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道中二首

凫鹜迎船似有情,随波故起绿粼粼。

野花照水开无主,谁信春归已两旬。

99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其他诗经

新秋月夜

新秋月夜,唐代,权德舆,

客心宜静夜,月色澹新秋。影落三湘水,诗传八咏楼。

何穷对酒望,几处捲帘愁。若问相思意,随君万里游。

90

香海曲

作者:姚燮(清代)

香海曲,清代,姚燮,

江澜不动月气定,上云下沙一白净。银虬挂角衔大珠,十丈梅花倚天镜。

对屏一岫烟为髫,松钗横作翡翠翘。古仙鹤氅吹琼箫,客来置酒阑干高。

阑干倒映万仞渌,照梦鸥边有红烛。烛残月堕露飘衣,香海西风荡平绿。

88

遣怀 其三

遣怀 其三,元代,唐桂芳,

今宵壮观驾扁舟,两岸芦风淡欲秋。谁把琼箫惊客梦,始知五月在池州。

13

浣溪沙

作者:舒亶(宋代)

浣溪沙,宋代,舒亶,

白鹭飞飞点碧塘。雨荷风卷绿罗裳。管弦竞奏杂鱼榔。
游女谩能歌白纻,使君不学野鸳鸯。桃花空解误刘郎。

61

答郡中同僚贺雨

作者:苏轼(宋代)

答郡中同僚贺雨,宋代,苏轼,

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睛雨。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

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

登城望麰麦,绿浪风掀舞。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

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

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

渡河不入境,未若无蝗虎。

而况刑白鹅,下策君勿取。

94

暮归

作者:陆游(宋代)

暮归,宋代,陆游,

意行无所之,偶傍陂头立。

空村犬吠豪,高树蝉嘒急。

风尘一身老,海宇万感集。

还家日已暮,草露青鞋湿。

87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

作者:陆游(宋代)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宋代,陆游,

电掣光如昼,雷轰意未平。

乱云俄卷尽,孤月却徐行。

露草蛩相语,风枝鹊自惊。

一凉吾事足,美睡到窗明。

50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宋代,杨万里,

暑气朝来扫地空,南风毕竟让西风。

秋生楚尾吴头外,凉杀天涯地角中。

万叠山连千涧水,双行缠伴一郫筒。

初程道是穷忙著,且宿东山东复东。

49

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

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唐代,杨巨源,

花枝暖欲舒,粉署夜方初。世职推传盛,春刑是减馀。
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此地从头白,经年望雉车。

76

故国山川写景

故国山川写景,唐代,陈元光,

浮光昂岳望,固始秀民乡。第宅参文武,姻㜕半帝王。

珠楼帘结绮,花苑水流香。礼节传家范,簪缨奕世芳。

飞鞭驰道坦,聚盖艳阳光。箫鼓迎欢会,桐麻遣唁丧。

勋臣扶景运,风树配天长。

48

再次前韵代梅答

作者:汤悦(唐代)

再次前韵代梅答,唐代,汤悦,

托植经多稔,顷筐向盛时。枝条虽已故,情分不曾移。
莫向阶前老,还同镜里衰。更应怜堕叶,残吹挂虫丝。

29

韩沟吴王庙三首 其一

韩沟吴王庙三首 其一,清代,全祖望,

黄池铸错恨何追,剩水长增庙貌悲。莫向江祠逢伍员,谁招廊屧配西施。

观光自是先王志,负德终缘夏肄亏。闻道神旌午夜动,依然荼火望离离。

75

作者:李邴(宋代)

梅,宋代,李邴,

绵霜历雪忿开迟,风笛无情抵死吹。

鼎实未成心尚苦,不甘桃李傍疏篱。

48

宜城酒

作者:刘攽(宋代)

宜城酒,宋代,刘攽,

九酝宜城酒,人传岘首碑。古今情不别,更问习家池。

58

见卖梅花者作卖花行

作者:赵蕃(宋代)

见卖梅花者作卖花行,宋代,赵蕃,

来时才卖木犀花,卖到梅花未返家。

作客悠悠有何好,定应诗兴在天涯。

43

文殊院晨起

作者:赵蕃(宋代)

文殊院晨起,宋代,赵蕃,

山禽百族自呼名,撩我僧窗睡不成。

纵汝多言吾自喜,了知今日十分晴。

96

和永叔对雪次韵

作者:刘敞(宋代)

和永叔对雪次韵,宋代,刘敞,

惊飙卷白日,朔气逼寒门。已密何须急,虽多未觉繁。

势轻飞有态,光洁莹无痕。磥砢封乔木,玲珑缀夕轩。

迹深看敝躧,歌苦相车辕。测厚矜肤寸,愁消怯晏温。

崩腾云将合,飒沓雨师屯。埽去蛟螭乱,堆成虎豹蹲。

夜明休秉烛,诗兴助开樽。公若怜萱桂,那辞访小园。

95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诏领祠宫遂还乡闬燕间无事

作者:苏颂(宋代)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诏领祠宫遂还乡闬燕间无事,宋代,苏颂,

我昔就学初,龆童齿未龀。

严亲念痴狂,小艺诱愚钝。

始时授章句,次第教篇韵。

蒙泉企层澜,覆篑期九仞。

十龄独侍行,千里赴朝觐。

靡依心向吴,能事躬在浚。

应门待宾客,睦族周分亲。

虽免逃杖諐,犹虞裕蛊吝。

十三从师友,群彦得亲近。

箕裘袭素风,兰芷渐腴润。

占毕自忘劳,攻坚常切问。

六经日沈酣,百氏恣蹂躏。

礼乐原夏商,春秋道尧舜。

论诗识温柔,讲易知谦巽。

书要通上古,史亦蕲尽信。

复熟中庸篇,推名善恶混。

楹书迨今存,手泽亦未泯。

赖此渐摩益,稍知贤圣蕴。

十八随乡书,三冬阅文阵。

同时韦带伦,共试棘闱濬。

少年事矜豪,属辞少绳准。

程文竟乖疏,贡籍果遗摈。

内负未蹉跎,不能忘起偾。

赏延辄辞官,雅志将自奋。

笔苦手成胝,眠稀目生晕。

常患涉猎疏,肯效揣摩困。

再上忝乙科,初筵习磨楯。

绸缪结官课,奄忽罹忧疹。

灵光未及赋,陟岵遽衔舋。

星行赴帏堂,雨泣护归榇。

先畴闽岭遥,寓舍京口近。

葬营带郭田,地得兼山艮。

送往极充穷,拊存急赒赈。

三釜须自谋,一官姑孟晋。

恤孤逢旧知,温故拾馀烬。

荐衡荷德璋,嗣向怜子骏。

给札恩特殊,除职选尤遴。

遂去州县劳,入陪台阁俊。

校文擿三折,食贫岁四闰。

君相嘉宿官,圭符假名郡。

地望号优间,公租稍充{左牛右刃}。

二偏丰旨甘,百口免饥馑。

方喜私愿谐,遽叨召音迅。

素非干时才,屡试投虚刃。

治绩愧无闻,官资谬超进。

持橐入记言,演纶漫燥吻。

事无补毫分,心常怀愤懑。

一言偶寤意,三已固无愠。

再违金门籍,七换竹使印。

赐环元丰初,解组横海镇。

虏信使约修,周官预详攈。

上号太宫辰,奉册陪发轫。

复土裕陵日,杖桐方守殡。

阻趋七月期,莫从百夫殉。

衰麻虽未除,泪血犹未抆。

误被两宫知,首颁一札讯。

入长天台班,复冠鳌坡峻。

拔擢登台司,咨俞陪坐论。

属时久承平,狡羌未诛震。

任重才难胜,位高躬易陨。

丹衷徒蹇蹇,明诚乏斤斤。

靡惮啧言烦,姑守王臣荩。

圣神眷始终,进退礼周尽。

禁殿陟青规,琳宫叩虚牝。

再辞淮海藩,未许丘园逊。

风霜经六纪,蓬葆垂两鬓。

躬间犹冠带,禄厚足储餫。

贡馀香龙团,上尊白羊酝。

岁时荷恩沾,浆藿对馈尽。

春园乘间灌,冬户随时墐。

入对书甲乙,出驱车薄笨。

扶杖拜先茔,携觞问田畯。

蕃室倦扫除,綦几聊凭隐。

养浩希子舆,学生同祝肾。

念昔多艰勤,诲尔宜悱愤。

见贤弓在檠,遇事骖从靳。

竞情思昔非,视舌知柔韧。

高门训序畏,刊腹摩兜慎。

名教乐有馀,异端戒多紊。

其要本诚明,乌在问圆顿。

美璞不雕琢,安得怀瑜瑾。

良器不深藏,渠能免瑕璺。

学问不沾洽,何由垂望闻。

操守不坚纯,久必成缁磷。

进修欲及时,行违要无闷。

士行惜分阴,伯阳叹往运。

当年倘因循,晚岁必悔恨。

更思祖先勋,相传清白训。

世胄闽与吴,宗姻期及絻。

衣冠布中外,椽土无尺寸。

逮吾老乡闾,始得营畦畛。

蜗庐庇风雨,稷田助饔馂。

幸与仁智邻,仍远市城慁。

沈侯东阳居,陆叟颐山遯。

出处虽殊途,丰约已过分。

考室俟构堂,肥家在忍顺。

常使棣华荣,无致荆枝忿。

中冓须自防,外诱不可徇。

惧尔志悠悠,故吾言谆谆。

力行傥不渝,家声期远振。

93

秋日西湖闲泛

秋日西湖闲泛,宋代,葛天民,

雨洗千峰晓,波涵万顷秋。

菱花开古镜,莲叶度轻舟。

思远人谁识,身闲世不收。

望中时得句,倚櫂杂吴讴。

68

留题张少愚屋壁

作者:范镇(宋代)

留题张少愚屋壁,宋代,范镇,

高隐郫城下,平地仍径还。门开值冠盖,帘卷为江山。

沛雨人间待,浮云天外閒。泥封诏不起,明夕奉慈颜。

6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