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湖南管仓五首

古人重繇使,竭作唯追胥。

两税已复役,三倍将何如。

洪惟爱基本,幸甚均惨舒。

周亲今闾阎,民情力有余。

75

诗文赏析

一、《古人重繇使,竭作唯追胥》

古人重视职责使命,竭尽全力只为了追求胥(胥门,指官职)。这首诗表达了古代官员对于职务的重视和追求的心态。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古代官员对待职责使命的态度的思考。古代官员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官职,他们全力以赴,不辞辛劳,只为了追求更高的官位和更好的地位。这种追求背后既有个人的功利心理,也有对于社会地位和荣誉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古代官员对于职责使命的追求。作者通过使用古人“重繇使”和“竭作唯追胥”的描述,凸显了古代官员们竭尽全力追求更高官职的决心和热情。诗中的字句简练而有力,充满了对于官员职责使命的思考和对于官场竞争的触动。

二、《两税已复役,三倍将何如》

两项税收已经繁重,如今税务更是三倍增加,将会如何应对呢?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税收负担加重的担忧和思考。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税收负担加重的担忧。两项税收已经很繁重了,如今税务更是增加了三倍,这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困扰。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社会经济问题的关注和对于政府税收政策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短而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税收负担加重的忧虑。通过使用“两税已复役,三倍将何如”这样的描述,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税收负担的沉重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诗中的对比和反问,凸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

三、《洪惟爱基本,幸甚均惨舒》

大家都对于爱国有着共同的认识,幸运的是,大家在困苦中也能找到一些舒适。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爱国精神的赞美和对于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赞美了人们对于爱国的共同认同,并表达了对于在困苦中寻找一些舒适的幸运的感慨。无论在困苦中还是在舒适中,人们对于爱国的情感是共同的,这种情感让人们在困苦中也能找到一些宽慰和快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赞美了爱国精神的伟大和人们对于爱国的共同认同。作者通过使用“洪惟爱基本,幸甚均惨舒”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于爱国精神的高度赞扬和对于人们在困苦中寻找快乐的思考。诗中的对比和平衡,展现了作者对于人们在困苦中坚持爱国情怀并寻求舒适的态度的赞赏。

四、《周亲今闾阎,民情力有余》

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在此时来到,人民的情感和力量是充足的。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周围亲朋好友的到来以及人民的团结和力量的赞扬。

:这首诗赞扬了周围亲朋好友的团结和人民的力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亲朋好友们纷纷前来,表达了对于作者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人民的情感和力量也是充足的,他们的团结和力量将会克服困难和挑战。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赞扬了亲朋好友的团结和人民的力量。作者通过使用“周亲今闾阎,民情力有余”这样的描述,展示了周围亲朋好友的到来和人民的团结与力量。诗中的描写充满了亲切和温暖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民团结和力量的赞赏和信心。

总的来说,廖行之的《寿湖南管仓五首》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古代官员对待职责使命、税收负担加重、爱国精神和人民团结力量的思考和赞扬。这些诗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作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民力量和团结的信心和赞扬。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其他诗经

朝中措 乌衣桥

朝中措 乌衣桥,近现代,赵尊岳,

铜街华毂碾香尘。虹影逐行云。可奈玉骢嘶断,夕阳芳草无春。

红襟梦怯,瑶筝曲怨,何处侯门。分付画阑依旧,年年自浣潮痕。

7

【双调】清江引 分韵为崔月英

【双调】清江引 分韵为崔月英,元代,宋方壶,

东山涌起玉兔穴,宇宙光相射。二八风流人,三五团圆夜,广寒宫第一枝折

去也。托咏

剔秃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

都似你者!

3

题自绘双八哥图

题自绘双八哥图,近现代,陈振家,

数汝禽中识语多,却忘珍贵自家歌。相逢此日各来兴,大展雄才喙对磨。

17

苦热行

作者:曹植(魏晋)

苦热行,魏晋,曹植,

行游到日南。

经历交址乡。

苦热但曝露。

越夷水中藏。

98

息壤诗

作者:苏轼(宋代)

息壤诗,宋代,苏轼,

帝息此壤,以藩幽台。

有神司之,随取而培。

帝敕下民,无敢或开。

惟帝不言,以雷以雨。

惟民知之,幸帝之怒。

帝茫不知,谁敢以告。

帝怒不常,下土是震。

使民前知,是役於民。

无是坟者,谁取谁干。

惟其的之,是以射之。

31

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

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宋代,王安石,

刘郎高论坐嘘枯,幕府调胹用绪余。

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

闻多望士登天禄,知有名臣荐子虚。

且复弦歌穷塞上,只应非晚召相如。

34

句 其十

句 其十,宋代,王安石,

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

90

棹歌行

作者:曹叡(魏晋)

棹歌行,魏晋,曹叡,

王者布大化。

配干稽后祇。

阳育则阴杀。

晷景应度移。

文德以时振。

武功伐不随。

重华舞干戚。

有苗服从妫。

蠢尔吴中虏。

凭江栖山阻。

哀哉王士民。

瞻仰靡依怙。

皇上悼愍斯。

宿昔奋天怒。

发我许昌宫。

列舟于长浦。

翌日乘波扬。

棹歌悲且凉。

太常拂白日。

旗帜纷设张。

将抗旄与钺。

耀威于彼方。

伐罪以吊民。

清我东南疆。

15

春别诗四首 其二

春别诗四首 其二,南北朝,萧子显,

幽宫积草自芳菲,黄鸟芳树情相依。争风竞日常闻响,重花叠叶不通飞。

当知此时动妾思,惭使罗袂拂君衣。

4

系乐府十二首 其一 思太古

作者:元结(唐代)

系乐府十二首 其一 思太古,唐代,元结,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

32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兹字

作者:苏颋(唐代)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兹字,唐代,苏颋,

肃肃金殿里,招贤固在兹。锵锵石渠内,序拜亦同时。
宴锡欢谈道,文成贵说诗。用儒今作相,敦学旧为师。
下际天光近,中来帝渥滋。国朝良史载,能事日论思。

85

储潭庙(大历三年戊申岁)

作者:裴谞(唐代)

储潭庙(大历三年戊申岁),唐代,裴谞,

江水上源急如箭,潭北转急令目眩。中间十里澄漫漫,
龙蛇若见若不见。老农老圃望天语,储潭之神可致雨。
质明斋服躬往奠,牢醴丰洁精诚举。女巫纷纷堂下儛,
色似授兮意似与。云在山兮风在林,风云忽起潭更深。
气霾祠宇连江阴,朝日不复照翠岑。回溪口兮棹清流,
好风带雨送到州。吏人雨立喜再拜,神兮灵兮如献酬。
城上楼兮危架空,登四望兮暗濛濛。不知兮千万里,
惠泽愿兮与之同。我有言兮报匪徐,车骑复往礼如初。
高垣墉兮大其门,洒扫丹雘壮神居。使过庙者之加敬,
酒食货财而有馀。神兮灵,神兮灵。匪享慢,享克诚。

72

句 其十九

句 其十九,宋代,王安国,

坐啸月华青嶂外,徐吟帆起白云边。

98

观所养鸂鶒

作者:徐照(宋代)

观所养鸂鶒,宋代,徐照,

一身文采异常流,却使闲身不自由。

永日翠笼相并睡,岂无魂梦到沧州。

32

宝鑑

作者:宋庠(宋代)

宝鑑,宋代,宋庠,

宝鑑鸾沉影,仙軿凤翼辀。

腰轻时待舞,眉细不藏愁。

洛馆迷罗袜,秦桑露桂鉤。

电微开笑厌,珠滑入歌喉。

百子宫池暮,千丝越纲稠。

生香徒辟恶,织草未蠲忧。

烛短鸳鸯被,更兰翡翠帱。

月寒喧药杵,海阔漾霞舟。

公子常逢燕,星姬镇问牛。

彫胡容一荐,沟水自分流。

70

赵容州新居

赵容州新居,宋代,赵崇滋,

旧日水心路,新添赵倚楼。诗名不寂寞,此地合风流。

隔浦荷花雨,当门杜若秋。有时清兴到,夜半唤孤舟。

35

送空上人

送空上人,宋代,释蕴常,

过了梨花春亦归,小窗新绿正相宜。白头更作西州梦,细雨青灯话别离。

76

孙莘老报状帖赞

作者:岳珂(宋代)

孙莘老报状帖赞,宋代,岳珂,

遗墨之四行,煜其如晨星之烂。

是曰元佑之名臣,所当考而申之以赞。

100

跋山谷帖用其韵 其二

作者:洪朋(宋代)

跋山谷帖用其韵 其二,宋代,洪朋,

压倒诗中宰相,鼓行文苑宗公。毒雾瘴氛作祟,英姿爽气成空。

26

浴蚕

作者:李复(宋代)

浴蚕,宋代,李复,

柳暖柔可结,川晴流放光。

系柳浴晴川,簇簇古渡傍。

春阳涵余润,斓斑色青苍。

衣被天壤周,卵化初微芒。

4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