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潭潭接斗魁,门披戟带绝纤埃。
小山丛桂何由识,东阁长裾许暂陪。
绕木驚乌栖未定,恋轩疲马望重来。
丁恩有胆大如斗,造化炉中肯铸回。
《投秦大师》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灼。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象,具有深刻的价值。
诗中描述了相府的潭水与斗魁山相接,门前张扬着战争的旗帜,带着浓厚的尘埃。小山上长满了桂树,但桂树并不知道自己的名声。东阁里有一位身着长袍的游客,他暂时陪伴在这里。周围的环境非常喧闹,乌鸦围绕着树木盘旋,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栖息地。疲惫的马匹在楼阁前停下来,它们望着前方,期待着继续前行。王灼称赞了丁恩,他有胆量胜过斗魁,可以铸造出宇宙的奇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具体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深远的。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潭水与斗魁山的交汇,象征着不同元素的融合,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和丰富。桂树的无名,暗示了作者对谦逊和不张扬的态度的赞美。东阁长裾的游客象征着一种独立的个性,他暂时陪伴在这里,显示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和体验。乌鸦的盘旋和马匹的期待,都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
最后,作者赞美了丁恩的胆量和创造力,将他比作能够在炉中铸造出宇宙奇迹的人。这里的炉子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创造力和人类的潜力。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创造力的思考和赞美。
这首诗词意境深远,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它通过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值得细细品味与欣赏。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一,宋代,释广闻,
了了了,家近扶桑最先照。知知知,一双红杏换消梨。
莫莫莫,金鸡啄破琉璃壳。住住住,凤栖不在梧桐树。
过者四重关了,五里牌在郭门外。
前调(赋湘妃鼓瑟笺,湘妃泛莲叶,上有片云擎月),宋代,杨冠卿,
潇湘日暮时,倚棹蒹葭浦。不见独醒人,愁对湘妃语。
璧月送归云,一叶莲舟兴。宝瑟奏清商,波底鱼龙舞。
【越调】小桃红 四公子宅赋,元代,马致远,
四公子宅赋
春
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此外虚名要何用?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夏
映帘十二挂珍珠,燕子时来去。午梦薰风在何处?问青奴,冰敲宝鑑玎珰玉。兀的不胜如,石家争富,击破紫珊瑚。
秋
碧纱人歇翠纨闲,觉后微生汗。乞巧楼空夜筵散,袜生寒,青苔砌上观银汉。流萤几点,井梧一叶,新月曲阑干。
冬
两轩修竹凤凰栖,雪压玲珑翠。惯得闲人日高睡,赖花医,扶头枕上多风味。门前怪得,狂风无力,家有辟寒犀。
赠道士蒋玉壶长歌,明代,刘基,
先生清如玉壶冰,神闲志一精粹凝。玄黄健顺六子承,和气坱圠粗秽澄。
冲虚澹澹廓以弘,冥茫沕穆恬无能。火乌入海阴液升,鹑蛇受约不敢腾。
束缚龙虎如寒绳,虚无黄堂帝所凭。四方上下齐钩绳,北幽罗酆对朱陵。
女夷鼓歌王母应,琼宫夜半张华灯。金葩碧叶红毾㲪,素霞郁滃玄云烝。
沆瀣厌浥沦泉兴,牵牛织女来相仍。用之不减亦不增,地官锡福天官徵。
老蚌迸壳骊珠升,太一象舆骖八鹏。翼以六蜺前五腾,风轮萧萧生夏凌。
参旗九斿茷绲縢,二八青蛾美目膡。翠蕤交翟翱翪
秋声,宋代,陆游,
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快鹰下韝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
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兴,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
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
拟岘台观雪,宋代,陆游,
垂虹亭上三更月,拟岘台前清晓雪。我行万里跨秦吴,此地固应名二绝。
山川灭没雪作海,乱坠天花自成态。狂歌痛饮豪不除,更忆衔枚驰出塞。
芦摧苇折号饥鸿,欲傅粉墨无良工。摩挲东绢三叹息,收入放翁诗卷中。
明朝青天行日毂,万瓦生烟失琼玉。世间成坏本相寻,却看晴山晕眉绿。
送江宁彭给事赴阙,宋代,王安石,
西江望士众长兼,卓荦传家在一男。
壮志异时开史牒,妙龄终日对书龛。
桂堂发策收科选,樱苑颁诗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试可,小州怀绂果才堪。
分台拜职荣先入,抗疏辞恩耻横覃。
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
龙鳞直为当官触,虎穴宁关射利探。
朱毂兽头终协梦,粉闱鸡舌更须含。
均输北转荆门鷁,劝课西临蜀市蚕。
期信有儿迎郭汲,食贫无地乞羊昙。
櫜垂铃栈驼鸣(囗中加竭去立),节拥棠郊虎视眈。
归见广墀瞻斧藻,对扬初服改朱蓝。
进班华省财方阜,出按穷边虏稍戡。
帝命贾琮当冀北,民歌姬奭次周南。
投壶飨客鱼无乙,伐鼓搜兵马有驔。
鲸鬣掀红旗杳杳,虬髯吒黑纛鬖鬖。
威加诸部风霜肃,惠浸连营雨露涵。
大斗时时能剧饮,轻裘往往只清谈,乾龙已应天飞五,晋马徐观昼接三。
道在君臣方自合,德侔乡长亦谁惭。
便蕃肯较平生宠,放旷皆知雅性妉。
委佩去辞廷殖殖,扬舲来得府潭潭。
一尊客语从容尽,千里人情委曲谙。
岂但故多扶杖祝彭聃。
幕中俊乂闲刀笔,帐下骁雄冷剑镡。
楚地怪须留汲黯,萧规疑欲付曹参。
从来贵势公何慕,自是贤名上所贪。
未信逸身今以老,且当忧国每如惔。
论心邂逅胶投漆,搔首低徊雪满簪。
镇抚未惊移岁月,追攀曾许赏烟岚。
余欢遽隔新亭饯,宿惠难忘旧馆骖。
卷曲尚谁知散栎,峥嵘空此咏枯楠。
依韵奉酬圣俞二十五兄见赠之作,宋代,欧阳修,
与君结交游,我最先众人。
我少既多难,君家常苦贫。
今为两衰翁,发白面亦皴。
念君怀中玉,不及市上◇。
◇贱易为价,玉弃久埋尘。
惟能吐文章,白虹射星辰。
幸同居京城,远不隔重闉。
朝罢二三公,随我如鱼鳞。
君闻我来喜,置酒留逡巡。
不待主人请,自脱头上巾。
欢情虽渐鲜,老意益相亲。
穷达何足道,古来兹理均。
新得袁伯长学士研试茟赋之兼示配京冲一两茂才 其三,清代,全祖望,
闻昔新河启,高才遂挺生。天心悯硗确,地肺应文明。
日送花砖丽,山披石质莹。犹传频扈从,橐研度开平。
后续咏贫士三首 其三,元代,虞集,
为政贵察色,读书在研覃。司视既不明,两者无一堪。
尚不逭吏责,为师固宜惭。圣世无弃物,况兹久朝簪。
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颇闻南山下,菊根浸寒潭。
濯饵千日期,冰胪复清涵。老马果识道,更服盐车骖。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