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秋夜闻雁)

秋寒初劲。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回首塞门何处,故国关河重省。汉使老,认上林欲下,徘徊清影。

江南烟水暝。声过小楼,烛暗金猊冷。送目鸣琴,裁诗挑锦,此恨此情无尽。梦想洞庭飞下,散入云涛千顷。过尽也,奈杜陵人远,玉关无信。

91

诗文译文

秋寒初劲。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回首塞门何处,故国关河重省。汉使老,认上林欲下,徘徊清影。江南烟水暝。声过小楼,烛暗金猊冷。送目鸣琴,裁诗挑锦,此恨此情无尽。梦想洞庭飞下,散入云涛千顷。过尽也,奈杜陵人远,玉关无信。

诗文简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故国远方的留恋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情景,云雁呈现出美丽的图景,碧天如镜,湘浦烟深,衡阳沙远,仿佛看到了故国的一方风景。诗人回顾过去,感慨故国的困苦和沉重,对中原使者的印象深刻,希望能够回到故国,然而现实却让他徘徊在清影之中,无法回到梦想之地。诗人将自己的思念和留恋比喻成飞过洞庭湖、散入云涛的鸟雁,表达了自己无尽的思念和愧疚之情。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梦想和留恋已经逐渐消失殆尽,自己作为一个远离故土的杜陵人,无法获得故国的信息和联系。

诗文赏析

《喜迁莺(秋夜闻雁)》是一首以秋夜为背景的离别之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对故国和离别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云路雁来、碧天如镜、回首塞门等,使诗歌富有画面感,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情感和对离别的痛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离愁的感悟。

康与之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其他诗经

导引·鼎湖龙远

作者:佚名(宋代)

导引·鼎湖龙远,宋代,佚名,

鼎湖龙远,九祭毕嘉觞。遥望白云乡。箫笳凄咽离天阙,千仗俨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宝室万年藏。皇心追慕思无极,孝飨奉烝尝。

5

送沈居士泛海礼补陀山二首 其二

送沈居士泛海礼补陀山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宝筏沧溟渡,皈依妙相前。海潮殷梵呗,花雨翳空烟。

幡借鲛人织,灯因龙女传。此中闻最上,见在福无边。

7

宝鼎现(筠翁李似之作此词见招因赋其事,使歌之者想像风味如到山中也)

宝鼎现(筠翁李似之作此词见招因赋其事,使歌之者想像风味如到山中也),宋代,张元干,

山庄图画,锦囊吟咏,胸中丘壑。年少日、如虹豪气,吐凤词华浑忘却。便袖手、向岩前溪畔,种满烟梢雾箨。想别墅平泉,当时草木,风流如昨。
瘦藤闲倚看锄药。双芒鞋、雨后常著。目送处、飞鸿灭没,谁问蓬蒿争燕雀。乍霁月、望松云南渡,短艇欹沙夜泊。正万里青冥,千林虚籁,从渠缯缴。
携幼尚有筠丁,谁会得、人生行乐。岸帻纶巾归去,深户香迷翠幕。恐未免、上凌烟阁。好在秋天鹗。念小山丛桂,今宵狂客,不胜杯勺。

77

【双调】殿前欢

【双调】殿前欢,元代,张弘范,

襄阳战

鬼门关,朝中宰相五更寒。锦衣绣袄兵十万,枝剑摇环,定输赢此阵间。无辞惮,舍性命争功汗。将军战敌,宰相清闲。

64

秋胡行

作者:曹操(两汉)

秋胡行,两汉,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24

寓居合江楼

作者:苏轼(宋代)

寓居合江楼,宋代,苏轼,

海山葱曨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

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

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

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82

霜风

作者:陆游(宋代)

霜风,宋代,陆游,

霜风近海夜飕飕,敢效庸人念褐裘。

关吏虽通西域贡,王师犹护北平秋。

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

愿补颜行身已老,区区畎亩亦私忧。

73

送钱仲耕修撰

作者:陆游(宋代)

送钱仲耕修撰,宋代,陆游,

姑孰溪边识胜流,十年重见岂人谋。自应客路难为别,不是阳关作许愁。

儤直公看鳌禁月,倦游我梦镜湖秋。殷勤为报中朝旧,睡足平生是建州。

38

御命郊劳使客,船过崇德县三首

御命郊劳使客,船过崇德县三首,宋代,杨万里,

岸树低欹一雪余,枝头半叶已全无。

油窗过尽千梢影,浓处还浓枯处枯。

90

杨柳枝词

作者:韩琮(唐代)

杨柳枝词,唐代,韩琮,

枝斗纤腰叶斗眉,春来无处不如丝。
霸陵原上多离别,少有长条拂地垂。

50

春日即事

作者:崔橹(唐代)

春日即事,唐代,崔橹,

一百五日又欲来,梨花梅花参差开。行人自笑不归去,
瘦马独吟真可哀。杏酪渐香邻舍粥,榆烟将变旧炉灰。
画桥春暖清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

49

莲花

作者:郭震(唐代)

莲花,唐代,郭震,

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61

阮郎归

阮郎归,唐代,冯延巳,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丝,
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塞鸿无限欲惊飞,
城乌休夜啼
寻断梦,掩深闺,行人去路迷。门前杨柳绿阴齐,
何时闻马嘶。

62

生槐

作者:刘敞(宋代)

生槐,宋代,刘敞,

苒苒庭下槐,苍苍山中桧。臭味久矣殊,荣枯莫相待。

胡为寓形生,曾不异风概。擢干初无根,交阴忽成籁。

死生诣胶漆,幼壮姿姿态。本同非不佳,末异终恐害。

吾意造化巧,淫乐为狡狯。玩此三公才,比之女萝辈。

不然世俗薄,苟合耻刚介。妄彼特立姿,乐附柔弱类。

谁能极物理,且以嘲大块。陶冶如吾言,庸庸亦何怪。

75

春月阅报成诗寄呈方漕信儒孚若

作者:王迈(宋代)

春月阅报成诗寄呈方漕信儒孚若,宋代,王迈,

边耗遽如许,庙谟先定无。

书生良不武。夜半说长吁。

关与表余几,山阳援正孤。

黄尘号鬼魅,落日走猩鼯。

甲士疲鏖战,丁夫困转输。

临淮一带水,诸将万金驱。

宛地谁收马,延秋忌有乌。

毕魂空惨淡,曦鬼定揶揄。

公外英雄少,生来忠孝俱。

全将身作胆,曾以口降胡。

方喜规模伟,翻为文法拘。

正涂多植枳,公论冷如菰。

啮雪全初节,凌烟勉后图。

未应歌舞地,冷眼看侏儒。

48

皇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

皇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宋代,真德秀,

玉佩响琼楼,天风五月秋。

人间正炎热,犹轸圣情忧。

9

千秋岁 寿王推官母九十一是日小寒节

千秋岁 寿王推官母九十一是日小寒节,宋代,朱晞颜,

嫩冰池沼。泽国寒初峭。梅乍坼,春才早。朱门歌管矗,绣阁沉烟袅。

欢宴处,神仙一夜离蓬岛。

九十过头了。百岁看看到。须听取,千年调。人誇嫫母妍,我觉彭篯少。

强健在,看儿历遍中书考。

58

句,宋代,赵绛夫,

取水观为政。

20

端午

端午,宋代,赵友直,

节遇端阳日,蒲觞满自斟。兴怀多感旧,吊古漫成吟。

99

山外

作者:王履(明代)

山外,明代,王履,

此岳独灵异,勿向草木指。

迹不险与深,宁免复信耳。

山阴云际峰,翕忽未易拟。

得形于前辈,得神于自己。

縠也趁微风,文吾一池水。

9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