下我榻,喁喁于于和诗百辈赢。十年落拓湖海上,春明存殁百感增。
惊见天平谷口双峥嵘,古根诘屈穿山出,酝酿洞庭七十二峰之精灵。
踞地先成偃卧形,老罴当道群貉屏。欲上不上意磅礴,忽然蹶起势骞腾。
百转千蟠故作态,低头下瞰纷长缨。其心时复吐云气,其干将无闻铜腥。
其杪迎风舞拂拂,大垂小垂都珑玲。就中倏生数直干,岸然如弦复如绳。
空所依旁冉冉升,此尤怪绝得未曾。浙中绣谷亭前一本差相亚,细校犹疑殊尹邢。
主人选佳木,插架三十楹。蜿蜒循蒿径,亦以曲折成。
入门未窥诸坞绿,蔽天已见十丈青。频年三过此,所惜未与花期丁。
是藤不花亦复佳,磥砢高节谁抗衡,老我感旧空怔营。
丁使君和昌父诗朱卿亦有句次韵呈之,宋代,韩淲,
节物推迁还献岁,纷纷如看雾中花。春盘又见菜纤手,腊酒已倾饧胶牙。
山野寄吟宁漫与,禁林有和实惊嗟。韦苏州集多酬唱,亦有州民钓客家。
古意六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老樵腰短斧,朅来此山中。林深绝人迹,邂逅两老翁。
石上安棋局,零落归飞鸿。置斧偶坐睨,终竟谁雌雄。
低头欲借问,冉冉巢云松。索寞下山去,树杪馀残红。
不知岁月远,但见邑屋空。神仙在何处,只与人世同。
眼净偶自见,心到遥相通。片时处仙境,百年坐春风。
区区笑刘吕,妄觅蓬莱宫。
送利漕刘明复朝议,宋代,冯山,
中山元魏后,数世十三传。皆在河南葬,初从代北迁。
中书谋定策,大理力扶颠。渝国乘机日,唐公起义年。
议高都尉识,名累侍郎贤。原武输期集,东阿旧俗悛。
河阴才被诏,户部志绳愆。八子生中叶,三台共一躔。
洪洞城不下,工待政无前。昭辅书仪集,明宗礼意全。
中丞安出处,艺祖首详延。学士清台阁,咸平起涧瀍。
斯文醇复古,宏议自摧坚。江汉源何巨,公侯兆已圆。
信辞师鲁志,佳气尹樊阡。秘监花儒将,缑山酒地仙。
看公承远构,发迹向孤骞。浩荡穷经笥,纵横信笔椽。
巾箱遗紫绶,伯仲袭青毡。辨论多兵略,澄清累使权。
凤鸣雄屏翰,鹑首富刀泉。诏自南台下,车随北斗旋。
鹓鸿思旧侣,嵩少望归鞭。师节频轻伏,戎腥未一湔。
朝纲今省户,古道日经筵。尽是徊翔地,行承咫尺天。
门施唐棨戟,冠珥汉貂蝉。阀阅谁如此,功名盍勉旃。
慎无从子晋,轻去恋伊川。孑立栖迟久,深知义气然。
人情尝岁月,物色自风烟。士要文章别,诗因谱第编。
碑阴如可附,青玉为雕镌。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