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六月眉州奏禾生九穗

作者:夏竦(宋代)

眉山远地蜀川西,九穗嘉禾忽效祺。

东极龙枝人莫睹,环丘玉粒世空知。

中和积粹名方异,繁蔚呈祥事更奇。

自可增封齐北里,岂将同颖比繁禧。

33

诗文赏析

眉山远地蜀川西,

远离眼前的眉山,蜀川在西边,

ThedistantlandofMeishan,tothewestofShuregion,

九穗嘉禾忽效祺。

禾苗生出九个穗,茂盛得像祥瑞一样。

Nineearsofgrainsuddenlygrow,abundantandauspicious.

东极龙枝人莫睹,

东方的极远之处,龙枝似乎无人能见,

Intheeasternextremity,thedragonbranchesremainunseenbypeople,

环丘玉粒世空知。

环丘上的玉米粒,世人却不知晓。

Onthesurroundinghills,thejade-likecornkernelsremainunknowntotheworld.

中和积粹名方异,

中和之地蕴藏了独特的美名,

Intheplaceofharmony,uniquebeautyisaccumulated,

繁蔚呈祥事更奇。

繁盛的景象展现出祥瑞之气,更加奇妙。

Theflourishingscenepresentsanauspiciousatmosphere,evenmoreextraordinary.

自可增封齐北里,

这样的景象足以增添齐北里的荣耀,

Itcouldenhancethegloryofthenortherndistrict,

岂将同颖比繁禧。

何必与其他景观相比较呢?

Whycompareitwithotherlandscapes?

这首诗描绘了眉山和蜀川地区的禾苗繁茂之美。诗人通过形容禾苗生长出九个穗,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祥瑞的意象。他强调了这一景象的独特性,暗示着眉山的美景无人知晓。诗人将这样的景象与中和之地相对比,强调了眉山的繁盛和祥瑞之气更加奇特。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认为这样的美景应该自足,无需与其他景观相比较。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禾苗的繁茂景象,通过对比和独特性的强调,表达了诗人对眉山美景的赞美。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夏竦独到的诗词才华。

夏竦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其他诗经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 其一 昭庆寺

作者:弘历(清代)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 其一 昭庆寺,清代,弘历,

招提湖北角,阅武便曾过。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

客心惜颓废,僧意冀檀那。欲拟从其愿,民财虑费多。

54

满庭芳

满庭芳,近现代,姜书阁,

边塞惊风,长空落日,荒原万马频嘶。啼鸿断续,声压野云低。

极目寒烟如带,黄昏后无限凄迷。更那堪登高望远,洒泪向辽西!

兴亡浑似梦!龙楼凤阙,转眼都非!叹英雄侠骨,血染征衣。

赚得残碑断碣,渔樵外姓字谁知!流年暗度惆怅甚,回首不胜悲!

65

别陈常簿埙五首

作者:杜范(宋代)

别陈常簿埙五首,宋代,杜范,

菜畦绝夜雨,麦垅摇春风。

析舆奉欢笑,意与物态同。

路才百里近,水可一夕通。

君其戒徒御,驾言无匆匆。

83

答王十三维

答王十三维,唐代,储光羲,

门生故来往,知欲命浮觞。忽奉朝青阁,回车入上阳。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是日归来暮,劳君奏雅章。

98

鹧鸪天(寿友人母)

作者:李漳(宋代)

鹧鸪天(寿友人母),宋代,李漳,

淑德由来孟母名。方瞳鹤发莹精神。天教遐算灵椿比,新见贤郎擢桂荣。逢诞日,庆孙会。金花绘诰又重新。原君学得司空母,管取年高寿太平。

44

鹊桥仙(庚申生日)

鹊桥仙(庚申生日),宋代,刘克庄,

香芸辟蠹,青藜烛阁,天上宝书万轴。前回读得未精详,更罚走、一遭重读。
松风如故,丹炉如故,坐阅人间陵谷。回头调戏窃桃儿,且宁耐、等他桃熟。

44

满江红

满江红,宋代,黄人杰,

时帅已拜兴元命
小队旌旗,又催送、元戎领客。政十顷、荷香微度,草烟横碧。杨柳参差新合翠,水天上下俱齐色。傍野桥、容与绕重湖,严城侧。
花作阵,舟为宅。敲羯鼓,鸣羌笛。渐夜凉风进,酒杯无力。遥想汉中鸡肋地,未应万里回金勒。看便随、飞诏下南州,朝京国。

84

次韵王雄州还朝留别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王雄州还朝留别,宋代,苏轼,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但遣诗人歌杖杜,不妨侍女唱阳关。

内朝接武知何日,白发羞归供奉班。

71

书室名可斋或问其义作诗告之

作者:陆游(宋代)

书室名可斋或问其义作诗告之,宋代,陆游,

得福常廉祸自轻,坦然无媿亦无惊。

平生秘诀今相付,只向君心可处行。

100

将近许市望见虎丘

将近许市望见虎丘,宋代,杨万里,

许市人家远树前,虎丘山色夕阳边。

石桥分水入别港,茅屋垂杨仍钓船。

77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十四首奉寄

作者:裴潾(唐代)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十四首奉寄,唐代,裴潾,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
会且有归。静固胜热,安每虑危。将憩于盘,止亦先机。
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披室生白,
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出纳帝命,弘兹在宥。
历难求试,执宪成风。四镇咸乂,三阶以融。捧日柱天,
造膝纳忠。建储固本,树屏息戎。彼狐彼鼠,窒穴扫踪。
我力或屈,我躬莫污。三黜如饴,三起惟惧。再宾为宠,
一麾为饫。昔在治繁,常思归去。今则合契,行斯中虑。
有凤自南,亦翙其羽。好姱佳丽,于伊之浒。五彩含章,
九苞合矩。佩仁服义,鸣中律吕。我来思卷,薄言遵渚。
凿龙中辟,伊原古奔。下有秘洞,豁起石门。竹涧水横,
松架雪屯。岫环如壁,岩虚若轩。朝昏含景,夏凊冬温。
南溪回舟,西岭望竦。水远如空,山微似巃。二室峰连,
四山骈耸。五女乍欹,玉华独踊。云翔日耀,如戴如拱。
飞泉挂空,如决天浔。万仞悬注,直贯潭心。月正中央,
洞见浅深。群山无影,孤鹤时吟。我啸我歌,或眺或临。
鸟之在巢,风起林摇。退翔城颠,翠虬扪天。雨止雪旋,
亦息于渊。人皆知进,我独止焉。人皆务明,我独晦焉。
邈矣其山,默矣其泉。
寝丘之田,土山之上。孙既贻谋,谢亦遐想。俭则为福,
华固难长。宁若我心,一泉一壤。造适为足,超然孤赏。
其风自西,言发帝庭。飘彼黄素,堕于山楹。公拜稽首,
靡敢受荣。宸严再临,俾抚百城。恋此莫处,星言其征。
公昔南迈,我不及睹。言旋旧观,莫获安语。今则不遑,
载鶱载举。离忧莫写,欢好曷叙。怆矣东望,泣涕如雨。
山嵇之旧,刘卢之恩。举世莫尚,惟公是敦。哀我蠢蠢,
念我谆谆。振此铩翮,扇之腾翻。斯德未报,只誓子孙。
迢迢秦塞,南望吴门。对酒不饮,设琴不援。何以代面,
寄之濡翰。何以写怀,诗以足言。无密玉音,以慰我魂。

86

高士咏。柏成子高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柏成子高,唐代,吴筠,

大禹受禅让,子高辞诸侯。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俋俋耕不顾,斯情邈难俦。

31

效醉翁吟

作者:王令(宋代)

效醉翁吟,宋代,王令,

山岩岩兮谷幽幽,水无人兮自流。

始与谁兮乐此,昔之游者兮今非是。

清吾樽兮洁吾斝,欲御以酒兮谁宜寿者。

山蘼春兮野鹿游,亭无人兮飞鸟下。

喜公有遗兮乐相道语,从人以游兮告以其处。

高公所望兮卑公所游,公为庐兮燕笑以休。

摭山果以侑酒,登溪鱼而供羞。

仰春木以搴华,俯秋泉而漱流。

公朝来兮暮去,肩乘舆兮马两御。

来与我民兮不间以处,谁不此留兮公则去遽。

花垂实兮树生枝,我公之去兮今忽几时。

知来之不可望,悔去而莫追。

人皆可来兮公何不归,青山宛宛兮谁为公思。

62

眼昏

作者:刘攽(宋代)

眼昏,宋代,刘攽,

因循衰便至,邂逅眼成昏。稍与诗书隔,初惭长老言。

谈空迷起灭,蝇翼竞飞翻。懒卧称长策,深居欲杜门。

78

晚春登楼

作者:刘攽(宋代)

晚春登楼,宋代,刘攽,

川原自不改,春事已畴昔。众芳生晚绿,远树森重碧。

流莺歇复歌,乳燕飞暂息。对酒独慷慨,惜无同心客。

57

送章学士知湖州

作者:刘攽(宋代)

送章学士知湖州,宋代,刘攽,

昔贤为亲屈小官,使君专城情更欢。连山大湖水凝碧,高盖驷马车涂丹。

綵衣儿戏养颜色,箬酒宾宴罗杯盘。吴兴钓碣亦可羡,怅望从事空南冠。

21

寄上泉州许参政福州薛端明谪居

作者:徐玑(宋代)

寄上泉州许参政福州薛端明谪居,宋代,徐玑,

性懒修书苦,题诗寄海滨。闽中今乐地,迁客旧名臣。

乍嚼槟榔涩,初餐荔颗珍。园林春易老,乡岸雨难匀。

世虑千峰静,时贤一聘新。闲居寻钓石,朝晚待归人。

1

残梅

作者:赵蕃(宋代)

残梅,宋代,赵蕃,

片片乾飞已足悲,况堪风雨横相欺。

卒然此恨何由释,倚赖重开有背枝。

77

访潇岸黄仲立

作者:徐照(宋代)

访潇岸黄仲立,宋代,徐照,

长似在船里,松声如水声。

门当岗路掩,云向井栏生。

道进渔樵客,家空世俗轻。

阶前桐叶响,云是白鷳行。

87

梦回

梦回,宋代,赵孟坚,

点点桃花短短墙,雨声彻夜响回廓。

觉来蝴蝶家山梦,一半分明一半忘。

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