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

作者:苏辙(宋代)

欲看西湖两岸山,卧乘湖上木兰船。

湖山已自随船改,更值阴晴欲雨天。

眼看西湖不暂来,簿书无算拨还开。

三年屈指浑将尽,记取従今得几回。

湖山欲买恨无钱,且尽芳樽对玉盘。

菱角鸡头应已压,蟹螯马颊更勤餐。

终日清漪弄短桡,久忘车乘走翘翘。

秋风且食鲈鱼美,洛下诸生未可招。

滞留朝市常嫌闹,放弃江湖也未闲。

孤舫粗穷千顷浪,肩舆未尽百重山。

85

诗文赏析

欲看西湖两岸山,

卧乘湖上木兰船。

湖山已自随船改,

更值阴晴欲雨天。

我渴望观赏西湖两岸的山景,

躺在木兰船上漂浮湖面。

湖山的景色随着船的行进而改变,

更加珍贵的是在即将下雨的阴晴天气中观赏。

眼看西湖不暂来,

簿书无算拨还开。

三年屈指浑将尽,

记取從今得几回。

眼看着西湖的美景逐渐远去,

簿书中记录的次数也无法计算。

三年的时间很快就会结束,

从今以后能再次欣赏几次呢?

湖山欲买恨无钱,

且尽芳樽对玉盘。

菱角鸡头应已压,

蟹螯马颊更勤餐。

渴望购买湖山的美景却没有足够的钱,

先尽情享受芳香美酒,品尝美食。

菱角和鸡头已经压在玉盘上,

蟹螯和马颊更加勤奋地进食。

终日清漪弄短桡,

久忘车乘走翘翘。

秋风且食鲈鱼美,

洛下诸生未可招。

整日里悠闲地划动着船桨,

久违了乘车奔波的劳累。

秋风中尽情享受美味的鲈鱼,

却不能招待洛阳的学子们。

滞留朝市常嫌闹,

放弃江湖也未闲。

孤舫粗穷千顷浪,

肩舆未尽百重山。

滞留在朝廷的市场中常常觉得吵闹,

即使放弃江湖生活也并不宁静。

孤舟在粗糙的浪花中穿行,

肩上的舆车还未穿越完百重山峦。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苏辙在湖上乘船观赏西湖景色的心境,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和珍惜之情。苏辙通过湖山与船的关系,把景色与时间相结合,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珍贵的瞬间。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财富和物质的渴望,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渴望与珍惜,并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其他诗经

山行杂咏 其五

山行杂咏 其五,近现代,李洸,

黄叶舞青溪,冷云断寒岫。行役感良时,风露满衫袖。

85

水龙吟(赠丁南邻)

作者:黄升(宋代)

水龙吟(赠丁南邻),宋代,黄升,

少年有志封侯,弯弓欲挂扶桑外。一朝敛缩,萧然清兴,了无拘碍。袖里阴符,枕中鸿宝,功名蝉蜕。看舌端霹雳,剧谈玄妙,人间世、疑无对。
阆苑醉乡佳处,想当年、绿阴犹在。君仙寄语,不须点勘,鬼神功罪。碧海千寻,赤城万丈,风高浪快。待踞龟食蛤,相期汗漫,与烟霞会。

94

如梦令

如梦令,宋代,吴文英,

秋千争闹粉墙。闲看燕紫莺黄。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春光。春光。正是拾翠寻芳。

17

菩萨蛮

作者:利登(宋代)

菩萨蛮,宋代,利登,

玉阑干外重帘晚。流云欲度长天远。花草不知名。春来各自春。
绿鞍游冶客。何处垂杨陌。不信不归来。海棠花又开。

42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神农位奠币。曲同夜明。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神农位奠币。曲同夜明。,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耒耜肇兴,自神农氏。稼穑滋殖,为农者始。作配明祀,奠以告虔。

万世佃渔,帝功卓然。

7

鹧鸪天

鹧鸪天,宋代,徐叔至,

两两台符映昴躔,南薰披拂寿炉烟。宝图继统千龄会,金铉调元一相贤。兰玉满,庆蝉联。天教世有鲁山川。霞觞更对瑶池,共看蟠桃着子年。

4

周夫人挽词

作者:苏轼(宋代)

周夫人挽词,宋代,苏轼,

教子通经古所贤,安贫守道节尤坚。

当熊遣烈传家世,投烛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新阡。

凯风吹棘君休咏,我亦孤怀一泫然。

84

牵牛花三首

牵牛花三首,宋代,杨万里,

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著茜衫。

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篸。

6

秋夕寓居精舍书事

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唐代,卢汝弼,

叶满苔阶杵满城,此中多恨恨难平。疏檐看织蟏蛸网,
暗隙愁听蟋蟀声。醉卧欲抛羁客思,梦归偏动故乡情。
觉来独步长廊下,半夜西风吹月明。

68

赠进士李德新接海棠梨

作者:翁洮(唐代)

赠进士李德新接海棠梨,唐代,翁洮,

蜀人犹说种难成,何事江东见接生。席上若微桃李伴,
花中堪作牡丹兄。高轩日午争浓艳,小径风移旋落英。
一种呈妍今得地,剑峰梨岭谩纵横。

52

雪十二韵

作者:可止(唐代)

雪十二韵,唐代,可止,

落处咸过尺,翛然物象凄。瑞凝金殿上,寒甚玉关西。
润比江河普,明将日月齐。凌云花顶腻,锁径竹梢低。
出谷樵童怯,归林野鸟迷。煮茶融破练,磨墨染成黳。
陷兔埋平泽,和鱼冻合溪。入楼消酒力,当槛写诗题。
道路依凭马,朝昏委托鸡。洞深猿作族,松亚鹤移栖。
及夏清岩穴,经春溜石梯。丰年兼泰国,天道育黔黎。

30

闻张隐直率范十九佑之游边寄之三首 其一

作者:刘敞(宋代)

闻张隐直率范十九佑之游边寄之三首 其一,宋代,刘敞,

莫怪黄河来积石,又疑弱水隔昆崙。若嫌古记难全信,他日君归与细言。

73

在杭日作

作者:吴涛(宋代)

在杭日作,宋代,吴涛,

时乖事转拙,端居徒含情。

不似阶前草,春来随意生。

70

牡丹菊 其一

牡丹菊 其一,宋代,朱晞颜,

谁幻秋芳五色奇,漫教姚魏识东篱。可怜一寸风霜骨,绝似徐娘老大时。

39

寿主簿

寿主簿,宋代,吴申甫,

武夷之山奇而青,九曲之水秀且清。

山奇水秀佳气萃,孕毓多少名公卿。

世运推来五百岁,岳渎又应一贤生。

相国萧何储大昂,谪仙李白扶长庚。

拍塞家声今几载,云来见此千人英。

年少万卷付一读,胸中霜气秋空横。

骅骝不作伏枥态,梦寐抵掌收功名。

属时绿林肆分扰,邻疆鼎沸无遑宁。

笑看吴钩应嚼齿,折冲不辞鞍马尘。

发轮红腐活饥殍,呻吟变作讴歌声。

勾稽讵足究施设,直须舟楫济通津。

幕府筹功居第一,联翩奏剡飞天庭。

日边消息清夜至,芝泥炳焕皇恩新。

铨闱行脱囊中颍,佩玉鸣珂游帝京。

书云过后两旬及,还是霄躔初度辰。

和气恰随阳气转,台星还并寿星明。

北山底处香风动,湖山里外祥烟轻。

帏罗幙绣玳筵列,歌珠舞翠金壶倾。

未祝修身如成子,未祝庞眉偕钱铿。

但愿登金仍步玉,盐梅商鼎早调羹。

归来武夷溪九曲,幔亭曾孙旋寻盟。

眉寿堂中恣盘礴,摩挲铜狄细推评。

武夷之山比公寿,与公千岁同峥嵘。

九曲之水酿公酒,与公千岁供寿觥。

我亦更办诗千首,一年一首伸贺诚。

61

戊三月夏五过抱朴岩

戊三月夏五过抱朴岩,宋代,葛天民,

北窗隐隐透南薰,老子全身是此君。

冷入鱼腮池面雨,静连禽语树头云。

苔因觅句行来破,石为观空坐得温。

时事自多无耳听,长安虽近不曾闻。

96

句 其二

作者:范镇(宋代)

句 其二,宋代,范镇,

洞壑独嵌空,壁溜珠玉溅。

72

和祖无择题袁州东湖卢肇石

和祖无择题袁州东湖卢肇石,宋代,任大中,

宜阳刺史才,祖择之维杰。

大旱雨一方,尽使焦枯活。

公退趣尚深,水石探其绝。

长江北岸林,唐有卢子发。

曾居此林下,高把簪组脱。

岁远成荒墟,佳名讵泯没。

有石数尺长,犹是旧时物。

况辱泥涂久,实在坚重节。

择之渡水见,力为心惨切。

万夫一呼聚,挠动雷声揭。

地险若驱来,岩谷俱震裂。

幽辅郡东河,脱得太华骨。

白玉漏纤纹,雨频为澡刷。

草蔓渐盘遶,柳绿密挥拂。

润恐欲迸泉,怪亦有奥穴。

安知无蛰龙,时见微云出。

几因牵夜吟,帘晓捲残月。

气暗逼人寒,蒙笼未若别。

烟重风扫开,独立势突兀。

苏武见单于,傲睨腰不折。

人皆画将归,予笔恨粗拙。

择之岂不贤,天涯避谗舌。

对此忧足忘,我观未甚悦。

不得见娲皇,愿天无破缺。

79

和伯氏韵赠王元明元明旧亲予叔行也今死于贼矣 其一

作者:王洋(宋代)

和伯氏韵赠王元明元明旧亲予叔行也今死于贼矣 其一,宋代,王洋,

十分佳处限长淮,人在空明静□猜。水北结茅真好去,袖中漫刺为谁来。

因嗟翳日尘凝榭,更吊沈枪卧绿苔。多少平岗绕淮路,分明逐处是池台。

8

早过五门

早过五门,明代,李延兴,

霜白掖楼晓,寒鸦城上啼。

微云阊阖外,斜月建章西。

忧国心常切,成功计转迷。

十年京阙下,贫病尚羁栖。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