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

作者:史浩(宋代)

金乌玉兔,时当几望,只是光明相与。天孙河鼓事应同,又岂比、人间男女。

精神契合,风云交际,不在一宵欢聚,乘槎曾得问星津,为我说、因缘如此。

68

诗文译文

金乌玉兔,时当几望,

只是光明相与。

天孙河鼓事应同,

又岂比、人间男女。

精神契合,风云交际,

不在一宵欢聚。

乘槎曾得问星津,

为我说、因缘如此。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以寓言化的手法表达了人间与天上的仙界之间的爱情故事。诗中提到了金乌和玉兔,分别指的是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时当几望表示它们在天空中相距很近,只是因为光明而相互辉映。

天孙和河鼓是神话中的角色,指的是天界中的仙女和仙乐。诗中表达了天界和人间的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与众不同的,不可比拟。他们的精神契合和风云交际超越了一夜短暂的欢聚,更加深远。

诗中还提到了乘槎问星津,指的是人间的男子乘坐船只来到天界,向星津仙女询问缘由。这表达了人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有因缘的,是有一定的契合和缘分。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七夕节的浪漫和神秘,描绘了人间与天上的爱情故事的独特性和超凡脱俗之处。通过天界与人间的对比,表达了爱情的神奇和美好。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对七夕节的赞美,也抒发了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其他诗经

别方希古

作者:程通(明代)

别方希古,明代,程通,

海内交游更许谁,百年心事藉君知。江陵他日芭蕉雨,应忆城西送我时。

23

灵岩杂咏再叠沈德潜韵八首 其二 琴台

作者:弘历(清代)

灵岩杂咏再叠沈德潜韵八首 其二 琴台,清代,弘历,

西蜀及东鲁,琴台名纷然。此胡亦有之,迹传阖闾年。

松风写谡谡,峡水常湲湲。想彼三郎流,听之早欲眠。

49

五月八日敝宅修会得春字

五月八日敝宅修会得春字,明代,湛若水,

盛夏郁郁苦炎氛,诸公一来满座春。翠筱炊烟浮杂俎,腐儒粗粝荐香蘋。

酒行未几起者半,会合况岂由乎人。欲托长歌歌不足,金兰为我尽殷勤。

14

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

作者:方回(宋代)

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宋代,方回,

飞鸿离鱼网,玉石有俱焚。

冥冥岂无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赵广汉,谁欤哀王孙。

粹然东南稟,顽薄推廉敦。

悠悠桐江水,父老至今言。

听讼古楠下,审克薛且温。

郡将不解事,祸变生军屯。

婺米给湿腐,营垒胡无飧。

出甲火府库,僚吏争溃偾。

黄堂坐者谁,微服逾缺垣。

公急啊府寺,众涅忽自蹲。

大呼好知县,肩舆坐和辕。

卒辈匪怙乱,猾刻专饕惛。

各欲赡老幼,等死有本原。

公仇斥私橐,致米诸乡村。

稍抚以金帛,汝饱可无喧。

顷刻事底定,阖城免屠燔。

声名由此起,褒语本天阍。

就擢半刺吏,遄又典大藩。

东西浙河节,祥刑谨平反。

芟乱保乡郡,剿馘歼盗根。

我时守马目,邻疆约相援。

天地既翻覆,气数难预论。

箕子歌麦秀,邵平灌瓜园。

展转落闽峤,劲翮终弗骞。

燕赵朔风路,饮马滹沱浑。

据鞍始识面,鸡群见丹鵷。

乍聚忽骤散,岁月流沄沄。

不谓桑梓地,辱公弭朱幡。

草堂屈大尹,惊农压篱樊。

屡接月下麈,稍醉花前樽。

近之若冰雪,三伏无歊袢。

一朝怪事作,传闻声为吞。

奴告主者斩,贞观法令存。

况乃肆诬衊,奸人执仇冤。

众知无是事,避嫌口若鞬。

衢州之驵胥,移文恣澜翻。

至欲加钳绁,责以徒步奔。

意公即自裁,足快私排拫。

扁舟载公去,戈戟围其门。

面对事即白,大明揭覆盆。

受辱固已甚,何待加办圈。

析爵地千里,如古诸侯尊。

飞语一点染,视苦砧上饨。

二子縻讥禁,远睨惊弟昆。

竟尔病疽背,不得旋车轩。

彼兇甚枭獍,俗薄徒实繁。

非人类则已,心愧当自扪。

鸣呼古明哲,岂不忧元元。

沮溺隐季叔,唐虞有由拳。

与其青蝇矢,狼藉污瑶琨。

孰与逃閴寂,忍饥撷兰荪。

我贱无力气,淖曾不能掀。

贫亦靡赙賵,奠酹无鸡豚。

激烈拟八哀,些歌招公魂。

万古万万古,遗退凄乾坤。

54

五十九岁生日作

五十九岁生日作,清代,屈大均,

紫髯虽满镜,终奈二毛何。白日从他暮,朱颜且自酡。

楚丘神智少,莱子笑啼多。明岁杖乡得,居然六十皤。

64

渡京口江望金山寺

渡京口江望金山寺,明代,区大枢,

宝筏京江渡,灵峰旦鹫来。惊涛潆石下,飞塔荡空回。

水面分天堑,波心结蜃台。潮声驱梵铎,海势涤嚣埃。

吼浪蛟龙息,寻巢鹘隼猜。六朝悲散漫,万劫仰崔嵬。

击楫频年误,迷津此日开。临观虽未暇,心赏已悠哉。

58

望月婆罗门引 翼日封生仲坚见和因复用前韵以答

望月婆罗门引 翼日封生仲坚见和因复用前韵以答,金朝,段成己,

小窗睡起,晓寒特地怯春衣。篝灯坐拥残霏。衮衮愁来何处,独有两眉知。

倩一尊聊尔,为解重围。

赏心莫违。桃李事、转头非。几曲升平旧谱,数首新诗。

花开正好,算一番、风雨未应稀。舒醉袖、惹住游丝。

73

荐福院双柏

作者:李常(宋代)

荐福院双柏,宋代,李常,

当日双缣直万缗,买留柯叶拂星辰。上巢绝顶饶千鹤,下憩清阴可百人。

47

生查子(忆去秋抱病过冬,因赋此)

作者:汪莘(宋代)

生查子(忆去秋抱病过冬,因赋此),宋代,汪莘,

春来春色佳,秋至秋光好。无计奈春归,又看秋光老。
去年飞雪时,病与梅花道。来岁雪飞时,为把金樽倒。

64

倾杯

作者:沈蔚(宋代)

倾杯,宋代,沈蔚,

梅英弄粉。尚浅寒、腊雪消未尽。布彩箔、层楼高下,灯火万点,金莲相照映。香径纵横,听画鼓、声声随步紧。渐霄汉无云,月华如水,夜久露清风迅。
轻车趁马,微尘杂雾,带晓色、绮罗生润。花阴下、瞥见仍回,但时闻、笑音中香阵阵。奈酒阑人困。残漏里、年年馀恨。归来沉醉何处,一片笙歌又近。

6

朝中措(人日蟆颐席间和韵)

作者:李壁(宋代)

朝中措(人日蟆颐席间和韵),宋代,李壁,

东风歌吹发重闉。飞旆入山新。小雨不妨酥润,江头一并霜晴。
年年心似,输他钗燕,蟠带迎春。怎得樽前避酒,史君精鉴如神。

83

烛影摇红(次韵)

作者:仇远(宋代)

烛影摇红(次韵),宋代,仇远,

中酒情怀,怨春羞见桃花面。王孙别去草萋萋,十里青如染。不恨梨云梦远。恨只恨、盟深交浅。一般孤闷,两下相思,黄昏依黯。
楼依斜阳,翠鸾不到音书远。绿窗空对绣鸳鸯,□缕凭谁翦。知在新亭旧院。杜鹃啼、东风意懒。便归来后,也过清明,花飞春减。

86

悼离赠妹诗二首 其二

作者:左思(魏晋)

悼离赠妹诗二首 其二,魏晋,左思,

穆穆令妹,有德有言。才丽汉班,明朗楚樊。默识若记,下笔成篇。

行显中闺,名播八蕃。以兰之芳,以膏之明。永去骨肉,内充紫庭。

至情至念,惟父惟兄。悲其生离,泣下交颈。桓山之鸟,四子同巢。

将飞将散,悲鸣忉忉。惟彼禽鸟,犹有号咷。况我同生,载忧载劳。

将离将别,置酒中堂。衔杯不饮,涕洟纵横。会日何短,隔日何长。

仰瞻曜灵,爱此寸光。何以为赠,勉以列图。何以为诫,申以诗书。

去去在近,上下欷歔。含辞满胸,郁愤不舒。燕燕之诗,伫立以泣。

送尔涉涂,涕泗交集。云往雨绝,瞻望弗及。延伫中衢,愊忆呜唈。

既乖既离,驰情仿佛。何寝不梦,何行不想。静言永念,形留神往。

优思成疚,结在精爽。其思伊何,发言流泪。其疢伊何,寤寐惊悸。

咏尔文辞,玩尔手笔。执书当面,聊以永日。

9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

作者:苏轼(宋代)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宋代,苏轼,

作邑君真伯厚,去官我岂曼容。

一廛愿托仁政,六字难赓变风。

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

学道未従潘盎,(南海谓狂为盎,潘近世得道者也。

)草书犹似杨风。

(杨凝式也。

)石渠何须反顾,水驿幸足相容。

长江大欲见庇,探支八月凉风。

清风初号地籁,明月自写天容。

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

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

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46

读前辈诗文有感

作者:陆游(宋代)

读前辈诗文有感,宋代,陆游,

我无前辈千钧笔,造物争功谢不能。

已分文章归委靡,可怜意气尚凭陵。

鸾旗广殿晨排仗,铁马黄河夜踏冰。

此事要须推大手,蝉嘶分付与吴僧。

28

幽居即事九首 其五

作者:陆游(宋代)

幽居即事九首 其五,宋代,陆游,

日铸岁几何,苞苴遍权门。野人求其类,金墺实弟昆。

超然高世韵,何独驱睡昏。安得如吾宗,坐致顾渚园。

80

十月二十八日夜鸡初鸣时梦与数女仙遇其一作

作者:陆游(宋代)

十月二十八日夜鸡初鸣时梦与数女仙遇其一作,宋代,陆游,

玉姝眉黛翠连娟,弄翰闲题小碧牋。

人世愁多无著处,故应分与蕊宫仙。

95

南荡

南荡,宋代,王安石,

南荡东陂水渐多,陌头车马断经过。

锺山未放朝云散,奈此黄梅细雨何。

60

寄题周子中监丞万象台

寄题周子中监丞万象台,宋代,杨万里,

昔从永和望青原,永和在地山在天。

今从青原望万象,青原在下台在上。

乘成先生学海龙,眼高四海空复空。

如登中天骛八极,下视积苏同绛空。

万物一马喻多少,漆园小家穷计校。

须弥芥子亦未妙,葱岭老胡乌知道。

此诗解嘲仍索闹,举似先生应绝倒。

16

桃源忆故人 丹阳屡传教诲寄答

桃源忆故人 丹阳屡传教诲寄答,元代,丘处机,

虚空照耀明如镜。好弱头头皆应。随逐状同形影。稍错还提正。佗人谗报浑虚佞。远道狂言无证。切告后来休听。默默依贤圣。

1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