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马歌

作者:王灼(宋代)

君不见武皇逸志凌九垓,追风蹑影思龙媒。

鲁班门外立铜马,天厩万匹皆尘埃。

又不见伏波将军破交贼,归来殿前献马式。

据鞍习气殊未衰,想见老子真矍铄。

两京翻覆知几秋,只有山河供客愁。

孤烟落日蚕丛国,出此神物于荒丘。

千年黄坏谁作主,犹把归心泣风雨。

但恐一朝去无踪,有似丰城宝剑化双龙。

35

诗文译文

君不见武皇逸志凌九垓,

追风蹑影思龙媒。

鲁班门外立铜马,

天厩万匹皆尘埃。

又不见伏波将军破交贼,

归来殿前献马式。

据鞍习气殊未衰,

想见老子真矍铄。

两京翻覆知几秋,

只有山河供客愁。

孤烟落日蚕丛国,

出此神物于荒丘。

千年黄坏谁作主,

犹把归心泣风雨。

但恐一朝去无踪,

有似丰城宝剑化双龙。

诗文简析

《铜马歌》是宋代王灼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物事易变的感慨。

这首

诗文赏析

君不见武皇逸志凌九垓,

追风蹑影思龙媒。

鲁班门外立铜马,

天厩万匹皆尘埃。

又不见伏波将军破交贼,

归来殿前献马式。

据鞍习气殊未衰,

想见老子真矍铄。

两京翻覆知几秋,

只有山河供客愁。

孤烟落日蚕丛国,

出此神物于荒丘。

千年黄坏谁作主,

犹把归心泣风雨。

但恐一朝去无踪,

有似丰城宝剑化双龙。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壮举的赞美和景仰之情。首先,诗中提到了武皇,描述了他的志向远大,超越九垓,追寻风影,思索龙门媒。接着,描绘了鲁班门外耸立的铜马,曾经的天厩中万匹战马如今已尘封一片。然后,诗人又提到了伏波将军,他在征战中破敌归来,在殿前献上战马,但是他的英勇精神依然存在,仿佛老子那样的神采矍铄。

接着,诗人转而写到两京(指东京和京师)的兴衰变迁,只有山河依旧,但它们却给来往的客人带来不安和忧愁。孤烟落日,蚕丛国,这些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物事易变。而神奇的铜马则从荒丘中出现,是历史的遗物,但它却承载着千年的兴衰,黄坏之后,谁能成为主宰呢?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担忧,他担心这些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像丰城中的宝剑化为双龙一样,一朝离去便无踪迹可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迹,抒发对英雄壮举的敬仰之情,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物事易变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意象和抒发情感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精神的赞美。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其他诗经

赠笔生王伯纯

赠笔生王伯纯,元代,谢应芳,

时方用武我业儒,王生卖笔来吾庐。生承世业霅溪上,制笔特与常人殊。

宣城阻兵十三载,犹喜山中老㕙在。拔来秋颖带微霜,缚得铦锥含五彩。

昔年草创供玉堂,玉堂仙人云锦裳。三缣一字不易得,笔价亦与时俱昂。

莫怪年来弃如土,扫除风尘必斨斧。生今卖笔我卖文,何异适越资章甫。

呼儿亟用买一束,为我写成怀古录。

吾儿作字三叹赏,八法以之随意足。我有好音生可知,用笔将见文明时。

诸公笔谏佐明主,老我笔耕笺古诗。逝将重作毛颖传,为记频年遭薄贱。

牵联为生书姓名,字业不随陵谷变。中秋适逢酒禁开,椰瓢酌生新泼醅。

酒酣仰视月中兔,长啸一声归去来。

3

满江红(舣舟南良作)

满江红(舣舟南良作),宋代,赵善括,

三十年前,曾向此、舞风歌月。今依旧、江山如画,鬓须如雪。故友冥鸿随净社,旧时秋蚓横尘壁。赖庐峰、对我眼偏青,曾相识。
开岫幌,携山屐。泉泻布,星飞石。为收帆舣棹,小留终日。休问重湖吹碧浪,且同五老浮琼液。待明朝、鹢首向东飞,清风力。

96

【双调】水仙子 隐者

【双调】水仙子 隐者,元代,宋方壶,

青山绿水好从容,将富贵荣华撇过梦中。寻着个安乐窝胜神仙洞,繁华景不

同,忒快活别是个家风。饮数杯酒对千竿竹,烹七碗茶靠半亩松,都强如相府王

宫。青山绿水暮云边,堪画堪描若辋川。闲歌闲酒闲诗卷,山林中且过遣,粗衣

淡饭随缘。谁待望彭祖千年寿,也不恋邓通数贯钱,身外事赖了苍天。居庸关中秋对月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

活,碧天遥难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叹世

时人个个望高官,位至三公不若闲。老妻顽子无忧患,一家儿得自安,破柴

门对绿水青山。沽村酒三杯醉,理瑶琴数曲弹,都回避了胆战心寒。

76

新荔枝四绝

新荔枝四绝,宋代,范成大,

趠泊飞来不作难,红尘一骑笑长安。

孙郎皱玉无消息,先破潘郎玳瑁盘。

86

永遇乐(绿阴)

作者:蒋捷(宋代)

永遇乐(绿阴),宋代,蒋捷,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雪气凝聚。未有蝉前,已无蝶后,花事随逝水。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筇吟袂。除非是、莺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
梅檐溜滴,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玉子敲枰,香绡落翦,声度深几许。层层离恨,凄迷如此,点破谩烦轻絮。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29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

作者:苏轼(宋代)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宋代,苏轼,

爱之义也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

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

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

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

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旗前。

却因病瘦出奇骨,监车之厄宁非天。

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

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

郑虔三绝君有二,笔势挽回三百年。

欲将岩谷乱窈窕,眉峰修嫮夸连娟。

人间何有春一梦,此身将老蚕三眠。

山中幽绝不可久,要作平地家居仙。

能令水石长在眼,非君好我当谁缘。

愿君终不忘在莒,乐时更赋囚山篇。

(柳子厚有《囚山赋》。

12

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

作者:陆游(宋代)

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宋代,陆游,

兴来游衍不辞遥,吹帽风轻过画桥。

猩血未看开露蕊,麴尘先已上烟条。

25

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 其二,宋代,陆游,

钟残小院欲销魂,漠漠幽香伴月痕。江上人家应胜此,明朝更出小南门。

50

寒食游王氏城东园林因寄王虞部

作者:晏殊(宋代)

寒食游王氏城东园林因寄王虞部,宋代,晏殊,

谢墅林亭汴水滨,偶携佳客共寻春。

看花纵拟思君子,对竹何曾问主人。

促席正逢羲日缓,酡颜仍有郢醪醇。

朝中九列无间暇,愿作新诗赠季伦。

46

赠刘方处士

作者:吕岩(唐代)

赠刘方处士,唐代,吕岩,

六国愁看沉与浮,携琴长啸出神州。拟向烟霞煮白石,
偶来城市见丹丘。受得金华出世术,期于紫府驾云游。
年来摘得黄岩翠,琪树参差连地肺。露飘香陇玉苗滋,
月上碧峰丹鹤唳。洞天消息春正深,仙路往还俗难继。
忽因乘兴下白云,与君邂逅于尘世。尘世相逢开口希,
共论太古同流志。瑶琴宝瑟与君弹,琼浆玉液劝我醉。
醉中亦话兴亡事,云道总无珪组累。浮世短景倏成空,
石火电光看即逝。韶年淑质曾非固,花面玉颜还作土。
芳樽但继晓复昏,乐事不穷今与古。何如识个玄玄道,
道在杳冥须细考。壶中一粒化奇物,物外千年功力奥。
但能制得水中华,水火翻成金丹灶。丹就人间不久居,
自有碧霄元命诰。玄洲旸谷悉可居,地寿天龄永相保。
鸾车鹤驾逐云飞,迢迢瑶池应易到。耳闻争战还倾覆,
眼见妍华成枯槁。唐家旧国尽荒芜,汉室诸陵空白草。
蜉蝣世界实足悲,槿花性命莫迟迟。珠玑溢屋非为福,
罗绮满箱徒自危。志士戒贪昔所重,达人忘欲宁自期。
刘方刘方审听我,流光迅速如飞过。阴b2果决用心除,
尸鬼因循为汝祸。八琼秘诀君自识,莫待铅空车又破。
破车坏铅须震惊,直遇伯阳应不可。悠悠忧家复忧国,
耗尽三田元宅火。咫尺玄关若要开,凭君自解黄金锁。

79

句,唐代,杨敬之,

霜树鸟栖夜,空街雀报明。
碧山相倚暮,归雁一行斜。(并见张为《主客图》)

55

书怀寄黄任道满子权

作者:王令(宋代)

书怀寄黄任道满子权,宋代,王令,

西风吹云空,晴日露高晒。

驽马无速骋,归客思远届。

长林剥霜红,远水漾寒派。

露虫悲自咽,风菊老犹介。

昔予来方春,焰焰树生态。

今归亦未几,马踏落叶坏。

时物固有然,盛衰信难概。

吁嗟为生劳,黾勉计无奈。

伊余有遐致,久此困俗械。

尝思摆绝去,自放出世外。

高怀乐天宽,远目斥人碍。

有田足晨昏,有圃具葅菜。

父母不待养,妻子固易赖。

世孰得丘山,亦孰失蒂芥。

人自能轻重,吾将守所爱。

六经老诚明,万古熟成败。

得时为醢盐,滋味和鼎鼐。

失犹有万世,令名自沽卖。

自视久已明,决不事谋蔡。

寄诗侑子觞,期子和而再。

67

杂兴四首 其三

作者:赵蕃(宋代)

杂兴四首 其三,宋代,赵蕃,

不见涧底松,树子元楚楚。长大今几年,植立无风雨。

一朝建明堂,未免斤斧苦。斤斧不为伤,抡材固其所。

96

李伯纪丞相挽诗 其三

李伯纪丞相挽诗 其三,宋代,赵令衿,

气量吞云梦,风流冠习池。致君虽素定,济众未全釐。

傒望金瓯诏,俄摧玉树枝。天心殊莫晓,神物失扶持。

54

春景 其二 新年贺太平

春景 其二 新年贺太平,宋代,刘辰翁,

相过贺新元,干戈且息肩。不图垂老日,还见太平年。

灰向昆明尽,春从待漏传。衣冠禾黍地,箫鼓杏花天。

灯市嬉遗老,旗亭卧醉仙。山林闻好语,天下米三钱。

41

吴起

作者:徐钧(宋代)

吴起,宋代,徐钧,

兵书司马足齐名,盟母戕妻亦骇闻。

主少国疑身不免,先知已自服田文。

75

化佛五臓先被人偷了

化佛五臓先被人偷了,宋代,释师观,

古佛行藏识者稀,为人一著太孤危。

蓦然撞著白拈贼,倒腹倾肠付与伊。

70

孙抗寺丞宰晋陵

作者:宋祁(宋代)

孙抗寺丞宰晋陵,宋代,宋祁,

旧笔刑丹燥,新辞苑雪妍。

一名迟上月,再击始垂天。

鹢首凌波稳,凫翁赐绶鲜。

邑歌丰暇日,擿句暮争传。

100

蕲州别友

作者:柴望(宋代)

蕲州别友,宋代,柴望,

客中逢客上夷陵,辗转凄凉睡不成。

无酒送君之远道,有谁吹角向江城。

白发乱生人渐老,青灯相对雨无情。

诘朝共发蕲州路,知到江山更几程。

86

佑德观试经

佑德观试经,元代,冯子翼,

琳馆清深小雪残,酿梅天气不多寒。

客窗竟日无人到,只有萧萧竹数竿。

5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