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足轩诗

作者:朱翌(宋代)

域中宁有一毫真,静极方知众妙存。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

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

4

诗文译文

在这片领域中,仍存有一丝真实,

只有极度宁静才能体会到众多奇妙的存在。

宽宏的父亲能够接纳不完美之处,

而王者的章程则不受妻子的言语所左右。

脱离纷争和战火是一种天赐的幸运,

沃日和风浪汹涌地融入大海。

两顿简朴的藜羹如同盛宴一般丰盛,

一番褥席带来了温暖的春天气息。

诗文简析

《题足轩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和谐的境界,表达了一种宽容、豁达的心态。诗中提到的真实和奇妙的存在,暗示着在平静的表象之下,仍然可以找到珍贵的东西。父亲的宽容和王者的坚定,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执着与智慧。脱离纷争和战火的幸运,以及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安慰和喜悦。作者通过简朴的藜羹和温暖的褥席,表达了对生活中小小幸福的感激与满足。

诗文赏析

朱翌的《题足轩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中的境界虽然简约,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通过对父亲和王者两种态度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宽容和坚持的肯定。同时,描绘了远离纷扰的幸运和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带给读者一种宁静和心灵的抚慰。最后,作者通过简朴的藜羹和温暖的褥席,展示了对生活中细小幸福的珍视和感激。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传递出一种深深的人文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其他诗经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三十七

作者:曹勋(宋代)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三十七,宋代,曹勋,

小庵筑桐柏,宛在艮山位。数峰直远目,一水绕右地。

门径连主山,松篁接空翠。贵客下北阙,喜话卜邻计。

18

秋兰为吴伟卿题四首 其三

秋兰为吴伟卿题四首 其三,清代,曹家达,

谁将妙手压风骚,一片閒情托素毫。薄饮不愁秋易尽,西风吹梦下芜皋。

57

留题山谷寺

作者:陆宰(宋代)

留题山谷寺,宋代,陆宰,

芙蓉已入双林寂,山谷今传佛祖衣。千里客来何所遇,夜堂人静雨霏霏。

34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作者:苏轼(宋代)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宋代,苏轼,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

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

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

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

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

春阳一已敷,妍丑各自矜。

蒲萄虽满架,困倒不能任。

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

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

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

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

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江湖不可到,移植苦勤劬。

安得双野鸭,飞来成画图。

种柏待其成,柏成人亦老。

不如种丛篲,春种秋可倒。

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

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

天工巧有几,肯尽为汝耗。

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草。

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牙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宿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芦笋初似竹,稍开叶如蒲。

方春节抱甲,渐老根生须。

不爱当夏绿,爱此及秋枯。

黄叶倒风雨,白花摇。

行乐惜芳晨,秋风常苦早。

谁知念离别,喜见秋瓜老。

秋瓜感霜霰,茎叶飒已槁。

宦游归无时,身若马系早。

悲鸣念千里,耿耿志空抱。

多忧竟何为,使汝玄发缟。

官舍有丛竹,结根问囚厅。

下为人所径,上密不容钉。

殷勤戒吏卒,插棘护中庭。

远砌忽坟裂,走鞭瘦竛竮。

我常携枕簟,来此荫寒青。

日暮不能去,卧听窗风泠。

芎藭生蜀道,白芷来江南。

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濯濯翠径满,愔愔清露涵。

及其未花实,可以资筐篮。

秋节忽已老,苦寒非所堪。

劚根取其实,对此微物惭。

自我来关辅,南山得再游。

山中亦何有,草木媚深幽。

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

山高霜雪苦,苗叶不得抽。

下有千岁根,蹙缩如蟠虬。

长为鬼神守,德薄安敢偷。

我归自南山,山翠犹在目。

心随白云去,梦绕山之麓。

汝従何方来,笑齿粲如玉。

探怀出新诗,秀语夺山绿。

觉来已茫昧,但记说秋菊。

有如采樵子,入洞听琴筑。

归来写遗声,犹胜人间曲。

(八月十一日夜宿府学,方和此诗,梦与弟游南山,出诗数十篇,梦中甚爱之。

乃觉唯记一句云蟋蟀悲秋菊。

)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无人惊岁晚,唯有暗蛩悲。

花开涧水上,花落涧水湄。

菊衰蛩亦蛰,与汝岁相期。

楚客方多感,秋风咏江篱。

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

48

东府雨中别子由

作者:苏轼(宋代)

东府雨中别子由,宋代,苏轼,

庭下梧桐树,三年三见汝。

前年适汝阴,见汝鸣秋雨。

去年秋雨时,我自广陵归。

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

客去莫叹息,主人亦是客。

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

起折梧桐枝,赠汝千里行。

重来知健否,莫忘此时情。

76

山家五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山家五首 其二,宋代,陆游,

种药为生业,弹琴悦性灵。中宵煮白石,平旦诵黄庭。

茶熟眠初起,儿扶酒半醒。意行无定处,猿鸟共忘形。

99

衰叹

作者:陆游(宋代)

衰叹,宋代,陆游,

十年三堕齿,久矣叹吾衰。

亹亹循天理,兢兢到死时。

穷空颜子巷,勤苦董生帷。

道远余生趣,常忧日影移。

48

娥江市

作者:陆游(宋代)

娥江市,宋代,陆游,

小聚依江近,支流入浦分。

荒寒孤店雨,零乱野祠云。

薄饷炊畲粟,珍烹采涧芹。

年来去健羡,摩腹自欣欣。

89

发银树林

发银树林,宋代,杨万里,

莫过溪桥银树林,溪深未抵路泥深。

清风一阵掠人面,晴色半开关客心。

远岭惹云秋里雪,淡天刷墨晓来阴。

几多好句争枝我,柳夺花偷底处寻。

64

送刘子思往衡湘

送刘子思往衡湘,宋代,杨万里,

浩斋先生第一孙,秀峰後进第一人。

向来著论三分国,唤起阿瞒戮奸魄。

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

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廪与祝融。

归来定有惊人句,肯寄江西道院翁。

46

庐山瀑布

作者:裴说(唐代)

庐山瀑布,唐代,裴说,

静景凭高望,光分翠嶂开。嶮飞千尺雪,寒扑一声雷。
过去云冲断,旁来烧隔回。何当住峰下,终岁绝尘埃。

29

挂树藤

挂树藤,唐代,费冠卿,

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
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85

雨后向景亭

作者:刘攽(宋代)

雨后向景亭,宋代,刘攽,

春泥软熟步成黏,水外风光一顿添。境为偶来生喜色,情缘久住失憎嫌。

黄鹂惯习沙鸥野,古木粗疏径草纤。更向樽中得真趣,天然柔旨不因甜。

85

香闺十咏 其三 鹊尾炉

香闺十咏 其三 鹊尾炉,宋代,张玉娘,

汉宫早送瑶池信,荀令堂前夜气浮。凭仗花间拜新月,重添新篆炷春愁。

33

建安道中

作者:朱松(宋代)

建安道中,宋代,朱松,

荦确复荦确,秋山殊未晴。流年半羁旅,此地几经行。

雪岭今慵照,茅檐欲谩营。大钧浑莫问,流坎任馀生。

92

泗水雍秀才画草虫

泗水雍秀才画草虫,宋代,郭祥正,

蜻蜓点水蝶扑花,螳螂捕蝉蜂趁衙。营营青蝇争腐糁,趯趯阜螽沿草芽。

馀生骨朽不复得,雍子笔老谁能加。卷开却掩恐飞去,绨袭爱护行随车。

况君才力日清敏,胡不放手为龙蛇。龙蛇逼真看腾跃,出入天地藏烟霞。

27

春日舟中书所见

作者:武衍(宋代)

春日舟中书所见,宋代,武衍,

翠峰斜倚侧金翘,罗带萦红罥碧桃。

应是春愁禁不得,东风深院粉墙高。

31

七月二十七日午到钓滩登其台偶成二绝 其一

作者:杜范(宋代)

七月二十七日午到钓滩登其台偶成二绝 其一,宋代,杜范,

高人作计亦迂哉,千尺崔嵬著钓台。握手故人留不住,有鱼那肯上钩来。

100

读刘宾客外集

作者:冯山(宋代)

读刘宾客外集,宋代,冯山,

七言常爱中山好,百首犹存外集多。大约晚年知性命,一时清韵入中和。

森张剑戟虽无敌,隐约瑕疵惜未磨。三绕花栏俱读尽,杜陵回首郁嵯峨。

25

题招题院静照堂

题招题院静照堂,宋代,牟景先,

金色成千界,毫光独万缘。堂名斯拟象,法眼示通圆。

座踞轩楹内,明观善恶前。吾当除滞见,清信奉周旋。

2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