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蔬含绿滋,荒畦自锄芟。
万事付一默,维摩许同参。
春天的蔬菜含着绿色的滋味,
在荒废的田畦中,我自己亲自锄芟。
万事都默默地托付给我,
我像维摩许一样静静地参悟。
《老圃拙者》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农田劳作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蔬菜生长和耕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
春天的蔬菜含着绿色的滋味,
在荒废的田畦中,我自己亲自锄芟。
万事都默默地托付给我,
我像维摩许一样静静地参悟。
这首诗富含深意,表达了作者对农田劳作和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的“春蔬含绿滋”描绘了春天蔬菜的生机勃勃,绿色的滋味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希望。而“荒畦自锄芟”则表达了作者亲自劳作的决心和勤奋,他无私地付出努力,将田畦管理得井井有条。
诗的后两句“万事付一默,维摩许同参”则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宇宙的感悟。作者将自己比作维摩许,默默地承担着万事,体现了一种内心宁静和超脱。通过与维摩许的比较,作者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索,暗示了在默默承受中寻求智慧和平静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农田劳作和自然景物,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和劳动的付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通过自我消融与宇宙合一的意境,传达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这首诗以朴实的词句和深远的思考,展示了李吕的诗歌才华和对生命的体悟。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次丹元姚先生韵(〔底本二首诗合为一首,今,宋代,苏轼,
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
那于俯仰间,用此委曲情。
自怜无他肠,偶亦得此生,悬知当去客,中有不亡存。
但恐宿缘重,每为习气昏。
似闻梅子真,近在吴市门。
未能肩拍洪,但欲目击温。
不敢叩门呼,恐作逾垣奔。
且令绍介先,徐以方便论。
不学刘更生,黄金铸尚方。
不学房次律,身事问颍阳。
王烈亦何人,叔夜未可量。
独见神山开,遽餐石髓香。
至道尚听莹,粗才终蹶张。
先生喜而笑,幅巾登我堂。
苦誓指黄壤,要言刻青琅。
蓬莱在何许,弱水空相望。
且当従嵇阮,聊复数山王。
达人友四海,曲士守一疆。
慎勿使形谍,儿童惊夜光。
去国待潮江亭太常徐簿宋卿载酒来别,宋代,陆游,
昨解鱼符已径归,偶随尺一起柴扉。
蹔留已媿黔吾突,久住空令缁客衣。
外物纷纷何足问,故人眷眷莫相违。
从今再见应无日,长与沙鸥共钓矶。
与蒙城知县陈著作同赋吐绶鸟,宋代,苏颂,
羽毛之美其类众,雉曰吐绶世尤重。
灵姿异禀来何方,有客携持自咸雍。
朱笼驯习绣墩调,珍贵不与常禽共。
庭前爱玩不能已,欲买未有千金俸。
一座嘉宾共诧夸,留连为倒春醪瓮。
送将题目与诗人,要待清才如屈宋。
斑斑赤质闹花纹,瓅瓅明珠络衣缝。
暖风晴日正间暇,绮翼丹趺时{上髟下东}忪。
垂胡两组锦舒张,约发双笄玉浮动。
倏忽披开叠胜文,蒙茸乱绾青丝综。
初疑瑞草衔鹘啄,又讶牦缨彯马鞚。
行縢赤芾交胫足,羽服袿衣曳霓蝀。
汉官绶{上艹下戾}何须染,郑公书带徒劳种。
引颈才盈尺寸间,镂彩盘绦无缺空。
未容俯近复卷收,顷刻无由发清哢。
向人顾盼虽无言,奋臆犹如将告控。
有生之乐贵得所,所乐山林殊市哄。
斥鷃飞翔本蓬蒿,鷾鸸社稷存梁栋。
不慕爰居享钟鼓,要逐凫鹥唼菰葑。
临流照影刷羽翰,朝飞求偶随群从。
十步一啄百步饮,乌用樊中久羁{左扌右穹}。
主人提挈诚厚恩,岂若郊原使间纵。
我闻章服以旌礼,物有等威须折衷。
鞶囊厉带最光华,宠锡或招三褫讼。
惟兹异类亦何知,被服文章安所用。
得非造化育群伦,美恶短长皆适中。
凡物有用固为灾,矫性伤生尤可痛。
介特一死古士挚,得时三嗅子路共。
晋室文裘或遭焚,羽山夏翟先修贡。
解颜亦取如皋获,离罦已入王诗讽。
旌旄甚盛见楚人,乐缀有数闻众仲。
嗟嗟才用既若斯,竄伏何由脱罗总。
今虽窘束苦笼槛,犹胜烹燖充调供。
徘徊且逐稻粱肥,莫厌庭除资好弄。
方今太平物遂性,异兽奇禽罢供奉。
庶民咸乐萃灵台,上苑虚开发云梦。
西雝既已翔振鹭,阿阁终当集灵凤。
佇见觚棱神爵栖,重歌蜀使碧鸡颂。
惟尔文华固异常,效祥荐祉宜飞羾。
近郊薮牧好游遨,应须一借扶摇送。
阮师旦希圣彻垣开轩而东湖仙亭射的诸山如在掌上予为之名曰新轩盖取景物变态新新无穷之义赋十绝句 其七,宋代,郭祥正,
一炷沈烟一案书,怜君重葺紫霞居。溪山朝暮能新美,世虑尘缘并扫除。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