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尉别二首

作者:李吕(宋代)

试吏谁云百寮底,长材元是万夫雄。

锥刀垄断焉能较,泾渭区分独至公。

顾我每惭天下拙,辱君见许古人风。

明年还忆蓬蒿径,身在瀛洲雨露中。

68

诗文译文

送陈尉别二首

试任公务,谁说百官之中地位最低?

长者们早已看出你的才能非同凡响。

尽管你只是一把锥刀,却能左右农田。

泾水和渭水虽然相接,但只有你才能辨别它们的界限。

我常常惭愧自己愚笨无能,

在你面前感到自愧不如古人的风采。

明年的今天,当我回忆蓬蒿的小径,

你已经身在瀛洲的雨露之中。

诗文简析

《送陈尉别二首》是宋代李吕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好友陈尉的离别之情,并表达了自己的愧疚和对友情的珍重之情。

诗文赏析

送陈尉别二首

试任公务,谁说百官之中地位最低?

长者们早已看出你的才能非同凡响。

尽管你只是一把锥刀,却能左右农田。

泾水和渭水虽然相接,但只有你才能辨别它们的界限。

我常常惭愧自己愚笨无能,

在你面前感到自愧不如古人的风采。

明年的今天,当我回忆蓬蒿的小径,

你已经身在瀛洲的雨露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陈尉在公务中的才干和能力,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诗中提到陈尉只是一把锥刀,但却能在农田中发挥重要作用,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和能干之处。诗人自愧不如,感到自己无法与陈尉相比,同时也对他的才华和风采表示敬佩和羡慕。

诗人在诗末表达了对陈尉离去的思念之情。明年的同一天,诗人回忆起陈尉曾经在蓬蒿小径上的身影,而此时陈尉已经身处瀛洲,享受着雨露的滋润。这种离别之情,既表达了诗人对陈尉的留恋,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质朴的意象,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伤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词中对陈尉聪明才智的赞美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推崇。

李吕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其他诗经

芦沟晓月图

作者:陈高(元代)

芦沟晓月图,元代,陈高,

芦沟桥西车马多,山头白日照清波。毡庐亦有江南妇,愁听金人出塞歌。

31

美人临镜 其二

美人临镜 其二,明代,袁宏道,

强起淹馀睡,柔多艳亦多。笑时添两靥,恨至叠双蛾。

印指生寒晕,分钗割水波。休将月月比,仙子不如他。

41

胡元瑞读鄙集有寄走笔四韵答之 其四

胡元瑞读鄙集有寄走笔四韵答之 其四,明代,王世贞,

兰阴一水下兰溪,水隐花香水满堤。任使东流海门去,清心还向浙江西。

35

诸葛忠叟初逢家塾池中产双莲求予扁榜并作五言勉诸甥

诸葛忠叟初逢家塾池中产双莲求予扁榜并作五言勉诸甥,宋代,许及之,

淤泥生净质,妙观起凡心。少见人间瑞,谁栽满涧浔。

31

水调歌头 寿佩忍六十

水调歌头 寿佩忍六十,近现代,姜胎石,

意气动湖海,我最爱元龙。记曾橐笔黄埔,恰喜与君逢。

同是鸾飘凤泊,赖有花香鸟语,吟兴十分浓。转瞬卅年矣,尊酒不曾空。

追往事,历燕粤,浙西东。倦游偶息,鞭影握手到吴中。

忽报行年六十,我愧犹迟五载,鬓秃更头童。两字祝清健,韵语当呼嵩。

9

过沈东林所居

作者:顾逢(宋代)

过沈东林所居,宋代,顾逢,

屋破深山里,门无车马尘。

谁知青竹坞,中有白莲人。

坐上长留客,诗中不见贫。

池塘园圃乐,花木四时春。

70

雪后过雨岩访履道

作者:韩淲(宋代)

雪后过雨岩访履道,宋代,韩淲,

读书了科诏,公子显扬谋。岁寒松柏坚,高冢蔚而幽。

书棂耿冰砚,日屋岚未收。上焉国脉寿,下焉民瘼瘳。

父母凛遗体,操持梦前修。四载得重来,长言非燕游。

樵苏行迹稀,雨岩丁岭头。共饭少徘徊,我志君勿求。

82

贺新郎(题传岩叟悠然阁)

贺新郎(题传岩叟悠然阁),宋代,辛弃疾,

路入门前柳。到君家、悠然细说,渊明重九。岁晚凄其无诸葛,惟有黄花入手。更风雨、东篱依旧。斗顿南山高如许,是先生、拄杖归来后。山不记,何年有。
是中不减康庐秀。倩西风、为君唤起,翁能来否。鸟倦飞还平林去,云肯无心出岫。剩准备、新诗几首。欲辨忘言当年意,慨遥遥、我去羲农久。天下事,可无酒。

46

点绛唇·我辈情锺

作者:苏轼(宋代)

点绛唇·我辈情锺,宋代,苏轼,

我辈情锺,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馀飞观。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15

客位假寐(因谒凤翔府守陈公弼)

作者:苏轼(宋代)

客位假寐(因谒凤翔府守陈公弼),宋代,苏轼,

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

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

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

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

80

念奴骄

作者:苏轼(宋代)

念奴骄,宋代,苏轼,

凭高眺望,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魂非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乘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60

临江仙·手拈黄花无意绪

临江仙·手拈黄花无意绪,宋代,辛弃疾,

手拈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余香。

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罗巾浥泪别残妆。

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20

纵笔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纵笔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相马失之瘦,知人良独难。虽居环堵室,未废切云冠。

暮雨潼关暗,秋风渭水寒。深芜埋壮士,千古为悲欢。

67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十首 其六

作者:陆游(宋代)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十首 其六,宋代,陆游,

朝真方舍杖,步月始开门。零落山花后,经旬掩绿樽。

84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三温成皇后合四首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三温成皇后合四首,宋代,欧阳修,

旭日映帘生,流晖槿艳明。

红颜易零落,何异此花荣。

17

菱溪大石

菱溪大石,宋代,欧阳修,

新霜夜落秋水浅,有石露出寒溪垠。

苔昏土蚀禽鸟啄,出没溪水秋复春。

溪边老翁生长见,疑我来视何殷勤。

爱之远徙向幽谷,曳以三犊载两轮。

行穿城中罢市看,但惊可怪谁复珍。

荒烟野草埋没久,洗以石窦清泠泉。

朱栏绿竹相掩映,选致佳处当南轩。

南轩旁列千万峰,曾未有此奇嶙峋。

乃知异物世所少,万金争买传几人。

山河百战变陵谷,何为落彼荒溪濆。

山经地志不可究,遂令异说争纷纭。

皆云女娲初锻链,融结一气凝精纯。

仰视苍苍补其缺,染此绀碧莹且温。

或疑古者燧人氏,钻以出火为炮燔。

苟非神圣亲手迹,不尔孔窍谁雕剜。

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仑。

行经于阗得宝玉,流入中国随河源。

沙磨水激自穿穴,所以镌凿无瑕痕。

嗟予有口莫能辩,叹息但以两手扪。

卢仝韩愈不在世,弹压百怪无雄文。

争奇斗异各取胜,遂至荒诞无根原。

天高地厚靡不有,丑好万状奚足论。

惟当扫雪席其侧,日与嘉客陈清樽。

56

东斋对雪有怀

东斋对雪有怀,宋代,欧阳修,

东斋坐客饮方豪,谁报风帘雪已飘。

贪听樽前歌袅袅,不闻窗外响萧萧。

已怜残腊催梅蕊,更约新春探柳条。

共忆瀛洲人独直,神仙清景正寥寥。

86

挽邹彦明

挽邹彦明,宋代,杨万里,

野渡无冰涉,荒民不木饥。

桥横侍郎记,墓立舍人碑。

自古谁无死?何人没後思?

淙淙富川水,便是挽歌词。

90

示子砺

作者:王翰(唐代)

示子砺,唐代,王翰,

我家本燕云,皇考昔膴仕。门户早单弱,田园久废寘。

中原丧乱频,骨肉不得恃。兄弟弃草野,松楸作平地。

今我虽偶存,贫病苦交至。有尔且煖眼,嗣续得不坠。

富贵人所愿,诗书须尔事。头角似稍长,难以杂童稚。

玉琢终待磨,木揉后成器。寸阴必自惜,前脩可追跂。

数数恐伤恩,斯言尔当志。

6

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

作者:杜淹(唐代)

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唐代,杜淹,

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
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

7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