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用曾丈韵呈徐丈

作者:仲并(宋代)

鹤{上敝下毛}偏宜鹤发翁,戏挼杖与儿同。

梅梢弄影半窗玉,柳径吹绵三月几。

拥户且眠窗未晚,泛舟何向水如空。

阳春便逐新诗到,不待葭灰落嶰筒。

51

诗文译文

鹤{上敝下毛}偏宜鹤发翁,

戏挼杖与儿同。

梅梢弄影半窗玉,

柳径吹绵三月几。

拥户且眠窗未晚,

泛舟何向水如空。

阳春便逐新诗到,

不待葭灰落嶰筒。

诗文简析

《对雪用曾丈韵呈徐丈》是宋代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冬雪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冬雪为主题,通过雪景展示了诗人仲并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并以此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篇写道:“鹤{上敝下毛}偏宜鹤发翁,戏挼杖与儿同。”这里以鹤发翁与孩子们一起戏耍为景,暗喻诗人自身的年事已高,但仍然能保持和年轻人一样的活泼心态,表达了对生命活力和年轻精神的追求。

接下来描绘了梅花的形象:“梅梢弄影半窗玉,柳径吹绵三月几。”梅花是冬季的象征,凭借着它的独特美感,使得冬天也能有春的气息。梅花的影子在窗户上摇曳,柳树的小径中风吹起,仿佛迎来了初春的气息。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希望与坚持,即使在冬天的寒冷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来临。

接着诗人写道:“拥户且眠窗未晚,泛舟何向水如空。”这里描绘了室内的温暖和宁静的氛围,诗人舒适地卧于怀中,感受着窗外的冰雪世界。泛舟的景象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他不知船行何处,但水面空无一物,暗示着他对未来的探索和未知的期待。

最后两句诗写道:“阳春便逐新诗到,不待葭灰落嶰筒。”这里阳春指的是春天,新诗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与创作的灵感。葭灰落嶰筒是一种传统的火种,意味着烟尘散去,新的篇章即将展开。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创作的激情,不再等待时机的成熟,而是积极地迎接新的挑战。

《对雪用曾丈韵呈徐丈》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雪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借助雪景和自然元素,以及对鹤发翁、梅花、船行等形象的描绘,鹤{上敝下毛}偏宜鹤发翁,

戏挼杖与儿同。

梅梢弄影半窗玉,

柳径吹绵三月几。

拥户且眠窗未晚,

泛舟何向水如空。

阳春便逐新诗到,

不待葭灰落嶰筒。

这首诗是宋代仲并创作的,以冬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首先写到“鹤{上敝下毛}偏宜鹤发翁,戏挼杖与儿同。”诗人以鹤发翁和孩子们玩耍的情景作为开篇,鹤发翁象征年迈的诗人自己,他和孩子们一起戏耍,表达了诗人保持年轻心态的愿望和对生命活力的追求。

接下来,“梅梢弄影半窗玉,柳径吹绵三月几。”描绘了冬日中的梅花和柳树。梅花虽开于寒冷的季节,但依然傲立在枝头,柳树在微风中摇曳,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和柳树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希望和坚持,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随后,“拥户且眠窗未晚,泛舟何向水如空。”诗人描述了室内温暖宁静的氛围,他舒适地躺在床上,感受窗外冰雪的世界。泛舟的景象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他不知道船行的目的地在哪里,但水面空无一物,暗示着他对未来的探索和未知的期待。

最后两句,“阳春便逐新诗到,不待葭灰落嶰筒。”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创作的激情。阳春指的是春天,新诗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与创作的灵感。诗人表示不再等待时机的成熟,而是积极迎接新的挑战和创作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雪景和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年轻心态、生命活力和创作热情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探索和未知的向往。

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其他诗经

乞巧词

乞巧词,元代,杨维桢,

天上星重会,征西客未归。

殷勤乞方便,灵鹊度人飞。

40

好事近(同前)

好事近(同前),宋代,李弥逊,

春苑杂花芳,诗老剩夸梅格。谁道武陵深处,便不如姑射。
莫分红浅与红深,点点是春色。生怕一番风雨,半飘零江国。

68

永遇乐(二之一·歇指调)

作者:柳永(宋代)

永遇乐(二之一·歇指调),宋代,柳永,

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火德流光,萝图荐祉,累庆金枝秀。璿枢绕电,华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后。缵唐虞垂拱,千载应期,万灵敷祐。
殊方异域,争贡琛赆,架巘航波奔凑。三殿称觞,九仪就列,韶頀锵金奏。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吏,竞歌元首。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75

【仙吕】锦橙梅

【仙吕】锦橙梅,元代,张可久,

红馥馥的脸衬霞,黑髭髭的鬓堆鸦。料应他,必是个中人,打扮的堪描画。颤巍巍的插著翠花,宽绰绰的穿著轻纱。兀的不风韵煞人也嗏,是谁家?我不住了偷睛儿抹。

92

和陶拟古九首 其四

作者:苏轼(宋代)

和陶拟古九首 其四,宋代,苏轼,

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

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

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

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

79

王中甫哀辞

作者:苏轼(宋代)

王中甫哀辞,宋代,苏轼,

生刍不独比前人,束槁端以废谢鲲。

子达想无身後念,吾衰不复梦中论。

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

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62

郡圃晓步因登披僊阁四首

郡圃晓步因登披僊阁四首,宋代,杨万里,

百五佳时更绝晨,园丁犹未放游人。

瘦藤柱上披僊阁,四面花光照杀春。

86

薄命女

作者:和凝(唐代)

薄命女,唐代,和凝,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

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梦断锦帏空悄悄,彊起愁眉小。

34

题高彦敬尚书赵子昂承旨共画一轴为户部杨侍郎作

作者:虞集(元代)

题高彦敬尚书赵子昂承旨共画一轴为户部杨侍郎作,元代,虞集,

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西湖醉归写古木,吴兴为补幽篁妍。

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老蛟欲起风雨来,星堕天河化为石。

赵公自是真天人,独与尚书情最亲。高怀古谊两相得,惨淡酬酢皆天真。

侍郎得此自京国,使我观之三叹息。今人何必非古人,沦落文章付陈迹。

25

裴坟

裴坟,宋代,周端臣,

卖船穿僻径,坟古最幽深。

山近风常冷,松蟋昼亦阴。

来时无速骑,归路有鸣禽。

寄语城居者,何人肯访寻。

58

早秋

作者:杨亿(宋代)

早秋,宋代,杨亿,

楚客悲秋至,庭柯一叶凋。

鹤天惊晓露,兰畹怯凉飚。

團扇流尘暗,单衣爽气饶。

江东菰米熟,归梦隔寒潮。

25

与成父夜坐

作者:赵蕃(宋代)

与成父夜坐,宋代,赵蕃,

抱病俱不饮,清言醒肺肝。

山空知室迥,念静失忧端。

纵笔诗还作,无弦琴废弹。

庵居已清绝,况及夜微阑。

33

以酒钱送明叔二绝代简

作者:赵蕃(宋代)

以酒钱送明叔二绝代简,宋代,赵蕃,

酒钱时乞故怜苏,三百青铜寄与沽。

砚水长枯肺仍渴,可兹涓滴所能濡。

38

上丞相寿 其九

作者:戴栩(宋代)

上丞相寿 其九,宋代,戴栩,

十二楼头花正繁,朝回环佩五云间。

金鳞不动春塘满,天上仙人爱静閒。

6

蔡尚书挽词二首

作者:戴栩(宋代)

蔡尚书挽词二首,宋代,戴栩,

又报文昌拆,耆儒去玉除。

经纶於世密,趋和与时疏。

闽地祠常衮,词臣说仲舒。

香名五十载,终竟道如初。

93

寄陈蓬州图南

作者:冯山(宋代)

寄陈蓬州图南,宋代,冯山,

临老蹉跎来剑阁,故人留滞在蓬池。光阴一别六七载,功业半生多少时。

谪宦可怜嗟子骏,径归难学羡诚之。何当江上重携手,同到三轩看旧诗。

13

题葡萄图

题葡萄图,宋代,释子温,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

81

送杨司户

作者:邢凯(宋代)

送杨司户,宋代,邢凯,

德大拙於用,数奇真可怜。

民曹清到骨,鸡肋受尊拳。

谩失塞翁马,终不定子敬氈。

桂林罗隽士,安称泛红莲。

69

复挽

复挽,宋代,沈端节,

气概凌云孰敢先,中兴事业冠英躔。

朝廷议论一言定,翰墨风流四海传。

恰跨鳌头各紫阁,忽骑箕尾上青天。

竹林笑傲今陈迹,抚榇江皋涕泫然。

75

三用韵奉酬

三用韵奉酬,宋代,杨公远,

龙蛇满纸势如飞,净几明窗得句时。

一阵好风吹过我,吟余束手笠降旗。

9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