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秉赴廷试五首

作者:李吕(宋代)

欲献琅玕腹,君诗有宿盟。

云天宸极邃,日月衮衣明。

太守荐何武,诸公倾贾生。

三山移步到,寄语问玄卿。

15

诗文译文

欲献琅玕腹,君诗有宿盟。

云天宸极邃,日月衮衣明。

太守荐何武,诸公倾贾生。

三山移步到,寄语问玄卿。

诗文简析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仲秉的送别之情。诗人称赞仲秉的诗才非凡,他的诗篇中蕴含着历久弥新的情感和约定。诗人以天空、太阳和月亮来象征仲秉的卓越才华,表示他的光彩耀眼、高贵不凡。诗人还提到太守荐举了何武,众多官员都赞赏仲秉的才华,与贾生齐名。最后,诗人寄托了对仲秉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有所成就,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诗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仲秉的送别来展示了诗人对他的赞赏和期许,同时也凸显了仲秉在文学界的名望和才华。诗人运用了天空、太阳和月亮等象征意象,将仲秉的才华比喻为高悬于云天之上的宝石和衣袍,形容其光辉照人、非凡出众。诗中提到太守荐举了何武,以及其他官员也对仲秉的才华推崇备至,进一步突显他在文学界的声望和地位。最后,诗人通过寄语问玄卿,表达了对仲秉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够在廷试中有所斩获,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仲秉的敬佩之情,展现了他对仲秉才华出众的肯定和祝福。同时,通过对荐举和众人推崇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文学才华的重视和认可。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清新高远,表达了诗人对仲秉的美好期望,传递了送别之情和对前程的祝愿,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李吕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其他诗经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四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四,明代,李昌祺,

叠鼓杂鸣笳,天风送使槎。内臣金镂带,壮士铁为檛。

去路缘青海,行营驻白沙。单于争慕义,不用李轻车。

28

读曹侍郎去国表

读曹侍郎去国表,宋代,释居简,

立螭持橐孰非荣,未若江头一苇轻。失侣鸳鸿空怅望,喜归鸥鹭亟将迎。

雍容谭笑不但已,去就始终如此明。疏似南阳出师表,尽倾肝鬲写生平。

53

巴岭

巴岭,宋代,张至龙,

处处柴门掩半边,莺啼绿树隔炊烟。

竹梯闲倚柔桑畔,定是人家蚕正眠。

9

览古诗十首 其十

览古诗十首 其十,明代,张元凯,

生长夫差城,里有翁子宅。翁子少也贱,落魄无推择。

长镵持且负,短歌行自适。骨肉弃中涂,遑遑欲头白。

将军西入关,富贵颇相迫。微露会稽印,惊散守邸客。

衣绣归故乡,颜色非畴昔。有司所治道,是常卖薪陌。

乃知被褐人,恒自怀和璧。贤豪在人间,岂以困穷厄。

83

登南纪楼

作者:胡寅(宋代)

登南纪楼,宋代,胡寅,

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

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

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

麦麻漫沃衍,家家足粳鱼。

深山鸡犬接,谁复识於菟。

挻祸者何人,火猎而兵屠。

庚戌日南至,渠魁宴宜都。

一脍八百姬,坐无羊与猪。

葛伯杀饷童,汤征自毫徂。

恢恢天纲漏,莽莽一纪余。

遗民百存一,茨棘伏且逋。

有田不敢耕,十倍出赋租。

籍户析丁口,奏言民数敷。

一县三十家,一城三百庐。

指为太平象,苍穹焉可诬。

翩翩两孤鹤,归自青海隅。

长松虽好在,池圃伤榛芜。

邦君能好客,授馆高明居。

春风摇宇宙,惨澹心盘纡。

玉花暗寒食,桑谷冻不苏。

流民渡沔来,曳牛负其孥。

似闻俶扰中,复有红巾徒。

轇轕随邓间,厥意知何如。

古来上流地,最重荆州符。

形势在东南,横跨此其枢。

皇文不用武,重闭闻勇夫。

要当强楚蜀,莫使窥全吴。

滔滔江与汉,晨夜朝宗趋。

天聪方四达,庙算有良图。

45

到义宁自夏至秋不得家书思亲谋归不遂

作者:曾丰(宋代)

到义宁自夏至秋不得家书思亲谋归不遂,宋代,曾丰,

散客强名邑大夫,琴堂余暇北窗孤。

灯前夜雨无宁竹,枕上秋风有战梧。

悬望北音思射雁,满怀东道梦烹鲈。

白云一望二千里,羞听林间反哺乌。

76

促拍满路花(瑞荫亭赠锦屏苗道人)

促拍满路花(瑞荫亭赠锦屏苗道人),宋代,赵师侠,

连枝蟠古木,瑞荫映晴空。桃江江上景,古今同。忙中取静,心地尽从容。扫尽荆榛蔽,结屋诛茅,道人一段家风。
任乌飞兔走匆匆。世事亦何穷。官闲民不扰,更年丰。箪瓢云水,时与话西东。真乐谁能识,兀坐忘言,浩然天地之中。

35

西江月

西江月,宋代,徐俨夫,

曲折迷春院宇,参差近水楼台。吹箫人去燕归来。空有落梅香在。
花底三更过雨,酒阑一枕惊雷。明朝飞梦隔天涯。肠断流莺声碎。

58

度清霄(其五)

度清霄(其五),宋代,张继先,

五更五点五更残。青冥风露逼人寒。扶桑推出红银盘。城门依旧声尘喧。明暗二景交相转。生来死去纷易换。道人室中天宇宽。日出三竿方启关。

41

减字木兰花·云鬟倾倒

作者:苏轼(宋代)

减字木兰花·云鬟倾倒,宋代,苏轼,

云鬟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

59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唐代,李群玉,

春月三改兔,花枝成绿阴。年光东流水,浩叹伤羁心。

酌桂烟屿晚,鴂鸣江草深。良图一超忽,万恨空相寻。

上国刈翘楚,才微甘陆沉。无灯假贫女,有泪沾牛衾。

衡岳三麒麟,各振黄钟音。卿云被文彩,芳价摇词林。

夫子芸阁英,养鳞湘水浔。晴沙踏兰菊,隐几当青岑。

明月洞庭上,悠扬挂离襟。停觞一摇笔,聊寄生刍吟。

18

平盖观

作者:薛能(唐代)

平盖观,唐代,薛能,

巨柏与山高,玄门静有猱。春风开野杏,落日照江涛。
白璧心难说,青云世未遭。天涯望不极,谁识咏离骚。

69

过温汤

作者:李治(唐代)

过温汤,唐代,李治,

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路曲回轮影,岩虚传漏声。
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
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

97

东湖晚眺

东湖晚眺,宋代,张舜民,

白鹭双飞过女墙,两行高柳正斜阳。

荷花满眼都无主,闇里风飘入袖香。

87

题天坛二首 其一

题天坛二首 其一,元代,丘处机,

峨峨峻岭接云衢,古柏参差数万株。瑞草不容凡眼见,灵禽只傍道人呼。

凿开洞府群仙降,炼就丹砂百怪除。福地名山何处有?长春即是小蓬壶。

62

挂冠

挂冠,宋代,谢枋得,

玉皇殿下卸恩袍,羞见冥鸿惜羽毛。

天地有心扶社稷,朝廷无意得英豪。

早知骨鲠撄时忌,何似山林道迹高。

次第秋风到兰菊,归家痛饮读离骚。

75

次韵程士和并帖元衡

作者:赵蕃(宋代)

次韵程士和并帖元衡,宋代,赵蕃,

满目风埃顿尔清,只缘朝雨过林声。

兴乘政欲蝉连语,酒酽才胜一再行。

容我不应嗔醉卧,忆君还复有诗成。

定知今夜江东梦,梦炤冰溪雪鬓生。

95

形盐象虎

作者:刘敞(宋代)

形盐象虎,宋代,刘敞,

备物崇宾飨,斯盐肖虎形。熬波烦巧匠,象武示君灵。

天产参多品,秋严耸外庭。炳文随镂刻,毅气得仪型。

服孟非同趣,昭文亦异经。碎身如见取,调鼎荐芳馨。

10

柏梁体简龚少益

作者:王迈(宋代)

柏梁体简龚少益,宋代,王迈,

青山四面画图张,溪流月下鸣汤汤。

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结茅作书堂。

诵声洒洒流琳琅,使我一听乐洋洋。

应问谁为师匠良,风流相种如龚郎。

天孙付以锦绣肠,一挥十纸烂成章。

上与奎宿争光芒,器成未售此焉藏。

吁嗟无地堪翱翔,尘缨自濯歌沧浪。

床头金尽羞悭囊,山鬼吹灯夜恓惶。

蚊雷聚噪肆颉颃,仗剑起舞涕泗滂。

劝君停剑无庸伤,时平贤路如康庄。

鸾凤引喙鸣高岗,时危此道隘且荒。

横宝在道暗无光,运行如此休慨慷。

男儿立身当自强,精金须经百炼刚。

膜外荣枯等秕糠,惟忠惟孝不可忘。

请君倾耳听柏梁,谓余不信来对床。

99

望白纻山

望白纻山,宋代,郭祥正,

隔江望白纻,葱苍压牛渚。却忆跨黄犊,渡桥溪东去。

悠悠登此山,直待圆蟾午。汗漫丹湖水,万顷浸天宇。

北斗酌不乾,光烱反吞吐。诸峰若案几,白云俯可取。

览景壮我怀,长谣念前古。传闻桓将军,致酒领歌舞。

雄风回秋霜,英声散鼍鼓。宁知千载后,荒榛老狐鼠。

男儿及时乐,一饷亦足许。前年翰林公,绝顶构堂庑。

我方客沅湘,盛事未能睹。及今佐肥幕,治狱历阳府。

注目聊独吟,何时达庭户。

6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